第二节 手工制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383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手工制品
分类号: F407.8
页数: 3
页码: 1990—1992
摘要: 抚州为江南开发较早区域之一。唐朝始,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较快,不仅诸多农副土特产享有盛名,手工制品质地优良,且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当地矿产和农副产品通过精良加工成为优良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崭露头角。
关键词: 手工业 抚州市

内容

一、宜黄夏布 夏布又名苎布、生布或麻布,以苎麻纤维捻织而成。唐代开始,抚州多数县产夏布,而以宜黄产者为佳。宜黄棠阴河水具有特佳漂白功能,素称宜黄漂白为江西第一,因而省内许多地方所产夏布运到宜黄浸漂,从而促进宜黄夏布纺织业兴隆与纺织技艺提高。宜黄夏布细嫩光洁,轻薄凉爽,坚韧紧密,吸水清汗。所制衣物薄如蝉翼,一件衣服仅二两重。且便于洗染,久不褪色,是夏季服装和蚊帐首选布料。
   宜黄夏布于宋代声名鹊起,到清代誉满天下,有民谚称“宜黄夏布浙江绸,一衣在手众人求”。民国11年(1922),宜黄细布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获优胜纪念奖。传统宜黄夏布产销最旺期在清代中期,年产量约40万匹。民国以后,渐被机制丝、棉织品取代。1990年,抚州办起现代苎麻纺织企业赣东苎麻纺织厂,对宜黄夏布传统工艺进行极大提升,产品有纯麻、麻棉、麻绦、麻晴、麻绢、麻粘、麻毛等7大系列,2000年各类麻纱总产量为2401吨,除畅销国内各地外,还销往日本、美国、巴西、韩国、法国等国家。后产量逐年减少,至2011年仅有少数农户织造一些粗夏布自用,销售数量极少。
   二、抚州土纸 土纸分粗纸和嫩纸两种。嫩纸色泽淡白、薄嫩柔软,多用于包装瓷、百货;粗纸色泽暗黄,较为粗糙,俗称草纸,多用作焚化纸。抚州土纸制造历史悠久。临川手工生产滑簿纸唐代时即已负盛名。到宋代初期,宜黄、黎川、南丰等地利用嫩竹资源开始生产土纸。资溪土纸明清时期为全县大宗土产,最上等连史纸产于资溪。乐安土纸亦称毛边纸,是乐安享誉最盛最久的手工业产品。新中国成立后,重点产区乐安招携年产土纸10万余刀,计310吨,1957年至1981年土纸基地向供销社交售纸张2549.25吨,外销广东、港澳等地,1990年以后产量逐渐下降。宜黄二都镇为该县最大土纸集散地,明清时期全县有2000余户从事土纸生产。民国11年(1922),宜黄嫩土纸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优质纪念奖。
   进入21世纪后,抚州土纸业有所发展,各产竹地均有生产厂家购进草纸造纸机,所产土纸用于包装、殡葬用品或制作成卫生用纸,除在域内销售外,还销往全国各地。其中崇仁县桃源乡游坊村仍然保存着传统草纸生产工艺,年利润400多万元。文物工作者认定,该村保存的数十座百年造纸作坊,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在民间不断发展演变的实物例证,有非常重要的文物价值。
   三、南丰泥炉 南丰泥炉为南丰县著名传统产品,用料上乘,做工精细,式样美观,承受力强且高温不裂,经久耐用,因而在省内外颇负盛名。相传清光绪十三年(1887),赣州泥炉师傅金万鑫在南丰建起第一座炉窑,开始泥炉生产。南丰泥炉生产工序有:炼泥、压坯、刨皮、磨光、刮状、团泥(上耐火泥)叠底(上炉底)、刮光、打底、底盘、包装等,均为手工操作。泥炉品种分3大类:1号—7号柴炉,1号—4号盖炉、1号—3号煤炉。1979年以后,泥炉压坯使用机械操作,并创制出烧木炭的八角小盖炉。该炉小巧玲珑,精致美观,用后加盖,炭火自熄,炉壁饰以花鸟图案,更添几分美感,深受用户赞誉,产品畅销省内外。1979年—1981年,南丰泥炉连续3年获省人民政府优质产品证书。1989年,泥炉产量36万只,创历史最高水平。此后,随着电炉、电锅大量面市,南丰泥炉产销量略有下降。2008年6月,南丰泥炉制作工艺被列为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广昌香扇 甘竹镇生产的香扇,精致优雅,为家庭装饰、收藏工艺制品,尤以柏树、荷木等木材制作为上品,扇片烫花压模、工艺绘画、山水花草、名人字画栩栩如生,为文人雅客推崇。该产品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甘竹村民谭衡兴从苏州考察归来,开始用柏树生产香扇毛坯给苏州,毛坯利润不高。1985年从苏州请来师傅传授制作工艺,开始生产香扇,产品销往苏州。在谭衡兴带动下,通过亲带亲、户帮户、家联家方式,办起大小不等的扇厂。至2011年,全镇扇厂发展至442家,从业人员2880人,总产值2844万元,产品开发有工艺扇、挂历扇、折扇共20个品种,销往全国各地及西班牙、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备受客户青睐。
   五、临川梳篦 临川梳篦始产于清代,为域内名牌传统产品,主产于临川唱凯镇肖公渡一带。民国时为盛产期。新中国成立后,梳篦生产仍有发展。1950年木梳产量10万把,竹篦15万把。1957年唱凯、古港成立梳篦生产合作社,年产梳篦20万把左右。70年代后,逐渐被其他理发用品取代。
   六、建昌帮饮片与药刀 明清两代,南城县建昌帮和清江县樟树帮共扛中华药业之大鼎。建昌帮炮制中药有饮片及丸、膏、散等多种类型,尤以饮片驰名于国内外。
   建昌帮饮片泛指建昌帮加工成片状的中药材。建昌帮加工饮片不仅技术精湛,而且工艺门类很多,如抖择、浸、润、土刀刨、炒、炙、煨、飞等。经过建昌帮刨制,中药饮片厚薄恰当,火候到位,提纯降毒,因而药效特佳。故中药行业素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经建昌不灵”之说。明代中期以后,建昌帮药师操业于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但中医界仍认准建昌(南城)所产饮片为正宗。因而近500年间,建昌饮片驰誉并畅销中外。20世纪40年代中期,因受日本侵华战争致命摧残,建昌药业一蹶不振。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倡导振兴建昌药业,支持发展建昌帮饮片生产。1992年,内贸部授予江西南城建昌饮片厂“中华老字号”证书及铜牌标志,同时以技高一筹的建昌帮饮片为题,成文刊入《大陆老字号精选》一书,成为当时全国饮片厂和江西企业惟一入刊该书单位。
   2008年6月,建昌帮药业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运用建昌帮炮制技艺加工的中药饮片成功进入欧盟市场,销量连年上升,每个月的出口量达6个集装箱。2011年建昌帮药业有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人员50余人,其中中药师10人,中老药技工20人。经整理的“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法70余项,产品600多种,其中,有30味64个品种获江西省科研成果奖。
   建昌帮饮片与药刀 建昌帮药刀简称“建刀”,是该药帮加工饮片主要刀具,素与樟树帮“小汉刀”及河南禹县“禹刀”并称为全国三把刀。“建刀”以刀口长、刀背宽,“受力吃厚”见长,切药时不仅速度快,而且使用灵便,操作省力,是建昌帮人特用切药刀具。
   七、抚州毛笔 抚州为毛笔之乡,临川、南丰、宜黄、金溪等县都曾有生产。
   历史上临川县李渡镇生产的毛笔全国闻名,1968年李渡划入南昌市。1969年,临川云山办起毛笔厂,生产毛笔43种,年产25万支。其中“龙凤川秀”“锦上添花”等风秀劲彩,美观质高,出口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宜黄桃陂乡曾坊村毛笔生产始于清康熙二年(1663),产品有羊毫、鸡狼毫、大楷小楷等30多个品种。民国时期,最高年产量达30万支。新中国成立后,因普遍使用钢笔,毛笔生产逐年减少。
   金溪阁笔庄毛笔曾广受赞誉。主要品种有中四大号书画、长峰羊毫、狼毫、尖毫等,均具有含水适中、软硬相应、做工精细、造型美观、宜书宜画等特色,使用者称之为“尖圆挺拔,挥洒健利可佳”。著名书法家舒同对中四大号书画笔称赞不已,并用此笔亲题“精益求精——为金溪阁笔庄题”相赠。
   八、临川花炮 烟花、鞭炮总称花炮,是临川传统产品,主产地有太阳、罗湖、七里岗、大岗、东馆等乡镇。品种繁多,有电光炮、啄木鸟、报春花、皆大欢喜、幸福花、群蝶、十珠彩珠筒、八发闪光雷、笛音带响月旅行、满天星、4号灯码伞、彩蝶飞舞、五龙戏珠、大地开花、全家乐、空中磨球、五献花、孔雀花、香气电光炮等200余个品种。其中仅香气电光炮就有:桂花香型、茉莉花型、檀香型3种,采用天然及合成香料制成,燃放时芳香扑鼻、香气持久,并有提神及净洁空气等功效,为人们节日喜庆之佳品。
   鞭炮亦称爆竹,临川产鞭炮通常有20响、40响、100响、500响、1000响,2000响、10000响,还有寸金边、顿边、统管、金红礼炮、大地红礼炮、大小彩炮、雷公炮等60余种。临川鞭炮响度适中,声音悦耳,防潮性好,一直走俏于国内各地市场。临川烟花原料除包括爆竹所需材料外,还配人烟花剂,即有色发光剂、照明剂、闪光剂等,集色、光、声为一体。品种有火箭类、喷花类、手持类等12大类200余个花色品种。
   九、抚州竹席 竹席为抚州传统实用工艺产品,广昌、资溪、黎川、南丰、宜黄、南城等县均有生产,尤以广昌、资溪生产最多,质量最佳。
   广昌竹席有600多年生产历史,主产地为尖峰乡,其产品精细光滑,柔软凉爽,富有弹性,不易生虫,既是夏令期实用卧具,也是美观大方之工艺品。
   资溪竹席有精制和粗制两种。精制者多用水竹为原料,选用头青篾,编长织图,工艺考究,制作精良,“平似皮,轻似纸,不透水”。粗制者多用毛竹为原料,无花纹,8片~10片篾1寸宽,不可折叠,只能卷筒收藏。
   20世纪80年代,资溪、广昌县从外地引进技术,生产出“麻将”凉席新产品。该产品除保持原凉席凉爽舒适的特点外,更有美观透气、折叠自如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在供应国内市场同时,远销日本及中国香港、东南亚地区。2000年以后,随着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竹席销路大畅,域内兴起一批专业生产竹制品的厂家。其中江西南丰振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集毛竹培育、竹地板与竹凉席精深加工、成品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生产的“振宇”牌竹席是江西省名牌产品,并且在2010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不仅畅销全国各大中小城市,还远销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哥伦比亚、澳大利亚及其他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竹制产品中的佼佼者。
   十、宜黄薯粉丝 宜黄县所产薯粉色泽洁白,呈粉末或胡椒子状,无杂质,是粉丝优质原料,其中尤以君山薯粉(产于棠阴君山村)为上品,制作成粉丝柔韧而透明,状如金镂,久煮不糊,润滑可口。
   民国时期,利用薯罐磨粉,出粉率低。新中国成立后,使用刮薯机,每50千克红薯可得净粉7.5千克~9千克。1995年,南源乡创办宜黄县南源乡食品总厂,年产薯粉丝300吨。1996年,该厂所产粉丝荣获江西省优新产品称号,畅销南昌、上海、天津、北京等地。2000年,全县做甘薯粉丝的加工大户近2000户,加工企业20多家,年加工能力1万吨。“洪胖子”“宜欣”“南源”3家有相当生产规模的龙头企业参与市场营销。宜黄薯粉丝还依托抚州昌顺公司等流通企业走进南京、武汉、长沙和南昌等大中城市。
   十一、宜黄工艺扇 2007年12月,返乡创业的周文华创办宜黄县华腾工艺有限公司,利用江南森林中特有的优质树种为原料,经过造型、喷漆、手工绘画等10余道工艺精制工艺香扇,主要产品有西班牙扇、英国皇室扇、日本女士扇、伊斯兰教工艺品等4个系列共2000多个品种。产品主要出口西班牙、英国、法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国。该工艺香扇具有扇面平整、光滑,扇质耐磨经用,气味天然芬芳,图案优美典雅;色彩丰富时尚等特色。既有新潮时尚风格,又具古典收藏价值。该公司年产800多万把折扇,年出口创汇近千万美元。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