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工业园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3650
颗粒名称: 第十六章 工业园区
分类号: TU984.13
页数: 40
页码: 1894-1933
摘要: 域内兴办工业园区(开发区)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3年,地委、行署要求各县(市)结合小城镇建设,建立工业开发区,推动乡镇企业跳跃式发展。该年,全区各县响应地委、行署号召,积极投入乡镇工业开发区建设。到2011年,全市12个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5.53亿元,比2010年增长28.72%;园区实际开发面积达44.5平方千米;全市12个工业园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4.65亿元,比2010年增长42.79%;资产总额达287.95亿元,比2010年增长23.78%;全市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9.24亿元,比2010年增28.14%,实现税金24.45亿元,比2010年增长19.19%;全市园区从业人员达120864人,比2010年增长69%。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城市规划

内容

域内兴办工业园区(开发区)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3年,地委、行署要求各县(市)结合小城镇建设,建立工业开发区,推动乡镇企业跳跃式发展。该年,全区各县响应地委、行署号召,积极投入乡镇工业开发区建设。到1996年底,全区乡镇工业小区新上项目67个,资金总投入1.23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5675.5万元,园区内企业当年完成总产值1.75亿元,企业门类涉及化工、轻工、食品、机械、制药、冶金、服装、建材8个行业、30多种产品。2000年,全区乡镇工业小区开发总面积5632亩,共建标准厂房294栋,小区内企业287个。其中,国有企业19个,集体企业17个,乡镇企业50个,民营企业201个(包括区外投资的民营企业99个)。固定资产投入共计4.9亿元,其中,征地3460万元,建厂房1.18亿元,购置设备2.82亿元,“4通1平”及其他5557.9万元。
   2001年后,随着招商引资步子加快、力度加大,到2003年年底,全市工业园区建设迅速发展,大批人园企业陆续建成投产,成为工业经济新增长点。2002年至2003年,全市新引进工业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达178户。是时,全市有9个工业园区,入园企业361家,其中217家投(试)产。
   2006年,围绕市委、市政府“融入南昌城市群,对接长珠闽,联结海峡西岸经济区”、“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实施赶超”的经济发展思路,全市招商引资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全市新签资金合同项目872个,实施项目872个,项目履约率100%;合同引资269亿元,到位资金84.5亿元,项目进资率31.4%,完成省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目标任务23亿元的121.3%。该年,全市10个园区基础设施及固定资产投资46.3亿元,新增入园企业86户,投资企业达到464户;完成主营收入107.5亿元,增长87.3%,实现利税84亿元,增长585%,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8.1%和648%;安置就业净增1万人。
   2007年,抚州市全面贯彻落实江西省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着力推进实施“15321”(即10个工业园区、5大支柱产业、30户重点企业、20个重点技改项目、10大新产品开发)计划,形成主攻工业良好氛围。2008年,市委、市政府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突出做好产业集优成势、生态环保规划等工作,园区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中最活跃因素。该年,全市有工业园区12个,其中经国家批准的10个(乐安、资溪2个县称工业板块)。全市工业园区落户企业达到1057家,其中,投产工业企业671家,在建工业企业368家;安排就业人员98599人,比2007年净增24646人;全年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77.3亿元,比2007年增长45.0%,占全市中小企业总量的63.5%;实现工业增加值113.1亿元,比2007年增长42.1%;实现税金11.41亿元,比2007增长32.1%。
   2009年,抚州市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100.47平方千米,实际开发面积37.25平方千米;园区落户企业达到1195家,其中,投产工业企业775家,在建工业企业381家;非工企业39家;安排就业人员105080人,比2008年净增9398人;全年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67.6亿元,比2008年增长25.2%;实现工业增加值139.9亿元,比2008年增长22.2%;实现税金13.54亿元,比2008年增长14.3%;招商实际到位资金达到107.47亿元。
   2010年,抚州市12个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7.5亿元,增长50%,园区实际开发面积44.04平方千米,扩大6.8平方千米。全市园区投产企业864家,实现利税总额51.05亿元,比2009年增长76.08%。是时,全市工业园区产业初步形成以医药、纺织服装、机械电子、食品加工、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加工6大产业为主导的集群式发展格局。2011,全市12个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5.53亿元,比2010年增长28.72%;园区实际开发面积达44.5平方千米;全市12个工业园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4.65亿元,比2010年增长42.79%;资产总额达287.95亿元,比2010年增长23.78%;全市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9.24亿元,比2010年增28.14%,实现税金24.45亿元,比2010年增长19.19%;全市园区从业人员达120864人,比2010年增长69%。
   第一节 金巢经济开发区
   一、管理机构
   1992年7月,经地委、行署批准成立抚州工业开发区。1993年6月1日,成立抚州金巢工业开发区建设有限公司。同年8月23日,经省政府批准,抚州工业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为3600亩,开发区享有地、市级固定资产投资和省级利用外资审批权。为加强对开发区工作的领导,1997年9月24日,成立抚州金巢工业开发区管委会,为行署派出机构,办公室设在地区招商中心。
   2001年,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将抚州金巢工业开发区更名为抚州市金巢经济开发区。2002年2月,成立市工业园区领导小组和市工业园区管委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负责迎宾大道以南工业园区的建设、协调、管理。2003年7月11日,将市工业园区更名为市金巢经济开发区钟岭工业园,并对内设机构进行相应调整。2005年7月,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将市金巢经济开发区、市金巢经济开发区钟岭工业园的管理机构合并,成立抚州金巢经济开发区党委、管委会。该年12月,金巢开发区顺利通过国家审计署审计,并经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审核、公告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名称为“江西抚州金巢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万亩,其四址界限为商业大道以南、安石大道以北、昌厦公路及抚河边规划范围线以西、赣东大道及金巢大道以东。
   2006年3月6日,开发区第1批工作人员考录工作全面展开。3月31日,6名首批考录人员正式到位。同月29日,开发区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经贸委等11个市直部门签订事权交接备忘录,随后开展资料移交。为进一步加快开发区赶超发展步伐,同年4月7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金巢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决定》,确定开发区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主攻工业的主战场。组织机构上,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要求规范、高效运作,设立“中国共产党抚州金巢经济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和“抚州金巢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享有县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相应的建设规划权、土地批租权、工商行政管理权、独立财政权和市级项目审批权等权限。开发区内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局、建设环保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农村工作局、社会事业局、综合管理执法大队等机构和开发区公安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工商分局等派出机构。同时,金融、质监、邮政、通讯、供电、供水等部门积极在开发区设置相应分支工作机构,主动为开发区提供便利的服务。市委、市政府配备数名公推公选的优秀副县级干部到开发区,先后2次面向社会考录一批优秀干部充实到开发区。为拓宽开发区招商引资平台,拓展深层次发展空间,在13.33平方千米规划面积的基础上,将开发区周边崇岗镇和城西、钟岭2个街道办事处、资(溪)宜(黄)乐(安)3个县工业区及新城区成建制纳入金巢经济开发区管理范围,使开发区管理面积扩大到158.6平方千米,所辖镇和街道办事处共有30个村(居)委会,其中,行政村19个、农村居委会6个、城市居委会4个、园艺场1个,自然村257个,324个村小组。总人口近10万,其中农业人口5.3万。
   二、园区建设
   开发区位于抚州市南郊,紧邻市行政中心,交通方便,距昌北机场110千米,距南昌火车站100千米,距九江码头200千米。320、316、206国道,昌厦1级公路,福银高速公路以及建设中的向莆铁路、山东济南至广州高速公路穿越区域内。开发区以丘陵山地为主,岗地、谷地广布,河川平原开阔,土地连片集中,抚河水系网及全境。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
   1992年-2002年,开发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73亿元(财政投入1.5亿元,银行贷款及借款投入2.58亿元,土地收入1.62亿元,其他规费收入323万元),其中原金巢开发区投入4512万元。2002年,实施市委、市政府“一招(招商引资)、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战略思路,加大投入,至2005年底,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27亿元,完成“3通1平”面积8.82平方千米,新建道路近24千米、计30多万平方米,形成以安石、钟岭大道为骨干,惠泉、金柅等次干道为脉络的4纵4横道路网;建成标准房2万余平方米以及农贸市场、文化广场、金巢广场、110千伏变电站等市政配套工程,安装路灯468组,铺设彩色人行道板砖3000余平方米。
   2004年,开发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4.8亿元,完成核心工业区1期、2期“3通1平”面积6540亩。2005年,开发区内企业共实施技改项目14个,申报省级科技改造项目2个,开发新产品29个,科技总投入达1.98亿元。至该年底,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亿元,完成“3通1平”面积1.02万亩。
   为吸引客商人驻开发区,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土地方面,根据入园项目投资规模、行业特征按每亩1万、1.5万、2万、2.65万元的价格提供“5通1平”土地;税收奖励方面,凡年缴纳税收达到3万元/亩以上的企业,自正式投产实现税收之月起,前5年由开发区财政按企业所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地方留成总额的50%给予奖励。生产性外商投资项目增值税按上述奖励外,其所得税前5年享受国家“2免3减半”政策后,第6年至第8年按地方留成的50%给予奖励。为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开发区在中心区域规划建设有总用地面积198.35亩的10万平方米中小企业创业园,并辅以仓储区、职工公寓区、多功能服务区等配套设施。
   2006年8月9日,开发区3期工程道路(惠泉路、金凤路、金柅大道)开工建设。同年10月31日,开发区与韩国G.S.T公司签订投资总额150亿元的中韩国际产业园项目备忘录。同年11月,与台商签订总投资额为50亿元的台湾工业园建设项目意向书。招商采取边建厂房、边招商的办法。至该年底,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亿元,完成“3通1平”面积8.82平方千米,实现投资14.62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4.35亿元,比2005年净增8504万元。2007年5月28日,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区新厂区奠基。同年6月1日,由浙江正路工贸集团投资20亿元兴办的江西格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开发区,当月7日开工建设。同年11月24日,开发区6个主要道路交叉口的红绿灯系统全部投入使用,“四化”建设(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全部完成。
   2008年4月28日,明恒纺织开发区新厂(1期)试产。9月24日,江西格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台)单晶炉开始点火试产,第1根单晶硅棒成功出炉。11月7日,奥华混凝土公司正式投产。2010年10月23日,开发区10亿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工。至该年底,开发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多亿元,其中当年投入4.14亿元。
   2011年10月24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百项重大项目抚州分会场集中开工仪式在金巢经济开发区举行,开发区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集中开工。该年,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7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34个;报批土地1304亩,征用2540亩,挂牌出让37宗1793亩,其中工业用地33宗,面积1446亩;园区实际开发面积从2010年的12平方千米增加到15平方千米。是时,启动金柅大道、5期纵5路、纵7路、纬6路(西段)及金鹏大道5条道路工程建设,形成7纵10横总长52千米道路网;组织完成纬三路污水管网工程,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跟进;日处理4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期工程竣工,园区项目承接能力增强。同时,高标准实施园区道路绿化补栽及4期、5期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建设,园区绿化覆盖率稳定在40%以上;曙光商业中心建设正式启动,市区公共租赁房在园区破土动工,完成迎风公园和金巢广场雕塑工程建设,国税、消防、供电等部门陆续进驻园区办公,市城区4条公交线路贯通园区,带旺人流、车流,园区出行难、购物难等问题得到缓解,宜业、宜居的工业新城逐步形成。
   三、园区效益
   2003年,入园企业60家,其中机电类企业21家,制药类企业8家,纺织服装类企业7家,轻工包装类企业18家,建材类企业6家。2004年入园企业86家,合同投资21.4亿元,完成投资9.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人均GDP为6.65万元,入库税收9438万元。
   2005年,开发区引进和承接招商项目26个,合同投资1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66亿元,比2004年增长5.28倍,其中工业项目进资2.7亿元。开发区新引进、承接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9个,合同外资3347.5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6.31万美元,实现出口创汇410万美元。该年,开发区内企业共实施技改项目14个,申报省级科技改造项目2个,开发新产品29个,科技总投入1.98亿元。至该年底,落户开发区企业85家,完成销售收入15.08亿元,实现税收1.08亿元,常年用工8000多人。
   2006年,入园企业96家,其中投(试)产76家;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0.19亿元,工业总产值22.638亿元,上交税金1.24亿元。安置劳动力1.36万人,比2005年增3354人。2007年,入园企业144家,其中投(试)产企业10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4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2.9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财政收入为1.69亿元,从业人员16000人。该年,成功引进首期投资20亿元的格美科技公司多晶硅项目,成为开发区重要经济增长点,带动光伏产业形成与发展。2009年,入园企业13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6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就业人员达到17989人。
   2010年,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1个,比2009年增加3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比2009年增加7个。机械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三大重点发展产业项目37个,占新签入园项目总数的61%。全年实际进资45.64亿元,比2009年增长53%,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52个;志丰机械、捷奥实业、昌兴纺织、南方水泥等1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先后投产。实际利用外资2630万美元,外贸出口完成3747万美元,增幅分别达到79%和157%。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5.1亿元,比2009年增长51.6%;实现工业增加值35.8亿元,比2009年增长34.8%;财政总收入完成4.09亿元,比2009年增长52%;全年税收完成3.88亿元,比2009年增长63.09%,占财政总收入的94.85%,列全市第1;工业税收完成2.31亿元,比2009年增长49.8%,占全市工业税收比重为22.85%。该年,开发区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2011年7月19日,博雅生物通过中国证监会第50次创业板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首发审核,于2012年3月8日发行上市,成为抚州本土企业上市第一家公司。该年,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4个,比2010年增长122%,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3个,比2010年增长110.6%;全年新老项目实际进资47.65亿元,比2010年增长122.3%。全年利用外资2700万美元,外贸出口完成5456万美元,增幅分别为17.4%和62.87%。全年在建5000万元以上项目38个,其中12个正式投产或试产。该年,开发区共有落户企业250余家,其中投产136家(规模以上企业101家),初步形成汽车机电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新能源产业、轻工建材产业五大产业群。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2246万元,实现税收61497万元,实现利润79711万元,从业人员21078人。在全省94个工业园区中,抚州金巢经济开发区排位从33位上升到17位,前移16位。是时,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有82家,比2010年增加50家;纳税超500万企业有14家,比2010年增加2家,超1000万元有7家,比2010年增加1家。全年投入技改资金15亿元,企业开发新产品32个,江铃底盘、博雅生物、珍视明药业、回音必制药等4家企业被评为省高新技术企业。
   至2011年底,开发区内工业特色产业和重点企业有:
   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重点生产汽车驱动桥的专业化大型企业,拥有5个子公司:抚州申铃锻造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江铃集团车桥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控股)、江西深铃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参股)、郑州江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控股)、江铃集团山东华岳车辆部件有限公司。公司本部总资产8.0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公司先后投入1.8亿元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造和整合,生产能力翻3番(详见本卷第二章第二节)。
   江西鸿新电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由北京中瑞蓝科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江西蓝色天空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及荷兰UTINCO、香港LTD等公司共同投资建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生产纯电动汽车及纯电动汽车零部件。项目总投资20亿元,注册资金1亿元,用地460亩。2010年8月,该项目签订入园合同,后建成1栋9600平方米的联合厂房,1栋综合楼正进行内外装修。公司生产的纯电动汽车采用经欧盟27国主管部门协商认证并在欧美2000台纯电动汽车上试用运行5年的最先进、最成熟的技术,生产设备从荷兰进口。产品设计最高时速160千米/小时,90千米/小时续航能力为500千米。产品以出口为主,主要销往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项目建成并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产纯电动汽车整车10万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实现税收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00个。
   江西巨晟实业有限公司 由浙江台州客商投资建立,是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汽车减震器的企业。项目占地115亩,总投资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亿元。公司2010年9月开工建设,当年实现部分投产,创造开发区项目建设的“巨晟速度”。是时,公司形成350万支以上减震器的年生产能力。公司拥有员工300余人,其中中高层管理及技术人员占32%。公司建有研发检测中心,开发生产的品种达3000多种,是国内生产汽车减震器品种最多的厂家之一。公司选用的数控车床、加热炉等主要设备从德国、日本等地进口,并创建无尘车间,导入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一套先进、全面、完善的质量管理模式,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欧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竞争日趋激烈的汽车零部件市场上的知名畅销品牌,其高档产品在奔驰、宝马等国际品牌乘用车售后市场非常受欢迎。项目全部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税收1200万元以上。
   江西捷奥实业有限公司 由浙江台州客商投资建立,是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汽车离合器等汽车零部件的企业,项目占地96亩,总投资1.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亿元。2011年底,1期项目全面完成,形成生产离合器300万只、摆臂300万件的产能。2期项目拟上三角臂和控制臂2个新产品生产线。公司选用的主要设备为冲压机床及机器人焊接设备等,从冲压、电泳、总装到高精密度机器手焊接,拥有国内最领先、完善的检测系统,已导入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日本、欧美,并为中国一汽、东风汽车等国内企业配套。项目达产达标后,提供就业岗位450余个,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人民币,外贸出口1500万美元以上,实现税收1000万元以上。
   江西肯特实业有限公司 由浙江台州客商投资建立,是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汽车传动系统的企业,主要生产汽车前驱动轴、万向节等,项目占地96亩,总投资1.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亿元。2011年底,1期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形成年产乘用车等速万向节300万只,传动轴60万根产能;2期为年产商用车后驱动轴40万套,可为载重量1吨~60吨的商用车配套。公司采用国际先进技术,选用的设备有数控机床及搓齿机床、高频淬火设备、锻打设备等,主要从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地进口。其产品有1700多个型号,用于6000多个车款。公司努力打造自主品牌“KEBO”,以“KEBO”为主的系列产品畅销欧美、俄罗斯、中东、中亚、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公司在马来西亚、土耳其、立陶宛、迪拜、俄罗斯等9个国家拓展直销公司,3年内实现产品以售后服务为主向为整车配套为主转变。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500个以上,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外贸出口5000万美元以上,实现税收2000万元以上。
   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由深圳高特佳投资集团控股、江西省唯一经国家认定的血液制品定点生产单位,1998年,在全国血液制品行业率先通过国家药品GMP认证,2001年,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11年7月19日,经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委第50次工作会议审核,公司(首发)获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有望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抚州首家上市公司。公司拥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类7个品种21个规格的产品,是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规格最全的生产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全国3类产品齐全的少数企业之一。是时,正研发凝血因子VⅢ(AHG)、凝血酶原复合物(PCC)、人纤维蛋白胶(FS)、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TIG)、手足口病人免疫球蛋白及重组因子类产品。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97亿元,实现利税务局9305万元,利润总额7683万元。有员工45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35%以上,大专以上学历占50%,研发人员占比达到10%,资产总额3.31亿元。
   江西珍视明药业有限公司 前身为抚州制药厂。1997年,抚州制药厂与香港欧化药业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江西珍视明药业有限公司。坐落在金巢经济开发区,厂区占地165亩。该公司是专业从事现代医药研发、生产、销售的制药企业,以生产制剂产品为主,拥有滴眼剂、滴鼻剂、滴耳剂、喷雾剂、凝胶剂、洗眼剂六大剂型30多个品种,有9个品种被列为国家第一批OTC药品,8个品种被列为国家第二批OTC药品,具有完善的产品体系和丰富的产品种类。2003年年底通过国家GMP认证。企业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设施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能力,拥有通过GMP认证的生产线3条:中药滴剂生产线、普通滴剂生产线、激素类滴剂生产线。是时,发展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中西药制剂企业,珍视明品牌已成为国内单个品种销售额过亿元四大品牌之一。公司先后荣获“省技术先进企业”“省先进企业”和“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松鼠”“珍视明”商标被认证为省著名商标。2011年,公司投资1.6亿元,启动新版GMP技改项目,项目完成可研、地质勘探和进口设备的采购。该年,公司有员工307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7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69亿元,实现利税5398万元,利润总额2715万元,资产总额8000万元。公司年产量3000万瓶,国内市场占有率25%,为国内眼科用药市场的主力军。
   回音必抚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3月成立,由浙江回音必集团投资,有员工273人,资产总额1.67亿元,完全按照GMP标准建造,是高科技、多剂型,以生产国家2类、3类新药为主的现代化制药企业,2009年通过省高新技术企业评定。公司生产20个品种、40个规格的西药产品。具备年生产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2.4吨、年生产小容量注射剂1亿支、年生产西药片剂5亿片的生产能力。公司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主导产品盐酸司他斯汀原料药及片剂和枸橼酸托烷司琼原料药及注射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为全国独家生产,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公司主要产品有国家2类新药盐酸司他斯汀原料药及片剂(防过敏药)、国家4类新药枸橼酸托烷司琼原料药及注射液(抗化疗药)、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肌肉细胞组织的缺血、缺氧)等,产品进入部分省市医保采购目录,主要销往浙江、江苏等省。主要产品为盐酸司他斯汀片,年产量5855万片,国内市场占有率31%,并获省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6亿元,上交税金465万元,利润总额1418万元。
   江西明恒纺织有限公司 2002年3月,由福建三明客商投资整体收购抚州棉纺厂而建立的集团公司,下设明兴、明旺、明业、明达4个子公司。公司集纺纱、织布于一体,年产棉纱1.2万多吨、棉布4000万米。公司投资5亿元,实施战略性技改搬迁扩建工程,由先进的环锭纺、气流纺、剑杆、喷气等多个生产单元组成,拥有棉纺纱锭5万锭,线锭1.2万锭,转杯纺纱2176头、有梭布机520台、剑杆织机164台,喷气织机104台,主要设备从德国、日本、意大利进口,达到比原规模、产值、产量翻番,质量大幅度提高的战略目标,是江西省纺织行业名列前茅的骨干企业。公司开发新品种140个,其中小提花织物,复合组织织物,高密府绸,高密斜纹,工业、民用绒基布成为公司主导产品。公司的精梳60S棉纱、100S棉纱批量投入市场,弹力棉、竹/棉弹力提花牛仔布等新产品通过试制形成批量生产并已通过省优秀新产品鉴定,并获得国家级新产品开发奖,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国内市场畅销旺盛。2011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8亿元,比2010年增长53.7%;实现税收634.9万元,比2010年增长38.2%。用工人数1100余人。
   江西环球纺织有限公司 由香港、美国及内地客商共同投资建立,主要生产高档精梳紧密纺服装面料用纱、中高档针织用纱、中高档革基布用纱、高档服装面料。项目总投资3.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2亿元。2009年8月,项目动工二建设,2011年底基本建成。公司从国内外购买世界一流的单眼并条机、络筒机、清梳联1机2线、A458粗纱机、细纱机等先进生产设备,形成5万锭精梳环锭纺和5万锭气流纺生产能力,革基布用纱公认为江西省同行业最畅销商品。2011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8亿元,比2010年增长15.4%,实现税收852.8万元,比2010年增长12.7%。
   江西昌兴纺织有限公司 2009年9月,由温州客商投资兴办,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主要从事棉纱生产及其销售。公司占地面积147.72亩。项目总投资1.3亿元,分2期完成,1期气纺车间设备投料生产,环锭纺设备安装调试基本完成,主要兴办环锭纺和气流纺2条生产线,生产精梳纱及OE纱等高端棉纱。引进国际先进设备——赐来福Autocor0312型自动转杯纺纱机,其罗陀速度在12万r/min~15万r/mm之间,引纱速度达到200m/min~250m/min,纺纱号数最细可纺Ne40,领先于传统工艺水品。具有高性能转杯纺纱机能耗低、集聚气能耗减少、清洁系统无级负压调控及间歇吸尘、维修工作量少、能量平衡等优点,使其生产出的棉纱产品具有优良的品质,良好的卷装特性,针织加工断头率降低,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织物品质。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5亿元,实现创税1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600个。
   江西华艺服装有限公司 由宁波华艺服饰有限公司与其他外资股东联合投资创办,为中外合资企业。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00万元。公司集梭织服装、针织服装、袜子生产和进出口贸易于一体,年生产梭织、针织面料服装200万件,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家。公司购置日本重机缝纫机900余台(450台针织缝纫机,450台梭织缝纫机)、绣花机(150头)8台(套)及200米印花相关配套设备。公司用工人数516人,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64万元,实现利润107.8万元,实现税金117万元。
   抚州靖淞纺织有限公司 由客商马靖淞先生投资建立,主要生产各类中高档牛仔布用纱和新型纤维棉纱线。选用的主要设备有瑞士进口的自调匀整并条机、高产精梳机,德国进口的全自动气流纺纱机和国内最先进的清梳联机、悬锭大卷装电脑粗纱机等200余台套。该项目用地160亩,总投资2.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2011年10月开工建设,1栋3万多平方米的主体厂房基本完工,时为抚州市最大面积的单栋厂房,宿舍楼封顶进行装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能形成主要产品中高档纱布3600万米的年生产能力,销售收入4.6亿元,实现税收18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960个。
   江西永方电源有限公司 由浙江客商裘晓英、宋良永投资建立,主要生产小密阀控铅酸蓄电池及极板。项目总投资1.4亿元,分2期建设。1期设计产能为年产铅酸蓄电池电池极板800万套、年产铅酸蓄电池300万只,主要用于城乡居民用电动助力车动力。2期设计产能为年产1000万只内化成铅酸蓄电池。项目采用自动球磨铅粉机生产线、自动蒸汽固化生产线、联合化成装置、自动分板刷片装置等国内外领先的生产装备,设备从三环公司、深蓝公司等国内一流的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采购,产品集中在华中、华南、华东等地销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为:制粉、铸板、涂板、固化、化成、整理包装等。是时,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实现税收9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880个。
   江西华夏电源有限公司 由浙江华夏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立,兴办蓄电池生产项目。项目用地223亩,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亿元,分2期建设。1期产能为年产1000万只电动车铅酸电池;2期产能为年产为15万千伏安电力、通讯用蓄电池。1期项目投产后,2011年5月,2期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7亿元,实现税收2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
   江西金比电子(金的电器)有限公司 由江苏客商投资兴办,专业研发、生产、销售各类配线器材和绝缘套管。项目总投资4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00万元。注塑机、自动组装机、压铸机流水线等主要设备从浙江、上海引进。所有产品均通过ROHS环保测试,并取得UL、VDE、CSA、CQC、CE、SGS等国家的安规认证,产品销售网络遍及国内大中小城市,并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国家。
   抚州市双菱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2008年3月,由吴江市双菱电子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为专业生产电源产品的企业。公司始建时,在开发区中小创业园租赁厂房进行生产;2010年,为扩大生产,公司投资2500万元在开发区购地新建厂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00万元。公司主要生产各类芯磁环、磁芯、铁氧体贴片电感、电感绕圈、变压器等相关产品,年产能3000万只。产品销往国内外,其中外销比例约占40%,主要销往欧美和东南亚各国。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能实现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年税收100万元,安排就业400人。
   抚州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创建于2009年6月,系中国建材下属南方水泥一江西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时,南方水泥总产能到1.8亿吨,位列中国第一,全球第二。抚州南方水泥项目总投资2.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占地130亩,设计规模为年产20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分2期建设,1期投资876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300万元,设计产能为10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中央控制操作,主要设备有磨机(江苏鹏飞)、辊压机、打散机、散装机、包装机等。其生产方法采用辊压机+球磨机开路粉磨工艺,工艺流程为:水泥熟料、原材料.→均化→输送→粉磨-→输送→→散装、袋装出厂。公司主要产品有PC32.5级、P042.5级、P0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建设、房地产、大型水利、铁路、桥梁、河堤等重点工程。至2011年年底,南方水泥年产2.2亿吨。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亿元,实现利润2877万元,实现税收2735万元。
   江西宝仁达包装用品有限公司2009年10月成立,是专业生产高强度瓦楞纸板、纸箱及彩盒的二级包装企业,占地50亩,1期投资1亿元,建标准钢构厂房3万平方米,引进国内先进高速瓦楞纸板生产线、全自动蜂窝纸板生产线、纸托盘和纸护角自动生产线、全自动高速水墨彩印生产线2条、粘箱机等成箱设备数10台套,年生产能力5000万平方米,是江西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纸制品外包装企业。公司有员工2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0多人,可为客户提供产品设计、生产、仓储、配送全过程包装服务和全套包装解决方案。公司建立起以抚州为中心,覆盖南昌、九江、鹰潭、樟树等周边多个城市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主要客户有恒安集团、中粮集团、金鹿集团、奥克斯空调、汇源食品、张裕葡萄酒等企业。同时,为多家3级纸箱生产企业提供高强度优质瓦楞纸板。2011年,公司开发生产出蜂窝纸板包装材料,填补江西省新型、环保包装材料空白。该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亿元,利润830万元,税收704万元。
   抚州市恒丰达实业有限公司 抚州客商自主创业设立。企业成长后,进行技改扩能,成为配套齐全、专业从事瓦楞纸板、纸箱、纸盒集制板、印刷、成箱为一体的现代化生产企业。项目于2011年9月签约入园,10月底开工建设,用地70亩,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亿元,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公司采用国内先进的2米7层瓦楞纸板生产线,印刷选用的主要设备有达到全省先进水平的机组式柔性版八色印刷机,2500、2100四色水性印刷开槽机,四色全张全自动胶印机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化工以及机电配件等产品的包装,可为开发区的生物医药和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配套服务。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能形成主要产品的年销售收入1.5亿元,年实现税收63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个。
   燕京惠泉啤酒(抚州)有限公司 由燕京啤酒和惠泉啤酒2家企业强强联合成立的啤酒生产专业公司。燕京啤酒是中国最大的啤酒企业集团之一,年生产能力300万吨,啤酒产量和利税总额在中国啤酒行业中连续9年列第一位,居全国啤酒行业前3位。燕京啤酒控股的燕京惠泉拥有4个啤酒生产基地,年设计生产规模逾80万吨,形成55万吨生产能力,总资产15亿元。2004年10月公司成立,总投资2.4亿元,占地面积278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公司设计年产啤酒20万吨。2005年6月竣工投产。该年,实现销售收入2033.3万元,税金385万元。2007年6月,企业增资扩建啤酒生产线1条,新增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该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00万元,利润70万元,上交税金1890万元。到2011年,公司完成产量9万吨,主营业务收入1.68亿元,利税总额6020万元。
   江西德欣新能源有限公司 由江西中阳建设集团投资设立,主要生产新型节能建筑材料。项目用地170亩,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8亿元,年实现税收3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0个。该项目1栋1.2万平方米的主体厂房竣工,正在安装双层共体塑料模板生产线,另2栋共1.4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在施工中。江西中阳建设集团从事建筑行业近40年,系具有国家一级建筑资质的企业,为增强用材的节能及配套功能,集团全资注册成立江西德欣新能源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各类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生产。该公司首期主要生产新型建筑材料一双层共体塑料模板产品,其生产的主打产品在全省属首家生产,具有安装简单、施工便利的特点,远比传统木制模板节能环保,可回收再利用率高。
   江西锐特实业有限公司 由浙江台州客商投资设立。公司以生产汽车转向器总成为主,总投资7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000万元,注册资金1000万元,项目用地30亩。项目建成达产达标后,年生产能力能形成汽车转向器总成30万套,实现年销售收入1亿元,其中出口6000万元,实现税收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个。2011年9月,企业签约入园,10月开工建设。至年底,6500平方米的厂房竣工并安装流水生产线1条,设备投资超1800万元。公司是金巢开发区首家生产汽车转向器总成的企业,填补开发区汽配产业链的空白。生产设备主要从德国引进,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价格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竞争力。产品60%销往欧洲、东南亚、中南美洲和中东等国际及国内市场,主要为各类品牌乘用车进行配套生产和售后服务。
   江西新东方高能源有限公司2010年3月,由广东英德客商投资设立,兴办气体再化合式免维护密封蓄电池(俗称硅胶电池)生产项目。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技术,选用的主要设备从美国进口。项目用地100亩,总投资2.4亿元,其中固定投资1.8亿元。全部工程2年内建成并投产,投产后,能形成年产200万千伏安硅胶电池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8亿元以上,年实现税收2340万元以上,安排就业500人以上。
   抚州市环亚手套有限公司 由香港客商投资设立,投资兴办高级橡胶手套生产项目。该项目为外资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购置安装进口生产线设备,投资总额1.2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3亿元。项目占地面积86亩,2011年10月破土动工,分2阶段建设,3年内全部建成并投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能形成年产650万套橡胶手套生产能力,年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实现税收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个。
   江西凡普科技有限公司 该企业融科技化、产业化、市场化及基地建设于一体,是专业从事CAD软件开发和机电一体化的高新科技企业。有软件开发工程师32名,其中,博士5名,大学以上学历研发人员近20名。公司在韩国、上海、北京、深圳等都成立软件开发中心并成功开发许多服装工艺软件、服装设计软件、服装3D智能镜像试衣软件、面料智能换装软件、鞋样智能配色系统、3D材质智能替换系统。
   抚州苍源药业开发有限公司 2003年9月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公司立足农业产业化,集金银花种植、研究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有员工196人,其中专家10人,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及质检中心和中试车间、生化车间、提取车间、原料药车间、配方颗粒车间、制剂车间及辅助生产车间。购进全套检测器材和先进浓缩、提取干燥技术设备30多台套。其中6T多功能提取罐4台,形成喷雾干燥塔1台。年加工提取金银花鲜枝条2000吨,年产25%绿原酸100吨。年提取30%灵芝多糖100吨,金银花提取绿原酸工艺经江西省科技厅专家鉴定为“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4年,公司在临川区嵩湖、龙溪、高坪、东馆等乡镇建立中药材金银花种植基地2.4万亩,通过示范辐射,扶持带动周边农民种植金银花,一年为农民增加收入1200万元。公司主要经营金银花及其他中药材的种植、研究开发、生产加工、销售及植物提取;金银花苗木及其他药材苗的繁育、推广;生产、销售金银花茶。公司投资6200万元,其中2.4万亩金银花基地投入资金4200万元,金银花提取加工厂投入资金2000万元。2005年10月,开发90%高纯度绿原酸产品,通过省科技厅专家委员会鉴定为“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建成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2.4万亩,带动农户种植2.6万亩;建设金银花提取物生产线3条,即年产25%含量绿原酸100吨生产线;年产50%绿原酸50吨生产线;年产90%绿原酸10吨生产线。2006年,公司金银花提取加工厂的3条生产线土建工程结束。同时,完成第1条生产线设备安装,并于当年9月12日投产。到该年底,加工处理鲜金银花枝条3500吨,生产25%绿原酸100吨,创产值4500万元。时有员工200人,其中专家10人。公司设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及质检中心,有高级职称人员9人。公司研发的绿原酸产品获省新产品证书。公司申请的金银花草本植物茶及饮料、灵芝宝草本植物茶以及丹参草本植物茶及饮料3项专利被通过。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高标准建设种植基地,基地每年为公司提供金银花干品1600余吨。2005年8月种植基地通过无公害基地认证,2006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並申报有机食品认证。此后,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标兵”,省农业厅授予“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中药材)产地”,省人事厅,省外国专家局授予“省级‘一村一品’示范基地”,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小组授予“省级龙头企业”,“高纯度绿原酸”被省经贸委评为2006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
   抚州仁杰水产饲料有限公司 是抚州市唯一专业生产水产饲料的企业。其前身创建于2006年4月,经过几年的发展,规模逐步扩大。2008年,投资540多万元,建立起国内最先进的现代化水产饲料企业。2009年7月,企业以“公司+基地+渔户”发展模式,正式成立抚州仁杰饲料有限公司。是时公司人驻金巢开发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厂区内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公司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理念,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仁杰”牌水产饲料投入市场后,产品得到普遍好评与青睐。2009年,公司又研制开发出适应高密度养殖要求的“仁杰”牌高级水产饲料。2010年,经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抚州仁杰水产饲料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龙头企业”。
   抚州市祺星米业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7月成立,注册资本600万元,占地面积21.6亩,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公司拥有年产1.5万吨精制直条米粉生产线及年产3万吨大米生产线。生产线按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生产要求,建成砖混现浇楼顶厂房,达到出口食品生产车间全封闭“三防”要求。采用国内先进的自熟式米粉出丝机,全自动控温控湿米粉烘干设备;精制大米生产线按粮食加工厂设计要求建成生产车间,引进先进的大米加工设备,采用科学的抛光、电脑色选等工序,制造出优质的纯天然产品。公司创100余人的就业岗位,直接吸收农民稻谷4.5万吨。米粉产品主要出口美国、东南亚、香港、并在沿海广东、福建等及北方主要城市设有销售网络及办事处,是直接创汇的农业加工企业。2005年9月,被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认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龙头企业”;2006年4月,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定,在江西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注册备案符合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6月,被省农业厅审核认定为“江西省无公害(粮油)产地”;7月,被省粮食协会审计认定为“江西省放心粮油”;2009年8月,被市粮食局应急工作指挥部授予“粮食应急定点加工企业”;2010年4月,被省粮油协会认定为“江西省放心粮油进农村社区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业”;同年7月,公司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1年4月,经省粮食局审核认定为籼稻定向销售企业。
   江西国穗种业有限公司 是主要从事农作物良种研究、选育、生产加工、销售及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现代化科扶桑型种业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取得全省种子经营许可证和种子生产许可证。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与湖北、浙江、四川、福建、广东等省内外多家知名农业科研院所和公司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广泛合作。公司拥有国审稻、赣审稻等适合各个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优良品种资源,并有多个品种进入国家和部分省市的(预)区域。拥有现代化种子检验、加工、包装设备,标准化的种子仓库,建立完整的种子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全部达到或高于国家有关种子标准,销售覆盖全省,并辐射到广东、福建、浙江湖南等地,年销种量250万千克左右,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和认可。公司产品被评为“江西市场产品质量合格企业‘3·15’推荐品牌”。被市农业局评为“种子经营诚信单位”,连续获得“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龙头企业”称号。
   江西绿晶油脂有限公司2004年6月组建,2005年初建成投产。是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用植物油脂的大型私有企业,占地12亩。
   江西农嘉种业有限公司 2006年10月创办,注册资本500万元。公司有员工97人,其中,农艺师5人,种子检验员6人,网点服务人员68人。有省级审定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2个,将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3个,与湖南湘潭农科所合作开发并通过湖南省审定的品种3个,同时代理中国种子集团所有品种在江西省内的销售。优质的品种,使受益农户每亩增收60千克左右。公司自主研发的早稻株两优08、8优18、中稻Ⅱ优航2号、晚稻特优1138、农公款优5365、岳优27杂交水稻等品种抗病能力强、产量高,赢得广大农户的认可。公司在经营销售过程中,经常下派科技人员到示范基地和农户田间地头,推广科学育种、栽培技术,让农民增收增效。公司在全省65个县市建立营销网络,在福建、广西、湖南及江西省建立近7000亩左右的种子繁育基地,年育种量约为100万千克,惠及农户4000户,育种基地每亩可使农民增收500元左右。
   第二节 临川抚北工业园区
   一、管理机构
   抚北工业园区前身是抚北工业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7月。2006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4月,根据临川区委、区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成立江西抚北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为区委、区政府派出正科级机构。内设5个部室:党政办、财务部、企划部、工程部、招商部。园区设36个编制,其中,行政编7个,事业编29个。园区工委书记由区委常委或区政府副区长兼任。2009年12月,成立抚北工业园区派出所,级格为副科级,定员5人。2011年,抚北工业园区被批准为首批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二、园区建设
   抚北工业园区位于抚州市北郊的抚州北火车站旁,距抚州市和临川区行政中心均不到8千米,东临京福高速,西靠向莆铁路,省道临(川)丰(城)公路穿境而过,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整个园区融入浙、粤、闽、沿海地区2小时经济圈。
   2002年7月25日,工业园区正式兴建。当年,实际引进外资4.9亿元,比2001年翻番,招商引资工作名列抚州市前茅。至该年底,园区面积0.48平方千米,基础设施投入835万元,在建企业2个,招商签约资金4400万元,固定资产总额1480万元,用工人数31个。2003年后,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到2005年,园区面积1.3平方千米,基础设施投入5643万元,投产企业21个,在建企业6个,招商签约资金3.24亿元,实际到位1.16亿元,固定资产总额1.16亿元。2006年,园区面积1.3平方千米,基础设施投入8943万元,投产企业26个,在建企业4个,招商签约资金6.6亿元,实际到位5.75亿元,固定资产总额5.75亿元。2007年,园区面积发展到3.2平方千米,基础设施投入1亿元,投产企业30个,在建企业21个,招商签约资金24.87亿元,实际到位6.6亿元,固定资产总额6.6亿元。2008年,基础设施投入1.45亿元,投产企业33个,在建企业22个,招商签约资金18.45亿元,实际到位9.37亿元,固定资产总额9.37亿元。至2010年,园区面积发展到4.4平方千米,基础设施投入2.89亿元,投产企业42个,在建企业27个,招商签约资金36.19亿元,实际到位14.05亿元,固定资产总额13.61亿元。2011年,园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好“三大战役”的战略决策,牢固树立“植产业之树,造企业之林”的理念,发展“3有经济”,以大项目为主要目标,全力打好工业强攻战,园区工业发展驶入快车道。该年,基础设施投入2.99亿元,招商签约资金36.19亿元,实际到位10.31亿元,固定资产总额10.31亿元。是时,园区内水、电、路、绿化、管网及通讯全面开通。有两座110千伏变电站为园区企业双回路供电。城区10万吨水厂和园区1万吨水厂并网为园区供水,且邻靠抚河,地下水源丰富,能全面保障企业用水供应。园区内抚北天然气公司为企业供气。园区交通物流发达,可随时保证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进出,园区内及附近有多家物流中心和货运场,主干道和7条区间道路纵横交错,200亩商住服务中心正在规划建设。另外,园区污水处理厂已被列入全省第一批10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重点建设项目。
   为更加有效承接项目,区委、区政府着力构建“1园3区”的工业发展新载体,除建好抚北工业园区外,在抚八线收费站至崇仁段区段规划1.2万亩土地建设第2工业园区,主要承载新型材料和食品医药产业;在抚吉高速挂线的连城乡区段规划6000亩~1万亩土地建设第3工业园区,主要承接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为鼓励外资入园,区委、区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主要有:入园条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和加工业项目;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轻度污染并经环保治理能达到标准排放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创税能力等特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亩均固定资产投资在100万元以上,年亩均上交税金在5万元以上;建筑密度达到50%以上,鼓励企业厂房向多层发展。禁止入园项目:国家明令淘汰、禁止生产的项目和生产工艺落后、趋向淘汰的项目;严重污染,不符合国家和省市环保要求的项目;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和易燃易爆的项目。土地优惠:园区为客商提供“5通1平”的土地,根据入园项目性质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优惠价出让。规划优惠:入园项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除上交中央、省、市以外的全部予以免缴。财政奖励:根据企业的投资规模、上缴税金等情况,财政每年将从企业缴纳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奖励给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
   三、园区效益
   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19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9亿元,上交税金1160万元,实现利润800万元,用工人数3008个。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1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4亿元,上交税金2634万元,实现利润2473万元,用工人数3820个。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81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3亿元,上交税金5626万元,实现利润7507万元,用工人数4112个。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6.54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2亿元,上交税金1.64亿元,实现利润1.17亿元,用工人数2973个。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0.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71亿元,上交税金2.2亿元,实现利润1.6亿元,用工人数4184个。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0.62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25亿元,上交税金2.7亿元,实现利润2.46亿元,用工人数6543个。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7.8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39亿元,上交税金3.18亿元,实现利润3.07亿元,用工人数6749个。2011年,初步形成有色金属加工、机电制造、生态化工业优势,园区开发使用土地8300亩,落户企业94家,其中投产企业57家,在建企业26家,规划设计中1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6690万元,上交税金24144万元,实现利润10939万元,用工人数7056个。
   2001年后,落户园区的主要企业有:
   大亚木业(江西)有限公司 是大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斯玛特赛特国际有限公司共同投资4992万美元成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为大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骨干成员企业之一,系江西省大型木材加工重点企业,2006年省100家重点企业之一。公司占地面积602亩,汇集全国各地的技术管理人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36人,大中专以上学历180人。拥有1条年产20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分别从德国SIEMPELKAMP、德国ANDRIZ、比利时VYNCKE和瑞士STEINEMANN引进主要设备,2004年7月竣工投产,年设计产能20万立方米,是亚洲最大的生产线之一,单线产能在全国位居前列。可生产厚度为2.0毫米~40毫米的板材,广泛应用于室内门、地板基材、电子线路、精品包装、鞋跟、高档家具和室内装修等。2005年,公司产品“DareGlobal”人造板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2006年9月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7年1月获“江西省林产知名品牌”称号。公司2005年通过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2007年8月,通过FSC森林管理之产销监管链体系认证,同年9月通过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同年11月通过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获省优秀企业称号。
   江西添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其前身是1971年11月成立的抚州磷肥厂,曾更名赣东化工厂、江西赣东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股份制改造时更名为江西添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9月,香港三盛实业公司、泉州三威化工有限公司收购“添光”全部股权后,成立中外合资江西添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占地面积180亩,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香港三盛实业公司出资6686.3万元,占66.863%;泉州三威化工有限公司出资3313.7万元,占33.137%。添光生产经营的主要产品及其规模为:锐钛型钛白粉2万吨/年、精制硫酸铝1万吨/年、普钙8万吨/年、硫酸7万吨/年、亚铁4万吨/年、氧化铁5万吨/年。“添光”牌钛白粉是公司的主导产品,包括五大系列、8个牌号。“添光”钛白粉经多次扩改,设计生产能力为2万吨/年,年最高实际产量1.77万吨(2007年)。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装置和检测设备,主要及关键设备400多台,其中大型圆盘过滤机、隔膜压力机等核心设备为国内首家采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07年,“添光”实现工业总产值1.78亿元,比2006年增长32.21%,实现销售收入1.82亿元,比2006年增长29.88%;实现利润2519万元,比2006年增长20.67%,上缴税收1649万元,比2006年增长31.29%。有员工500人。2006年10月,“添光”牌商标被认定为国内钛白粉行业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1月,公司被省政府授予“先进非公有制企业”称号;同年7月,公司被省科技厅确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添光”牌钛白粉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2008年3月,“添光”牌钛白粉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为江西省重点保护产品。
   江西自立资源再生有限公司 由浙江客商总投资10亿元兴建,2006年6月入园,用地814亩。项目1期投资6亿元,用地514亩,设计能力为年产13万吨电解铜,投产并达产达标后,将实现业务收入80亿元,税收2.4亿元;2期投资4亿元,用地300亩,生产电解锌、电解钴等产品,投产后,可实现业务收入20亿元以上,创税6000万元以上。2007年,企业建成占地面积1.04万平方米的8万吨铜电解车间,占地面积5865.05平方米的3分厂车间,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的阳极炉车间,占地面积1.04万平方米的仓库,占地面积2160平方米的食堂,占地面积4492平方米的宿舍楼,占地面积为1182.02平方米的车棚,占地面积为464.76平方米的澡堂,占地面积为34.94平方米的门卫室,占地面积为4492平方米的办公楼。2009年3月建成投产。
   江西金弘实业有限公司公司2006年9月入园区,由浙江永康客商应时雨投资创办,固定资产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238亩,有职工202人,主要产品为铜线材。同年12月22日,企业开始试产。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0.87亿元,实现利润834万元,上缴税收625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662万元,固定资产净值3525万元。
   第三节 南城县工业园区
   一、管理机构
   1996年-2000年,园区隶属于南城县中小企业局管辖。2000年-2004年,分别隶属于南城县计划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管辖。2004年6月,成立南城县金山口工业管理办公室,随后,根据抚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县(区)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和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南城县金山口工业管理办公室更名为南城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为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正科级)。主要职责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保证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顺利实施;制定园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抓好园区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编制园区工业发展详规、工业园区财政预决算、保证园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使用等工作。园区为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编制33名,其中领导职数11名,内设党政办公室、开发部、招商部、企管部、财政分局5个职能部门。另设公安、工商、供水、供电等派出机构,由园区统一协调工作。1996年-2008年,金山口乡镇工业小区办公室共有工作人员9名,2009年从乡镇及其他相关部门考入工作人员13名,公务员考入4名,2010年,劳保所考入事业编制工作人员2名。
   二、园区建设
   园区始建于1996年。该年初,南城县投入4200万元,在县城北郊规划5340亩,兴建乡镇工业小区。1997年4月后,县加大投入,完善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优惠政策,至该年底,南城县乡镇工业小区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是年,在全省乡镇工业小区建设综合考评中,南城县乡镇工业小区获第三名。
   1998年2月,为规范乡镇工业小区管理,实行“一块牌子对外,一个章子生效”,统一规划建设,统一项目审批,统一区内管理。规定凡进入乡镇工业小区的企业,不论企业性质及行业类别,均享有立项、购地、信贷、用水、用电、通讯、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优惠政策。随后,南城县再次对工业小区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小区“139”数字移动基站和10千伏变电站开始建设。2003年,在乡镇工业小区基础上,规划兴建2期工业园。2004年,金山口工业小区更名为江西南城工业园区,同年列为江西省2类园区,成为抚州市六大重点工业园区之一。2005年,县委、县政府投资开发3期工业园、全民创业园、城南工业带。该年,园区完成“3通1平”面积1170亩,比2004年增长11.4%;招商引资合同资金2.8亿元,实际进资1.2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75%和20%。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2007年,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609万元,比2006年增长37%;完成“3通1平”面积1410亩,比2006年增长15%。园区有企业79家,比2006年新增16家。2008年,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226万元,比2007年增长46.7%;完成“5通1平”面积1530亩,比2007年增长9%;第3期工业园区主体建设完成。园区按照“开放强区、工业立区、特色兴区”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为主的园区块状经济。
   2009年,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77亿元,比2008年增长236%。2010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发河东工业园。并着手规划和评审。2011年始开发建设1.2万亩河东工业园(即天井源4期工业园),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8万亩,该年开发建设8600亩,落户企业137家,企业实际用地5299亩,1期企业15家,用地118亩;2期企业28家,用地264亩;3期企业56家,用地2417亩;城南工业带企业13家,用地368亩;创业园企业16家,用地473亩;河东工业园企业9家,用地1659亩。在137家企业中,租赁企业44户,已建企业93户,待建企业4户,在建企业25户,投产企业108户。是时,园区形成机电机械制造、绿色食品加工、高档轻纺、五金建材、医药化工等五大产业。培育出“锦丰”方便面、“阿颖”淮山、“洪门”食品、“麻姑”米粉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和省级著名产品。园区被评为省级农副食品加工基地,成为县域经济辐射和承接产业的宝地。是年底,南城县先后开发建成全民创业园574亩、城南工业带283亩和在建中的3期以北1500多亩及4期园区1.2万亩。
   三、园区效益
   园区内乡镇企业创办后,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6年始,园区乡镇企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不断加大投入,积极上新项目,企业增多,产品产量增加,效益更加明显。到2005年,园区有企业58家,比2004年新增8家;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比2004年增长46.5%;出口交货1.42亿元,比2004年增长10%;上交税金1926万元,比2004年增长23.7%;安置剩余劳动力4668人,比2004年增长16.4%。
   2007年,园区合同引进资金8.9亿元,实际进资5.6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28%和133%。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9.5亿元,比2006年增长107%;出口交货3.6亿元,增长24%;上交税金3286万元,增长26%。共安置就业人员1.20万人,增长108%。2009年,园区有企业98家,比2008年新增15家;合同引进资金26.48亿元,实际进资10.2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65.5%和15.9%;实现销售收入31.1亿元,比2008年增长12.7%;出口交货4.37亿元,增长2%;上交税金6733万元,增长22.7%。安置剩余劳动力2.02万人,比2008年增长34.5%。
   南城县工业园区建立后,根据县域产业特点,借助资源优势,实施主攻工业战略,推进招商引资、扩大产业集聚,促进机械机电制造、绿色食品加工、高档轻纺、医药化工、建筑建材5大产业迅速做大做强,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至2011年底,园区产业集聚优势进一步凸显:
   园区形成以格雷特压缩机、赣闽压力容器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规模机械制造企业。2000年,园区机械产业有4户,主营业务收入1400万元,税收22万元。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达7.43亿元,税收3870万元。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7.76亿元,税收1886万元。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10.06亿元,税收1803万元。至2011年底,园区机械产业有28户,主营业务收入4.87亿元,税收1179万元。
   园区以“省级农副食品加工工基地”为依托,发挥农优特产品的群体优势和江西“麻姑”米粉、“阿颖”淮山、“洪门”绿色食品等重点企业的带动作用,培育形成创品牌、上规模为目标的食品产业群落。2000年,园区食品加工企业有5户,主营业务收入3921万元,税收63万元。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5.27亿元,税收646万元。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5.48亿元,税收1331万元。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11.92亿元,税收2136万元。该年,园区有洪门集团、锦丰实业、麻姑实业、阿颖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余家。园区企业拥有洪门、麻姑、阿颖、锦丰等4个省驰名商标。至2011年底,园区食品加工产业有23户;主营业务收入9.97亿元;税收602万元。
   园区形成以飞龙鞋业、富贵晖制衣、大千鞋业、恒丰制衣、伟达色织等重点企业为龙头,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不断完成企业内部设备改造,实现由单纯的来料加工向品牌服装生产的转变,培育成为赣东南的服装生产基地。2000年,园区纺织服装鞋业有3户,主营业务收入1248万元,税收24万元。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10.31亿元,税收1840万元。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12.51亿元,税收3040万元。
  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22.38亿元,税收4011万元。至2011年底,园区纺织服装鞋业有34户,主营业务收入2.84亿元,税收969万元。
   园区充分发挥“建昌帮”老字号在全国药业的影响和昌诺药业品牌优势,推进中药饮片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使落户的赣亮医药、建洪中药等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加快发展医药中间体,通过牵引作用引进一批配套企业落户。2000年,园区医药产业2户,主营业务收入4086万元,税收239万元。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5139万元,税收397万元。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1.8亿元,税收437万元。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4.32亿元,税收774万元。至2011年底,园区医药产业11户,主营业务收入5.47亿元,税收2613万元。
   园区通过扶持南方水泥、家艺门业等建材企业做大,带动上下游企业不断做强,实现建筑建材产业突破性发展。2001年,园区建筑建材产业甚少,到2008年,园区建筑建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02亿元,税收112万元。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1.28亿元,税收312万元。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2.11亿元,税收378万元。至2011年底,入园企业137个,投产企业70个,主营业务收入547805万元,税金14561万元,利润24071万元,从业人员12544人。
   至2011年底,入驻园区的主要企业有:
   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系县人熊炳生投资6000万元兴建的民营企业。始建于1996年,是中国南方大型粮食深加工企业之一,江西省首批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抚州市50强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产品有:麻姑大米、麻姑米粉、麻姑淀粉糖浆三大系列、50多个花色品种。2008年,麻姑大米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2009年11月获第八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企业通过ISO 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产品分别通过QS认证、ISO 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获“自营企业资格证”和“省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绿色食品”“江西省著名商标”“江西省名牌农产品”“世纪之光”优秀产品荣誉称号。公司产品销往北美、欧洲、东南亚及中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大中城市。
   江西阿颖金山药食品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0年1月,是全国唯一以淮山(山药)为主要原料,集科研、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公司落户于城南工业带,总投资1亿元,占地50亩。年产值2.5亿元,年税收700万元,年用工550人。拥有现代化蔬菜汽脱水机,双螺旋挤压膨化机,产品质量分析检测仪,采用先进管理的流水作业生产和自动包装设备进行包装。产品经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合格率达100%。“阿颖”品牌系列产品获评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该公司获评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省诚信单位,企业通过IS0 9000:2000质量体系论证。产品销往全国22个省、市。
   江西洪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是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江西省最早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企业。该公司产品畅销沿海城市及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香港百佳等品牌超市,并进入全国配送网络,产品供不应求。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年产肉鸡42万羽,年销售鲜蛋5000吨,年加工蛋制品1.2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1.17亿元,年创税5120万元。公司有3个子公司,2个示范基地。公司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纽带,高定位理念经营农业。公司通过IS0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企业证书”和自营出口权。公司有工程禽蛋制品加工生产线及活禽屠宰及禽肉制品加工生产线。年屠宰活鸡1200万羽,加工禽肉制品1.2万吨,加工白条鸡4000吨、分割鸡4000吨、冰鲜鸡2000吨、熟食鸡肉制品2000吨。实现年产值4.7亿元。年创利税1亿元。安置返乡农民工就业400余人。
   江西百神昌诺药业有限公司 是在江西南城制药厂基础上改制而成的一家现代化制药股份制企业,系中国中药三大帮派之一“建昌帮”的创始发源地,中药加工炮制技术在全国享有盛誉。制药厂创建于1969年,企业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到2011年,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近6000万元,上缴税金550万元以上,成为南城县技术型企业。拥有1.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GMP厂房,并通过GMP认证,可生产胶囊剂、口服液、粮浆剂、散剂等10多个品种,并备有CS-9301PC薄层扫描仪、900SERIES气相色谱仪、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梅特勒多利AB104-N电子天平、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及尘埃粒子计数器,能对产品质量和车间环境的全方位检验和控制。公司依靠科技发展,不断创新,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和健全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先后开发国家级新药活血止痛胶囊、蛇胆陈皮口服液等系列产品。产品销往1200多个县区,同品种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
   南城县建洪中药饮片厂 由安徽亳州客商朱健投资兴建,项目占地面积18.1亩,总投资3000万元。“建昌帮”因擅长中药饮片加工炮制而称誉东南,在历史上与江西省樟树帮合称为江西帮,为全国13大药都之一,享有“中华老字号”之美誉。该企业发扬和秉承“建昌帮”中药炮制技术,产品远销东南亚国家和港台地区。年可产1200吨中药饮片,实现产值8000万元,税金400万元,用工100人。
   江西格雷特压缩机有限公司 系上海康可尔压缩机有限公司投资兴办,落户于南城县3期工业园区,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2亿元。主要生产压缩机、电动机及压力容器等相关产业链产品,产品销往国内外。企业年产压缩机1.5万台,实现产值5亿元,上缴税收2000万元,安排就业1500人。
   第四节 南丰县工业园区
   一、管理机构
   南丰工业园区前身为南丰县富溪工业园区,始建于1996年9月,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3月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同月,根据县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更名为江西南丰工业园区。
   2006年,南丰县设立中共江西南丰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和江西南丰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准政府管理,工委、管委会为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正科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暂定为30人。2009年,根据县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成立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正股级)和计生所(副科级)2个下属事业单位,编制各为5人。园区有在编干部28人(含2名退居二线干部),在编职工5人,行政公益性岗位及临时工7人。内设党政办、建设环保办、财政办、经贸办、招商办5个副科级机构和计生所、客商服务中心2个下属单位,公安派出所、国土资源分局、工商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等派出机构和电信、供电、供水、劳动保障等部门的分支机构。
   二、园区建设
   为鼓励客户入住工业园区,县委、县政府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外,实行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凡在园区投资兴办工业(加工业)企业,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在100万元以上或亩均同定资产投资30万元以上的,土地优先供应,并按每亩4万元(全国最低标准),依法进行“招、拍、挂”;凡在园区投资兴办工业(加工业)企业,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在100万元以上或亩均固定资产投资30万元以上的,自投产年度起,前3年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用于扶持企业发展,第4年至第6年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用于扶助企业发展,前6年企业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规模大、创税能力强、带动作用突出的优质工业(加工业)项目,灵活实行一企一策,根据实际情况,在财政扶持、土地供应、厂房建设、新产品研发、员工培训、企业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对内,实行更具调动性的激励政策。对完成任务、招商成效突出的小分队及部门,年终考评时予以奖励;对引进项目作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予以特殊奖励,在提拔重用时予以优先考虑和安排;对帮助引进重大项目的中介机构、社会人士,按照项目建成后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由县财政予以重奖。
   2005年,园区完成“3通1平”面积300亩,总面积扩大至1500亩,新增基础设施投入500余万元。
   2007年,园区总体规划面积为6平方千米,包括富溪工业园区和河东开发新区,规划工业用地面积均为3平方千米,开发1.5平方千米,落户企业51户。其中,投产企业44户、在建企业7户,初步形成以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包装、建材等为主的板块经济。
   2008年,园区共扩建用地2000余亩,完成6期扩建;同时,对新征土地进行土石方平整,完成挖方近200万立方米;投入资金约130万元,新建园区道路(含路基及路面硬化)3条、总长约1800米;新建园区5期工程主干道排水工程管道约1600米,5期、6期工程供水工程管道2000米;铺设电力线路约1500米。该年,启动电信中转机房及营业大厅建设,设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代办服务点,园区通信条件紧跟时代,固定电话、移动通信、有线电视、宽带网等主要通信管网基本全覆盖。该年,完成绿化面积400亩,栽种樟树、杜英紫薇、杨树等树种1000余株,铺设草皮10余万平方米,园区的园林化水平加速提升,生产与生态更加和谐;根据园区规模拓展、项目安排、道路延伸等情况,新安装路灯180盏、亮化园区道路约3.5千米。
   2009年,园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0平方千米,包括富溪工业园区和河东开发新区,规划工业用地面积均为3平方千米,当年开发1.8平方千米,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5亿元,园区建成区面积扩大0.87平方千米,开发总面积2.80平方千米;合同引进资金7.6亿元,到位资金2.55亿元,利用外资1594万美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28.3%、32.6%、16%;园内新增落户企业28户,达82户,其中投产企业60户;开工建设项目25个,建成厂房12万平方米,新落户建成投产项目有云龙塑业、康齐药业等6个;华夏五千年葡萄酒、隆昌生物能源、绿遥电子、南海电子、雅洁陶瓷等19个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至该年底,园区建成并硬化道路4.4千米;园区有10千伏高压输电线直通厂区,并启动35千伏变电站建设;富溪园区自来水管网(300#)铺设工程已经完毕,县自来水公司已全部接管富溪自来水厂,进一步稳定园区供水的水质和水量;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光纤网络已通.工业园区,随时可满足用户的需要。
   2011年,园区规划建设“1园2区”,即富溪工业园、黄金工业园,其中富溪工业园属建成区,规划面积3000亩,实际开发建成约2900亩;黄金工业区属规划区,规划面积6000亩,是时,正做控制性详规。该年,园区有落户企业118家,其中,投产企业81家、在建企业22家、签约项目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个,形成食品饮料、光电科技、医药化工、机械制造、新型材料等产业雏形。是年底,建成并硬化道路6000余米,形成园区“5纵1横”的道路交通网;园区建成10千伏高压输电线;富溪园自来水管网(300#)铺设工程竣工。
   三、园区效益
   2005年,园区合同引进资金3.0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250万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22.79%、33.06%。园内企业25家,新增11家,其中:江西安发达酒业有限公司是由县审计局引进上市公司神龙国际集团投资兴建,总投资2900万美元,于2005年5月28日开工。至2007年底,企业销售收入3.05亿元,比2006年增长38.21%;工业增加值1.01亿元,比2006年增长73.25%;出口产品交货2854万元,比2006年增长2.83%;实交税金953.4万元,比2006年增长29.86%;安置就业人数3267人(当年新增957人);工业总产值3.89亿元,比2006年增长44.69%。
   2009年,园内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4亿元,比2008年增长47.5%;实现工业增加值7.3亿元,比2008年增长92.3%;实交税金5800万元(金属加工企业税收只按30%计算),比2008年增长67.8%;出口创汇2714万美元,比2008年增长67.8%;工业用电2814万千瓦小时,比2008年增长62%;安置就业6970人,比2008年增1011人;完成工业总产值24.4亿元,比2008年增长14%。园区产业簇群发展态势强劲,食品饮料企业新增5户、达13户;塑料包装类企业新增4户、达20户;轻化、电子、医药、建材等产业集群规模日渐壮大。
   2011年,入园企业118个,投产57个,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23409万元,实现利润12235万元,税金6459万元。从业人员8127人。
   2006年后落户园区的企业和项目主要有:
   江西蓝欣啤酒有限公司2006年8月落户,公司前身为江西大自然啤酒有限公司,由浙江客商投资1.2亿元创办,占地面积100.76亩,总建筑面积3.7万多平方米,总设计规模为年产10万千升啤酒。企业糖化车间设计为12万吨~15万吨的规模,年底增加2条生产线,新建2个生产车间,规模增加到15万吨。公司以澳大利亚、加拿大进口优质麦芽,最新鲜的大米和捷克进口“Saaz”香型酒花为原料,采用医药行业GMP级纯生化的管理与深冷冰晶化处理技术酿造啤酒,蓝欣牌“火啤”获评“江西省新产品”,系列啤酒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30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8200万元,实现利润290万元,上缴税金304万元。2010年生产啤酒4.5万千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5亿元,上缴税金707.97万元,2011年上缴税金突破千万元,有员工312人。
   江西佰特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落户,由县人曾伟杰创办,占地面积36.8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2008年投产。公司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于一体,主要从事镍氢、镍镉、锂离子充电电池、充电器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总投资5000万元,注册资金3218万。当年,完成产值4500多万元,出口创汇600多万美元,上缴税收200多万元;2009年,完成产值6800万元,出口创汇940多万美元,上缴税收300多万元;2010年销售总额8000多万元,出口创汇5630万元,上缴税收350万元。2008年,公司被评为全市外贸出口先进企业、2008年度-2009年度B级纳税信用企业;2010年度守合同重信用AA单位、2010年度“十强”工业企业、2010年度抚州市工业50强企业等荣誉;公司通过ISO 9000:2008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畅销香港、东南亚、中东、非洲、美洲、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并获2009年度、2010年度工业企业争创品牌奖,2008年度、2010年度工业发展贡献奖等;2011年,公司有员工412人,每月生产电池500万支、充电器50万台,月产值1500万元。
   江西南丰县振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3月迁入园区,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亩。总资产3512.5万元,进口设备有100余(台)套,生产工人420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120人。企业拥有5个原竹生产基地,是家精深加工天然原竹,成品销售一体化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主要生产高档保健竹凉席、竹地板、工艺竹窗帘、工艺品及竹炭、竹胶板、木胶板等。产品除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外,还出口到台湾、口本等国家或地区,是江西省最大的竹制品及工艺加工企业,自产、自销、自营出口的企业之一。公司新增竹家具、阻燃防火板生产线,2007年年底投入生产。2008年7月,公司获“省著名商标”称号(有效期至2011年);2009年,“振宇牌”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公司连年获县、市、省政府“一级企业”“先进企业”“诚信企业”等称号。2010年,公司创造8项实用新型专利,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获得“自主创新产品证书”、省著名商标。公司生产的振宇牌竹凉席被评为江西名牌产品。该年,公司被县政府授予“工业企业争创品牌奖”并被评为“南丰县十强工业企业”。
   汇源(集团)南丰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由国家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香港上市公司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投资,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面积410亩,总建筑面积36075平方米,主要从事南丰蜜桔、黄花梨、白莲、猕猴桃等水果分选、鲜销、储藏、榨汁和果蔬汁灌装、纯净水生产。公司引进世界先进无菌冷灌装生产线,采用UHT超高温瞬时无菌、无菌灌装等工艺技术,使无菌冷灌装、不加防腐剂成为汇源产品的突出优势。主导产品为南丰蜜桔果汁、其他果蔬汁及果蔬饮料、饮用水等系列产品,产品无菌,无任何防腐剂。项目于2007年8月28日奠基,10月份开工。2008年3月纯净水生产线正式投产,每小时生产1.8万瓶矿泉水。同年9月,无菌冷灌装果汁生产线投入生产,每小时生产2000瓶果汁。主要产品有:PET2.5L系列果汁、PET2L系列果汁、PETl.5L系列果汁、PET500ML系列果汁、PET550ML纯净水。2009年和2010年,公司被县政府授予“工业企业进步奖”;2010年,被评为“南丰县十强工业企业”“市50强工业企业”。2011年,公司年产果汁饮料2万吨,饮用水1万吨,主营业务收入1.31亿元,利润521万元,上交税金553万元。
   江西隆昌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2月落户园区,由香港客商叶建平投资1.38亿元创办,占地面积130亩。项目主要利用废弃动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年产规模10万吨,月产量6000吨,主要销往广东等地。是时,1吨生物柴油市场价格在8000元,10万吨的生产规模需原料3万吨,主要原材料以地沟油、小脚料、新疆棉油等为主,1吨原材料的价格在5000元左右。201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亿元,纳税500万元,有员工75人。企业在运作上市之中。
   南丰县华夏五千年生态酒庄有限公司2009年5月落户园区,由华夏五千年(北京)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国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名品世家等共同投资1.2亿元兴建。占地面积170亩。公司通过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中国绿色食品使用标志认证,获中国驰名商标,跻身全国知名葡萄酒生产企业前6名。2010年,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16万元,税金411.36万元。2011年,上缴税金突破千万元,拥有工人213人。是时,企业主要生产葡萄酒,在新疆建有葡萄生产基地,建有新型现代化灌装车间,拥有每小时3000瓶生产灌装能力的意大利进口生产线2条,最大可达1.5万吨的生产规模,有储酒罐100个,储酒能力达1.2万吨,建设2000平方米地下酒窖1座。同时生产果酒(蜜桔酒)。公司生产能力为年发酵蜜桔1000吨,产1.5万吨蜜桔酒,8°南丰蜜桔酒及11°南丰蜜桔白兰地获省优秀新产品称号。2011年,该公司负责产品销售的名品世家在全国拥有连锁专卖店600多家。
   江西绿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6月落户园区,由浙江客商投资8000万元创办。公司集数控机床、铸板机、电动车制造、电线、电子产品电池、配件注塑产品等制造加工销售于一体,占地面积100亩,主要生产电动车充电器,2011年2月建成投产,有1条电动车充电器生产线。主要设备有波峰巾片机、注塑机、缓冲线、下料机、粉碎机、干燥机、松下波峰焊接自动流水线。生产旺季月销售额2000万元。公司组建1条电动车生产线,设备安装基本完成。公司有员工143人,全面投产后,年主营业务收入可达1.2亿元以上。
   国元天然乳品(江西)有限公司2010年2月落户园区,由香港上市公司天然乳品(新西兰)控股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港币新建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股东为新西兰瑞新资金、福建首富陈发树、厦门首富柯希平、新鸿基集团、建银国际集团等知名人士投资创办。中国管理总部在福州、营销总部在厦门、生产基地在南丰。企业占地面积340亩,该年12月建成投产。到2011年底,企业主要生产线有:三片罐生产线。引进胶体磨、均质机、灌装机、贴标机及水处理设备,年生产罐头、花生牛奶、龟苓膏7000万罐,实现产值2亿元;黄酒生产线。引进蒸饭机、发酵罐、保温罐、压榨机、勾兑罐、液体速冷机、灌装机、贴标机等生产设备,年生产注苤3000吨,实现产值1亿元;PET无菌冷罐装生产线。设备价值6000万元,厂房面积1.6万平方米,主要生产诺丽果汁、南丰蜜桔汁、生命水等,公司实现空气、包装物(瓶盖、瓶子)、内容物3无菌,产品保质12个月。诺丽果汁产自萨摩亚国,果为椭圆形、青色,属野生植物,有抗衰老、养颜、抗癌功效,被获得诺贝尔奖的新西兰一专家研制成此饮料。公司买断专利和原料200年,成为世界上唯一能生产这一饮料的企业,拥有自主的定价权。南丰蜜桔汁突破技术难题,能连皮带肉对蜜桔进行压榨,每年加工蜜桔7200吨。生命水增加生氧水,同时杀菌温度瞬间达138摄氏度,能有效杀灭有害物质。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上缴税金2000万元以上。2011年,公司计划投料黄酒1000吨,福建老酒2000吨。建成每小时8000瓶热灌装生产线1条,安装完成年产1.2万吨机械化发酵生产线1条,年产2万吨生产线1条。该年,公司年产乳品饮料6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64万元。公司有员工256人,聘有国家注册食品饮料类专家、国家注册酿酒高级工程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组专家、教授为公司总工程师、公司顾问。
   恒隆机电项目 2010年11月落户园区,由江西恒隆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兴建,项目占地500亩,总建筑面积381160平方米,新建年产90万台中央空调压缩机生产建设项目。该项目在技术上与国内著名大学西安交大压缩机研究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国际最为先进的螺杆压缩机。该项目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年纳税2亿元,解决就业3000人。
   第五节 黎川县工业园区
   一、管理机构
   1996年,根据黎川县委相关文件精神,决定成立黎川县工业小区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下设办公室,为正科级常设机构,定事业编4人,下设3个部,即经济发展部、财税金融工商部、地政规划部。主要职责为:行使对工业小区的管理职能,实行“一块牌子对外,一个章子生效”的管理办法,全权负责协商、解决工业小区在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负责制定、实施相关政策,为进区企业排忧解难,并负责为进区企业项目立项、用地安排、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一切审批手续,提供全程服务。
   2006年,为加强对工业园区的领导,确保工业园区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要求规范、高效运作,县委、县政府决定:工委、管委分别为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正科级),纪工委为正科级,负责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和管理。工业园区内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局、建设环保分局、财政所、社会事业和农村工作局,编制暂定30个,其中行政编12个,全额拨款事业编18个。工业园区领导职数12名。
   2010年,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下设的5个机构调整为党政办、经贸办、招商办、规划环保办、建设施工工办、督查验收办、劳动与社会保障办、综治办和财政所等9个机构,并成立招议标办公室。
   二、园区建设
   黎川工业园区始建于1996年,位于黎川县新城区及城郊结合部,交通运输十分便利,福银高速公路黎川县城出口处紧邻园区大道,省道丰杉线、黎泰线穿境而过;园区规划总面积20平方千米,分1期、2期工业园和陶瓷工业园2个区块。
   2002年,县委、县政府实施“大招商、大开放”战略,将招商引资作为各乡镇、县直单位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至该年11月底,共引进项目147个,合同资金6.98亿元,实际进资2.29亿元,投资上千万的项目18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个。2005年,园区完成2期1000亩开发用地“5通1平”工程,投入1600万元用于土地平整、道路排水、护螃、水电、通信、管网及土地报批、农民补偿等基础设施建设。该年,入园企业共有47家,其中投产企业30家,厂房等基础设施开工在建的17家,办理入园手续有2家。
   2007年,园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5亿元,完成1期、2期工业园“5通1平3化”工作;在高速公路以南开发土地1500亩,完成土方平整近400万立方米,建成工业大道、平高一路、平高二路、新平路、平川三路等主要道路3600米,安装路灯142盏,铺设排水管道及沟渠4600多米,砌护螃5500余立方米,基本实现通水、通电、通路;拓展陶瓷工业用地,平整土地500亩,瓷城一路、瓷城二路在建,至该年底,园区实际开发面积4800亩。引进企业34家,招商签约资金12.5亿元;共有入园企业88家,其中投产企业61家,安置就业人员9334人。2008年,园区被定为省日用耐热陶瓷产业基地和省级民营科技园。该年,园区完成基础实施投入1.7亿元,建成面积4800亩。
   2011年,园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68亿元,建成面积8700亩。是年底,园区开发面积全部实现“5通1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有线电视、土地平整)和美化、绿化、亮化。
   为鼓励国内外投资客商兴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结合县域实际,县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
   土地。在工业园区兴办企业的用地实行“5通1平”供地。工业用地按4万元/亩(含土地办证费用)以“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对新入园企业给予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奖励;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企业,实行“一厂一策,一事一议”的奖补政策。
   财税。凡新办工业企业,自正式投产年度起,前2年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由受益财政全额用于扶持企业发展。第3年至第5年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由受益财政按50%用于扶持企业发展(经省以上有关部门认定,属高新技术产品或高新技术产业的延长3年扶持期限);企业所缴增值税的地方留成部分(25%),由受益财政前3年分别按80%、70%、60%进行奖励。3年后,企业年纳税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按县委、县政府《企业纳税上台阶奖励办法》予以奖励。发展在黎川、贡献在黎川的工业企业,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获得国内发明专利的,每项专利奖励2万元;获得省优秀(重点)新产品证书的,每个新产品奖励2万元;获得国家级优秀新产品证书的,每个新产品奖励5万元;企业设立的技术中心,经省认定并授牌为省企业中心的,一次性获得10万元;获得江西著名商标的,一次性奖励2万元;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一次性奖励20万元;企业上市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当年技改投入达300万元的项目,给予3万元奖励,每增加100万元,则加奖1万元,以此类推。
   水电。普通工业用电0.763元/千瓦时,大工业用电0.637元/千瓦时;工业园生产、生活用水1.05元/吨。
   规费。省以上的按规定标准的下限执行,市以下服务性收费按最低标准收取。
   服务。客商兴办工业企业过程中,涉及该企业的县以下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免收。客商及配偶、子女可免费办理城镇落户手续,其子女在县内学校就读免收借读费。对在黎川县投资的重点客商和企业实行“绿卡保护”制度。客商到黎川县投资,简化办事程序,自客商提出立项申请之日起,1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并统一由跟踪服务单位在3个工作日内办妥县内一切手续,工业园区管委会、县行政服务中心优先为客商投资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三、园区效益
   2005年底,入园企业共有47家,其中投产企业30家,厂房等基础设施开工在建17家,进行厂房设计规划及办理入园手续2家。该年,签订合同资金11.8亿元,实际进资6.8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5.76亿元,比2004年增长203%;上交税金1109万元,比2004年增长279%;安排就业4189人。园区基本形成以陶瓷、鞋业、服装针织、竹木精加工出口型制品、生物化工为主导的五大特色产业。
   2006年,园区被列为省级工业园区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07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比2006年增长68%,税金增长145%,其中陶瓷、鞋服和食品等园区主导产业,其主营业务收入、上缴税金分别占园区税金总量的32%、21%和16%。骨干企业对园区经济贡献尤为明显,龙恒食品、环球陶瓷、康舒陶瓷3家企业纳税之和占园区税收总量的近40%,龙恒食品建成投产仅半年时间,纳税400多万元。
   2008年,园区落户企业100多家,其中投产企业72家,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有30余家;招商签约资金25.62亿元,比2007年增长113.9%;实际到位资金11.82亿元,比2007年增长45%;主营业务收入27亿元,比2007年增长63.4%;实现税金6800万元,比2007年增长51%;吸纳从业人员1.1万人。2009年,园区拥有各类企业126家,其中投产企业86家。实现销售收入23.2亿元,增加值8.1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33.5%和27.7%。2011年,园区落户企业163家,其中投产企业92家,全年园区主营业务53.2亿元,实现税金2.12亿元,从业人员13299人。
   江西黎川民营科技园 地处中心城区南部,紧临黎川新城区,是该县为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推动民营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而设的现代科技工业园。园区规划面积5平方千米,实际开发面积3000亩,初步形成以陶瓷为支柱的系列科技型产业。2008年有入园科技型企业15家,其中,陶瓷企业10家,农林生态、机电、化工等产业科技企业5家,成为该县工业的领头雁,有力地带动园区科技产业的发展。2009年,园区建成面积4.67平方千米,实现“5通1平”和绿化、亮化、美化。该年,黎川民营科技园园区非公企业126家,其中投产企业8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16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2亿元,实现税金9108万元,比2008年分别增长23.1%、46.2%、62.9%。该年,园区新增陶瓷企业6家、配套企业2家。园区先后被评为全省日用耐热陶瓷产业基地、全省民营科技园;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通过省环保厅审批。该年,园区引进项目46个,其中开工500万元以上项目28个;陶瓷生产企业扩大至24家,有日用瓷、耐热瓷、卫生瓷、工艺瓷等580多个品种、3000多个花面。10多家企业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远销到欧美、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江西恒兴食品有限公司 2006年8月成立,占地面积100亩,资产总额6000万元。企业主要生产烤鳗、冻鳗、熏鳗系列产品,全部销往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公司全部采用先进的全自动生产流水线,使用的烤鳗生产线是国内最先进,全国最长、最宽的可年产烤鳗5000吨。200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亿元,增长10.2%;实现税金545万元,利润总额821万元。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615万元,增长49.3%;实现税金1016万元,增长86.42%。
   第六节 广昌县工业园区
   一、管理机构
   2002年3月4日,广昌县在盱江镇清水村创办工业园区,与盱江乡镇工业开发区连成一体,成立工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2006年,正式成立广昌县工业园区,为正科级单位,有事业编制6名。2008年,园区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功能配套,县招商局与工业园区合署办公,按“准政府、大服务”管理模式,在工业园区设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财政局、建设环保分局、综合执法大队等5个机构;公安、工商、国土、国税、地税等部门在工业园区设立派驻机构,并对其进行授权,有权代表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相关职能,强化各单位园区分支机构主体责任。工业园区分别与县建设局、环保局签订事权移交备忘录,完成建设、环保等工业园区办事机构事权交接。园区实行封闭式运作,内部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办事程序进一步简化。
   二、园区建设
   2002年始,园区投入资金1162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总规划面积2.8平方千米,开发面积1501亩。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建有供电能力8000千伏安电力开关站、县城至园区4.6千米直径40厘米自来水供水管道、240米长水泥路面及3条800米长沙石路面,完成24米宽主干道路基土方及涵洞工程;照明系统、绿化带、排水排污系统完工;铺设容量500门的电话电缆、8.6千米高低压线路、有线电视网络等。
   2003年,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984万元,完成通电、通水、通有线电视、通讯、通排水、通路、平整土地面积915亩。其中,兴建昌顺公司综合办公楼4000平方米、车间8280平方米;誉华木业集团建厂房6000平方米;长虹化工厂建成生产车间7栋并投入生产。2005年,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00万元,比2004年减少32.9%。引进合同资金3亿元,比2004年增长87.5%,实际进资3200万元,比2004年增长32.79%。2007年,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6930万元,完成1期扩区680亩土地平整、道路、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2期A区1985亩土地平整、供电、供水、通信等工程,园区总面积为3773.55亩,比2006年扩大近5倍。
   2008年,工业园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9亿元,开发面积2190亩。2009年,工业园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82亿元,1期(含扩区)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厂工程,2期A区土石方平整工程、期A-2区道路网络、2期A-2区排水、供水、供电通讯等工程相继完工。同时,园区实行1个项目、1位领导、1套人马、1个办法,提高办事效率。为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优质承接平台,2010年投入建设资金2.29亿元,建成面积6100亩,新增征地面积1834亩。2011年,工业园区投入建设资金2.252亿元,开发面积6270亩。
   三、园区效益
   2002年底,工业园区兴办各类企业29家。2003年,园区合同引进资金1.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800万元。园区有企业共32家,其中新增企业有:昌顺实业有限公司、誉华木业集团、长虹化工厂、美怡化工、普天电子等。工工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5623万元,比2002年增长5%;工业增加值1124万元,比2002年增长5%;出口产品交货55万元,比2002年增长77%;实现税收143万元,比2002年增长14%;安置就业人员892人,比2001年增长19%。2004年,园区新增企业有:江西小老鼠玩具城、广昌佳美毛织厂、广昌菲亚斯服装有限公司、广昌永新木制品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01亿元,销售收入9985万元,工业增加值2840万元,实现税收223万元,安置就业人数1446人。2005年,引进合同资金3亿元,实际进资3200万元。园区内有企业42家,其中新增企业13家。初步形成食品加工、服装、电子等特色产业。该年,园区实现总产值1.38亿元,比2004年增长35.6%;销售收入1.35亿元,比2004年增长35.2%;工业增加值4050万元,比2004年增长32.8%;实现税收246万元,比2004年增长22.4%;安置就业人数1850人,新增404人。2006年,园区实际进资9265万元,实现总产值3.23亿元,销售收入3.16亿元,实现税收1693万元,安置就业人员2983人。2007年,园区引进工业项目27个,其中入园项目17个,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实现该县大项目零的突破。金星鞋业、高普电器、东铭电子、厨尊宝厨具、创威水泥制品、明珠生物科技、合隆行玩具等7家企业正式投产。
   2008年,园区企业84家,新增工业企业24家,新上5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74亿元,比2007年增长72.9%;实现工业增加值4.01亿元,比2007年增长75.5%;上交税金2950万元,比2007年增长51.2%;安置就业人员6500人,比2007年增加1830人。2010年,园区企业108家,其中投产企业68家,在建(扩建)企业40家。2011年,园区投产企业40个,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21717亿元,实现税收18469万元,实现利润15803万元。解决从业人员5223人。
   第七节 东乡县经济开发区
   一、管理机构
   江西东乡经济开发区是第2批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的省级经济开发区。1992年8月,省政府批准在红星垦殖场管辖范围内设立东乡县红星经济开发区,享受“昌九工业走廊”同等优惠政策待遇。同年,抚州地区行署批准在大富岗设立东乡县工业开发区,2002年更名为大富工业园区。2000年,红星经济开发区随红星企业集团改制一并划为县管。2005年,江西东乡经济开发区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2006年5月,大富工业园区与红星经济开发区合并组建东乡经济开发区。至此,东乡经济开发区进入发展快车道。同年,东乡县在开发区设立“中共江西东乡经济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和“江西东乡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准政府管理,工委、管委会分别为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属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数为50人,区党工委书记,由县级领导兼任,开发区内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招商办公室、规划建设分局、环保分局、财政分局、社会事业办公室、综合管理执法大队8个副科级机构,县国土、地税、公安、安监、计生分别在开发区设立分局(所、办)等派出机构。此后,开发区先后被授予全市优强工业园区、全省重点工业园区、省政府“十百千亿”工程、江西省变性淀粉产业基地等称号,并通过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单位考核验收。
   二、园区建设
   东乡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西北郊丘陵地带,毗邻沪昆高速公路,浙赣铁路复线、东临一级公路、320国道穿境而过。开发区处于抚州半小时经济圈、南昌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内,区位优势明显。1992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10.80平方千米。
   2005年,东乡经济开发区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的面积为3.7平方千米。2006年,开发区启动大富园3期开发建设。2007年,引进外资兴建大富创业园,扩建东山工业园。2008年,新辟渊山岗万亩工业同。
   按照“园区由分散孤立向连片成形转变、产业由混合交叉向相对集中转变、城区园区由相互制约向良性互动转变”的要求,开发区科学编制园区总体规划,将园区布局调整优化为以东临工业走廊为轴心的“1带5园”发展格局,实行1个“退出”、2个“控制”、2个“开辟”战略,即逐步退出大富园区;控制东山科技园规模和产业,控制浅水湾产业类别;开辟东临工业走廊,开辟南山工业板块。
   2010年,东乡经济开发区启动南方轻纺产业园1期600.5亩用地开发建设,2011年完成1期剩余300亩及2期1500亩扩园建设;完成东西主干道为主共2.6千米长的砼路面建设,铺设2.6千米长的路面砂石垫层,路网构架基本成形;全力跟进轻纺园供水、供电、排水、排污、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渊山岗消防、燃气入园及绿化亮化工程规划设计,虎圩110千伏变电站竣工运营,架设供电线路4.6千米。渊山岗陶瓷产业园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开辟浅水湾汽配产业园559.5亩用地,完成土地征收、土方平整及产业详规。启动日处理能力6万吨的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规划设计,成功进入省发改委统一调度重点项目篮子。启动开发区客商服务中心大楼项目规划,实施东临公路开发区段“1大4小”及环境整治工程,提升园区整体形象。该年,东乡经济开发区正式启动浅水湾汽配产业园建设,规划金桥工业园。是时,开发建设面积达10.8平方千米,总体规划面积达20平方千米,初步形成以东临工业走廊为轴心的东山、南山、渊山岗、金桥、浅水湾等“1带5园”发展格局。开发区有企业138家,其中建成投产94家。初步形成机电冶金、医药化工、轻工纺织三大主导产业。
   为进一步更多更好吸引、集聚资金,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2011年10月,县委、县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
   土地政策。投资者在开发区购买土地兴办工业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少于2000万元,年创税按用地面积原则上不少于5万元/亩;投资强度不小于100万元/亩,建筑密度不小于55%,容积率不小于0.8;固定资产投入在2000万元~3000万元(含3000万元,下同)的,应在1周年内(自供地之日起,下同)建成投产;投入在3000万元~5000万元的,应在2周年内全面建成投产,且最多只能分2期建设;投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按合同约定执行,且建设周期不得超过3周年;2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原则上入驻创业孵化基地或乡镇(场)。投资者在开发区兴办工业企业,依据规划要求,先按5.6万元/亩预缴土地款(预缴土地款可冲减土地出让金),然后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兴办企业在交纳预缴土地款后,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报批手续;经批准,开发区在15个工作日内将受让的土地交付企业使用。
   财政扶持。重点扶持和奖励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环境保护好、产业配套型工业企业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国际国内大财团、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到开发区投资兴办工业企业、设立子公司、发展总部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的重点产业项目或年创税亩均10万元以上的项目,可以采取“1企1议”或“1园1议”的特别财政扶持政策;对按5.6万元/亩预缴土地款兴办工业企业,按其用地面积及建设进度给予基础设施建设奖励扶持,即项目主体厂房达到±0.00以上时,奖励1万元/亩;土建工程及设备安装完成并投产时,奖励2万元/亩。经县项目验资领导小组审核,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万元以下的,不再奖励;2000万元~3000万元的,再奖励0.6万元/亩;3000万元~5000万元的,再奖励1.1万元/亩;5000万元以上的,再奖励2.1万元/亩;兴办企业在规定的建设期内,完成计划固定资产投资80%以上或容积率或建筑密度达到90%以上,且符合建设规划要求,视为正常履约,享受相应财政扶持政策;兴办企业自签订合同之日起,未按时完成固定资产投入,对征而少建的已建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指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按审核结果的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指标的最大值折算,享受相应财政扶持政策;投资者兴办的工业企业,自正式投产之日起,5年内分别由受益财政按其缴纳增值税地方所得部分(25%)的80%、70%、60%、50%、50%标准给予奖励,用于扶持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者兴办的工业企业,自正式投产之日起,在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后,按以下标准奖励,用于扶持企业技术改造:第1年至第2年由受益财政按其实际缴纳的地方所得部分100%给予奖励;第3年至第5年由受益财政按其实际缴纳的地方所得部分50%给予奖励;高新技术(经省以上认定)的企业,第6年至第8年可继续按其50%标准奖励。投资者兴办的工业企业,在依法缴纳土地使用税后,按以下标准奖励,用于扶持企业技术改造:第1年至第2年由受益财政按其实际缴纳的地方所得部分100%给予奖励;第3年至第5年由受益财政按其实际缴纳的地方所得部分2/3给予奖励;投资者兴办的工业企业,耕地占用税、契税、企业自建厂房的建筑安装营业税及其他附税,在依法缴纳后,由受益财政按地方所得部分标准给予奖励,用于扶持企业技术改造;对在开发区兴办的工业企业,超过规定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且主体厂房建设在两层以上的,按其超出面积,给予100元/平方米奖励,用于扶持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和鼓励具有成长性的工业企业上市,企业按要求进行股份有限公司改造时,涉及房产、土地使用权过户的,在未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原则上收取工本费;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因审计调账增加利润从而需补缴税收的,其地方所得部分,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奖励企业。凡在本县注册的工业企业上市成功,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工业企业,首年创汇按每创汇1美元(以海关报关单为准,下同),由受益财政奖励0.03元;之后在完成前一年创汇基数内,每创汇1美元,奖励0.02元,超出部分按1美元奖励0.03元;对当年通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并授牌的企业,一次性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对当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授牌的企业,分别奖励5万元、2万元;企业当年开发的新产品获得“国家新产品”“省新产品”证书,按每个新产品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技术的产品,每项奖励5万元,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产品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每项奖励1万元;对在开发区申报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获得“江西省名牌”产品或“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万元;对兴办企业通过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药企业通过药品GMP初认证或复认证,药品包装用材料和容器注册初认证或复认证并取得认证证书的,按每个项目奖励0.5万元。
   投资保障。对投资兴办企业优先安排供水、供电,企业用水、用电实行重点保障。用水、用电价格执行东乡县工业用水、用电价格;对投资兴办企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可以自行决定用工方式、职工工资、福利标准;企业聘用在本县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可享受上级政策对企业实行的与聘用人员相对应的社会保险补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帮助投资者培训新招收的上岗工人;县内有权办理的证照,均在县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并由引资单位负责全程跟踪服务;对投资企业审批、年审及证照办理实行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对投资兴办工业企业,落户在开发区的,未经开发区或“县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同意,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到该企业进行检查;非开发区的企业,未经“县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批准,均不得入内检查。对县外投资者(以下简称客商),统一由县招商局核发外来投资企业客商证,对持此证者,县内部门和人员应尊重客商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依法保障其人身自由与安全,为其提供工作及生活便利。对客商住宿、经营场所、车辆,各行政职能和行业管理部门不得随意检查、处罚;对其子女入托、入学,由客商自愿选择学校就读,且免收择校费;对客商及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凭县招商局出具的证明,允许其户口迁入东乡县,并鼓励其直系亲属落户东乡县。
   三、园区效益
   2005年,园区内有落户企业77个,投产企业66个,销售收入4.8亿元,比2004年增长19.6%,出口交货1850万元,实交税金3905万元,安置就业人数6245人。
   2007年,园区内有落户企业76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个;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05亿元,上缴税金1.58亿元;常年用工8000余人,比2006年新增2000余人。初步形成医药、化工、机电、轻纺4大产业,进入江西省综合实力30强。
   2009年,园区内有落户企业138个,制药、化工、机电、轻纺、建筑陶瓷五大支柱产业均有同类企业10个~20个,年产值8亿元~20亿元。其中,变性淀粉产业有相关企业21家,年产量30万吨,占全国变性淀粉市场的20%强。该年,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9亿元,比2008年增长29%;完成工业增加值19.5亿元,比2008年增长22.5%;实现税金1.73亿元,比2008年增长39%。其中,制药产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亿元,比2008年增长58%;创利税3200万元,增长近36倍。
   2011年,园区投产企业87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8472万元,实现利润106507万元,上缴税金38016万元,安置就业13423万人。
   第八节 金溪县工业园区
   一、管理机构
   金溪工业园区成立于2003年,原名为金溪县园区办,2006年3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公告,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命名为江西金溪工业园区。为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工业园区作为主攻工业的战场。同年4月,县委决定成立工业园区党工委和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业园区党工委为县委派出机构;工业园区管委会为县政府派出机构,代表县委、县政府承担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等各项工作,实行工业园区党工委负责制。内设机构7个,核定编制40个。2008年,为进一步强化园区工作职能,县委、县政府实行领导高配机制,由县委常委担任园区党工委书记并对机构进行改革,撤销农村、征地、计生、综合执法等职能,优化内设机构,重新设立党政办公室、建设环保分局、财政分局、招商分局、经贸办5个机构,并重新明确工作职责,集中精力抓平台建设、抓工业发展、抓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派出机构有园区国土分局、园区派出所、园区地税分局(派出机构不占园区编制,为相关职能部门外派)。核定编制40个,园区党工委、园区管委会有工作人员38名。其中,在编人员30名,聘请人员8名(含公益性岗位3名)。
   二、园区建设
   金溪工业园区始建于2002年,位于县城西新区,核准开发面积为5100亩。“十一五”计划期间,金溪工业园区建设香料化工区,新建香料产业园。2005年,园区规划总面积为5100亩,其中工业园A区规划面积1800亩,园内有汇泉香料、鑫昌华制丝、金鑫汽配、中新电子等43家企业,其中投产企业39家,初步形成香料化工、食品加工、轻工纺织、机电冶金四大产业的雏形。B区规划面积1000余亩,该年园内铺有纵横2条宽40米、30米的园区大道,实现与工业园A区的连通。华飞实业、申欣服饰、金铭丝绸、东方香料等12家投资2000万元以上企业落户,动工6家,投产1家。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华飞实业、彩虹拉链均在开工建设中。2009年,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创业园全面竣工;2010年,园区客商服务中心建成,同年投资56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建成并试运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3.3亿元。“十二五”计划期间总规划面积10平方千米,根据县委、县政府中长期发展规划,分为A、B、C、D四大区块。
   A区 总体面积为1000亩,实现“7通1平”,各项基础设施投入累计达到3525万元。通过招商引资,A区土地全部填满,落户企业35家,其中开工生产企业30家,初步形成以机电冶金、香料化工、食品加工、轻工纺织四大产业雏形。代表企业有:华宇香料、绿萃香料、鑫发实业、星球电器。
   B区是金溪县工业园区2期建设工程,位于206国道和316国道交界处,北面是县行政中心。开发面积为500余亩,该区以轻工纺织类企业为主,落户企业10家。代表企业有:依思特香料、新天地实业、卓尔纺织、金铭丝绸。
   C区 是金溪县工业园区3期建设工程,位于县城东北沿金东公路两侧,206国道两侧及老金鹰路两侧的区域,香料产业园位于该区。总开发面积2000多亩,落户企业30多家。代表企业有:华晨香料、新涛电气、千佳生物汇通香料、思派思香料、盛伟香料、富山惠田。
   D区 是金溪县在“十一五”计划期间开发的另一个工业小区。该园区靠近济广高速出口金溪大道两侧,县委、县政府着力将该区打造成一个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多、创新能力强、清洁环保的绿色生态与新技术工业小区。投资5亿元的金益达科技有限公司顺利落户。
   2008年后,围绕把工业园区打造成“投资的洼地、服务的高地”的目标,县委、县政府不断健全运行机制,提升服务水平。首先,打造“零收费”同区。本着“降低收费标准、兼顾部门利益、优化发展环境”的原则,采取“政府补贴部门”的方式,对供电、供水、国土、建设、房管等部门涉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零规费制度,对相关中介机构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最低收费制度,并推行“阳光操作”,即由县政府以文件形式明确收费标准对外公布,由企业、县监察局等共同监督执行,全力打造“零收费”园区。此举为企业节约有关手续费成本50%以上,得到广大客商好评。其次,加强凤凰园和中小企业创业园管理。制定“两园”管理办法、入园合同及相关制度,成立管理机构,聘请专职保安人员和保洁人员。
   2010年,园区启动陆坊、秀谷、对桥3个工业小区“3通1平”工程。陆坊工业小区位于陆坊大岭,面积600余亩,有晨飞铜业、斯普瑞药业等企业落户;对桥工业小区位于对桥龚家,206国道两侧,面积800余亩,有圣得利橡胶、金凯化工等企业落户;秀谷工业小区位于原金溪收费站旁,面积约400亩,有大众机械落户。该年,县委、县政府决定,秀谷、陆坊、对桥3个工业小区规划建设统一纳入工业园区管理。
   为鼓励国内外客商在金溪投资,县委、县政府出台税收优惠、财政扶持、土地优惠、简化办事程序、投资保障等一系列优惠办法,同时启动“凤凰园客商生活区”工程,用于奖励年纳税在2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客商入住,从而吸引客商。2010年,园区成功争取到省重大工业项目用地指标800余亩,保证引进的最大工业项目金益达科技有限公司500余亩的用地,具备开工条件。至2011年底,有12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进行集中开工,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有6个、香料项目有5个。是时,占地1500亩香料产业园建成,有13家香料企业落户并开工建设,其中生产企业8家。金益达科技园规划建设用地530余亩,该区域完成自来水管网铺设、高压线路、“3通1平”及入区道路等工作,共平整土方60多万立方米;3个工业小区(对桥、陆坊、秀谷)“3通1平”建设基本完成,共平整土方40多万立方米;香料产业园雨污分离管线及高压线入地工程完成;香料产业园及工业园C区污水管线与污水处理厂连接管线工程基本完成。同时,该年还启动工业园A区到香料产业园连接道路改造工程,规划为双向4车道,路宽为50米。该年底,金溪工业园区有入园企业143家,初步形成香料化工、机电冶金、轻工纺织、食品加工四大产业,尤其是香料产业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有香料企业40家以上,形成三大系列(天然、合成、香精),八大类别(樟、松、杉、柏、桉、茴、山苍子、香茅草)100余个品种,其中,天然樟脑粉和天然芳樟醇产量分别居全球和全国第一,拥有市场定价话语权。为承接香料产业转移,促进香料产业集聚,县委、县政府出台一系列差异扶持政策,加快香料产业集聚步伐,同时占地5000余亩的香料香精产业园规划工作已完成,第1期占地2000亩香料产业园开发结束,有15家企业顺利落户;凤凰园安排9家企业入住;创业园有蓝宇科技、欧宝电子、新雅迪服饰3家企业落户。
   三、园区效益
   金溪工业园区创建后,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5年,工业园A、B两区实现生产总值6.96亿元,销售收入6.78亿元、上缴税金2542万元。2006年后,园区企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多,产品产量的增加,园区效益更加明显。该年,园区落户企业78家,正常投产企业63家,主营业务收入4.64亿元,利税1702万元。2007年,园区落户企业86家,正常生产76家,产值16.6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6.29亿元,利润3863.4万元,上缴税金3758万元。2008年,园区签约项目12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个、1亿元至5亿元项目8个、5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23个、500万元至5000万元项目88个;建成投产企业77家,在建企业项目43个,项目投入资金11.52亿元,固定资金投产额9902万元。该年,园区落户企业120家,正常投产企业83家,园区工业总产值24.61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7亿元,比2007年增长44.4%;上缴税金5622万元,比2007年增长44%;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35亿元,比2007年增长45.6%。该年,金溪工业园区被省政府授予“江西省香料产业基地”称号。为进一步吸引客商入园,县政府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亿多元,供给企业土地38.4亩。园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日臻完备,有4万吨日供水管网2套,110千伏安和30千伏安双回路供电线路覆盖整个工业园区,日污水处理能力3万吨污水处理厂进入试运营。2009年,园区落户企业143家,正常生产90家,产值28.2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9.61亿元,利润7684.4万元,上缴税金5652万元。2010年,园区落户企业141家,正常投产企业89家,主营业务收入37.74亿元,上缴税金1.34亿元。2011年,园区落户企业143家,正常生产91家,产值49.7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9.24亿元,利润1.72亿元,上缴税金1.83亿元。
   在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2005年,园区吸纳3600人就业。2006年,园区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1827人,吸纳城镇下岗职工289人。该年,随着工业园区内企业先后竣工投产,需要大批生产职工。至年底,工业小区企业职工总人数为3120人,其中吸纳下岗职工1462人。2007年,工业园区共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4756人,吸纳城镇下岗职工1258人。2009年,金溪工业园区创新招工服务方式。针对本地招工难、招到后又难以管理的现状,园区管委会转变思路,放眼全国,把招工对象转移到贵州、四川等劳动力输出大省。同年10月,县委书记率园区党工委书记等有关领导,亲赴贵州有关县市,与当地有关部门对接,洽谈招工事宜,高位推动解决企业用工难题。11月,又由园区管委会主任带领劳动人事局、企业老板、园区劳动保障所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再次赴贵州贵阳、遵义、毕节、六盘水等地落实招工事宜,设立招工点10个,为企业赴贵招工打下坚实基础。至2011年底,园区总共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9000人以上,吸纳城镇下岗职工2000多人,职工人均每月纯收入达到1500元。
   金溪工业园区创建后,坚持县委、县政府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工作总体思路,紧紧围绕香料化工、机电冶金、轻工纺织、食品加工等产业,扎实开展承接工作。以益海嘉里、千佳生物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企业,以卓尔纺织、新天地实业、金铭丝绸为龙头的轻工纺织企业正在加速聚集。以晨辉铜业、中辉实业、新涛电气等企业为龙头的机电冶金产业和以华宇香料、思派思香料、依思特香料、华晨香料、绿翠香料为龙头的香料化工产业发展速度尤为迅速。2011年,该两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9.07亿元,比2010年增长44.11%,占园区总量的79.35%;上缴税金8477.4万元,比2010年增长10.14%,占园区总量的78.96%;香料化工、机电冶金两大产业成为金溪两大特色产业。其中,金溪香料产业闻名全省乃至全国。主营业务收入由2009年的11.7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9.69亿元,增加7.9亿元,税金由2009年2031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4555.8万元,增长1.24倍。天然樟脑粉、天然樟醇已占全国市场的80%以上,金溪已成为国内最大天然香料生产区。2011年6月3日.至5日,中国第四届香料香精行业大会在金溪召开,金溪香料生产区成为金溪县在江西首批产业基地。2011年11月始,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全县56家园区重点企业推行“4员”服务制,即1名园区管委会工作联络员、1名引资服务单位跟踪服务员、1名公安机关特派员、1名监察机关环境监督员,实行“4员”挂牌服务,进一步为园区企业做大做强创优发展环境。到2011年底,金溪工业园区成功引进全省第一家生产精油的香精企业一江西拓普克林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和华隆、华亿、金昆等5个香料项目,因而,金溪香料产业集聚步伐进一步加快发展。此前在金溪工业园区落户的香料化工企业主要为金溪县象山香料化工总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组建时成员企业有5户,即:江西华宇香料化工有限公司、江西依思特香料有限公司、江西思派思香料化工有限公司、金溪县绿萃香料香精化工有限公司、金溪县永青林产化工厂。2007年12月,江西华晨香料化工有限公司加入,该年,工业总产值2.45亿元,主营业收入2.49亿元,实现利润588.4万元,上缴税金58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003.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834.5万元,职工人数243人。
   为提升产品结构,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江西华宇香料化工有限公司于2008年研发二烃月桂烯醇,2008年5月投产。其生产的主要设备灌体反应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创产值4800万元。到2008年,共有成员企业6户,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面积300亩。成员企业主要产品为黄樟油、樟脑粉、芳樟醇、茴油、松油醇、二烃月桂烯醇等天然香料、合成香料及单离香料,年产香料1.5万吨,创产值6亿元。主要设备为分馏塔,塔身由原来的19米增高到24米,芳樟醇含量均在99%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到2011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2433万元,上缴税金10737万元,实现利润17153万元,就业人数7044人。
   第九节 资溪县工业园区
   一、管理机构
   1994年初,资溪县委、县政府决定建立城东经济发展小区。5月,从县城建、县土管、县乡企及鹤城镇等单位借调7人组成县经济发展区办公室,负责小区内日常工作。1998年3月,成立资溪县工业小区管委会,下设乡镇工业小区管委会办公室,隶属乡企局,替代县经济发展区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为正科级常设机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5名,人员工资、办公费用计划单列,逐步发展为与乡企局合署办公。
   2003年3月,按照抚州市政府有关文件要求,成立县工业园区领导小组和工业园区办公室,由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和副组长,财政、计委、土管、城建、供电、林业、公安、国税等部门主要领导为小组成员。工业园区办公室属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为正科级财政全额拨款独立核算单位,常驻抚州开展日常工作,专门负责抚州(资溪)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征地迁拆、资金筹措、开发建设、招商引资、方案实施、工程预算、工程招标、安全保卫、税收征收、企业管理、客商服务等工作。2006年6月,成立中共资溪县园区工作委员会、资溪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和中共资溪县工业园区纪检工作委员会。下设党政办、经贸办、建设环保办、招商办和财政办5个科室。
   一、园区建设
   1994年6月,在县城建设路东端创立经济发展小区,规划总面积200亩,其中工业用地6.73万平方米。至1995年,达到“4通1平”(通路、通水、通电、通邮、土地平整),区内落户企业5家,其中,固定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3家,正式投产3家。园区采取先筑巢后引凤和边筑巢边引凤的方法,逐步吸引浙江、福建客商到发展区创办企业。发展区企业以木竹加工和石材加工为主(占68%),还有塑料制品、食品、机制砖等。至2002年,进区企业22家,职工57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800万元,上交税金120万元。后因建立“1园2板块”而停止。
   资溪县工业园区由“1园2板块”(后称“2园1基地”)组成,总体规划面积为4.71平方千米,其中,抚州(资溪)工业园区0.71平方千米;鹤城工业板块(鹤城生态经济示范园)2.66平方千米;高阜工业板块(高阜木竹精深加工基地)1.34平方千米。2011年,新增园区基础设施投入2.61亿元,比2010年增长26.7%。园区规模扩大,资溪(鹤城)生态园区1期0.67平方千米用地场地平整完成,抚州(资溪)园区基础建设基本完成。
   抚州(资溪)工业园2003年3月,资溪县经市政府抚字〔2003〕13号文件批准和抚州市国土资源局选址,创建全省第1家、全国第3家异地建设的县级工业园区。该园区位于抚州市金巢开发区钟岭街道办事处,园区总用地面积1066.7亩,其中配套商住用地406.6亩。区位优势明显,位于金巢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东临文昌大道,北依金鹏大道,西面为规划中的黄司公森林公园,南靠规划中的金巢大道延伸段。距市中心10千米,距昌北机场128千米,距南昌火车站108千米,距九江码头220千米,东南沿线的昌厦一级公路和抚八线与京福、济广高速及正在建设中的向莆铁路形成交通网,交通十分便利。园区采取市场化运作,鼓励客商投资整体开发。至2011年,该园区入园企业40余家,初步形成以珍展鞋业、新安实业为龙头的服装鞋帽、机械制造和电子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基地。
   鹤城工业板块(鹤城生态经济示范园)位于资溪鹤城镇,创建于2003年8月,规划面积500亩,开发面积400亩。主要发展旅游工艺品、绿色(有机)食品、医药及金属加工企业。至2011年,该板块共有华谊食品、大庄竹制品、景田实业、竹城工艺、正大竹制品、圣农食品公司和泰伯酒业等企业20余家。
   高阜工业板块(高阜木竹精深加工基地)位于资溪县高阜镇,2004年3月开工建设,规划面积3000亩,开发面积675亩。重点发展木竹精深加工企业。至2011年,该板块引进新云峰木业、青云地板、鑫桥林业、岚洁梦地毯家饰、欣荣建材、浙赣园艺等企业10余家。青云竹地板公司是全省最大的竹地板加工企业,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03年后,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吸引更多投资者到园区兴办企业,县委、县政府颁发《资溪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主要有:
   税收优惠。按照企业投资规模、税收贡献,对非资源性工业企业给予奖励,用于支持企业发展。非资源性工业享受奖励的具体条件是:固定资产总投资500万元以上或亩均年缴纳税收5万元以上,凡自投产之日起2年内达到上述奖励条件的,可享受奖励政策;企业自达到奖励条件年度起,年终由受益财政按其上交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前2年按100%奖励,第3年至第5年按50%奖励;企业自达到奖励条件年度起,年缴纳增值税总额在50万元以上的,年终由受益财政按其上交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连续3年给予奖励;非资源性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或自投产之日起两年内达到亩均年缴纳税10万元以上,可享受奖励政策(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50%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50%),再延长3年。
   土地优惠。投资兴办工业企业的土地按成本价出让,并视企业缴纳税收贡献给予奖励企业扩大再生产:园区平整土地出让成本为5.3万元/亩,由企业自行平整土地出让成本价为3.8万元/亩;土地使用既可通过缴纳土地出让金办理土地使用权证,也可通过租赁方式在缴纳土地租金后使用土地;土地出让金的缴纳既可一次性全部缴清,办理土地使用权证,也可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分批办理土地出让使用权证,但首期需缴纳土地出让金总额的30%,余额部分在半年内缴清;对缴纳土地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投资企业,自投产之日起,4年内累计缴纳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总额达到本宗地成本总额的,可100%奖励征地价款,超出部分不再奖励,并实行当年征收,当年奖励,4年后不再享受奖励;享受土地优惠与享受税收优惠的奖励条件相同,本着节约用地、提高使用效率的原则,对按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亩,投资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应抓紧建设,1年内投资未达到合同资金30%的,2年内未正常开工生产的或2年内税收未达到3万元/亩,县政府将依法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投资300万元以上可享受大工业用电、用水等优惠政策。
   三、园区效益
   2003年7月,抚州(资溪)园区正式开工,当年进园企业3家,上交税金40万元。2004年,平整场地土方挖方总量3499.5立方米,引进企业1家,实际进资527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861万元,上交税金58万元。2005年,园区引进企业5家,利用外资6.3亿元,市委、市政府授予抚州(资溪)园区全市优强工业园区称号。2005年,园区通过招商引资,投入各项基础建设费用6700万元,实现财政不出钱,由客商自愿投资建设的预期目标。园区进入企业5家,利用外资6.3亿元。5家进园企业中:新安实业公司投入2500万元,金屋来实业公司投入2600万元,抚榕气体公司投入3100万元,金隆置业公司投入1.2亿元,长宏实业公司总投资5.5亿元兴建长宏服装工业城。园区利用少量配套工业的商住地盘活千亩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按期全部支付农民1066.64亩征地款及其他相关费用,安置400多名下岗工人再就业。2006年,引进企业8家,合同资金8.26亿元,实际进资2.6亿元,上交税金258.6万元。2007年,该园建成“1园2板块”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7500万元(指“1园2板块”合计数,下同),新增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入项目18个,入园企业30家,实现主营收入6.83亿元,上交税金1603万元。2008年,新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140万元,基础建设基本到位。新引进工业项目15个,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4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44亿元,实现税收2463万元。2009年,新增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15亿元,园区规模扩大,新增1.33平方千米生态工业园区地块。新增贷款7939万元,完成技改投入2.36亿元。新上500万元以上项目21个,其中,5000万元项目9个,亿元项目2个。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4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6亿元,实现税收2763.7万元。2010年,新增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6亿元,新上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2亿元,实现税收4000万元。2011年,新增园区基础设施投入2.61亿元,新上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园区投产企业32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9542万元,上缴税金5199万元,实现利润5250万元,安排从业人员3703人。
   至2011年底,资溪工业园区主要企业有:
   抚州市新安实业有限公司 2004年6月,由浙江建德客商邵秋富投资2500万元创办,坐落抚州(资溪)工业园区。公司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当年完成厂房建设当年投产,以生产电焊条产品为主,同年9月试产,3个月工业产值800万元,年销售收入76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110人。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489万元,上缴税收229万元。
   江西资溪县鑫桥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由福建客商投资兴建的一家林木加工企业,坐落高阜工业板块,占地面积3.33万平方米,总投资6000多万元,2006年9月建成投产。公司依托资溪丰富的林木资源,以生产涂装板、线条、玩具板等各种林木制品为主,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日本等国外市场。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67万元,实现税收60万元。
   江西华谊食品有限公司 由台商投资9000万元在县城东郊兴建,坐落资溪鹤城工业板块,厂区整体规划面积4.67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7491平方米。2006年8月8日正式投产,主要从事水产品贸易、养殖、深加工等,其加工设备为全省一流。产品主要出口日、韩、欧、美等国家。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1亿元,实现税收908万元。
   抚州市珍展鞋业有限公司 系珍兴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大型综合性制鞋外商企业,坐落在抚州(资溪)工业园区内。2007年,公司注册投资1600万美元,占地13万余平方米,拥有8万多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和5万多平方米的花园式小区住房,形成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现代化鞋业制造基地。公司拥有12条现代化制鞋生产线,专业生产真皮男女皮鞋,产品销往国内及欧美各国。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83万元,实现税收230万元。
   资溪县正大竹木有限公司2006年,浙江客商投资6000万元兴建毛竹深加工企业,坐落鹤城工业板块,占地面积2.67万平方米,主要生产竹地板、竹家具装饰板等成品,产品以出口为主,具备年产竹地板4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4000万元、创税300万元的能力。2006年4月建成投产。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51.2万元,实现税收32.4万元。
   江西资溪县青云竹地板集团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3年6月,坐落在资溪高阜工业园区,由省内客商投资8000万元兴办的毛竹制品精深加工项目,为资溪毛竹产业重点龙头企业。项目用地8万平方米,2003年7月动工建设,2005年4月始生产半成品,7月投入600万元从国外引进1条成品生产线。项目年生产竹地板100万平方米,年产值1.5亿元,实现税收1000万元以上,解决1200人就业,是全国同行业中规模最大的竹地板成品加工企业之一。主要产品为竹地板,设计能力年产75万平方米,产品注册商标为“百嘉”。2006年,“百嘉”地板为中央电视台《中国品牌展播》上榜品牌,产品通过IS0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论证。原料采用毛竹。200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16万元,上缴税收200万元。2008年,销售收入1.4亿元,上缴税收240万元,企业在职职工480人。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1亿元,实现税收523万元。
   资溪新云峰木业有限公司 创建于2007年2月,坐落在资溪县高阜工业园区,占地面积70亩,主要生产细木工板、指接板等系列产品,年生产能力50万张,是资溪县生产规模最大的木材深加工企业。总投资1亿元,注册资本2000万元,占地150亩,主要生产细木工板、指节板、扣板等系列木制品。年生产加工原木10万立方米,年产值1亿元,实现税收600万元,从业人数500人。先后评为浙江省“三优”企业、中国企业最优形象AAA级、浙江省首批绿色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其注册商标为“莫干山”牌,系中国名牌。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249万元,实现税收404万元。
   资溪县大庄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2007年7月引进,系杭州大庄地板有限公司投资企业,坐落在资溪县鹤城工业园。公司总投资8000万元,注册资金500万元,占地70亩,主要生产竹丝板、染色板、风力发电叶片、竹装饰板、竹家具等竹制品。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203万元,实现税收243万元。
   抚榕气体有限公司福州客商投资3000万元兴办的工业企业,建于2004年9月,坐落抚州(资溪)工业园区,占地2.07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医用、工业用氧气等。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45万元,实现税收2.62万元。
   抚州铭泰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2008年2月签约,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面积50亩,坐落在抚州(资溪)工业园区,主要生产销售紧固件、汽车配件、机械配件等产品。该项目分2期实施,1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2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2011年,1期建设竣工投产,实现工业总产值5565.1万元,税收7.78万元。
   资溪县浙赣园艺木制品有限公司 于2005年引进项目,地处资溪县高阜工业板块,由浙江客商吴小青投资兴建。项目投资5000万元,占地5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企业拥有全新先进设备,生产绿色环保的木制园林工艺品。产品原材料多为杉木,主要销往日本、韩国。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776.9万元,实现税收58.76万元。
   第十节 崇仁县工业园区
   一、管理机构
   1996年5月,成立崇仁县工业小区管理委员会,为县政府常设事业单位,正科级,下设办公室,定编5人。2002年2月,改名为崇仁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职责为负责制定园区发展规划,组织、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2006年4月,设立中国共产党崇仁县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委”),为县委派出机构,正科级;同时,设立中共崇仁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园区投融资,显性、隐性资产整合,基础设施建设等园区内有效资产运作等工作,董事长由工委书记兼任,总经理由管委会主任兼任。实行3块牌子1套人马,党政企一体化运作方式。同月,设立崇仁县工业园区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至2011年,内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部、开发建设部、财务部和社会事务部等5个副科级机构,定编30名。
   二、园区建设
   园区始建于1996年5月,位于县城东部、临八线两侧,规划面积5平方千米,分A、B、C3个区域,其中A、B区为工贸区,C区为工业园。
   2001年,县政府制发《关于县工业园区新办工业性企业有关优惠政策》,从财政扶持、土地优惠、优质服务及其他方面对进园区工业企业实行优惠和扶持。是年底,开发面积700亩,建标准厂房8000余平方米,有企业30家。2002年,为高标准规划建设园区,成立工业园区建设指挥部。同年9月,下发《关于“引工业项目、建工业园区”的实施意见》,决定在全县实施“引工业项目,建工业园区”战略,至年底,入住企业41家,开发面积1100亩。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工业园区整合为4000亩。当年完成“4通1平”面积2032亩,比2002年增长84.7%;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90万元;入住企业45家,其中,新增12家,调出8家;合同引进资金3.77亿元,实际进资8584万元。2004年4月,制发《关于乡(镇)、县直部门在县工业园区联合建设标准厂房意见》,标准厂房建设加速推进,该年建成厂房9864平方米。2005年,崇仁县坚持“低门槛引凤,高标准建园,全封闭管理,创一流园区”的原则,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建设档次,整治外在形象。该年园区实现亮化、净化、美化、绿化,完成“3通1平”面积555亩,比2004年增长18.6%;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67.29万元,引进合同资金5.58亿元,到位资金1.03亿元,分别比2004增长89%、21%%。2006年,园区安排工业发展基金800万元。建立园区专题会议制度,实行“年计划、季观察、月调度、旬汇报、周安排”。该年新开发土地2000亩,修建主支道路600米,铺设自来水管网4千米,建设110万千伏安变电站,安装路灯100余盏,投入资金3755万元。2007年,按照“区域集中、投资集约、产业集聚”发展模式,规划“1园4区”,总面积20平方千米,突破园区开发传统模式,建设“园中园”“特色园”。全年投入9945万元,开发1920亩,硬化道路1.02千米,建设下水沟2.04千米,架设输变电线路5千米,铺供水管网0.6千米,修建加压泵站1座和110千伏变电站;强化功能配套,公安、工商、地税、国土、城管等部门设立分支机构,建设职工文化服务中心;扶持重点企业技改扩建,完成投资12亿元。2008年,园区新开发面积1158.36亩,建成35千伏变电站1座,架设专线8千米,完成投资1.92亿元。2009年,园区完成“3通1平”面积2平方千米;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62亿元,比2008年增长36.3%。该年,引进机电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5.2亿元;变电设备产业企业有32户,其中变压器、互感器生产企业13户,产业链企业19户,合同引进资金20.3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16亿元,比2008年增长36.8%;成立园区信用担保公司,当年提供贷款担保1560万元,解决企业资金紧张难题。同年被定为“江西省变电设备产业基地”。2010年,规划建设“1区多园”,即崇仁(天台)产业园、崇仁物流园、崇仁(永康)工业园、崇仁高新技术产业园、崇仁机电产业园、崇仁盛世创业园;同年8月,崇仁机电产业基地项目挤进省政府调度重大项目行列,取得省级重大项目用地指标;聘请省专家高标准编制生态工业园规划,并经省、市审核通过。该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12亿元,新增用地3800亩,平整土地2600亩,完成路网建设5.2千米。园区被评为省级生态工业园。2011年,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37亿元,比2010年增长35.2%,完成“4通1平”面积3005亩;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合同引进资金23.7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8.36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31.2%、35.8%。是时,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个,比2010年新增5个,形成机电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食品医药产业、轻化工产业、有色金属加工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格局。到年底,开发面积7平方千米。
   三、园区效益
   2001年,入驻企业30个,完成产值1.4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上缴税金386万元,安排就业1567人。2005年,入驻企业52个,新增项目9个,完成产值8.3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1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51亿元,出口产品交货3.92亿元,上缴税金2503.37万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38.7%、20%、36.76%、25%、24.72%;安置就业5601人,比2004增长15.2%。
   2009年,园区引进机电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5.20亿元;园区变电设备企业有32户,其中,生产变压器、互感器生产企业13户,产业链企业19户;合同引进资金20.3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16亿元,比2008年增长36.8%;园内企业94个,新增16个;完成产值62.64亿元,比2008年增长20.3%;实现销售收入56.97亿元,比2008年增长11%%;完成工业增加值16.78亿元,比2008年增长8%;出口产品交货8.21亿元;实交税金1.12亿元;安置就业9018人,比2008年增长4%。
   2010年,投产企业79家,新增16家,完成产值86.1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5.49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5.65亿元,出口产品交货值10.62亿元,上缴税金2.03亿元,安置就业9855人。2011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81485万元,实现利润31200万元,上缴税金24661万元;安排从业人员10505人。
   2000年后落户园区的主要公司有:
   江西天行化工有限公司 2001年后成立,由浙江天行集团董事长应天行投资,企业集化工,铜材加工于一体,总投资10亿元,用地1268亩。项目分2期建设,1期投资3亿元,2期投资7亿元,产品主要为黄铜系列产品和氟化工系列产品。项目全部投产后,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4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1.5亿元以上。
   江西省变电设备有限公司 2001年11月成立,由中国人民电器集团投资5000万元创建,占地面积62.8亩,企业设计能力为年生产干式变压器120万千伏安,油浸式变压器260万千伏安,组合式变电站300台,互感器和计量器6000台。企业拥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要设备400多台套。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4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42亿元;实现利润1318万元;上交税金981.2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360.8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227.6万元;有职工349人。企业获评“省优秀企业”“省先进非公有制企业”,电力变压器进入全国同行20强,中国干式变压器质量公认为十大知名品牌,“华赣”商标获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该企业获评“省先进科技民营企业”和“市优秀科技企业”。主要产品:变压器、互感器、计量箱。2010年6月,经资产兼并重组,公司为人民电器集团全资企业。该年,企业通过ISO 9000-2008、ISO 14001:2004及OHSAS18001:1999等管理体系认证,逐步实现管理科学性、标准化。是时,在非晶合金变压器、风力发电变电站等最新节能产品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着眼于将公司打造成国内外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变电设备生产基地之一。同年,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数10项,集团公司拥有全部有效专利3项,形成35个系列1500种规格,产品具有“抗短路、低损耗、低噪音、低排放、低温升、无渗漏”等特点,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15%左右。到2011年,江西变电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32亿元,实现利税3203万元。
   江西省联兴纸业有限公司2000年1月成立,由福建客商投资1.2亿元创办,占地面积150亩。主要产品:各种规格B、C级箱板纸,高强瓦楞纸。企业设计能力:拥有6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8.8万吨。技术装备水平:3600生产线,2600生产线,2800生产线,1600生产线,1575生产线,1092生产线,设备处于国内中等水平。2007年,工业总产值3.2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2亿元,实现利润1181万元,上交税金564.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272.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068.6万元,职工320人。该年,公司被评为全市十强优秀企业,B级纳税信用企业;获省先进非公有制企业称号。
   江西省赣东苎麻纺织有限公司 2002年1月16日成立,由省港富利时装有限公司投资362.48万美元创办,占地面积81亩。公司具有自营进出口权,通过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全国苎麻纺织行业排名第4位,江西省同行业排行第1位,全国5000家联网直报企业。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纯麻、麻棉为主,化纤混纺为辅。纯麻、麻棉、麻涤、麻腈、麻绢、麻粘、麻毛、麻氨弹力包芯、麻棉竹节纱等9大系列181个规格品种。企业设计能力为10000纱锭苎麻长纤纺;3260纱锭短纤环锭纺;2688头短纤气流纺。2003年实现跨跃式发展,销售收入完成8266万元,比2002年增长131%,其中,出口创汇60万美元;创税收340万元,利税总额比2002年增长338.4%。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麻纺行业列第6位,全省同行业第1位。TENCEL(天丝)变性麻系列产品被国家5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获得国家中、小型科技创新基金扶持。公司获评全国纺织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5000家全国联网直报企业、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重合同守信用AAA企业。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57亿元,实现利润805万元,上交税金25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308.2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567.5万元,职工人数530人。公司先后获评全国纺织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省民营科技企业,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重合同守信用AAA企业,市纳税信用一级企业。产品获评“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省名牌产品”。公司开发的TENCEL变性苎麻混纺系列产品获国家中小型科技创新基金扶持及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到2011年,拥有10000纱锭苎麻长纤纺、3260纱锭短纤环锭纺、2688头短纤气流纺生产规模,注册资金362.5万美元,资产总额为4280万元,从业人员795人。
   江西省亚珀变电设备有限公司 1998年5月成立,由南昌客商黄友平投资5200万元创办,占地面积36亩。主要产品为变压器、互感器、高低压开关柜、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生产品种包括9大系列500多个规格,是国家机械工业局定点专业生产10千伏、35千伏干式,油浸式变压器、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等变电设备的骨干企业。企业设计能力2.2亿元产值,最高年份产品产量(2007年)变压器70.9万千伏安。企业拥有生产干式变压器、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先进设备和HTT技术,省内一流水平,国内先进水平。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24亿元,实现利润493.7万元,上缴税金397.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897.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453.2万元,职工人数218人。企业获评“省再就业先进企业”“省守合同、重信用AAA企业”“省用户满意企业”“省用户满意产品”,“亚珀”牌获评“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被列为江西企业100强,通过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
   江西省万泰铝业有限公司 2005年6月成立,由浙江永康市万泰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小飞投资1.2亿元创办,占地面积19.43万平方米。主要从事铝锭加工(铝合金锭),用于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广州本田等大型汽车加工企业。企业设计能力4.5万吨。技术装备水平:熔炼炉、省内优先30年,国内一流。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24亿元,实现利润1613万元,上缴税金166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64.1万元,固定资产净值637.8万元,职工人数76人。
   第十一节 宜黄县工业园区
   一、管理机构
   1996年,县委、县政府于6月成立宜黄县六里铺工业小区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级格为县政府直属正科级单位。其工作职能是:负责工业小区内企业管理和规划协调、项目认证、土地征用等工作。2002年3月,为加强对工业园区的领导,成立宜黄县工业园区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工业的领导兼任领导小组组长,下设办公室。由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权负责协调解决工业园区各项重大事项和具体工作。2006年4月,县委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江西宜黄县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和江西省宜黄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简称“园区党工委”和“园区管委会”),实行2块牌子1套班子工作机制。设党工委书记1名(书记由县委常委担任),副书记2名(其中1名兼纪工委书记),工委委员7名。管委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4名(正科级)。管委会内设党政办、招商办、经贸办、建设环保办、财政办。工业园区管委会共有机关事业编制29名,其中园区培训中心3名。为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县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先后在园区设立派驻机构。至2011年底,在县工业园区设立的派驻机构有土管分局、派出所、计生所、供电中心、地税分局、安监分局。
   县工业园区领导小组成立后,园区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轨道。县工业园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成立后,主要从严格准人条件、规范土地征用、強化建设规划、加强配套服务等4个方面加强管理。
   严格准入条件。入园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不是高危、高污染的工业。加工业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不含土地);用工在100人以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企业投产后,年纳税额在50万元以上;具有省级规定的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加工业方可准入园区落户。
   规范土地征用。客商与引进单位签订正式合同,并经县项目审定小组审定批准后,凭县政府入园区通知单,到园区管委会确定地块、用地面积和领取用地平面图。符合进入园区条件的项目与园区管委会签订使用土地合同并由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办理土地使用证。项目用地按每亩固定资产40万元以上进行确定。企业应建永久性建筑,不能搭建临时性建筑。企业建筑应占申请用地面积的60%以上,并在签订供地合同后一年内建成投产,如未达标,每年按每平方米2元收取土地占用费(大型、特大型项目除外)。
   强化建设规划。企业规划及厂房设计必须符合园区总体规划。进园区的企业必须提供有资质单位设计的建筑图纸,经园区管委会审核同意后,由园区工程技术人员放线开工建筑。企业应按园区管委会审核的图纸施工,如有修改应到园区管委会备案,并经园区管委会同意后方可施工。凡要进园区承接建筑施工任务的单位(个人),在进入园区前,应到园区管委会办理登记手续,施工中应自觉服从园区建筑部门的管理。
   加强配套服务。园区管委会从园区内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物业管理,企业用工培训工作,教育、督促企业主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等方面完善配套服务措旋。
   二、园区建设
   宜黄县工业园区始建于1996年,因园区原地址在县城北郊六里铺,故名宜黄县六里铺工业小区。2005年以后,随着主攻工工业和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原规划的六里铺工业小区不能满足产业布局和工业企业用地需求。县委、县政府及时对工业园区布局进行调整,按照“北工业,南生态”战略定位,确立沿省道宜临、宜崇两条公路展开布局,重点建设丰厚工业小区,扩大延伸六里铺工业小区,完善官仓工业小区,加快建立“1园3区”的工业园区发展思路。即建立由六里铺工业小区(含潭坊片区)、官仓工业小区、丰厚工业小区3个工业小区组成的工业园长廊。六里铺工业小区位于县城北部宜临公路潭坊至六里铺两侧,距县城3千米,规划面积3200亩;官仓工业小区位于县城西郊宜崇公路两侧,距县城8千米,规划面积1200亩;丰厚工业小区位于县城北部桃陂镇中黄村宜临公路两侧,距离县城23千米,规划面积1万亩;该工业园区是3个工业小区最大的区,园内划分为5个功能区域,其中,1个为行政公用设施区,1个为综合服务功能区,4个为特色工业区。至2011年,园区基础设施(4通1平)建设共投入资金30.21亿元,开发平整土地6162亩,修建硬质水泥大道12条,计8.04千米,兴建日供水1200吨自来水厂1座,安装供水管网19.29千米,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座,架设10千伏线路30千米,实施排水防护工程11个,安装地下排水管道总长12.6千米,实施“森林园区”工程建设,投入绿化资金200万元,园区内植树种草绿化面积300多亩。启动规划建地面积163亩,总投资1.2亿元,集行政办公、休闲娱乐、商品交易、居住小区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区建设。园区平台建设形成“道路四通八达、水电供给安全、通信快捷方便、设施日趋完善、服务优质高效”的格局。至2011年底,全县工业园区入园企业178家,其中,工业企业136家(已投产的工业企业106家,在建工业企业30家),利废企业37家,物流企业5家。建设标准厂房424栋,计169.6平方米,固定资产投入共计8.48亿元。
   三、园区效益
   2000年-2011年,宜黄县工业园区规模迅速扩大,入园企业逐年增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初步形成,综合效益日益明显。至2011年底,宜黄县工业园区形成以塑料制品、机械制造、化工建材、现代纺织4大支柱产业为主导,特种纸业、有色金属加工等产业齐头并进的“4+X”产业发展格局。
   2008年,全县塑料制品企业由2000年的1家发展到3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8亿元,占全省同行业的18%。该年8月26日,宜黄县申报省级塑料制品生产基地,通过专家组评估,被授予“江西省塑料制品产业基地”称号,成为全省塑料产业中唯一被授予的省级塑料制品产业基地。为做大做强塑料产业,该年,宜黄县制定《2008年-2012年塑料制品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至2011年底,全县入园塑料企业86家,其中,生产企业46家,废旧回收企业29家,在建企业1家,另有已签约准备开工的塑料企业15家。产品有编织袋、网眼袋、集装吨袋、塑料机械加工、日用塑料等。产品销往国内外各地。
   2005年后,宜黄县机械制造产业发展较快,效益得到提高,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主要由于重点企业运行步入正轨。2011年,汽摩配件生产骨干企业立伟轻工2期工程竣工投产,企业实现达产达标,产值税金大幅度提升;森虎汽配、希伯仑汽车部件等企业产品订单充足。
   抚州三和化工入驻园区后,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浙江大学研发能力优势,发展势头强劲,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坚华林业实力雄厚,创新能力较强,拥有设备研发机构,生产专利产品,经济效益良好。2011年,公司启动2期建设。
   宏田棉纺入驻园区后,加大汽流纺产业项目引进力度,到2011年,共签约引进汽流纺项目23个,签约投资总额17.8亿元,其中,生产企业3个,在建企业6个,签约项目14个。
   至2011年底,宜黄县工业园区入园落户企业共计145个,投产企业86个,园区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752万元,实现利润20563万元,上缴税金18457万元,园区就业务工人数13505人。
   第十二节 乐安县工业园区
   一、管理机构
   1996年6月,乐安县乡镇工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级格为县政府直属正科级单位。其工作职能是:负责工业小区内企业管理和规划协调、项目认证、土地征用等工作。2006年4月,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快乐安工业园区发展的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乐安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和乐安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简称“园区党工委”和“园区管委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工作机制。设党工委书记1名(由县长助理担任),副书记2名(其中1名兼纪工委书记),工委委员7名。管委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4名(正科级),管委会内设党政办、招商办、经贸办、建设环保办、财政办。工业园区管委会共有机关事业编制26名。为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县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先后在园区设立派驻机构。至2011年底,在县工业园区设立的派驻机构有土管分局、地税分局。
   二、园区建设
   县工业园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成立后,首先,完善园区管理办法,明确入园企业条件。国家明令禁止,高污染、高耗能,严重耗费本地资源的企业进入工业园区。进园企业在投资、产值、纳税、用工方面达到一定规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方可进入园区投资办厂:固定资产投入(厂房、设备、购地等)300万元以上;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投产后年纳税50万元以上;用工在100人以上。其次,理顺企业入园程序。进园企业正式施工前应提供园区经贸办的项目确定书,园区管委会对项目审批批文(抄告单),企业挂点领导和服务单位及跟踪服务人员名单、企业法人代表的联系电话,经审核的平面图、效果图和施工图,县国土局用地批准书,县建设环保局“2证1书”,县消防大队对施工图消防安全审查意见;再次,规范企业供地办法。达到入园条件的企业,固定资产每投入40万元可取得1亩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一律采取有偿出让方式取得,有偿出让的土地按不低于企业所处地段工业用地基准地价的70%收取;此外,强化企业建设管理。入园企业所有建设必须按园区总体规划和企业规划进行;应提供具有相应资质设计单位设计的施工图,通过外地设计的图纸,应报县建设局审核,建筑物造型力求美观、整齐,不准乱搭、乱建,禁止进行商业性非生产性房地产开发。为加强园区干部队伍建设,先后制定《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干部考勤制》《小车管理制度》《费用报销制度》《办公用品、劳务等采购、领取使用制度》《来客接待制度》等规章制度,深入开展提升行政效能活动,不断强化干部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和服务意识,塑造园区干部队伍良好形象。
   园区位于乐安县城西南面,始建于1996年6月,称乐安县乡镇工业开发区,规划面积3.8平方千米,其中南北长2.1千米,东西宽1.8千米。1997年,完成“4通1平”工程,园区内交通便利,水电充足,环境良好。1998年始,园区分3期建设,第1期开发土地面积200亩,完成“7通1平”工程。第2期开发土地面积300亩。第3期开发土地面积500亩。到2002年底,第1期实际开发土地145亩,园区建有标准厂房15栋,非标准厂房13栋。进园区企业24家,正常投产有22家,在建2家。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730万元,比2001年增长7.5%。
   2003年,园区开发面积120亩,实现“3通1平”,建标准厂房19栋,非标准厂房13栋,落户园区企业有26家,正常投产有25家,在建1家。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950万元,比2002年增长12.7%。2005年底,园区开发面积330亩,全部实现“5通1平”工程,园区建标准厂房26栋,非标准厂房15栋,落户园区企业有32家。其中,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1家,年产值为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家。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家。该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6800万元,是2002年翻的3.9倍。
   2006年2月始,规划建设位于县城西南面前坪工业区。4月,乐安县乡镇工业开发区更名乐安工业园区。该年,乐安县投入资金76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用地面积2.38平方千米,园区开发面积0.55平方千米,全部实现“5通1平”工程。2007年,园区开发面积1平方千米,全部实现“5通1平”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亿多元。园区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的发展理念,积极拓展南环路,建好前坪工业新区,规划建成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配套设施齐全的工业园区。是时,园区工业产业主要有五金、机电、金属制品、食品、服装纺织加工、电子机械、竹木加工、医药工业等。2008年,园区充分利用261队原有资源优势和公溪的区位优势,新建3000亩公溪工业区,形成“1园2区”工业格局。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6亿元,比2007年增长58.8%。2009年,县政府坚持“企业园林化、设施公共化、环境城市化”的标准,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同步推进“5通1平”和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精心打造工业承接平台,切实改善和提升园区形象。先后投入资金2.376亿元,用于土方平整、标准厂房及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道路修建、管网布置、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该年,园区开发面积1.3平方千米,公溪工业区1期开发面积2平方千米。2010年,完成创业园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前坪工业区延伸段(往增田方向拓展段)完成初步规划方案。公溪工业区入园主干道机动车道建成通车,入园主干道至供水公司区间路路基土石方工程实施完毕,供水公司项目正在进行预埋管道、建设滤池等前期基础设施工作,110千伏变电站内部设备安装完毕实现单回路供电,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87亿元。园区开发面积2.3平方千米,形成由前坪工业区和公溪工业区构成的“1园2区”工业新格局。园区共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亿元,比2009年增长26.3%。
   2011年,园区全力推进土方平整、标准厂房及公共服务中心、道路修建、管网布置、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得到大力改善。创业园公共服务中心交付使用,创业园区2期竣工验收,平整土地200亩,新建挡土墙550米,道路硬化780平方米,铺设水管500米。至该年底,园区规划面积5.8平方千米。其中,前坪工业区3.8平方千米、公溪工业区2平方千米;实际开发面积2.4平方千米,其中,前坪工业区1.8平方千米、公溪工业区0.6平方千米,全部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邮,共投入资金8.2亿元。是时,园区砼硬化道路20.5千米、新建110变电站1座、架设高压线路29.9千米、铺设自来水管29.5千米、新建3.4万平方米中小企业创业园,园区建成厂房面积13.05万平方米。为鼓励外资客商人驻园区,先后制定并完善《乐安县客商投资项目优惠办法》《乐安县工业企业纳税奖励办法》,入园企业均可享受《乐安县客商投资项目优惠办法》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入园企业另可享受《乐安县工业企业纳税奖励办法》规定的优惠政策;对经审验确认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重大项目还可享受《乐安县关于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聚集奖励暂行办法》规定的优惠政策;对工业项目建设中所涉及的行政许可等事项实行“一日办结”“一次办结”制;对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以“保姆式”“零距离”和方便快捷的服务,让客商安心进行生产经营。
   三、园区效益
   2002年始,乐安县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发展县域经济总目标,组建10个招商引资小分队,11个招商引资专业组,由县级领导和正科级干部任队长、组长。县直各单位划分为6个类别,分别下达任务,至年底,累计签订招商引资项目205个,投资总额6.2亿元。经市、县两级审验,实际引进县外资金2.35亿元,占市下达计划的146.8%,比2001年增长135.7%,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7个。
   2003年,园区合同引进资金431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509.5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31.8%和114.5%;园区销售收入4732万元,比2002年增长3.6%;完成工业增加值1825.6万元,比2002年增长14.3%;出口产品交货585万元,比2002年增长107.5%;实交税金116.86万元,比2002年增长227.8%;安置就业832人,比2002年增长16.9%。2004年,园区招商引资6300万元,比2003年增长46%。完成工业总产值1.21亿元,比2003年增长17.4%。销售收入8460万元,比2003年增长78%;工业增加值3273万元,比2003年增长79%;实交税金198万元,比2003年增长70%;出口产品交货值4058万元,比2003年增长593%;在25家投产企业中,年产值超500万元的有6家,年产值超1000万元有3家。该年,新上投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4家。园区内安置就业1703人,新增875人。
   2006年6月后,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从理顺管理机制入手,严把园区规划关、企业用地关、项目入园关,以完善配套功能为基础,以提高服务水平为保障,全力推动园区快速健康发展,一大批具有相当实力、较高科技含量、较大规模效应的工业项目纷纷落户工业园区。该年,园区落户企业39家,正式投产企业36家,涉及机械电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纺织鞋业等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亿元,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78亿元,上缴税金483.24万元,安置就业2412人。
   2007年,园区共引进工业项目17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1个,招商签约资金5.93亿元,实际进资2.99亿元。该年,园区落户企业44家,正式投产企业40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8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17亿元,上缴税金2930.76万元,安置就业3990人。2008年,园区新上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2家,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6家,亿元以上项目1家,引进合同资金12.0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1亿元。其中18家为乐安籍人士返乡创办,占引进企业总数的60%,引进合同资金9.6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07亿元。该年,园区落户企业59家,正式投产企业40家,完成工业增加值4.66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1亿元,上缴税金3987.5万元,安置就业5503人。2009年,园区共引进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2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9个,亿元以上项目8个(含油茶林产业项目投资8.8亿元、中金铅业项目投资5.5亿元、山高制药2期扩建项目投资2亿元、余热发电项目投资1.2亿元、宏富旺精密电子项目投资1.5亿元、民康电子项目投资1亿元)。该年,园区落户企业59家,正式投产企业52家,完成工业增加值4.62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02亿元,上缴税金4366.4万元,安置就业5481人。
   2010年,园区共引进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1家(在建项目17家,签约项目14家)。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8家,包括龙发包袋有限公司、江西澳业科技有限公司、乐安山蜂食品有限公司、江西力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江西恒源食品有限公司、江西益源食品有限公司、乐安平发金属有限公司、龙达发展有限公司;亿元以上项目5家,包括宏福旺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民康电子有限公司、山高制药2期工程、宏盛建材有限公司、海森电源有限公司。尤其是安踏三连制衣项目的落户,使园区在引进品牌企业方面取得新突破。该年,园区落户企业61家,正式投产企业50家,完成工业增加值3.88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64亿元,上缴税金4357万元,安置就业5525人。
   2011年,园区落户企业60家,正式投产企业47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8747万元,上缴税金5158万元,实现利润3610万元,安置就业5359人。是年,园区形成机械电子、生物医药、轻纺鞋服、食品加工、矿产品加工、印刷包装等六大主导产业呈现出四大特点:
   机械电子产业发展迅猛。园区机械电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7.34亿元,实现税金1832.6万元,从业人员600余人。宏富旺精密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主要销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民康实业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VCOM品牌,被评为“中国通信行业十佳名优品牌”“质量信得过产品”和“中国著名品牌”。
   生物医药异军突起。园区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91亿元,实现税金686.8万元,从业人员500余人。
   轻纺鞋服聚集明显。纺织服装产业由吸引外商投资创办发展起来,经历由不规范到整治,再走上规范的产业发展历程。是时,信达茧丝、龙发包袋、骏福服饰、三连制衣和富源达服饰等企业形成较大生产规模。园区纺织服装主营业务收入31426.6万元,实现税金1060.1万元,从业人员1900余人。
   食品加工亮点纷呈。乐安食品加工产业在生产罐头、饲料和蜜糖等乡镇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该年,园区拥有“广雅”“鹏鑫”“山峰”等知名品牌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2000余人。食品加工产业中,广雅食品产品畅销全国,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地。公司立足全国罐头食品市场,放眼世界绿色有机食品发展水平,逐步成为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的名优企业。2006年,该公司“广雅”商标被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鹏鑫食品公司组建乐安县绿色产业经济专业合作社及乐安县食品生产力促进中心,与江西农业大学共同开发的清水山露是乐安县唯一获得省科技进步奖项的产品,公司生产的“爱杰鑫”牌清水竹笋系列已荣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食品”认证,并获“华东十大绿色食品”“省名牌农产品”等称号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银奖”。公司在谷岗乡水口村建立的1.5万亩竹笋示范基地,2010年列入国家农业部“一村一品”示范点。江西山蜂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鹿角蜂”牌蜂蜜系列加工型的市级龙头企业。以江西农业大学蜂蜜系及江西养蜂研究所为新产品研发的战略合作伙伴,公司的蜂产品通过国家质量安全中心的QS认证。该年,园区食品加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9.48亿元,实现税金893.1万元,从业人员570人。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