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育林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3095
颗粒名称: 采育林场
分类号: F307.2
页数: 3
页码: 1648-1650
摘要: 采育林场也称森工采育林场、国有林场。采育林场在生产经营中坚持“以营林为基础、重点突出、采育结合、造管并举”原则,做到随采伐、随更新,大力开展迹地更新和荒山造林,建设新森林后备资源基地。
关键词: 采育林场 国有林场

内容

采育林场也称森工采育林场、国有林场。新中国成立初期,森工企业只砍树不造林,森林资源日益萎缩。60年代,认真贯彻采育结合方针,逐步把流动性、临时性采伐方式,改变为固定性、永久性经营方式,实现林场化经营管理,林业主管部门决定在森工企业中兴办采育结合的林场。这一重大举措,为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方针,找到最佳形式和最适当结合点。创办采育林场,一是在森林资源较为丰富集中,年产木材在1万立方米以上,当地农村无力完成全部林业生产任务的林区建立;二是已建立的森工基层生产单位,有条件发展采育林场的充实力量,调整规模,逐渐扩建为采育林场。但也有由垦殖场改建的,如资溪县株溪垦殖场就更名为株溪采育林场。1966年,全区有3个采育林场,经营面积9.46万亩,活立木蓄积56.71万立方米,毛竹37万根,此后采育林场发展迅速。1972年,全区采育林场发展到18个,经营面积79.47万亩,活立木蓄积162.26万立方米,毛竹701.05万株。
  
   采育林场在生产经营中坚持“以营林为基础、重点突出、采育结合、造管并举”原则,做到随采伐、随更新,大力开展迹地更新和荒山造林,建设新森林后备资源基地。资溪县陈坊采育林场经营面积2.73万亩,全是从社队征购而来,历届领导都坚持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更新造林1.65万亩,人工林蓄积量11.39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80.6%。由于加强造林、育林、护林工作,以及80年代后期实施工程造林,森林资源迅速增长。1990年,全区22个采育林场经营面积68.1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25.09万立方米,毛竹1122.16万根;当年荒山造林1.21万亩,迹地更新2.74万亩,采伐木材0.7万立方米。2000年,全区25个采育林场经营面积74.99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325.83万立方米,毛竹1407.58万根,职工人数3352人。2011年,全市25个采育林场经营面积72.26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433.95万立方米,职工人数4162人。
  
   国营采育林场选介:
   资溪县马头山采育林场。前身为资溪县饶桥综合垦殖场,始建于1958年10月。辖饶桥、马头山两个公社,系场社合一农垦企业。饶桥、马头山分设后,定为现名,直属县政府领导。林场地处武夷山脉延伸分支,地势起伏很大,境内群山耸立,坡度在250~500之间。森林动物资源、植物资源丰富,郑家林班1.5万亩森林仍保持原始状态。林场总面积17.41万亩,林业用地16.95万亩,其中有林地13.1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33.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0.1%。林场长期坚持边采伐边更新,并开展荒山造林,培育森林后备资源。至2000年累计造林更新31440亩,封山育林10.8万亩。在以营林为基础同时,有计划采伐,累计提供商品木材27.7万立方米,毛竹168.68万根。上缴税金1175.78万元,实现利润641.66万元。林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兴办3个木竹加工企业,利用枝丫材、间伐材、枯死材和雪压竹,生产包装箱、拼花地板、竹筷等数十种产品,每年创产值40多万元。2001年3月设立省级自然保护区,林场97%的山林被划入自然保护区,2008年1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0.80万亩,其中核心区6.43万亩,缓冲区5.16万亩,实验区9.21万亩。至2011年累计造林更新3.24万亩,封山育林15.7万亩。在以营林为基础同时,有计划采伐,累计提供商品木材28.1万立方米,毛竹208.68万根。
  
   黎川县岩泉采育林场。该场以林业生产为主,盛产木材、笋干、毛边纸。新中国成立前一直是樟村、宏村等大木材商行经营基地,历史有名“樟筒”就产于此。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部分山林收归国有,成立黎川县森林经营所。1957年属黎川县大源垦殖场岩泉分场,1965年并入省属德胜关垦殖场。1972年1月,成立岩泉采育林场。1974年岩泉分场并入岩泉采育林场。林场经营面积65280亩,林业用地61185亩,有林地57270亩,森林覆盖率为89.5%。林场资源丰富,活立木蓄积19.8万立方米,毛竹蓄积190万根。建场至2000年,造林更新1.2万亩,修建林区公路38千米、林道126千米、木荷防火林带7千米,提供商品材11.91万立方米,商品竹143万根,上缴国家税金95.05万元,上缴利润307.75万元。2001年3月成立岩泉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6900亩。2002年9月招商引资兴建岩泉水电站。2003年6月招商引资兴建泉顺水电站。2004年10月招商引资兴建华利水电站。2004年4月建立以国家级保护树种香榧为主要目的树种的黎川县岩泉林场林木采种基地。2005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岩泉国家级森林公园。2006年建立移动、电信网络通讯设施。2007年进行农电网改造。2007年至2009年新增林区公路36.4千米。2011年,林场经营面积59470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66869立方米,毛竹立竹量324.8万根,有在职职工161人。
  
   乐安县谷岗采育林场。前身为谷岗林场,建于1956年,当时经营土改时划为国有的1080亩杉木林。1958年,改为综合垦殖场。1960年,场社合并,复称谷岗林场。1971年,通过群众自愿赠送和国家征购两种方式,将一部分集体无力经营的山林转为国有,建立谷岗采育林场予以经营,并与谷岗林业经营所合二为一,统一经营谷岗乡境内的所有木竹购销业务。场办木竹加工厂由原来从事家具、集装箱生产改为生产门窗料、压舌板、雪糕片、冰棒棍和木衣夹。办有药材种植场、牛蛙养殖场、柑桔园等,绞股蓝是林场多种经营的龙头产品。2011年,林场经营面积2.44万亩,林木蓄积量6.67万立方米,辖6个工区,职工总人数246人。
  
   崇仁县高洲采育林场。位于崇仁、宜黄、乐安3个县交界地段,是大王山林区一部分。1969年在高洲成立200多人的林业专业队。1971年10月,在林业专业队基础上创建崇仁县高洲采育林场。1972年11月,通过与当地政府协商,将凤岗公社港下、焦坪、东山3个大队1.1万亩山林划入。1985年,与山斜乡罕浒村签订国乡合作造林协议,联合经营该村1.12万亩荒山。林场坚持采育结合方针,从1973年起营造人工林22191亩,其中国有人工林面积10910亩,国乡合作造林面积11281亩,同时加强对毛竹林的培育改造,大部分竹林每亩立竹达到220余根,眉围直径在30厘米左右。2002年该场筹措资金40多万元,修建8千米长的林区公路,2004年架设15千米长高压电线,2007年林场投资30多万元对林区职工宿舍和场部办公大楼进行全面维修。2008年该场遭受特大冰雪灾害,灾后积极开展林区恢复重建,对毛竹林地进行大面积抚育,垦复和竹腔施肥。
  
   金溪县高桥采育林场。位于金溪县东部武夷山脉边缘,以低丘为主。总面积约3万亩,山林2.79万亩,耕地2800亩。其中,国有山林5680亩,耕地15亩。下辖2个分场,1个营林队,12个自然村。林场创办于1974年4月,原名金溪县高桥林场。当时职工60余人,主要是收购销售木材和毛竹,并经营黄通公社高桥大队、曾家大队赠送的1000余亩山林,营造一批人工杉木林。1979年12月,将黄通公社高桥大队全部人口、耕地、山林划出,保留挂钩的曾家大队,高桥林场改名为高桥采育林场。林场实行普遍护林、大力造林的举措,培育森林后备资源。截至2000年,累计营造人工杉木林1.3万亩,垦复改造毛竹林8000余亩。全场林木蓄积量(含天然林)4.5万立方米,毛竹70万根。5658亩国有林地,除240亩毛竹林和少量泡桐林外,其余全是人工杉木林。活立木蓄积量1.2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4万根。历年提供商品材2.44万立方米,毛竹46万根。1987年后,发展多种经营,立足当地丰富的瓷土和木竹资源,先后办起瓷厂和竹编工艺厂,生产双喜罐、竹编工艺品等产品。2011年,林场经营面积0.69万亩,有职工68人。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