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
唯一号: | 140220020220002705 |
颗粒名称: | (一)耕牛 |
分类号: | S823 |
页数: | 2 |
页码: | 1512-1513 |
摘要: | 养殖规模 域内养耕牛历史悠久,秦代以前即有用牛耕地记载。数千年间,耕牛发展速度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时,农家有牛户不及半数。 1949年9月,省人民政府发布《保护耕牛法令》。抚州专署以及辖区各县人民政府多次发文要求保护耕牛、鼓励发展耕牛生产,形成一套奖励保护和发展耕牛的政策措施,使耕牛得到稳定发展。1958年人民公社后,牛归集体,此后20多年耕牛发展徘徊不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农民把养牛作为家庭增收重要门路。1979年,抚州行署拨款20万元,在牧草生长茂盛的进贤县五里乡、临川县大岗乡、崇仁县东来乡和乐安县牛田乡成立种牛繁殖场。1985年5月,行署召开各县(市)长会,要求各级领导转变观念,给耕牛摘去“耕”字帽子,赋予耕牛以商品属性;提出淘汰劣杂公牛,15头~20头黄母牛、10头~15头水母牛配备1头良种公牛。成立配种收费章程,大力发展商品牛生产。1986年3月在临川大岗乡召开牛改现场会,加快当地牛品种改良,努力实现养牛由“农本型”向商品型转化。域内涌现一批养牛致富专业户、专业村。临川大岗乡6188户农民,大力发展商品牛生产,全乡养牛11180头(牛存栏8130头,出栏3050头),成为域内肉牛出口基地。该乡坪上村42户,养牛102头,户均养牛2.4头,养牛收入3.1万元,户均增收738元。乐安县牛田镇园陂村淡水坑村小组11户养牛35头,户均养牛3头多,村民说:“我们村家家盖新房,全靠牛帮忙。”地区行署为争取“九五”期末使商品牛出栏率达到40%,批转地区农业局关于5个工程实施方案,其中,“草食畜禽养殖工程”牛摆在首位,使牛走向商品化。1997年域内牛存栏数40.83万头,是1949年的2.95倍。2000年后,耕牛作为农田主要役力已逐渐退出,基本上以“铁牛”—手扶拖拉机代之。2011年,全市牛存栏27.7万头。 品种改良 耕牛品种改良旨在增大体型,提高役力和产肉、产乳率。1978年临川、东乡、进贤、南城、崇仁5个县32个乡(镇),先后成立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站,向省种公牛站引进国外良种肉牛、役乳兼用牛冷冻精液,产乳性能好的印度摩拉水牛、巴基斯坦尼里—瑞菲水牛和辛地红牛;肉牛品种有法国夏洛来、英国海福特、澳大利亚抗旱王、瑞士西门塔尔,对本地水牛、黄牛开展人工授精,用以改良耕牛向兼用方向发展。至1984年底,域内共配种近万头,产杂种牛5000多头,杂种优势明显。辛地红、西门塔尔为父本的杂种后代,表现适应性强,体型和使役性能均较本地黄牛大为改善,体重增35.4%,挽力增40%,屠宰率54.23%,出肉率45.21%。杂种一代母牛一个泌乳周期能产乳2000千克。 耕牛饲养 自古农民重视耕牛饲养,已积累丰富经验。《农学录》作者艾延年(东乡人)提出牛饲法有“动定二义”,即饲喂定时,饲后活动。四季饲法是:冬无青草,可以薯蔓或豆稿饲之,或以谷壳数斗用沸水泡透,杂粮窍(秕)麦麸棉饼饲之,夜以早稻草四五束,则不饥;春初饲干草如冬,春末饲生(青)草如夏;夏日纵食青草,暑日酷烈不宜放牧,割草以水浸湿,俟稍凉后饲;秋初青草独丰,食之易饱。前人养牛经验一直为后人沿用。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力量不断充实,推广科学养牛。广泛推行“栏干食饱”“五勤”(勤放牧、勤喂食、勤饮水、勤垫栏、勤出粪)和“四净”(饲料净、饮水净、牛舍净、牛身净)简易实用的饲养管理技术,及推广青贮饲料,逐步提高科学养牛水平。20世纪80年代后,为适应养牛商品生产需要,推广人工种草,或种植绿肥,收割紫云英茎叶喂牛,牛粪肥田;或小面积稻田实行粮草换茬(早稻—晚大豆—黑麦草),利用稻草、豆稿、黑麦草喂饲役乳兼用牛。黎川县日峰镇下桥村养牛专业村牛群日益扩大,为使牛群有充足饲草饲喂,在当地农牧部门指导下,对花生稿、豆稿进行青贮。还充分利用洪门水库消落区种植黑麦草200多亩,改变粗放利用资源方式,提高科学养牛水平。有的水库和商品鱼生产基地,渔牧结合,种植苏丹草、黑麦草饲鱼喂牛,牛粪肥田肥水。 |
关键词: | 耕牛 畜牧业 |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