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红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2329
颗粒名称: 一 红薯
分类号: S531
页数: 3
页码: 1428-1430
摘要: 红薯俗称番薯,是主要旱粮作物之一。
关键词: 红薯 旱粮

内容

(一)种植规模 红薯俗称番薯,是主要旱粮作物之一。域内引进红薯种植始于明朝后期。清《抚郡农产考略》记载:“薯有田诸、山诸二种,田诸抚属皆有之,临崇宜东四邑出产尤多,间种山诸味极劣”。民国33年(1944),域内甘薯种植面积91051亩,产量10561石(约570吨);36年,域内红薯产量2118870石(约114419吨)。
   1950年—1952年,域内大力发展红薯生产,3年红薯种植面积依次比1949年增长35.7%、47.2%、30.0%;总产量比1949年增长58.3%、58.0%、47.2%。1953年—1958年,红薯持续稳定发展,年均种植面积177651亩,总产14102吨,亩产折谷(5斤鲜薯折谷1斤,下同)79.4千克。1958年红薯播种面积成为域内历史之最,随后时有起伏。“文化大革命”期间,随着双季稻的发展,红薯播种面积骤减,年均种植面积113559亩。特别是1968年,红薯播种面积仅69400亩。亩产152.2千克,总产17281.1吨,单产显著提高。1978年至1987年,域内红薯种植面积89670亩~117144亩,亩产134千克~192千克,总产13710吨~21555吨。1996年至2011年,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旱粮生产,加之新技术的推广,红薯种植面积逐年回升,单产、总产大幅度提高。种植面积211905亩~306285亩,亩产提高到336千克~533千克,总产75483吨~123924吨。2011年,红薯亩产、总产分别创历史最高纪录。
   (二)主要品种 新中国成立初期,域内以种植白皮红心薯、番薯、洋薯为主。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引进推广胜利百号、赣南1202、赣南601等品种。胜利百号亩产3000千克~3500千克,出粉率比当地传统品种多50%~60%。70年代至80年代引进徐薯18、标心红。鲜薯亩产5000千克左右,为域内高产品种。2000年域内红薯品种有:胜利百号、红皮红心薯、白皮红心薯、云南薯仔、枫树叶薯、六十六薯、胭脂薯、粉薯、山怀山薯、鸡脚叉、岩薯5号、皖薯3号、紫脚板薯等。2001年至2011年域内红薯品种有:渝苏303、岩薯5号、徐薯22、鄂薯6号、广薯87、龙薯1号。
   (三)栽培技术 域内栽培红薯分早、晚两季。夏季插藤为早红薯,秋季插藤为晚红薯。新中国成立前,黎川等地农民多将红薯作晚秋作物,少数作春插作物。春插用块根育苗,再剪苗扦插,多栽于旱地;秋插的多栽于水田,在早稻收割后剪茎蔓扦插,栽得越早,产量越高,霜降前后收获。推广应用新技术主要有: 温床育苗 20世纪50年代以前采用露地育苗,出苗、生长慢,影响栽插。60年代以后采用薄膜覆盖育苗。
   高垄栽培 红薯是块根作物,高垄能增厚土层,提高土壤含水景,利于排灌,增产效果明显,此种技术沿袭至今。
   改大翻蔓为手提蔓 80年代以前,域内种植红薯均是采取大翻藤蔓,不仅损伤叶片,而且叶片面积指数和绿叶展开数均有明显降低。80年代后期,在红薯中后期改传统习惯大翻蔓为手提蔓,增产效果显著。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