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李世贤汪海洋部转战抚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1829
颗粒名称: 四、李世贤汪海洋部转战抚州
分类号: E29
页数: 1
页码: 1051
摘要: 同治三年(1864)初,当清军围困天京时,天京粮源日竭,决定由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率兵入赣就粮,待秋收粮足再返旗东归,以解天京之围。李世贤率谭星、李仁寿、林正扬于正月十九日进入江西,占领金溪、南丰、新城,后退至福建、浙江。三月中旬,李世贤又与汪海洋在浙江昌化集结,然后分兵南下:一路由汪海洋与听王陈炳文率部赴皖南,四月十五日,进抵金溪、东乡之间。
关键词: 李世贤 汪海洋

内容

同治三年(1864)初,当清军围困天京时,天京粮源日竭,决定由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率兵入赣就粮,待秋收粮足再返旗东归,以解天京之围。李世贤率谭星、李仁寿、林正扬于正月十九日进入江西,占领金溪、南丰、新城,后退至福建、浙江。三月中旬,李世贤又与汪海洋在浙江昌化集结,然后分兵南下:一路由汪海洋与听王陈炳文率部赴皖南,四月十五日,进抵金溪、东乡之间。四月二十二日,汪海洋等设伏兵于浒湾斜头、丁牲等地,败清道员王沐,击毙参将刘志友、都司方桂兰。此后据守浒湾、金溪、东乡一带。另一路由李世贤与来王陆顺德、戴王黄呈忠率领,经皖南于四月初五至广丰,后经铅山、金溪,在浒湾与汪海洋、陈炳文部会合。四月十五日,李世贤从浒湾进军抚州,次日凌晨挺进至抚州城外河东湾,清水师刘于浔获讯,急令飞划3营顺流俯冲,冲锋营也由千金陂横出共同抵挡,太平军在洋炮掩护下,上午即攻至文昌桥,清军节节败退,营官胡迪堂等命守城清军施放排炮,太平军乃转移至桥头民房内,以墙壁作掩护频频向清军反击,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击毙胡迪堂等人。十八日晚,太平军复向文昌桥进攻,因无后援难以取胜,回师浒湾。二十五日太平军进据宜黄,二十六日占领崇仁。此后,李世贤以崇仁一带为据点,与据守浒湾、金溪、东乡的汪海洋、陈炳文及南丰的王宗李文茂相互声援,多次打败来犯清军。
   太平军入赣就粮,清廷视为心腹大患,令曾国藩、左宗棠从江苏、浙江、湖南等地调兵增援江西。同治三年(1864)六月十六日天京失陷,使李世贤、汪海洋处于不利地位:据守浒湾的汪海洋迫于清军提督鲍超、总兵王开琳、道员王德榜等部四面环攻,于七月初四突围出走。七月初十,鲍超等进攻东乡,陈炳文败走金溪。七月十二日,陈炳文及宁王张学明、奖王陶金会等6万余人及洋枪队7000余人向鲍超投降。七月十五日,汪海洋、利王朱兴隆、天将丁太阳部攻占新城,次日败于鲍超,天将陈玉林等被俘,太平军弃城走南丰、石城,后转战闽粤。据守崇仁的李世贤部在清江忠朝、席宝田等6路进逼下,弃城走宜黄,后经南丰、广昌,进围宁都,亦转战粤闽。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世贤
相关人物
汪海洋
相关人物
谭星
相关人物
李仁寿
相关人物
林正扬
相关人物
刘志友
相关人物
陈炳文
相关人物
曾国藩
相关人物
张学明
相关人物
朱兴隆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金溪
相关地名
南丰
相关地名
新城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
东乡
相关地名
江苏
相关地名
浙江
相关地名
湖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