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民起义与暴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181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农民起义与暴动
分类号: E29
页数: 3
页码: 1045-1047
摘要: 南城县珀玕乡(今沙洲镇)人邓茂七,原名邓云,明正统初年(1436)因愤杀豪强,改名邓茂七,与弟避匿于福建宁化乡绅陈正景家,不久流亡沙县,定居于二十四都黄竹坑,以佃耕为生。当地官府为防叶宗留率领的福建矿工起义军进攻,编民为甲,自置兵器以护地方。邓茂七被推为总小甲。明正德六年(1511),临川县东部农民起义军联结成3股:高湖一股以徐仰四、傅杰一为首;南坊一股以乐庚二、陈邦四、揭端三、艾茹七、艾茹八为首;冶塘一股以王珏五为首。
关键词: 农民起义 暴动

内容

一、邓茂七起义 南城县珀玕乡(今沙洲镇)人邓茂七,原名邓云,明正统初年(1436)因愤杀豪强,改名邓茂七,与弟避匿于福建宁化乡绅陈正景家,不久流亡沙县,定居于二十四都黄竹坑,以佃耕为生。当地官府为防叶宗留率领的福建矿工起义军进攻,编民为甲,自置兵器以护地方。邓茂七被推为总小甲。
   正统十三年(1448)四月,邓茂七在福建沙县领导农民抗田租,县府派军卒300余人捉拿邓茂七,邓茂七带领佃农杀死巡检及知县,邀陈正景等到沙县陈山寨歃血为盟,宣布起义,建立政权,号称“铲平王”。起义军攻占闽赣交界的杉关,连下光泽、邵武、顺昌数县,威震东南。福建尤溪炼铁炉主蒋福成组织炉丁和农民万余人袭据尤溪,声援邓茂七。不久,蒋福成、邓茂七联合,全歼“进剿”沙县邓洪新官军2000余人,并向闽中延平府(今南平)挺进,尔后分兵南下海宁、泉州等20余州县,前锋进至广东海阳,义军发展到80余万人,控制大半个福建。穷苦群众纷起响应的达数万人。起义军“还破石城,陷瑞金,余党蹂入广昌新坊,建昌千户杨清统千余人剿贼,俱战死”。在广昌期间,为抵御官军围剿,在广昌县驿前镇姚西村后的三角排上,修建一座城堡式山寨,山寨设两个石门,只能容一人出入,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明王朝先以御史丁暄招抚,邓茂七与诸首领拒绝投降。朝廷命都督刘聚、佥都御史张楷率京军2万人、浙江漕运军2.7万人进行镇压。邓茂七与明军激战。翌年二月,义军黄琴、罗汝暗通结明军,诱杀邓茂七。之后,起义军推举其侄邓伯孙为首领,踞九龙山继续抗明。五月,邓伯孙被俘杀,起义失败。
   二、东乡农民起义 明正德六年(1511),临川县东部农民起义军联结成3股:高湖一股以徐仰四、傅杰一为首;南坊一股以乐庚二、陈邦四、揭端三、艾茹七、艾茹八为首;冶塘一股以王珏五为首。义军建栅寨数百座,聚众万余人,杀贪官惩污吏,大败临川知县龙诰率领的官军。朝廷甚为震惊,急遣右都御史陈金调来广西“狼土兵”,分别屯兵毋城、黎墟、冶塘。另由两广副总兵张勇统领官军,岑鎏、岑猛统领目兵,分道并进,包围义军。起义军寡不敌众,先失利于熟塘,再受挫于南辽,最后败于赤岸、荫岭。这次战斗义军256座栅寨被破,1.3万人被斩首,750余人被俘。官兵、土兵乘机戕害百姓,“有巨族数百口阖门罹害者”,“所掠妇女皆指为贼属,载之数船而去。”当地民谣曰:“土贼犹可,土兵杀我”,士民皆切齿深怨。
   为强化临川东部的封建统治,次年朝廷析临川5个乡,进贤3个都,金溪、安仁(今余江)各2个都,余干1个都设立东乡县。一些被迫受招抚的义军密谋在县城暴动,由于事机不密,江西兵备副使胡世宁利用义军内奸王赛一等为内应先行镇压,乐庚二、艾茹七、陈邦四等300余人罹难。
   三、清初抗清斗争 明末李自成农民军进攻北京,推翻明王朝。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败亡。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号召各地开展抗清斗争。临川人揭重熙积极响应,会同福宁(今福建霞浦)副总兵洪日升率领部队赶赴南京,协助福王抗清。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兵攻陷南京,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继续领导全国抗清斗争,揭重熙投奔福州,唐王命其负责联系建昌、抚州之兵。广昌县揭衷熙、揭暄父子亦举义兵活动于闽赣边境建宁、广昌、长汀一带。
   此时,明军左良玉拥军自重,以80万之众聚集武昌,不抗击清兵反而残害地方。清兵南下,左良玉投降。左良玉军后营总兵金声桓向清军请命,“收江西以自效”,遂与原李自成部降将王体忠合营屯兵九江。六月,金声桓率兵入南昌,江西府县官吏皆放弃职守逃避他处,惟湖东分巡道王养正与江西布政使夏万亨,建昌知府王域、推官刘允浩等辅佐益王朱由本起兵于建昌。揭重熙与艾南英、曾亨应等则在抚州招募乡人,组织抗清队伍。七月,金声桓令王体忠领兵下抚州、趋建昌。此时有明宗室保宁王自河南来到建昌,该人喜好谈兵,深得朱由本信赖,令其组织指挥抵抗兵临城下的王体忠,及战而败,3日后城破,益王朱由本等被俘,建昌府属各县皆降。逃亡福建的益王家族中的永宁王朱慈炎率领数万将士回攻建昌、抚州,一度收复两地。不久被王体忠击败,朱慈炎、曾亨应被俘。
   顺治四年(1647),王来八聚众数万人,活动于吉水、永丰、乐安等地,并与兴国、宁都、崇仁等县农民起义军相呼应,抗击清军。九月十六日,王来八部在永丰古县被清副将徐文灿击败,退至乐安县罗陂梅坑。义军杨拱卿部则转移至崇仁谢坊一带,此后在乐安公陂(今公溪)、龚坊与清军展开激战,义军死伤900余人,被俘700余人。余众由龚心国率领,退至潭港白石岭、东坑等地,复遭清军镇压。十一月,清军前往“围剿”王来八。王来八令熊龙率2000余人前往阻截,接战失利损失过半,熊龙投降。王来八带领义军退守乐安与宁都交界的高坚山寨。二十四日,清副将刘一鹏以炮火分兵夹击山寨,王来八兵败被杀,起义失败。
   顺治五年(1648)正月,金声桓、王得仁据南昌反清,临川人傅鼎铨、揭重熙起兵声援,金声桓败死,诸军散去。傅鼎铨、揭重熙继续在张自盛、曹大镐军中协助抗清,有众数万人,转战于邵武、铅山一带。八年八月,傅鼎铨在上饶张村被俘,押至南昌,令其投降,不从,又令其写信劝降揭重熙亦不从,从容就刑。十一月,揭重熙在百丈礤被围,颈项中箭,俘往福建建宁。临刑昂首受刃,面容不改。
   四、广昌农民起义 清顺治五年(1648),明叛将、清江西总兵金声桓与副总兵王得仁起兵反清复明,广昌绿林武装张自盛军活跃于新城、泸溪(今资溪)。广昌县一支农民义军在陈百花(号称陈五总)率领下,在苦竹镇潘田村阳石结寨抗清。清军建昌营兵无力南顾,由广昌知县沈寅出面招抚,“仍允居寨屯垦”。后有农民周二曾领众加入义军,军力渐丰,义军拒绝抚招。沈寅自知广昌孤城难守,又割大罗岭、苦竹、南源、文上数十里地归义军统辖。陈百花修仓廒,屯谷盐,铸铜钱,设河税,以图大举。陈百花死后,曾文标、肖来仪继任首领,兵力增至数千,统辖村落数十都,义军曾会合宁都青阴、麻田农民军先后攻占过广昌、新城县城,威震建昌、抚州、赣州、汀州、邵武各地。
   顺治十七年(1660)四月,江西巡抚调建昌营、虔州(今赣州)营、省营4000余人,由建昌知府高天爵统领,并调广昌人和会、南丰忠义会乡兵助战。五月二十三日高天爵移兵头陂,先打败宁都青阴义军。八月又镇压谢三总义军400余人,截断阳石寨外援,并重兵围寨,但义军坚守山寨。次年六月初二,终因粮草断绝,山寨失守,义军战死者1210人,拒俘而跳崖自尽者445名,被俘者仅77名。黄懋伦等部分义军杀出重围,复招集千余人活动于新城县横村,继续抗击清军。
   五、杨玉泰起义 清康熙十六年(1677),杨玉泰乘三藩叛乱之机,组织反清起义,在宜黄、乐安、崇仁等山区集结后,派蔡仕伯率一部进驻宜黄,自率主力驻乐安,以便互相支援。清江西总督董卫国派兵镇压,义军作战不利,宜黄、崇仁相继失守,蔡仕伯降清。杨玉泰在大岭抗击清军,败退乐安。接着,清军攻占乐安,杨玉泰亦降,起义失败。
   六、天地会暴动 清嘉庆年间,福建省建宁县李凌魁以传授大乘大戒经为名,创立天地会,用暗号联络,发展教徒。广昌县赖达中,石城县廖广周、李奇天,宁都州李步高、王定珍等入会,各自吸收教徒,共发展2500余人人教,并密议举行反清起义。
   嘉庆七年(1802),因李凌魁被捕处死,廖广周、赖达中等天地会首领紧急商讨应变之计。“造如意图书、号票给徒众”,定于次年十月十二日在广昌驿前姚坊竖旗起事,李奇天等在各所住村庄聚众接应,各带长矛、短刀、鸟枪,计划先踞广昌驿前为基地。因连日大雨,届期集合者仅400余人,众多教徒因雨阻在途,廖广周令暂时解散,改期举事。驿前富绅赖待诏等人一面出资招募乡勇,一面急驰县府请兵围剿。十三日,兵弁、乡勇麇集,展开全面搜捕,赖达中等57人于战斗中牺牲,104人被捕;宁都、石城两县在途之教民亦被兵勇沿途截杀,死616人,被捕者447人。
   七、边钱会起义 19世纪中叶,边钱会兴起于吉安、建昌等府。临川边钱会由王瞎子于清嘉庆十年(1805)创立。他们以铜钱涂朱砂,描金字为号。官府多次捕捉,均不能禁绝。咸丰二年(1852)二月,李运红率边钱会众728人,自宜黄进至崇仁凤岗圩一带,冲入巡检司衙内,擒官劫富。3日后由凤岗转城洲上操练,遭清军袭击,败走大罗。接着,崇仁知县薛凤书、外委周得风带兵分路穷追,搜杀殆尽,首领李运红、芦金标、邓拐子等被杀害或监死。
   太平军进入抚州后,边钱会发展势头迅猛。咸丰六年(1856)三月,当太平军张三和率部首克南丰城时,五十二都林茄俚带领边钱会众加入太平军。五月,林茄俚部占据福日庵,转战二十八都、二十九都时,林茄俚不幸牺牲。七月二十三日,太平军杨辅清会合边钱会众二克南丰城,歼灭南丰守城外委把总郭树英等200余人。次日攻克新城县,处死知县诸葛槐。七月二十九日,边钱会众攻击泸溪(今资溪),遭到知县田彬的阻击,转而与太平军一道占领贵溪,阵斩带勇生员郭守谦,不久又攻克铅山,直逼广信府(今上饶)。七月十八日,边钱会众攻打永丰县,大败清军。七年六月十七日,谢芸标率领2万多名边钱会众转战至广昌县头陂,与清军王鑫接战失利,退守广昌县城。南丰及广昌甘竹太平军闻讯赶来增援,退守广昌县城的边钱会众亦返身杀回,受挫后撤出县城。太平军失败后,边钱会也随之消失。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邓茂七
相关人物
黄琴
相关人物
罗汝
相关人物
李自成
相关人物
刘一鹏
相关人物
金声桓
相关人物
王得仁
相关人物
杨玉泰
相关人物
李凌魁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城县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
广昌县
相关地名
临川县
相关地名
金溪
相关地名
石城县
相关地名
资溪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