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事落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1777
颗粒名称: 三、军事落实
分类号: E282
页数: 9
页码: 1016-1024
摘要: 1953年—1955年,各地民兵干部在民兵冬训期间与民兵一并受训。1959年,采取军分区、县(市)、公社3级组织集训和与民兵同训的方法培训各级民兵干部,共集训民兵班至团武装干事、部长3881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民兵训练一度中断。1969年苏联军队挑起珍宝岛事件,全区从1970年开始恢复训练,至1972年增设打飞机、打伞兵、打坦克内容训练,分期分批培训全区各级97%民兵干部。
关键词: 军事落实 民兵

内容

民兵干部训练 1951年9月—10月,各县(市)人武部普遍举办2期~3期民兵冬训教员训练班,训练对象为民兵中队长、指导员和分队长。科目以政治教育为主兼军事课目。每期训练时间为6天,军事课目和政治教育比例为1:9。共训练民兵干部1138名。1952年秋收以后,各地又举办2期民兵冬训教员训练班,共训练民兵干部(民兵分队长、指导员和部分基干民兵班长)2460名。
   1953年—1955年,各地民兵干部在民兵冬训期间与民兵一并受训。1959年,采取军分区、县(市)、公社3级组织集训和与民兵同训的方法培训各级民兵干部,共集训民兵班至团武装干事、部长3881人。
   1960年1月15日—25日,军分区集训全区各基层人武部部长。之后,各县(市)、公社分别集训民兵营(连)长、排(班)长,训练时间不少于7天,军政比例为7:3。全年共训练各级民兵干部1.85万名,有70%民兵干部胜任教学和组织民兵训练工作。
   1962年—1963年,各级民兵干部训练安排射击投弹,工事构筑,利用地形地物,防空、防化等科目,两年训练民兵排以上干部7665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民兵训练一度中断。1969年苏联军队挑起珍宝岛事件,全区从1970年开始恢复训练,至1972年增设打飞机、打伞兵、打坦克内容训练,分期分批培训全区各级97%民兵干部。
   1973年—1975年,军分区每年举办两期专武干部学习班,每期1个月左右,进行射击、投弹、地雷爆破、单兵班的战术训练等科目,共培训专武干部2200人,其中70%达到“三会两能”(即会讲、会做、会教;能组织民兵训练、能指挥民兵执行战斗任务)。各县(市)每年利用10天~15天时间对民兵营连长进行轮训,进行射击、投弹、单兵战术、爆破、打坦克训练以及民兵传统战法的教育和训练,共集训营连长6025人,70%营连干部达到“三会两能”要求。1976年,突出民兵干部教学法集训,各县(市)人武部以15天~20天时间举办民兵营连长集训,在参加训练1810人中,有60%基本会组织民兵训练。
   1977年—1980年,军分区每年举办2期专武干部集训,时间15天~30天不等,进行射击、投弹、爆破、战术科目教学法和伏击战的组织指挥训练以及民兵考核标准、方法等内容的学习与集训,共培训专武干部1201名。各县(市)人武部每年以20天左右时间集训民兵营连长,进行1次~2次应用射击,跪、卧姿和持枪投弹、班的攻防战术教学法训练,部分县还安排打坦克基本常识教育和训练,共培训民兵营连长8434人。各课目基本达到“三会两能”的占85%。
   1981年,各县(市)人武部用10天~15天时间培训基干民兵连(排)长1760人,有1674人完成训练科目。1982年初至5月底,为改革民兵炮兵分队训练方法,摸索自学经验,各县(市)人武部按照军分区统一部署,首次组织69名民兵炮兵分队干部进行函授作业。6月5日—19日,举办一期有38人参训的全区民兵通信分队连排长集训。8月10日—17日,军分区在南城县组织基干民兵连排长培训方法的改革试点,参加试点培训人员109人,进行射击、单兵进攻战斗动作、单兵综合演练、投弹、爆破、民兵战场救护的教学法训练,基本达到“四会”(即会讲、会做、会教、会组织民兵训练)标准。
   1983年,军分区分别于2月28日—3月29日和6月6日—7月1日,举办全区新任职专武干部和民兵82迫、侦察分队连排长集训,有210人参加集训。专武干部进行射击(步、冲、机枪基本射击)、战术(单兵战斗动作和综合训练)、投弹、爆破等基础科目训练;民兵82迫分队连排长进行82迫击炮基本操作、射击指挥训练;侦察分队连排长进行侦察专业技术和战术科目教学法训练。是年,除东乡县以外,各县(市)人武部在民兵训练开训前,集中力量狠抓连排长和教学骨干培训,共培训连排长535人,达到“四会”要求的占90%以上。
   1984年—1986年,军分区每年都举办1期~3期专武干部集训班,共有654人参加集训。各县(市)在民兵训练前,利用5天~7天时间对连排干部和小教员进行短期培训,有1192人参训,82.7%达到“四会”要求。1987年,各县(市)人武部普遍举办一期新任职基干民兵连排长集训,进行战术、技术基础科目和本级指挥科目训练,实训282人,占应训总数的89.5%。
   1988年,军分区分别举办专武干部集训班,有280名专武干部完成民兵训练大纲规定的训练时间和内容,并经考核取得军事训练合格证书,基本上完成专武干部(1987年以后任职的除外)3年一个周期轮训任务。南城、南丰、宜黄、黎川、金溪、东乡、资溪等县人武部还举办新任职专武干部短期业务培训,平均8.5天,共培训专武干部215人。崇仁县、抚州市有105名专武干部通过民兵、预备役业务函授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同年,各地在组织培训民兵连排长中,突出战术、技术基础科目和本级指挥科目及教学法训练,实训407人。资溪县人武部根据专业技术兵组建面扩大后,专业骨干缺乏的情况,及时集训专业技术分队连排长,省军区为此下发简报,推广该县做法。1989年5月,军分区举办一期专武干部指挥科目训练,实训××人。至此,全区累计有×××名专武干部完成大纲规定的训练时间和内容,经考核取得军事训练合格证书,完成省军区赋予的专武干部周期轮训任务。之后,南丰、乐安、临川、崇仁、资溪县人武部,举办新任职专武干部短期业务培训,平均10天半,共培训专武干部×××人。南丰县人武部采取以会代训、短期轮训、函授训练的“三结合”训练方法,摸索专武干部领取合格证后进行巩固提高训练的新路子。此外,各地普遍采取基础科目与民兵同训,指挥科目单独组训的做法,共训民兵连排长×××人。
   1996年,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军分区组织68名人武干部集训,各县(市)共组织×××名基干民兵连(排)长集训。10月10日—23日,组织军分区和县(市)人武部两级机关进行为期14天的应急兵员动员室内想定作业,圆满完成演练任务。
   1997年—2005年,军分区和各县(市)人武部每年都要组织1次~2次参谋人员、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进行以军事理论、高科技知识、军事法规、业务基础和计算机操作为重点内容的训练学习。同时,采取函授学习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围绕训练法规和民兵预备役业务等内容,通过分散自学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训练,使全区85%以上人武干部能使用、操作计算机。人武、专武、民兵三支干部队伍军政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006年抚州军分区党委研究决定,对军事训练实行“一票否决制”,凡年度训练未达标的,单位取消综合评先资格,个人不能作为提升对象和列为后备干部。对取得训练考核前三名的单位,分别给予1万元、8000元和6000元的奖励;个人分别给予1000元、800元和600元的奖励。对训练成绩靠后的人武部取消评先资格。为确保训练任务落到实处,军分区与各县(区)人武部签订《军事训练责任状》,严格训练奖惩。同年2月,结合“学、查、训、整”活动,完成首长机关共同科目训练,手枪射击合格率90%,体能达标率85%。3月组织全区110名干部参加以手枪射击、队列和体能为主要内容的共同科目训练,参训率、合格率均达到100%。4月20日—30日,按照“巩固提高、补缺补差、重在实用、提高素质”的思路,本着培养一支“爱武、习武、精武”和“能组织、会管理、懂指挥”的专武干部队伍,军分区在教导队组织全区××名新任职专武干部进行为期11天的集中强化训练,重点学习军事法规、基本技能、动员业务、组织指挥四大类14项内容,合格率100%。6月以军区按纲施训质量抽考为契机,采取“统一组织计划、统一作业指导、统一命题考核”的方法,按照“早上时间训体能,正课时间训技能,课余时间背理论”的训练要求,组织军分区、人武部两级机关进行为期30天的集中强化训练,重点学习军事理论、武器装备操作使用、参谋业务基础、专业技能、战术作业和体能六大类36项内容,并进行训练考核,所训科目合格率96%以上,军事理论优秀率80%以上,业务技能良好率85%以上,体能合格率100%。9月13日一14日,采取“大集中组织,分层次实施,逐课题考核”的方法,对所属11个县(区)人武部98名干部的按纲施训质量进行普考,考核成绩总评良好。其中,军事训练合格率98.5%,优秀率80%;业务技能合格率100%,优秀率41%;中长跑合格率93%,单腿深蹲起立合格率93%,俯卧撑合格率85%。经验做法分别被《东海民兵》和《中国国防报》刊发。全年各级利用视讯网络系统,举办理论学习班12次。
   2007年1月,军分区在南城县人武部进行《应急作战训练纲目》学习运用试点,抽调全区军事素质好、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编写辅导教材,解决军分区、人武部训什么、怎么训的问题,其学习与运用《纲目》的做法被省军区转发。3月组织全区×××名干部参加以手枪射击、队列和体能为主要内容的共同科目训练,参训率、合格率均达到100%。8月紧贴应急作战任务,围绕战时国动委组织指挥机构编成、职能区分、组织实施动员支前程序等问题,防卫区带11个联防区指挥机构开展“赣抚—2007”防卫作战检验性演习,县(市、区)国动委主要领导参加演习,其中临川、黎川、乐安联防区完成以抚北火车站、桃木岭高架桥群目标和核金安铀业有限公司为防卫目标的实兵战术演练,结合编组联训,检验完善作战方案,推动体系作战能力的形成。
   2008年2月底,组织公勤队进行队列训练,组织机关干部进行手枪射击预习。全区完成实弹射击考核,消耗步机弹××××发,手冲弹××××发,总评成绩良好。5月4日开始,军分区组织全区民兵尖子分三批次在临川区民兵训练基地进行集中强化训练,重点围绕5000米全副武装越野、投弹、实弹射击、战术基础、轻武器分解结合等方面内容,遴选民兵尖子。6月28日—7月1日,15名民兵尖子参加省军区在九江组织的民兵应急分队基础科目比武,取得单项第二的成绩,广昌县民兵饶军辉取得56式半自动步枪精度射击个人第三名。7月军分区带东乡、资溪两县人武部共××名现役干部接受省军区岗位练兵质量考核,重点检验两级首长机关业务技能、理论知识和体能,考核总评优秀。
   2009年2月—3月,抚州军分区集中组织首长机关带全区人武部军事科长集训,重点完成对新大纲知识的学习辅导和考核,编写“三个专题”(作战理论、防卫作战、非战争军事行动)18个具体课题、35个科目、70万字的学习辅导教材,制作31个配套多媒体课件,并印发各县区人武部。3月中旬组织全市××名参谋考核评比,遴选×人参加省军区参谋尖子比武,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其中两名参谋分别获得个人总分第一和第三名的成绩,一名参谋被省军区选拔参加南京军区战役参谋集训。2010年7月,在系统梳理首长机关和民兵两个大纲训练科目的基础上,确定首长机关、专武民兵干部、民兵分队三类对象20个专业100个重点训练科目,按照每个专业科目从军地优秀人才中选聘1名教练员(专家)的原则,统一组建百名教练员(专家)队伍;按照一个县(区)训练基地重点承训一支专业分队的原则,军分区共建3类21个基地,分别依托现有民兵训练基地、地方资源建设2个综合性、9个专业性训练基地,5个红色教育基地,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东华理工大学、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建立5个民兵技术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军地训练保障资源的效能。8月20日—21日,军分区在南城县民兵训练基地,组织百名专武民兵干部比武竞赛暨应急指挥所拉动演练,进行军事基础理论、3000米跑、56式冲锋枪实弹射击、抗洪抢险(森林灭火)想定作业和现地组织指挥、应急指挥所拉动演练、给养单元操作使用与热食制作、竞赛期间安全管理等8项评比竞赛。
   基干民兵训练 1951年—1955年实行冬训制度。训练中各地坚持生产与训练相结合,白天修堤、生产,晚上或雨雪天训练,并广泛开展以广播筒、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配合训练。进行步枪、手榴弹用法和地形地物的利用以及一般军事常识的科目训练,每年训练时间为7天~10天,军政比例为3:7。训练结束后,抽出1天~2天进行总结会操。共训基干民兵4.59万人。
   1956年实行任务下放,分散包训,劳武结合的办法,做到军政并重,采取小型、就地、分散的方法进行训练。1957年7月起为贯彻中央军委关于民兵和预备役合二为一的发展方向的指示精神,军分区于10月5日~11月24日先后在临川、南丰、资溪3个县进行预备役人员试点训练,每次训练时间10天~13天,共训练1146人。有398人参加步枪第一练习实弹射击,及格率为83%;有650人参加第二练习实弹射击,及格率占80%。
   1958年,全区正式实行预备役训练制度,年龄在19岁~22岁的基干民兵均划为预备役训练对象。各地认真按照军分区试点训练要求,增加“三防”(防原子、化学、细菌)训练。训练时间7天~10天不等,军政比例各半。全年共训17538人,其中15027人参加步枪第一练习实弹射击,总评成绩为优秀,并有1个营、2个连出现“满堂红”成绩。此外,各地还组织1700人进行军事野营训练,200人进行小口径步枪射击训练。
   1959年,各地开始把训练任务交给公社,并增训部分特种兵(今称专业技术兵)。
   1961年—1963年,各地在训练对象上,专业技术兵突出炮兵、通信兵、工程兵、防化兵、卫生兵训练;在训练内容上,步兵进行射击、投弹、利用地形地物和防空降、空投等基本技术与战斗动作等科目。全区共训步兵7.59万人,技术兵857人。其中94%人员参加实弹射击,完成练习的占82.7%,经省军区考核各科目测验均在及格以上。崇仁县沙堤公社民兵训练射击成绩总评优秀。
   1964年,在全国上下开展大比武、大练兵活动中,各地普遍推广“郭兴福教学法”。为树立典型,军分区、县(市)人武部和公社(厂、矿)层层进行试点,共培训郭兴福式民兵班119个。训练时间:农村为5天~7天,城市为12天。全年共训练民兵5.05万人,参加实弹射击2.57万人。全区共组织3.9万名民兵开展军事野营训练,并结合战备执勤任务实地演练121个武装基干连,计18361人。全区还组织1000余名民兵参加各项军事比武活动,并于1964年12月19日—26日派出68个单位民兵建制班,参加全省民兵比武大会。
   1965年,根据省军区“普遍轮训、轮流打靶”指示,全区掀起训练高潮,95%生产大队的民兵都开展训练,参训人员13.87万人。各种武器实弹射击总评成绩均为优秀,涌现出307名特等射手和一批神炮手。临川县山头公社(今属上顿渡镇)龙家大队82迫击炮班、金溪县珊城公社(今属秀谷镇)先锋大队炮班的民兵,在训练考核和表演中均取得5发5中和6发6中的成绩,获神炮手称号。全年全区参加军事野营训练7.46万人,参加游泳训练7.35万人,其中武装泅渡1259人。抚州镇还举行8000人的动员大会,组织1200人横渡抚河。
   1970年,全区除对基干民兵进行普训外,还着重抓民兵独立团和各级骨干的训练,进行射击、投弹、刺杀、利用地形地物等战术、技术动作和“三防三打”(即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打飞机、打伞兵、打坦克)、野营训练等科目。南城县株良公社立新大队民兵在训练中创造“三练武”的练兵方法(即小型就地、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地练)。全年参训基干民兵6.61万人,民兵独立连、营、团参训14563人,总训练时间27.3万小时。参加实弹射击的基干民兵3.06万人,参加各级举办的“三打三防”骨干学习班的基干民兵1.55万人。此外,参加各地组织的以作战方案为背景的野营训练达22.95万人次。
   1972年,全区重点抓基干民兵基础训练,突出以射击、投弹、刺杀、爆破、“三打三防”,利用地形地物等基础科目的训练。训练时间40小时~60小时。仅上半年全区就训练基干民兵37.86万人,占基干民兵总数的96%,参加实弹射击的有4.29万人,另有部分民兵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
   1973年,狠抓武装基干民兵培训。进贤、临川、东乡3个县和抚州市结合“三防”基本知识教育,先后集训打坦克骨干,培训打坦克班组85个429人。黎川、资溪2个县结合担负反空降任务,组织以作战方案为背景的实地演练。训练时间:武装基干民兵为1个月,基干民兵为15天~20天。各地在组织民兵训练中,自制木枪713支、练习手榴弹6315枚、土地雷800个、土坦克3辆,解决教学器材不足问题。全区共训武装基干民兵1.56万人。基干民兵18.38万人参加实弹射击6.91万人,取得及格以上成绩有4.35万人,其中有354名民兵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
   1974年,全区按照总参谋部三年民兵训练纲要,狠抓武装基干民兵基础训练,完成射击、投弹、爆破、战术和打坦克训练。训练时间为20天,80%的武装基干民兵基本掌握所训科目的动作要领。1976年,省军区在南城县召开民兵三年训练纲要现场汇报会,之后各地普遍抓1个~2个先行连,培训1个~2个先行班,通过典型引路,带动全区民兵训练。
   1981年,全区有基干民兵66274人,实训23460人,到训率为90.7%,合格数21069人,占实训人数的89.3%。另有113个班、38个排进行高机、高炮实弹射击。
   1985年后,全区认真贯彻民兵工作“十六字”方针,全面进行训练工作调整改革。在组训形式上,逐步改乡(镇)分散训练为县集中训练,训练重点以专业技术兵为主。规定每县(市)每年只训2种~3种专业兵,并适当增加专业技术兵的训练人数。在训练内容上,改军政教学为军政科文并举,使军事知识与经济建设合二为一。采取步兵分队以县或分片设点集中训练,专业技术兵以县(市)或由县(市)人武部统一组织实施的办法,其中有7个县全部采取分片设点联训,有4个县(市)采取以县集中或分片设点集中训练。全年共训5339人(步兵2846人、专业兵2493人),占应训总人数99.8%。合格总人数5252人,合格率为98%。1986年共有8个县实行以县集中训练,4个县(市)实行以县(市)集中和分片设点两种形式的训练,训练点从上年96个,减少到17个。至12月20日全区实训2700人,到训率为100%,实现年度训练任务参训率、合格率和储备率3个100%。
   1987年,各地开始利用已建成的民兵训练基地集中训练。全区实训2710人,到训率为100%,经军分区逐县考核验收,参训对象各科目平均成绩达良好以上,合格率和储备率为100%。
   1989年10月8日—10日在抚州市靶场举行全区基干民兵部分军事项目比赛。进行步兵第一、二练习实弹射击,手榴弹投掷,轻武器夜间分解结合,有线通信兵攀登、500米收放线、线头接续7个项目,有96人参赛。各地坚持勤俭练兵,收旧利废,自制训练器材。全区共自制训练器材269件,训练专业技术兵××××人,步兵××××人。参训民兵全部进行轻武器实弹射击和手榴弹实弹投掷,总评成绩均在良好以上,优秀率为37%,训练“三率”为100%。另外,各地还针对北京部分地区出现的政治风波,普遍对应急分队进行3天~5天复训或演练,共训应急分队民兵××××人。
   1990年—1992年,全区民兵训练坚持“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的指导方针,突出专业技术兵和应急分队的训练,实训基干民兵××××人,合格率、合格储备率达100%。1993年—1995年,全区认真落实“八五”期间基干民兵组训规划,突出训练重点,狠抓规范化训练,积极开展优秀“四会”教练员评比竞赛活动,较好地完成各年度民兵训练任务,参训率和合格储备率均达到100%。
   1997年,南城、崇仁、乐安3个县人武部完成“退伍军人复训、民兵高技术专业分队补差训练”试点任务,全年全区实训基干民兵××××人。1998年,全区实训基干民兵××××人,占应训民兵的104%,合格率、储备率均达100%。
   1999年各县(市)广泛开展科技练兵活动,实训基干民兵××××人,民兵应急分队××××人,占应训任务的100%,训练合格率、储备率均为100%。2000年共训基干民兵××××人,民兵应急分队××××人,训练总评成绩为良好。合格率、储备率为100%。
   2004年,依据新一代《军事训练条例》《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军分区开展以提高军事训练质量效益,谋求军事训练新突破大讨论,使全市民兵遂行任务能力大幅提高。专武、民兵干部训练落实训练时间7天56小时;民兵应急分队训练、民兵专业分队训练分别落实训练时间15天120小时。所训练科目经考核,合格率95%。2005年3月至9月底,全区基干民兵集训××××人,其中,森林防火×××人、抗洪抢险×××人、专业技术兵××××人,落实训练时间15天,训练总评成绩良好,达到参训率、合格率、储备率3个100%,
   (三)普通民兵训练
   1951年12月,进行大规模普通民兵训练,在科目、内容、时间、经费筹措方面同基干民兵。组训形式上采取以乡(村)为单位分散、分期训练,利用早上学军事,晚上学政治或利用2天进行政治教育。在训练结束前,以区(乡)为单位进行8小时~9小时会操和总结,以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全区参训民兵总数85137人。
   从1957年开始,根据总参谋部“普通民兵不再冬训”的指示,各地结合民兵整组、整顿工作,对民兵进行政治觉悟和军事常识教育,共有34246人参加。各级人武部坚持在每年整组期间适当安排一些时间,结合形势任务,对民兵进行必要的政治和军事常识教育。
   1958年,随着“大办民兵师”的提出,民兵训练由农村发展到城市,由原来简单的军事常识教育发展到专业技术的战术训练。1973年建立周期训练和分级训练制度,由单一的步兵训练进入有计划、有重点训练阶段。1981年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对民兵训练进行一系列调整改革,民兵训练由小型、就地、分散的群众性练武活动发展到以县、市民兵训练基地集中训练为主的正规训练。训练的重点从普通民兵转移到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
   (四)专业分队训练
   1960年,专业技术兵训练:炮兵、侦察兵训练对象以县城、公社基干民兵为主;通信兵、工程兵、防化兵、卫生兵、雷达兵则以城市基干民兵为主。各类专业技术兵同时要进行防空常识和队列训练。实行“对口”训练,邮电局培训通信兵,建筑公司培训工程兵,医院培训卫生兵。此外,临川县、南丰县还与驻地雷达部队挂钩,代训民兵雷达兵。步兵与专业技术兵训练时间均为10天。参训专业技术兵1.28万人,训练总评成绩优秀、良好。
   1977年9月,抚州军分区派出1个民兵高炮连,在南昌县境内的恒湖靶场参加全省民兵高炮分队对轰一五心机实靶水平实弹射击。1982年,军分区为搞好民兵训练的调整改革,先后在抚州市和南城县举办民兵通信专业集训和民兵训练“二改一”(即把两年训练时间安排在一年使用)试点,先后组织民兵高炮营在抚州市和金溪黄通公社举行空炮演习,全区民兵高机(炮)分队对航模拖靶实弹射击考核。从是年起,各县(市)人武部按省军区、军分区统一部署改革民兵炮兵分队训练方法,组织民兵炮兵分队干部进行函授作业,参加函授的干部69人。
   1983年6月6日—7月1日,军分区举办民兵82迫、侦察分队连排长集训。民兵82迫分队连排长进行82迫击炮基本操作、射击指挥训练;侦察分队连排长进行侦察专业技术和战术科目教学法训练。1988年全区实训专业技术兵××××人,占应训人数的101.6%。经军分区考核,高机、高炮、侦察、通信、82迫、队化、工兵等7个兵种均取得总评良好以上成绩。全年各地共训应急分队××个××××人。1990年—1992年,各县(市)组建民兵应急连,共计××××人,在民兵军事训练中突出专业技术兵和应急分队的训练。1996年,军分区突出抓民兵应急分队特别是应急营的建设,调整组织和布局、改进装备和训练,增强应付突发事件能力;在临川市、崇仁县人武部进行组建民兵工程分队、道路抢修技术分队和民兵训练保障工作试点,被推荐到南京军区参加高技术民兵专业分队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1997年,临川市组织基干民兵12.7高炮分队进行强化训练,在南京军区民兵应急分队建设座谈会作军事训练成果汇报表演,获对抗表演赛第一名。南城、崇仁、乐安3个县人武部完成民兵高技术专业分队补差训练试点任务。
   2000年,全区完成科技练兵科目15个。东乡县人武部研制的12.7毫米高射机枪模拟系统、资溪县人武部的抗红外空中烟幕课目参加省军区在南昌举行的科技练兵观摩交流活动。2001年全年共训民兵应急分队××××人,按升级要求完成15个训练日,做到训练时间、内容、效果“三落实”,训练成绩总评良好。
   2005年,以新整合的民兵分队为重点,突出抓好专业分队合成训练。围绕防卫作战中的情报获取与报知、重要目标伪装防护、生命线工作的抢修和空袭后果的消除;国防动员中的应急动员;支前保障中的保交扩路、物资支前、站点开设、医疗救护等内容,开展应急作战背景下的使命课题训练。全区共训民兵应急分队××××人,完成30个训练日。通过训练,提高应急分队人员智能、技能、体能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素质,为发挥应急分队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作用奠定基础。
   2006年6月和2007年7月,军分区分别组织全市民兵应急分队×××人,进行以轻武器精度射击、轻武器对抗射击和班战术(对居民区歹徒进行搜捕)为主要内容的比武竞赛活动,提高分队指挥员组织指挥能力和民兵应急分队遂行任务能力。
   2008年3月,结合扑救山火任务实际,指导各人武部集中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展开专项训练。全区共出动民兵1860人次,扑救山火15起。4月14日—21日,军分区在教导队组织全区人武部军事科长、新任职专武干部和重点民兵分队指挥员共55人,进行以军事谋略、军事技能、业务知识、教学法、指挥法、体能等科目为主要内容的集训。2009年8月上旬,军分区组织南丰县、广昌县人武部共155人,开展以南丰空军雷达站为重要防卫目标的民兵分队实兵对抗演练,摸索民兵分队对抗训练的方法路子。8月下旬,召开“抚雷一号”对抗演练观摩会,初步形成“五个一”的成果,着力解决“怎么编、如何防、训什么、怎么训、怎么指挥、怎么保障”等基本问题,为全区推开民兵分队对抗训练奠定基础。省军区参谋长叶志胜现场指导,其经验做法被省军区转发。9月23日—27日,结合军分区赋予的“四个管出”正规化管理试点任务,乐安县人武部组织县民兵应急分队60人进行森林扑火汇报演练。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资溪县
相关地名
南丰
相关地名
乐安
相关地名
临川
相关地名
崇仁
相关地名
进贤
相关地名
东乡
相关地名
黎川
相关地名
南城县
相关地名
南昌县
相关地名
广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