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平军主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1746
颗粒名称: (一)太平军主力
分类号: E26
页数: 2
页码: 991-992
摘要: 太平军于咸丰六年(1856)二月至同治三年(1864)八月在抚州境内活动,历时9年。咸丰六年(1856)二月,石达开部数万人由永丰县进入乐安县境,先后攻克乐安县、崇仁县、抚州府城。二月下旬石达开留部分兵力驻守抚州,亲率大部回援天京(今南京)途中进占东乡,分兵攻克金溪。
关键词: 太平军 抚州

内容

太平军于咸丰六年(1856)二月至同治三年(1864)八月在抚州境内活动,历时9年。
   翼王石达开部 咸丰六年(1856)二月,石达开部数万人由永丰县进入乐安县境,先后攻克乐安县、崇仁县、抚州府城。二月下旬石达开留部分兵力驻守抚州,亲率大部回援天京(今南京)途中进占东乡,分兵攻克金溪。驻抚州太平军于二月底至三月初相继攻占建昌府城以及南丰、新城、宜黄县城。七年十月,石达开统率10万大军从安仁(今余江)县进驻东乡、进贤、抚州、崇仁一带,与原驻抚州一带太平军会合。八年正月,石达开以“江西形势败坏,决以全力图浙(江)”为由,率大军由崇仁、抚州、东乡、进贤等地经邓家埠东进,留军略余子安部守抚州府,监军冷逢辰部守金溪城,将军张三和部守建昌府。四月中旬,冷逢辰部在清军进攻下弃金溪县城,经泸溪(今资溪)去浙江;四月二十日,余子安率万余人弃抚州城,经金溪去浙江;四月二十五日,驻建昌府太平军弃城经新城去浙江。
   国宗杨柳青部 咸丰六年(1856)七月十八日进驻广昌县城,二十三日移驻南丰县城,二十四日移驻新城县城,二十九日移驻泸溪县城,次日撤离。
   国宗杨义清部 咸丰七年(1857)六月,杨义清统军进驻广昌头陂,七月初三在广昌三官殿与湘军统领王鑫部接战失利,太平军杨辅清领兵来援又败,杨义清率大军退走长生桥,攻占南丰县城,十七日弃南丰县城,转驻他处。 忠王李秀成部 咸丰十一年(1861)正月十九日,李秀成统10万大军从广信府至南城,围攻建昌府城20日不下,二月初九转攻抚州府,十三日撤抚州围,二十日攻占崇仁县城,二十三日弃崇仁县移驻清江(今樟树市)。七月二十日,李秀成率10万大军自丰城再次围攻抚州府,八月初二撤抚州围,经浒湾东去。
   太平军某部 同治三年(1864)二月上旬进驻建昌府,二月二十日从新城、广昌转驻他处。
   侍王李世贤部 同治三年(1864)四月中旬至七月上旬,李世贤率数万人驻宜黄、崇仁两县,七月中旬弃崇仁驻宜黄,后弃宜黄走南丰,最后弃南丰经广昌撤往他处。
   听王陈炳文部 同治三年(1864)五月,陈炳文率数万人驻东乡、金溪一带,七月初十撤离东乡、金溪县城。次日,听王陈炳文、宁王张学明、奖王陶金会带6万太平军在金溪浒湾向湘军统领鲍超投降。
   康王汪海洋部 同治三年(1864)五月,汪海洋率4万人驻金溪浒湾一带,七月初四撤离浒湾去新城,十四日攻占新城县城,次日撤往福建。
   干王洪仁歼、佑王李远继、昭王黄文英部 同治三年(1864)八月从铅山县进入泸溪、新城一带,后经广昌县尖峰、塘坊、白水岭、杨家牌等地,欲会合李世贤、汪海洋主力,不久被清军击败,所部溃散。洪仁歼北走广昌,九月初九在白水(今赤水)被俘。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炳文
相关人物
陈炳文
相关人物
张学明
相关人物
陶金会
相关人物
李世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永丰县
相关地名
乐安县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
东乡
相关地名
进贤
相关地名
新城县
相关地名
南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