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对台宣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130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对台宣传
分类号: D63
页数: 2
页码: 781-782
摘要: 对台宣传贯穿于对台联络、接待、交流、经贸等各个方面。随着两岸形势发展,不同时期对台宣传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20世纪50年代对台宣传主要是动员台属写家信,通过电台广播或经港澳、海外转寄台湾。60年代,对台宣传着重于广播家信和关于去台军政要人家乡情况的稿件,传递亲属和家乡信息,触发其思乡之情;同时揭露美国在台侵略活动,呼唤对岸国民党军政人员团结起来反美爱国。全区编写专稿25篇,组写家信49封、图片4组、录音稿2篇。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对台工作机构瘫痪,对台宣传中止。
关键词: 对台宣传 抚州

内容

对台宣传贯穿于对台联络、接待、交流、经贸等各个方面。随着两岸形势发展,不同时期对台宣传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
   20世纪50年代对台宣传主要是动员台属写家信,通过电台广播或经港澳、海外转寄台湾。60年代,对台宣传着重于广播家信和关于去台军政要人家乡情况的稿件,传递亲属和家乡信息,触发其思乡之情;同时揭露美国在台侵略活动,呼唤对岸国民党军政人员团结起来反美爱国。全区编写专稿25篇,组写家信49封、图片4组、录音稿2篇。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对台工作机构瘫痪,对台宣传中止。
   1972年,区内恢复对台宣传工作,地、县(市)配备专职干部开展对台宣传。宣传对象由台湾中上层人士扩大到下级军官和广大士兵,宣传内容由单一的家信增加新闻专稿、图片和地方戏曲;改变以前约请台属写家信叙家常的宣传方式,着重宣传祖国大好形势、建设成就,报道家乡消息等;宣传手法由单一广播稿发展到录音讲话和录音报道;拓宽对台宣传渠道,由中央台和福建前线台增加福建台、云南台、国际台、厦门有线广播站。1973年—1979年,全区组写稿件878篇,被电台、报刊等采用246篇,图片16组、34张。
   80年代,区内对台宣传稿件数量和质量大幅度增加和提高。稿件题材广泛,有反映家乡新貌、名优土特产品和建设成就,有反映台籍同胞和去台人员亲属子女在大陆成长进步,有反映祖国大陆民主自由和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有反映祖国大陆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有反映两岸同胞盼统一、思团聚,有反映关于去台人员家乡的私房政策等等。稿件形式活泼多样,有文字稿、图片稿、文艺稿等。1980年2月,福建前线台播出宜黄传统戏《八仙飘海》,激起台胞思乡之情,反响很大。写稿和评稿相结合,稿件质量显著提高。许多稿件不仅内地台社采用,而且被境外报社电台转载转播,如《情思万里牵,四代盼团圆》《愿普天下离散的骨肉亲人都早日团聚》《祖国今更美,故人何时归》《农民旅游》等被香港《文汇报》《晶报》《大公报》采用。1980年—1990年,全区撰写对台宣传稿件2973篇。1986年,地区台办举办大型对台工作展览。
   90年代,主要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方针政策,改革开放、祖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家乡经济建设情况,做好为台湾各阶层人士解疑释惑工作,对“台独”舆论进行斗争,批驳台湾当局“一国两府”“一国两地区”“两国论”等错误主张,宣传引进利用台资、外资的广泛前景、潜力和优势,号召台胞为振兴家乡经济献计出力。1994年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播出《老区资溪在江西率先实现电话程控化》,展现资溪县台属吴树生与台湾亲人通话的镜头,体现台属台胞骨肉亲情。1996年2月—3月,地区台办与台湾桃园书法协会、抚州旅台同乡会在抚州联合举办“江西抚州、台湾桃园书画联展”,收到两地300余名书画作者600余幅作品。同年,抚州参加全省首次开展的两岸文化双向交流。1991年—2000年,全区各级台办在台湾新闻媒体《赣风》《江西文献》《抚州文献》《司法警民报》等发表介绍家乡的稿件130余篇,宣传抚州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抚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办法。
   2000年—2003年,全市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播部、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海外版)、《团结报》《华声报》等主流对台媒体供稿1263篇。2004年以后,对台宣传方式继纸介媒体、电波媒体、视频媒体后,又出现网络媒体。2011年,全市台办有8名网络宣传人员每天将抚州的最新资讯上传到网站,反映抚州各方面成就、台资企业在抚州、抚州投资环境的稿件受到抚州籍台胞的欢迎。至2011年,全市在国台办华夏经纬网、“你好,台湾”“中国台湾网”网站上稿8658篇;制作涉台教育电视专题片17个、音像制品23个、画册42本入台。2005年、2006年台湾中天电视台“脚逛大陆”摄制组先后两次到抚州采风,对抚州的风土人情、流坑古村、畲族风情进行专题报道。2007年8月13日—14日,赣台(南昌)经贸合作研讨会期间,中国新闻社、《江西日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江西电视台、中国新闻网、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等8家媒体到乐安、黎川采访台资企业。2008年12月27日—29日,在汤显祖《牡丹亭》问世410周年之际,市台办、市文化局邀请台湾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白先勇担任总制作、总监,由江苏苏州昆剧院在汤显祖大剧院演绎青春版《牡丹亭》3天义演活动。2009年7月21日—23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广昌国际莲花节组委会共同举办“魅力莲乡——大陆及台港澳媒体记者走进莲乡”采风活动,台湾《中国时报》《联合报》记者拍摄广昌万亩莲海、明清古建筑群、佛教圣地龙凤岩、孟戏、客家民俗表演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
   2010年3月22日—26日,市台办与抚州电视台联合在台资企业抚州珍展鞋业有限公司、江西嘉盛精密纺织有限公司拍摄“对接海西,力促赶超”电视专题片。2010年11月19日—24日,福建海峡卫视与台湾中天电视台合作的“闽台旺旺游江西—福建”采访团7人到金溪拍摄“天价米粉”制作,南城麻姑米粉制作,资溪面包培训学校裱花、烘培、揉制过程,制作《千丝万缕粉线情》《面包之乡的裱花能手》两个专题片在台湾岛内播出。2011年2月22日,市台办创办的“才子之乡魅力抚州”网站与华夏经纬网正式链接,以“加强抚台交流,促进和平统—”为宗旨,及时报道抚州、台湾两地交流合作信息。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树生
相关人物
白崇禧
相关人物
白先勇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资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