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施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901
颗粒名称: 三、施政
分类号: D693.2
页数: 4
页码: 567-570
摘要: 自民国20年(1931)夏建立区党政委员分会开始,至以后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分别为南昌行营党政委员会或省政府派出机构,其施政主要内容为对辖区各县行政进行督察。区党政委员分会委员长负责统一指挥辖县党、政、军重大行动。区长官公署、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区长官、专员,在执行上级政令同时,对辖县各方面工作进行督察。
关键词: 督察 考核

内容

自民国20年(1931)夏建立区党政委员分会开始,至以后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分别为南昌行营党政委员会或省政府派出机构,其施政主要内容为对辖区各县行政进行督察。区党政委员分会委员长负责统一指挥辖县党、政、军重大行动。区长官公署、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区长官、专员,在执行上级政令同时,对辖县各方面工作进行督察。
   (一)行政督察,考核县长 区党政委员分会、区长官公署、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对辖县负有行政督察之责,定期召开所辖县县长行政会议,传达上级政令、规范行政动作。委员长、区长官、专员及其属员经常下至所辖县督察有关行政工作,考核县长。对县长考核一般是3个月考核1次,年终将考核结果呈报省政府。省政府考核情况分5等进行奖惩,甲等晋级加俸、乙等加俸或嘉奖、丙等免议或申诫、丁等减俸或降级、戊等免职。27年(1938)11月,南城县长肖荣启、临川县长孙作肃、南丰县长李屏山、崇仁县长黄绍宏等均因擅增田赋附加受到申诫。28年11月,东乡县长肖燕孙、临川县长孙作肃、南城县长樊光俊等因办理普通营业税分业认缴不力各记大过1次,金溪县长王赞贤、南丰县长李屏山、乐安县长罗平造亦因同样原因各记过1次。29年1月,金溪县长王赞贤、南城县长樊光俊因民训计划详密和对民众组训以身作则各记功1次,南丰县长李屏山因督训壮丁甚为努力得嘉奖。崇仁县长黄绍宏因玩忽检阅大典记过1次。同年2月,黎川县长彭育英、资溪县长王恩荣因逾限勘报虫灾或玩视民瘼派员代勘虫灾受到申诫,乐安县长程导民困难民迭次出逃、平日督饬不力记过1次。在奖惩县长同时,还根据考核情况,对有关县佐进行奖惩。
   (二)推行保甲制度,大力协助“围剿” 民国20年(1931)7月,各区党政委员分会遵照国民党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南昌行营所颁发保甲条例,大力推行保甲制度,以10户为1甲、10甲为1保,数保合为1联保,各设办事处。保、甲设长,联保设主任进行管理。各地保甲成立后,秉承上级政令,清查户口、统一订门牌,组织修筑公路、建碉堡,守护公路、电杆、桥梁,严密警戒,加强出入境检查,搜查共产党人和与共产党有关嫌疑人,并将20岁以上至40岁以下男人编成壮丁队,保与保之间联防,全力协助国民党军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21年,强令民工配合军工“筑路剿共”,在区内抢修县道公路20条,里程894.86千米,这些草创速成的“围剿”公路布局畸形,路面低窄,弯急坡陡,桥涵为木造或设渡口,行车艰难。各县征用民工修建碉堡,南丰、南城、广昌、黎川、金溪、资溪、临川、崇仁8个县共修建碉堡1629座,其中南丰县建碉堡525座。此外,各县还将保、甲中壮丁编成“铲共义勇队”,南城、南丰、宜黄、乐安、崇仁、临川、东乡、金溪、资溪、黎川、广昌11个县分别组队,共有队丁276409人,有快枪839支、短枪25支、土枪土炮10087支(座)、刀矛231414支。“铲共义勇队”有时被调遣到前线,协助国民党军与红军作战。25年,第七行政督察区共有54区、322个联保、2820保、29405甲。据26年《地方自治月刊》第三期刊登刘庆科所撰《江西省之保甲(江西考察之二)》一文载:“地方官吏多误认为保甲长为征役承差之头,且供应浩繁,征夫借草均责成保甲长,稍不一遂,谴辱随之,于是贤者退避之不暇,不肖者甘愿忍辱服劳,藉保甲长之地位以济其私,乡里侧目,甚至乡棍地痞流氓又乘隙群起,一旦得保甲长之地位,鲜有不妄张威福闾阎、包揽词讼,把持官府者。于上峰则巧进谗言,变乱黑白,依势以凌百姓,保甲制度乃为人民所诟病”。
   (三)推广农村合作 民国25年(1936)始,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即按省府要求,在所辖县农村逐步推广合作事业,旨在“振兴农业、鼓励垦牧、促进工业、调节消费、流畅货运、调整金融各项”,以达到“能富能均,建立民生主义社会”。是时这项工作以临川为一级工作县(示范县),东乡、南城为二级工作县(推广县),金溪、崇仁、乐安、宜黄、南丰、黎川、光泽为三级工作县(普通县)。其时属第八行政督察区的广昌县也为三级工作县。“示范县”要求“凡农村经济各项事业均以合作方法普遍倡导”。“推广县”则要求“审度当地需要先后量力倡办”。“普通县”则“工作从简,偏重经济性质,办理贷款,以纾农困”。26年,资溪县也开始推广合作。至37年,第七行政督察区各县共有一般合作社660个,社员23295人,股金5811.77万元;共有乡、镇合作社244个,社员273556人,股金2505.84万元;有县专营联社16个,社员293人,股金199.11万元。
   (四)建立农林实验场所推广良种 民国24年(1935),在南丰县创办柑桔试验场和苗圃;次年,创办南城中心苗圃;31年,在南城麻姑山设立林业实验所,调查森林现状及副产情况,研究主要树种及柑桔等果木育苗、造林、林木病虫害防治、林产品加工改良与增值,从事果树及林木繁育及营造示范等工作。同时督导各县苗圃工作。25年,在临川县鹏溪建立临川农业实验农场,培育出千余株早熟西瓜苗分给特约瓜农栽种,品质优良,比一般西瓜早熟半个月。同年8月,南昌西瓜竞赛会从临川及九江沙河等处选842个参赛西瓜,临川即占716个,囊括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在10个三等奖中得8个,20个四等奖中得14个,40个五等奖中得33个,临川西瓜名噪省内外。28年,第七行政督察区设立区农业推广处,附设于农场从事农作物试验及繁殖。29年,在南城、临川、崇仁、金溪、广昌、黎川、南丰、乐安、宜黄等县推广赣早籼1号、赣中籼11号及鄱阳早等良种水稻。南城赣东植棉指导工作站先后在南城、黎川、南丰、临川、崇仁、乐安、宜黄、金溪、资溪、东乡、广昌等县推广优良棉种,派员到各地巡回指导。31年,辖区内各县均设置农业推广所,附设于农、林场。由于良种推广,使各地粮棉及主要农作物、林产品产量、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水稻平均亩产在110千克左右,棉花亩产仅2.5千克左右,其他农作物平均亩产量仍然偏低。
   (五)低投入兴修水利 民国期间兴修水利主要是修筑示范水库及塘坝沟渠,培修圩堤涵闸。其办法主要是以水利局驻行政区工程技术人员为督导员,会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及辖县政府官员、职员,督导各地民众利用贷款、救济物资补助,依据义务劳动法令征工施工,而政府在兴修水利方面投入非常少。民国28年(1939),抚河多处溃决,在次年修闸护岸施工中,政府只补助工料费的1/10。32年,南城、崇仁、临川、宜黄、乐安5县,征工140945个,完成疏旧圳6653千米,挖新圳31.56千米,维修圩堤264.5千米、水塘847口、陂坝203座,修建简单水库600座,受益面积108293亩。35年,临川、金溪、崇仁兴修闻舞、蔡岭、左坊3座水库及湖堤墙、流碑石堰、石头机水研、太平村石陂等17项工程,受益面积6861亩,政府仅补助面粉1530袋。
   (六)发展手工业、工矿业 民国期间,域内手工业的行业、从业人数及不少产品数量比清代均有所增加。制革、皮鞋、鞭炮、缝纫、雨伞、铁木篾器加工等行业遍布各县。民国27年(1938),宜黄县组织3个手工业合作社。各县以石印局、铅印局取代木刻印刷,临川县有5家印局。各县印局规模较小,域内各县印局总共有百余名工人。东乡县制糖业年产36792担,临川县年产糖2640担。南城、黎川等县办有几家酒精厂。在全省43个产纸县中,抚州域内就有宜黄、崇仁、乐安、黎川、资溪、临川、金溪、南城、广昌9个县能产草纸、毛边纸、纯张、河标纸、斗方纸、连七纸、古纸。24年,上述9个县共产各种类型纸61.21万担。抚州最具传统特色麻织夏布生产,由于对外输出不振,加上舶来代替品人造丝、麻纱入侵倾销及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等原因,产量锐减。22年,宜黄夏布由清末年产40万匹下降到8万匹。36年,临川李渡夏布由19年的年产30万匹下降至8.8万匹,南城、崇仁、乐安、广昌县的夏布年产量亦不稳定。在工业企业中,少数稍有规模。26年创办宜黄民营益宜造纸厂,次年由官商合办改为民生造纸厂,有职员28人,有生产工人151人(不含雇临时工),年产冲报纸、黄裱古纸、仿牛皮纸、各色书面纸等19种产品共计3105令(张、刀)。29年在南丰开办的江西第一难民工厂,有职员33人,生产工人618人,主要是生产毛巾、袜、毯、肥皂、香烟及衣服等。宜黄难民工厂有职员6人,生产工人92人,主要生产布匹、丝、呢。区内采矿业均由民间自行经营,规模小而散。崇仁县礼陂桥、谙源及东乡县等地有小型私营企业,开采煤炭。36年,广昌建立钨矿采矿场,次年,矿工达万人,日采量为0.16吨。临川、东乡两县开采的瓷土矿,长期运销景德镇。
   (七)救济难民,资助垦殖 第七行政督察区各县设有救济院,主要工作项目有养济、施医、儿童教育、贫民习艺、游民教养、麻风及残疾者救济及施棺掩埋、贷款、利济等。据有关统计报表载,民国30年(1941),临川、南城、黎川、南丰、崇仁、乐安、宜黄、金溪、资溪、东乡、广昌11个县共有救济院33所,收容难民1792人,全年经费115325元,包括职员工资及各项开支,年人均64.35元。抗战期间,从沦陷区流亡至抚州各县难民较多,救济资费不堪重负。在长期抗战国策下,政府不得不为长久打算,从28年12月始,第七行政督察区先后在南丰、南城建立垦殖区,在难民中选择能胜任田间工作、全家有1/4健全壮丁、无吸鸦片及代用品或剥夺公民权与破产情况者进入垦殖区进行垦殖,政府资助耕牛、种子、肥料、工具及住屋、家具、衣被等。垦民在所垦土地上种植水稻、大豆、甘薯、花生、棉花、荞麦、油菜、蚕豆等,大致能达到自给。到29年9月,南丰垦区洽村、仙人石,南城垦区洒源、魏坊等4个垦殖场共收容难民750人。抗战胜利后,各县收容的老弱病残者多衣食无着、冻馁交迫。然而政府财力十分有限,仅能发给少量面粉、旧衣予以救济。时南城县有2万名灾民衣单腹饥,而该县主要难民滞留地旴南镇及胜利、株良、潮音、紫云、孝子等乡镇,总共分得救济难民的旧衣50包,四等面粉362袋。35年,各县按善救总署江西分署与江西垦务处布置,开展冬垦复村运动,南城、临川、崇仁、宜黄、金溪、东乡6个县督垦面积2.6万亩,共得赈款575万元、面粉1300袋。
   (八)为度盐荒,配额售盐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军入侵,各地发生盐荒。民国29年(1940),第七行政督察区各县针对盐荒情况设立额销食盐管理委员会及监察委员会,对群众实行配额售盐。各县均订立额销食盐管理规则,乡镇则成立食盐销售处(合作社),计口配售食盐,并严格核定盐价,严禁擅自抬价。县与县之间,则按人口数调剂盐额,防止有人走私食盐、操纵盐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群众生活用盐最低需求,限制不法之徒利用盐荒欺诈群众疯狂敛财行为。
   (九)建立训育制度,推行保学教育 民国20年(1931)夏,国民党军在对革命根据地实施军事“围剿”同时,对学生思想严加控制。各地学校开始建立训育制度,小学、初中生开展童子军训练,高中生开展军训。每占领一块苏区地域,即开办中山民众学校开展“特种教育”,给群众“洗脑”。24年,第七行政督察区所辖各县推行保学教育。至27年,保学发展到1900余所,入学儿童8万余人。28年,第七行政督察区各县根据省教育厅定《江西省提前实施国民教育办法大纲》,将原有保学及乡镇中心小学,逐步改办成保国民学校和乡镇中心国民学校。各校均设立儿童部和民教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域内教育日见衰落。
   (十)防治鼠疫 民国33年(1944),南城县发生鼠疫,随之,南丰、黎川、临川、崇仁、广昌、金溪等县也先后出现鼠疫,有散发流行,也有暴发流行。各地针对不同情况,组织防治,卫生部巡回医疗防疫第18队1大队到临川协助防治,并成立赣东鼠疫防治处临川临时办事处。有关县设立隔离病院。通过防治,一定程度上抑制鼠疫进一步蔓延,减轻鼠疫造成灾害。这次鼠疫,南城县两年内发现鼠疫病人1038人,治愈497人,死亡541人(不包括各乡镇隐匿未报患病及死亡人数)。临川县隔离病院2个月内收容患者35人,治愈19人,死亡16人。其他疫病流行县也有不同程度危害。
   (十一)禁赌禁毒与娼妓管理 民国22年(1933)南丰县吸鸦片者占全县人口1%,临川县多达2.5%。临川温家圳、梁家渡、三江口等地曾有数百人参与贩运烟土。第七行政区署督促各县政府有限制地查禁烟土,要求土膏行店写申请书、保证书,规定土膏行店及吸食户要注册领取照证,否则不能运销。对少年及中年吸鸦片者,勒令戒绝;规定年老及有疾病者一时不能戒除的,要有诊断证明并逐步减少吸量,依限戒绝。其时办有拒毒月刊倡导戒毒。由于查禁不严,故贩运、销售、吸食鸦片者屡禁不绝。
   民国期间赌风亦盛,南丰县有不少人以赌为生,临川、南城等县聚赌者亦众。每当年、节期间赌博人数甚至多达数万,政府惩处少数邀头聚赌者,以戒众人,但收效甚微。
   民国期间娼妓或明或暗遍及城乡,临川县娼妓之多,为赣东各县之冠,政府虽屡禁而未见少,一度公然允许妓院挂牌营业,临川县一年征收“花捐”数万元,为此,性病蔓延成一大公害。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肖荣启
相关人物
李屏山
相关人物
黄绍宏
相关人物
肖燕孙
相关人物
樊光俊
相关人物
王赞贤
相关人物
彭育英
相关人物
王恩荣
相关人物
程导民
相关人物
刘庆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临川县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南丰县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广昌县
相关地名
资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