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术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76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学术活动
分类号: C2
页数: 5
页码: 499-503
摘要: 一、专题研究:临川文化研究1981年—1983年,域内社科工作者李嘉祥、江淮、罗传奇等人对王安石、曾巩、汤显祖等抚州历史文化名人进行深入研究,撰写出一批论文。1985年—1988年,罗传奇、吴林抒、傅林辉、陈圣、杨佐经、万斌生、黄铭锡和吴凤雏等一批论文和专著先后发表和出版。二、学术讨论会:1983年3月,地区社联与地委宣传部联合召开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75篇。三、学术交流:1982年10月,省著名学者石凌鹤、俞林、王季思等人参加明代伟大戏剧家汤显祖逝世365周年纪念大会并作学术报告。四、学术期刊:《抚州社会科学》、《抚州教育》 、《抚州金融》 、《王安石研究》 、《二晏研究辑刊》 、《抚州价格信息》 、《学术研究》 、《南城社科论坛》 、《研究与参考》 、《桔城论坛》 、《羊城论坛》 、《资溪学刊》 、《巴山论坛》 、《东乡论坛》 、《宜黄论丛》、《黎川社联学刊》 、《广昌社联通讯》 、《抚州内部论坛》 。
关键词: 学术讨论 学术交流

内容

一、专题研究 临川文化研究1981年—1983年,域内社科工作者李嘉祥、江淮、罗传奇等人对王安石、曾巩、汤显祖等抚州历史文化名人进行深入研究,撰写出一批论文。1985年—1988年,罗传奇、吴林抒、傅林辉、陈圣、杨佐经、万斌生、黄铭锡和吴凤雏等一批论文和专著先后发表和出版。1989年,域内开始出现“临川文化”概念。2月,江西《文艺理论家》杂志首辟“临川文化研究”专栏,发表陈其辉的《临川文化源远流长》等9篇论文。此后,全区社科工作者对临川文化研究进入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新阶段。至1991年,先后有吴林抒的《临川文化研究是一项重大课题》、周世泉的《“临川文化”的概念及其命名考略》等论文发表。1992年5月,地区临川文化开发领导小组成立。11月,行署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弘扬中国临川文化暨兴建汤显祖文化艺术中心”新闻发布会,临川文化为海内外所公认。1993年—2000年,大批重要研究成果涌现,主要有罗传奇主编的《临川文化史》,涂木水主编的《临川文学史》、吴林抒的专著《临川文化论萃》、吴文丁的专著《陆九渊全传》、傅林辉的专著《王安石世系传论》、傅胜国的论文《李觏的礼》、戢球光的《谢逸诗词尝析》、周悦文的《抚州傩舞》等,临川文化研究更加走向深层化、系列化。2005年《临川文化系列丛书》由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分文史篇、人物篇、教育篇、风物篇四大类,共28本,总计330万字,为王安石、汤显祖、曾巩、陆九渊、晏殊、谭纶等临川杰出历史人物逐一立传,并对抚州独特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同年,市社科联主办“临川文化系列沙龙”2次大型活动,讨论临川文化与抚州经济发展。2006年,市社科联编辑出版《中国·抚州汤显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吴凤雏、万斌生、邹自振、黄建荣评注的《临川四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傅林辉的《王安石全传》《文昌桥史话》先后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罗伽禄主编的《罗汝芳全集》《北宋名儒李觏》先后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全区社科工作者对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研讨。1981年,黄金良发表《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刍议》论文。陈光荣、熊飞师发表《澄清错误认识,坚持社会主义》论文。1982年,傅柏林发表《共产主义是我们的终身奋斗目标》。1985年,范宏若撰文《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改革的新形势》,万恕群、朱景昌撰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初探》,李华青、邱振国和盛棠分别发表《新特点新方法——莱溪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调查》《厂长负责制与思想政治工作》论文。1987年—1989年,邓建华、邹法禄、李绍裘、何荣昌、侯永斌等人分别发表《我们这样改进车间思想工作》《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及其对策》《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需要继承和发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能》和《常抓不懈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论文。1990年,艾峻《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机制》、童玉明《思想政治工作中改善人际关系之我见》和谢方生《思想政治工作在这里升华》等撰写的论文在省、地刊物上发表。1991—1993年,刘长荣撰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影响及改进对策》,张源生撰写出《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光辉》论文。1997年,帅宝强、王士文主编的《中国历代道德思想今鉴》出版。2001—2011年,李小兰发表《论中国传统政治思维对王安石散文的渗透》,章国平发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系列论文)和《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当代价值》,王文斌发表《找准切入口,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党建理论研究 1990年9月,地区社联、地委政研室、地区党建学会、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联合召开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研讨会,地委组织部长吴步高作题为《加强党建理论研究,促进党的建设》的报告。与会70多名理论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围绕新时期党的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进行专题研究,交流论文40篇。1991年,区内社科工作者赖书祥、章海斌、吴员峰、徐辉学和吴若兰等人先后发表《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问题浅议》《农村基层党组织乏力的主因》《思想建党的哲学思考》《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哲学思考》和《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思考》等论文,其中《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思考》入选《省党建理论班论文选》。2003年,陈必辉的《科学社会主义体系结构新论》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2011年,吴文新发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胡坚发表《实践“三个代表”切实加强私营企业党建工作》,吴小龙发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和运作发展的客观规律》,吴伟柱发表《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等。
   生态经济研究 全区社科工作者对生态经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始于80年代中期。1985年,管立基的《从生态经济观点看发展混合林的重要性》论文在《林业经济问题》杂志上发表。1986年,季敦峰撰写《用生态经济学的观点搞好土地利用》论文。1987年,范贤儒、范景春在《中国农村经济》杂志发表《生态环境与农田生态平衡》论文,管立基撰写《老区农业开发与生态经济平衡》论文。1988年,徐高光的《实行生态农业刻不容缓》论文在《中国科技论坛》上发表。1989年,管立基发表《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经济目标和双层调节机构》论文。1990年11月,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年会、学术讨论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抚州分会成立大会在抚州召开,地委书记任分会名誉会长,行署专员任分会会长。该次会议对全区农业发展产生较深远的影响。2001年—2011年,傅清发表《坚持生态立县构建和谐资溪》,李军毅发表《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徐建波发表《对抚州加快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思考》,顾胜和发表《县域教育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初探》等。
   农业经济研究 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全区社科工作者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商品生产和农业开发等农业经济问题开展讨论。1980年,王莘耕写出《推行经济责任制与生产关系的调整》论文。1981年,黄华光、黄呈祥撰写《联产到劳好,担子众人担》调查报告。1982年—1984年,单及春的《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需要正确处理几个关系问题》、许天浩的《谈谈农业联产责任制的客观依据》、龚金保的《临川农村发展商品生产研究》等论文在《江西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1985年,吴志成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放眼山水》、何乾丰的《专业户怎样才能搞好生产经营》、季敦峰的《农村产业结构改革之我见》等论文发表。1986年—1987年,就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许天浩撰写《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入流通领域》、何乾丰撰写《农民进入市场问题的探索》、罗文豪撰写《管好用活集体资金,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等论文。1989年,邹忠华、顾景云、阮华仁等人分别撰写《对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的几点认识》《内引外联发展创汇农业》《农业工业化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等论文。1990年,地委、行署制定“661农业开发工程”,地区社联与有关单位联合召开研讨会进行研讨。2001年—2011年,罗建华、李求明、宋有志等发表《决策力和执行力是守住耕地红线资本》,汪晓莺发表《新时期江西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袁凤辉发表《江西南丰蜜桔园蜘蛛优势种和目标害虫生态位研究》,邓金辉发表《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李智强等发表《浅析“招拍挂”土地出让方式的完整和调整》等。
   人才学研究 80年代中后期,区内部分社科工作者关注人才学研究。1985年,夏老长撰写《王安石人才思想探微》论文。1986年,夏老长、曾郁基、宁冠群分别发表《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脱颖而出》《早发现早培养早出人才》《电大教育如何为四化建设快出人才》论文。1988年,杨安帮撰写《教育思想与人才观》论文,石磊的《论拔尖人才生长的影响及优化措施》在《中国人才资源开发》杂志上发表。1989年,许四星发表《历史文化的强力辐射——临川少年才子现象初探》的论文。睦平发表《人才如何走向成功》系列论文。夏老长出版《作家人才学》一书,这是全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作家人才成才规律的专著。2000年后,吴信根发表《坚持多维识辨 提升干部“三力”》,邹新亮发表《关于高校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几点构想》等。
   革命史研究 1981年,曾志巩、文耀奎撰写《赵醒侬传》。1985年,梅绍裘发表《有关四次反“围剿”历史的探讨》论文。1986年,为纪念赵醒侬牺牲60周年,地区社联、党史学会组织征文活动。1987年,梅绍裘发表《对第五次反“围剿”若干历史考辨》论文,钟华发表《朱德在江西革命活动纪事》。1988年,何建辉写出《共产国际与南昌起义》论文。1991年,赵水泉发表《论周建屏对创建红十军的卓越贡献》论文。1993年,李国定的专著《创业珍闻——中共党史之最研究》出版。2005年,林长生《南京大屠杀之铁证》出版。2007年,危仁川主编的《临川之殇》出版。2011年7月,王惠霞主编的《兰台见证历程——档案再现抚州九十年》出版。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市)、县委党史办先后编纂出版《抚州地区人民革命斗争史》《中央苏区闽赣省》《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共抚州地区党史大事记》《赣东烽火》《赣东英烈》《中央领导在抚州》《王震在抚州》《中共抚州地方史略》《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赣东丰碑》《抚州党史集萃》等40余部党史书籍。编写《金资光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其斗争》《康都会议》《东、黄陂战役始末》《金溪战役》《红军长征前夕的广昌保卫战》《浅议第五次“围剿”前后的闽赣苏区》等80余篇党史专题。
   新闻、党务学研究 1986年,域内社科工作者朱洪波与他人合作撰写《新闻学与新闻写作》专著。1987年,陈必辉发表《党务科学研究和党务专业教育——兼谈党校教育正规化建设的方向》论文,首先提出要把党务作为—门学科来研究。1988年,陈必辉又发表《党务学概说》,对党务作为一门科学作系统阐述。
   人生理论史、文学期刊史研究 1991年,域内社科工作者程林辉与他人合著,撰写出《中国人生理论史鉴》一书,分析说明传统人生理论对现代中国人的积极价值和消极影响,是全国第一部中国人生理论史专著。黄志雄多年从事中国文学期刊史研究,1995年,黄志雄的专著《中国文学期刊史略》出版,填补现代文学期刊研究空白。
   二、学术讨论会 1983年3月,地区社联与地委宣传部联合召开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75篇。张源生的《努力掌握开创新局面的钥匙》在全省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获奖。12月,地区社联召开纪念毛泽东诞辰90周年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34篇。1984年7月,地区哲学学会举办社会主义改革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讨论会,研讨如何用哲学的观点看待改革、指导改革以及改革中的哲学问题。10月,地区社联召开全区社科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学术讨论会。1988年12月,地委宣传部、地区社联等7个单位联合举办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0周年学术讨论会,对改革开放10年来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讨,收到论文57篇。1990年是鸦片战争150周年,地委宣传部、地区社联、地区历史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学术讨论会,对不忘国耻、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爱国精神进行研讨。宜黄县学者发表论文以充分的史实资料肯定黄爵滋在禁烟中的积极作用、重大功绩和反侵略的爱国思想。1991年“七一”前夕,地委宣传部、地区社联、地委党史办、地委党校、地委讲师团、地区党建学会和赣东报社联合召开建党70周年学术讨论会,收到论文78篇,围绕社会主义道路、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党的无产阶级性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等问题进行讨论。陈必辉的论文《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对接》后在《争鸣》杂志上发表,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同年10月,地区社联、地区历史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40篇。1997年8月,《抚州社会科学》编辑部在庐山召开热心作者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20余人,收到论文10篇。听取有关专家关于三分法、立体思维和庐山文化学术报告。2006年7月27日至29日,由中央党史学会、省党史学会和市委党史办联合主办,广昌县委、县政府承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暨第五次反“围剿”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100多人,收到论文69篇。
   2000年9月,中国戏曲学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戏剧学院、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江西省文化厅等单位联合在抚州举办“纪念汤显祖诞辰4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抚州地区艺术创作研究所、抚州师专临川文化研究所组织撰写论文近150万字,在《抚州师专学报》出专辑1期,对汤显祖生平、思想、人格、文学、艺术、美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探析。2004年3月,陆象山国际学术理论研讨会在抚州和湖北荆门隆重举行。研讨会由抚州市政府和荆门市政府联合主办,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共200余人,来自日本、韩国及中国香港和内地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大会共收到有关陆学研究论文120余篇。2007年12月,市社科联与宜黄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全国首届乐史学术研讨会,省内外60余名相关著名专家学者聚集宜黄,对乐史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重要贡献及历史地位进行广泛探讨与交流。
   三、学术交流 1982年10月,省著名学者石凌鹤、俞林、王季思等人参加明代伟大戏剧家汤显祖逝世365周年纪念大会并作学术报告。1983年8月,地区社联、地区数学学会邀请全国著名数学家、南开大学教授王梓坤作学术报告。同年11月,地区社联邀请全国著名宋史专家、河北大学教授漆侠作《关于研究王安石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报告。1984年,地区历史学会邀请江西大学教授姚公骞、许怀林,省委党校教育长戴向青教授分别作《我国当代选举制度的由来和发展》《抚州地区历史》《关于延安整风和当代整党的关系》的学术报告。1986年11月,省著名学者周銮书、姚公骞、许怀林等人参加王安石逝世900周年纪念大会并进行学术交流。1991年11月,晏殊诞辰1000周年纪念大会及“二晏”研究学术讨论会在临川县举行,邀请江西省社科院名誉院长姚公骞、华东师范大学马兴荣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陈祥耀教授、苏州大学钱仲联教授、南京大学高国藩教授、江西师范大学朱安群教授等人参加并进行学术交流。1994年10月,省社联研究员雷正良先后到抚州医学分院、地委、地区物资局作“一分为三、立体思维”学术报告。该年10月,地委宣传部、地区社联与省社联、省社科院、省艺术研究所等单位在南昌联合召开纪念汤显祖逝世380周年座谈会,邀请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傅修远、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吴海、省艺术研究所所长苏子裕、《江西社会科学》主编郭树森、南昌大学中文系主任奕惮、《江西日报》读书版主编周鸣贵等学者参加座谈,进行学术交流。2005年6月,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会长汤锦程研究员应邀在抚州作《临川文化与抚州经济的发展》的专题报告。2007年11月,市委、市政府主办,市社科联会同市文化局、城市规划局联合协办“抚州市中心城区文化生态名城建设高峰论坛”,来自省、市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打造成文化生态名城问题进行讨论。
   四、学术期刊 《抚州社会科学》 原名《论文选编》,地区社联主办,创刊于1982年6月,系抚州社科工作综合性理论刊物,16开本,不定期编印,内部发行,并在全国社联系统交流。1984年更名《抚州社会科学》,季刊。1997年停刊,共出57期,发表各类文章1860篇,约600万字。2004年12月复刊,双月刊。
   《抚州教育》 原名《教学研究》,地区教育学会和地区教研室主办,创刊于1964年3月。1990年1月更名《抚州教育》。研究教育改革,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育教学规律。内部发行,1997年12月停刊,共出90期,约438万字。
   《抚州金融》 地区金融学会主办,创刊于1985年5月,季刊,16开本。1996年12月停刊。共出84期,发表文章3000余篇,约840万字。此刊每期印发1000份,除在区内金融系统内部发行外,还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个二级银行分行建立信息交换关系。
   《王安石研究》 原名《王安石研究通讯》,创刊于1986年5月,地区王安石研究会主办。1990年6月停刊。共出19期,发表论文300余篇,约100万字。
   《二晏研究辑刊》 抚州“二晏”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86年7月。不少文章被《文艺理论家》《江西社会科学》《江西大学学报》《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岳麓诗词》等转载,有的还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复印。1989年7月停刊,共出10期,约40万字。
   《抚州价格信息》 地区价格学会主办,1985年创刊时为《物价信息》,不定期,出98期后于1992年更为现名,至1997年又出110期,每期6000余字。辟有领导论坛、政策研究、调定价信息、市场动态、外地经验、形势分析、市场价格等栏目。
   《学术研究》 原临川县社联主办,1982年3月创刊,1985年停刊,共出19期,发表论文200余篇。1986年又创办《临川社会科学》,1992年停刊,共出29期,发表论文900余篇,约210万字。与全国30多家省、地、县社联期刊交换。
   《南城社科论坛》 南城县社联主办,1982年3月创刊时为《南城理论文汇》,1987年更为现名,1997年10月停刊,共出56期,发表论文224篇,约67万多字。
   《研究与参考》 金溪县社联主办,月刊,1982年4月至1984年6月共出37期。2006年复刊,季刊,更名为《象山论坛》。2010年,更名为《魅力金溪》。
   《桔城论坛》 南丰县社联主办,创刊于1983年5月,16开本,每期4万~5万字,不定期印发,印数400册。1989年下半年停刊,共出17期。
   《羊城论坛》 1983年5月抚州市社联主办,16开本,每期印发400册。1987年12月停刊,共出5期,发表文章115篇,约41.5万字。1990年12月创办《抚州学刊》,1992年12月停刊,共出5期,约50万字。1993年10月至1994年2月创办《抚州论坛》,1995年4月停刊,共出2期,约20万字。
   《资溪学刊》 资溪县社联主办,1983年12月创刊时为《论文选编》,1984年11月更名《资溪社会科学》,1989年11月又更名《论文专辑》,1990年9月更名《论文选集》,1993年再更名《资溪学刊》。至1997年底,共出10期。
   《巴山论坛》 崇仁县社联主办,创刊于1985年10月,季刊,每期印数600册~1000册。1990年停刊,共出14期,发表论文282篇,约150万字。与全国40多家省、地、县社联期刊交换。2008年复刊,季刊,每期印数1000册。
   《东乡论坛》 东乡县社联主办,1985年10月创刊时为《东乡社联》,1990年更为现名。至1997年底,共出12期。
   《宜黄论丛》 宜黄县社联主办,1985年创刊,1995年停刊,共出11期,每期5.5万字。
   《黎川社联学刊》 黎川县社联主办,1987年8月创刊时为《黎川学术通讯》,1988年7月更为现名,1990年停刊,共出10期。
   《广昌社联通讯》 广昌县社联主办,创刊于1988年3月,16开本,每月两期,每期6万~8万字。1990年3月停刊,共出16期,发表各类文章380篇,约110万字。
   《抚州内部论坛》 地区社联主办,1999年6月创刊。以向党政领导传达有价值的信息、建议为主。2000年—2011年,不定期出刊。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嘉祥
相关人物
罗传奇
相关人物
王安石
相关人物
曾巩
相关人物
汤显祖
相关人物
吴林抒
相关人物
傅林辉
相关人物
陈圣
相关人物
杨佐经
相关人物
万斌生
相关人物
黄铭
相关人物
吴凤雏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
江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