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技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75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科技教育
分类号: C4
页数: 5
页码: 492-496
摘要: 一、农村科技教育:1987年3月,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地区科协联合地区民政局、农牧渔业局、财政局、乡镇企业管理局和老区建设办公室共同创办江西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抚州分校(以下简称“抚州农函大”)。二、青少年科技教育:1986年,全区12个县(市)均成立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辅导中、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自然科学、发明创造和应用高新技术,经常参加全省、全国性的竞赛活动。三、学术交流: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学术交流基本是在各学会内部进行,科协届时派人参与指导。80年代以后,学术交流形式逐渐增多。1981年—1997年,地区级学会内部交流1002次,地区科协组织的学会间交流5次,邀请专家、学者讲学71次。
关键词: 科技 教育

内容

一、农村科技教育 1987年3月,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地区科协联合地区民政局、农牧渔业局、财政局、乡镇企业管理局和老区建设办公室共同创办江西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抚州分校(以下简称“抚州农函大”)。抚州农函大以“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科技、文化进步”为办学宗旨,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培训原则,融培训、推广、服务于一体,开设种植系(作物栽培专业、果树蔬菜专业、蚕桑专业)、养殖系(兽医专业、畜禽养殖专业、水产养殖专业)、乡镇企业系(乡企管理专业、服装加工专业)、加工系(综合加工专业),学制1年。并在全区建立12个辅导站、197个辅导小组、254个教学辅导班。创办当年招生654名,次年招生1444名。至2000年,共招生31979名,结业人数为29420名,学员结业率92%,当年致富率23%。宜黄县学员朱新华荣获江铃科技贡献奖。1989年,抚州农函大被评为江西省农函大先进分校,1990年被评为中国农函大先进分校。1982年9月—11月,地区科协和武汉科技日语研究会联合举办科技日语培训班,培训学员56名。1985年—1989年,地区科协举办全区乡镇科协主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05个乡镇科协主席参加培训。1992年6月,地区科协举办稻草种菇培训班,学员352人。该年,资溪县科协举办香菇、竹荪、茯苓栽培技术培训班共78期,培训农民5100人次,推动该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1994年,全区地、县科协、学会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3150期,接受培训人员达16935人次。1997年—2000年,全区科协及所属学会举办的实用技术培训12万多人次。
   2001年初,各县(区)科协会同当地组织部门联合下文,把农函大招生任务层层分解,加以落实。2006年,市科协对农函大办学进行改革,充实加强农函大领导机构,成立校务委员会,由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副市长担任校务委员会名誉校长,市直有关部门领导任校务委员会成员。较好地解决办学经费问题,编印具有抚州特色的农函大辅导教材。全市新农村建设把农函大培训列为重要内容。“十一五”规划期间,市科协与市廖坊水库移民办公室联合举办多期库区移民实用技术培训班,编印6套培训辅导教材,培训移民1.2万人、农村残疾人2100人。2001年—2011年,抚州市农函大共招生6.97万人。
   全市科协系统共开办养牛、养猪、养禽、烤烟、柑桔、蜜桔、花椒、蜜梨、蔬菜等16个特色实用技术专业,为全市支柱、重点、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2009年,针对2008年年底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大量农民工返乡现象,市科协农函大迅速启动“返乡农民工123培训计划”,开办白莲、蜜桔、水产、烟叶、生猪、水稻制种、服装裁剪、大棚蔬菜等培训班,培训返乡农民工3000多人。2001年—2011年,全市科协系统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28608期,培训197.8万人次。2011年,临川区农民温泉镇周志华获国家科协、财政部表彰,被授予2011年度“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同志华擅长种瓜果蔬菜,特别是在培育冬瓜方面有独到之处。2009年,周志华种的冬瓜单个重104.15千克(瓜长1.34米、腰围1.42米)获得吉尼斯“最重的冬瓜”证书,成为闻名遐迩的“冬瓜王”。周志华创建的顺华生态农业公司被农业部评为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基地。
   二、青少年科技教育 1986年,全区12个县(市)均成立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辅导中、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自然科学、发明创造和应用高新技术,经常参加全省、全国性的竞赛活动。1979年,在全省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中,抚州参展作品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0个。1980年,在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会上,抚州参展作品荣获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1982年,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与科学讨论会上,抚州地区获小发明项目银质奖、铜质奖各1个。1989年,南城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小星火杯”奖。1990年,在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与科学讨论会上,抚州地区小发明项目荣获银、铜牌各1枚,小论文项目荣获银、铜牌各1枚。同年,在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临川县河东中学范碧海发明的“拔棉秆器”荣获银牌奖。1994年,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与科学讨论会上,东乡县孝岗第一小学学生胡亚军发明的“剥蔗衣器”荣获小发明一等奖,并获茅以升全国青少年科技奖。1997年—2000年,在全省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中,抚州每年均派出5名选手参赛,连续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1个,1995年—2000年,抚州以绝对优势连续6年在全省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中名列榜首。1984年—2000年,抚州地区青少年参加各项竞赛共获全国性奖励44次、全省性奖励333次。1997年,地区青少年科技协会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2000年,全省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授奖大会在抚州举行。
   2002年,全市有13项作品上报全国参赛,其中优秀活动奖4个。广昌县驿前中学赖青桂同学发明的“莲子剥壳机”荣获全国大赛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二等奖。2006年,市科协与省科协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联合在南丰县附小举办“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启动仪式,以“珍爱生命、健康生活”为主题,开展电脑动漫竞赛、智力竞赛、小交警执勤、健康安全小天使评选、专家科普讲座等活动。参加活动的专家60多人,学生5000多人,散发科普资料8000余份,举办科普讲座、展览、竞赛30多场,听众2000多人。2006年,市科协与市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基本状况调查的通知。2011年10月13日,市科协邀请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教授到临川二中作题为《运用当今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科普报告。2001年—2011年,全市青少年参加各项竞赛共获全国性奖励11次、全省性奖励334次。
   三、学术交流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学术交流基本是在各学会内部进行,科协届时派人参与指导。80年代以后,学术交流形式逐渐增多。1981年—1997年,地区级学会内部交流1002次,地区科协组织的学会间交流5次,邀请专家、学者讲学71次。1981年11月,地区科协在抚州市召开全区丘陵建设与生态平衡学术讨论会,42名代表交流论文28篇。该年,地区通讯学会研制出长途电话自动计时机。1982年11月,地区科协、抚州市政府、地区农业局联合召开全区植物保护学术讨论会,37篇论文在《抚州科技》刊登。1983年11月,地区科协与地区计委联合召开全区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学术研讨会。1984年1月,地区农业科学技术学会召开全区杂交水稻学术讨论会,通过《抚州地区杂交晚稻高产栽培模式》,发出《全区1984年杂交水稻生产竞赛倡议》。1984年—1990年,地区农业科学技术学会先后共接待到抚州考察红壤开发的外国专家40余人次,进行学术交流。1986年12月,地区科协派代表参加四省九地市(浙江省衢州市、金华市、丽水地区;江西省鹰潭市、景德镇市、抚州地区;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地区;福建省建阳地区)科技联席会议,订立加强科技横向联系协议。
   1991年8月,地区农业科学技术学会会员、高级农艺师李源祥出席在长沙市召开的首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讨论会。1992年—1997年,全区地、县科协和学会共组织学习交流活动814次,交流论文7262篇;派员参加省级学术会议900余人次,交流论文781篇;参加全国性学术论文讨论480余人次,交流论文287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1人次,交流学术论文4篇。1979年—2000年,全区科协系统共撰写学术论文12770余篇,其中在地区级杂志发表791篇,省级杂志发表757篇,国家级杂志发表302篇,在各种学术会议上交流的共8994篇次,获各种论文奖共2417篇。1998年—1999年,结合抚州经济发展现状,开展科技兴区活动,地级学会召开各类学术会议63次,参加人数5850多人次,交流论文2210篇。2000年,地区科协组织地区医学会、农学会撰写论文,参加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粮油学会、物理学会、数学学会等10多个学会分别召开学术年会,交流论文1760篇。2001年9月,市科协组织4篇论文参加中国科协在长春召开的学术年会。2002年6月,组织学会会员撰写论文参加中国科协第四节学术年会。组织百余名科技工作者撰写信件,配合中国反邪教协会与“法轮功”邪教组织作斗争。8月,组织西欧国际民间科技交流活动。2003年,市粮油学会理事长万拯群参加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作学术报告,其学术论文被编入《中国科协2003年年会学术论文集》。2010年,全省学会(院校、企业科协)干部学习研讨班在抚州汝水森林宾馆举办。
   1980年春,地区水电学会派员到浙江考察,带回无底阀抽水技术在区内推广,全区每年节省抽水费40余万元,先后获水电部和省委、省政府嘉奖。1985年6月,地区农学会组织6名会员赴山东、河南考察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988年和1989年,地区环境科学学会先后派会员考察武汉市的次氯酸处理污水、顺德县的全国生态农业点和吉安市的消烟除尘工作。2000年,地区公路学会派员赴泰国对公路建设进行考察。2001年10月,市科协组织8人前往新疆等地考察学会工作,了解兄弟单位做好学会工作的途径、方法以及国家加入WTO之后,学会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004年,市科协对全市科技工作者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近70家,科技人员2490人,涉及农业、水利、林业、气象、医疗、卫生、数学、物理、制药、防疫、城建、交通灯12个专业,形成《抚州市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2001年—2011年,全市科协系统共撰写学术论文11926余篇,其中在省级杂志发表393篇、国家级杂志发表314篇。
   四、科技咨询服务 1982年始,地区科协开展科技咨询工作。1987年后,各县(市)科协相继成立科技咨询部。1982年11月,地区科协与地区农业局联合组织46名科技人员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提出《关于进一步搞好全区植保工作的建议》,被地委、行署采纳。1986年8月,地区科协组织地区化学化工学会、环境科学学会会员经过10个月的调查研究,向行署递交《从造纸厂废气中提取松节油的建议》。1990年2月—10月,地区科协受行署委托,组织抚州造纸厂等7家单位的12名科研人员论证“集中制浆、分散造纸”环保课题。1992年,地区化学工业学会受地区化学建材工业局的委托,举办抚州化工发展战略研讨会,提交《关于发展我区精细化工的建议》,多数条款被地区化工部门采纳。该年,东乡县畜牧水产协会受县政府委托,论证东乡成为江西省瘦肉型猪养殖基地的可行性。1979年—2000年,地、县两级科协和所属学会共进行决策咨询93次,涉及工业、农业、卫生、环保等领域。2011年,金溪县科协组织老科技工作者深入全县13个乡(镇)46个新农村建设点调研,撰写出《金溪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供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1980年—1997年底,全区共有170多个科技学会开展技术咨询活动,咨询项目1000余个,主要有家用电器维修、计算机应用、杂优稻种播育、新农药使用等。1981年1月,地区机械工程学会组织设计组为江西量具厂设计四用目锁游标卡及8套工夹模具,批量生产,被列为出口产品。11月,地区化工学会组织科技人员为资溪县成功设计并安装年产3000吨甲胺磷生产线。1984年,地区药学会协助南丰县桔城制药厂进行生产技术攻关,药品完好率由50%提高到80%。1985年,地区气象学会先后与区内交通、航运、供电、通讯、农业、水电等24个单位签订天气预报服务合同。1989年,地区农学会派员到宜黄县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3万亩水稻年产量每亩提高100千克以上,该学会获得咨询服务费2.4万元。1991年,地区水电学会对南丰县、临川县水利建设提议将正待动工的南丰头坊水库的土坝改为浆砌石坝,大坝质量提高,并节省投资29万元;提议临川张山河段治理由截弯取直开新河改为挖深拓宽老河床,节省资金32万元。1994年,地区药学会对赣东制药厂计划生产片剂、胶囊、冲剂等新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并为东亚制药厂新开发的复合结晶氨基酸注射液原料来源提供信息。该年,地区电机工程学会为乐安县鳌溪变电站设计避雷方案。1998年,地区药学会为乐安县制药厂开发新产品,培训人员,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为南城县制药厂规范生产和质量管理,使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上升,利税较1997年提高100多万元。地区印刷技术学会与地区印刷厂开展协作,为其提供最新信息,帮助购置WD—B型胶印轮转机和九控配订机,企业生产能力大增,创经济效益84万元。1999年,临川博雅公司的酒精回收工程经地区环境科学学会技术指导,回收率提高10个百分点。2000年,地区环境科学学会为江西天绅化纤有限公司解决排污技术改造难题,节约资金80余万元。2001年年初,科协就如何做好科技咨询业务专门开会,制定激励机制,吸收各学会加入咨询队伍,扩大咨询业务网,增加服务项目,全年“四技服务”咨询合同金额达60余万元。2001年,市环境科学学会与江西天绅化纤有限公司、市纤维板厂协作,科技人员实地指导和科技攻关,解决两个企业在治理烟尘、粉尘的技术难题,江西天绅化纤有限公司利用废水闭路循环使用和锅炉烟尘治理,市纤维板厂治理粉尘,两厂共投入40余万元进行治理,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金,两企业每年节约资金80余万元,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2009年,科协组织科技人员与金溪华宇香料有限公司协作,在利用松节油合成二氢月桂烯醇方面取得新突破;市林学会与大亚集团大亚木业江西有限公司科研协作;市药学会与江西富中药业有限公司科研协作,在提高工艺研究及质量标准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五、科普示范 农村科普致富示范 2001年—2011年,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推广农村科普致富示范,东乡县孝岗镇张坊村、南丰县洽湾镇洽湾村、南城县徐家乡白洲村、资溪县鹤城镇排上村、南丰县市山镇耀里村、金溪县琅琚镇凤尾村、崇仁县河上镇江上村、金溪县何源镇孔坊村、临川区青泥镇吴家村、宜黄县中港乡龙岗村、南丰县付坊乡立新村、黎川县中田乡公村村11个村被评为省级科普致富示范村。11个县(区)各有1个村被评为市级科普致富示范村。有109个县级科普致富示范村。有16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1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被评为全省精品农技协、全省优秀科普示范基地。崇仁县麻鸡行业协会、南丰蜜桔协会、临川区农村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临川区食用菌协会、乐安县蘑菇产业协会、金溪县梨业协会、江西柳浪农业应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丰蜜桔科普示范基地、广昌白莲协会、东乡丝瓜络协会、黎川奇可利草生态养猪科普示范基地、崇仁县树莓协会、东乡县生猪协会、乐安县山露菜种植协会、南城县柑桔协会、崇仁县绿彬油脂有限公司油茶科普示范基地、金溪县凤尾山科普示范基地、东华种畜禽有限公司东乡绿壳蛋鸡标准化科普示范基地,方金山、李梦龙、朱博、周志华分别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资溪县面包行业协会、临川区农村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东乡县养猪行业协会、宜黄县杂交水稻制种科普示范基地、南城县柑桔协会、资溪县香檀山茶业有限公司有机白茶科普示范基地分别被省科协、省财政厅授予“科普惠农行动计划”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0年,临川区六水桥街道办事处羊城社区、乐安县鳌溪镇芜塘社区、宜黄县凤岗镇学前街社区、临川区青云峰街道办事处县学岭社区创建全省“党旗映社区、科普进楼宇”示范社区;临川区六水桥街道办事处羊城社区、东乡县孝岗镇凤凰社区创建全省科普示范社区点。2011年,崇仁县、南丰县、临川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区)。市气象台科普教育基地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全市有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2个、县(区)级科普教育基地45个。市科协与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局共同建立市级人才示范工作点29个。东华理工大学地质陈列馆为省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东华理工大学地质陈列馆、市气象台、鹏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市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有县(区)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12个。资溪县鹤城镇第三小学、崇仁县第一中学、广昌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为全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朱新华
相关人物
周志华
相关人物
小发明
相关人物
范碧海
相关人物
胡亚军
相关人物
茅以升
相关人物
赖青桂
相关人物
韦钰
相关人物
李源祥
相关人物
万拯群
相关人物
张山河
相关人物
段治
相关人物
方金山
相关人物
李梦龙
相关人物
朱博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江铃科技
相关机构
武汉科技
相关机构
资溪县科协
相关机构
临川县河东中学
相关机构
广昌县驿前中学
相关机构
临川二中
相关机构
抚州市政府
相关机构
中国反邪教协会
相关机构
抚州造纸厂
相关机构
相关机构
金溪县科协
相关机构
江西量具厂
相关机构
桔城制药厂
相关机构
东亚制药厂
相关机构
乐安县制药厂
相关机构
博雅公司
相关机构
南丰蜜桔协会
相关机构
蘑菇产业协会
相关机构
金溪县梨业协会
相关机构
广昌白莲协会
相关机构
东乡丝瓜络协会
相关机构
东乡县生猪协会
相关机构
南城县柑桔协会
相关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
相关机构
第一中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宜黄县
相关地名
抚州市
相关地名
东乡县
相关地名
南丰县
相关地名
金华市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黄山市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长沙市
相关地名
武汉市
相关地名
顺德县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
金溪县
相关地名
资溪县
相关地名
临川县
相关地名
乐安县
相关地名
南城县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黎川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