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残疾人培训、就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742
颗粒名称: 三、残疾人培训、就业
分类号: C912.2
页数: 2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前,域内残疾人就业主要依靠民政部门创办福利企业安置,就业人员仅1000多人。2000年—2011年,全市共举办各类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242期,包括蓝孔雀养殖、食用菌栽培、网箱养鳝鱼、大棚蔬菜、肉牛(鸡、鸭、兔)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电脑培训、面包制作、摩托车维修、电脑操作、电机缝纫、刺绣、民间绘画等城镇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培训9268人。
关键词: 残疾人 培训就业

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前,域内残疾人就业主要依靠民政部门创办福利企业安置,就业人员仅1000多人。1990年,地、县(市)残联组织成立后,一面积极创办经济实体,接纳残疾人集体就业,一面鼓励和帮助残疾人个体开业,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重点对盲人进行按摩培训,成立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做好残疾人技术职称评审、鉴定、行业管理等工作,至2000年,地、县(市)残联创办经济实体19个,安置残疾人1032人,残疾人个体开业3025人,民政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4988人。2007年,市残联与市科协制定并启动《抚州市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实施方案》,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对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的农村残疾人进行以种养业为主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崇仁县成立全市残疾人电脑培训中心。2010年,盲人按摩培训作为全市重点实施的“民生工程”纳入全市民生工程计划。2000年—2011年,全市共举办各类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242期,包括蓝孔雀养殖、食用菌栽培、网箱养鳝鱼、大棚蔬菜、肉牛(鸡、鸭、兔)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电脑培训、面包制作、摩托车维修、电脑操作、电机缝纫、刺绣、民间绘画等城镇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培训9268人。
   政府重视、支持和帮助残疾人到适合的企事业单位工作。1997年11月,行署根据省政府发布的第58号省长令,印发《关于认真做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通知》,全区各县(市)相应出台《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方案》。2003年,市政府重新出台《抚州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市财政局、市残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财政统发工资单位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保障金由财政统一划拨工作的通知》,对市直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实行财政直接划转制度。2004年,11个县(区)全部出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财政代扣的相关文件。2005年,启动由地税部门对全市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代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作。2006年,市政府进一步规范保障金征收工作;向各县(区)下达征收任务;市直及11个县(区)财政统发工资单位的保障金全部实现财政划转。2008年,根据财政部相关文件精神,抚州市全面贯彻《江西省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办法》,市、县(区)两级相应制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方案》,全市各级残联认真贯彻残疾人就业工作各项政策法规,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凡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未达到本单位总职工人数1.5%比例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按照年度差额人数和上年度本地区干部职工年平均工资总额计算交纳用于残疾人就业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各单位应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数=上年度某单位在岗干部、职工总人数×1.5%-上年度某单位在岗残疾人(含伤残军人)干部、职工人数×上年度本级干部、职工年人均收入总额(干、职工年人均收入总额以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各有关部门还结合实际制定税收减免、贷款贴息、岗位补贴等就业保护政策,至2011年,全市为残疾人购买公益性岗位1170个,农家书屋安排残疾人管理员800人,全市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66%以上。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机构

市残联
相关机构
市科协
相关机构
省政府
相关机构
市政府
相关机构
市财政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抚州市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