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会主要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64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工会主要活动
分类号: D412.8
页数: 11
页码: 448-458
摘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地区工会办事处团结全区工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振兴全区经济而努力生产。
关键词: 工会活动 政治运动

内容

第三节 工会主要活动 一、参加政治运动 1951年,域内工人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宜黄、东乡、金溪、资溪、南丰等5个县共抽调职工541人参加土改宣传队和工作队。专区工会办事处派出工作组分赴临川、南城两县,指导开展水上民主改革运动,查出反动封建组织10个,逮捕把头13人。在抗美援朝中,专区工会办事处组织全区工人积极参加和平签名运动,制订爱国公约。至1952年,临川、南城、南丰、黎川、金溪、东乡、资溪、乐安8个县共动员412名工人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志愿军购买飞机、大炮捐款522.6亿元(旧人民币),一些老工人连珍藏多年的金银首饰都捐献出来。在“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资财、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中,专区工会办事处与各县总工会,成立工人“打虎队”,发动95%以上的店员、工人参加,共揭露出有“五毒”行为的资本家452户,发现其中12.7%为严重违法户,收缴退、罚款25.6亿元(旧人民币)。1954年—1956年,在私营手工业、工业和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各级工会响应号召,抽调干部参加政府组织的工作队。专区工会办事处耿道明和南丰县总工会彭启文2人出席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召开的庆祝公私合营胜利大会。1958年,专区工会办事处发出通知,要求各县总工会组织工人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中,企业生产秩序混乱,但全区工人大多数仍能坚守岗位,坚持“抓革命促生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地区工会办事处团结全区工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振兴全区经济而努力生产。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政治风波,全区各级工会组织立场坚定,组织广大职工学习中共中央《告全体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书》及上级有关指示,做好教育疏导工作,排除干扰,坚持生产,维护安定团结局面。1999年6月,中央决定取缔以李洪志为首的“法轮功”邪教组织,地区工会办事处及时召开机关党员干部大会,学习中央《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功”的通知》和中央领导的讲话,一致表示拥护中央的决定,带头与邪教“法轮功”决裂,并要求全区工会会员迅速行动起来,开展同邪教“法轮功”的斗争。
   二、生产劳动竞赛 20世纪50年代初,专区工会办事处号召全区工人向东北第五机器厂马恒昌小组学习,开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全区涌现出一批马恒昌式的生产小组。1956年,响应南昌市工人提出的“五年计划四年完成”倡议,开展以“四比”(工业:比质量、比成本、比安全、比效益;交通:比效益、比成本、比保管、比安全;商业:比服务态度、比扩大推销、比节约费用、比上缴利润)为内容的劳动竞赛。1959年,专区工会办事处组织开展以高质量、高产量、高工效、高出勤、低消耗、多品种为内容的劳动竞赛,全区出现标兵赛、巧姑娘赛、一条龙协作赛、技术操作表演赛等多种竞赛活动形式。1964年,开展企业学大庆、工人学铁人(王进喜)竞赛活动,并与评功摆好活动相结合,活动形式有攻关赛、协作赛、对手赛、一帮一、一对红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劳动竞赛一度停止。1973年一1975年,地区成立学大庆办公室,在全区开展以“优质、高产、低耗、安全、多品种”为内容的学大庆竞赛活动。1980年—1983年,地区工会办事处号召全区工人“为四化立功”,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帮后进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在全区开展起来,竞赛形式有小指标计奖百分赛、优质服务赛、节约能源赛、技术操作表演赛、新产品试制攻关赛等。1985年,全区开展“三高(高产值、高利税、高贡献)、一增(职工增收)、一安全(生产安全)”竞赛活动,参赛职工8万人,年底评比受省表彰的先进集体有5个,先进个人32人;受地区表彰的先进集体有15个,先进个人82人。1989年,全区开展创先、创新、创优、创汇、创最佳效益的“五创”竞赛活动,参赛职工9万人,年底评出受省表彰的先进集体9个,先进个人24人;受地区表彰的先进集体18个,先进个人190人。1990年—1992年,开展以“质量、品种、效益”为内容的劳动竞赛,地区劳动竞赛委员会总结临川、抚州、南城等市县的企业劳动竞赛,编印《抚州地区劳动竞赛工作经验汇编》,在全区推广。1993年—1995年,劳动竞赛委员会组织开展岗位创一流、班组创先进、企业创效益的竞赛活动,全区参赛职工人数连续3年均在10万人以上,其中1993年成效尤为突出,全区工业产值增长24%,销售增长5.3%,财政增收24.4%,质量综合指标考评全省第一名。1996年—1997年,全区劳动竞赛进一步发展,参赛职工积极响应竞赛委员会发出的“双增双节”(增产增节、增收节支)号召,在竞赛中努力生产,两年共评出受省表彰先进集体21个,先进个人11个;受地区表彰先进集体42个,先进个人500人。1998年—2000年,开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双争”(争创一流业绩,争当“九五”英雄)立功竞赛活动,全区参赛单位662个,参赛职工29.8万人,受省表彰先进单位17个,先进班组9个,先进个人12人;受地区表彰先进单位65个,先进班组145个,先进个人750人。地区工会办事处被评为全省群众经济工作先进单位。
   90年代,成立抚州地区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及办公室,2000年10月,改称抚州市劳动竞赛委员会及办公室。竞赛委员会主任由市政府分管工业和联系工会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副主任由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和市总工会主席担任,委员由市总工会、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经贸委、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市委宣传部、市统计局分管领导担任。竞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市劳动竞赛委员会与市合理化建议委员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各县(区)和企事业单位也成立劳动竞赛委员会。2005年,市劳动竞赛委和市总工会联合下发《关于动员全市职工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贡献的实施方案》。2006年,在全市978家企业和3万多名职工中开展“为抚州经济发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活动,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点石成金”、小发明小创造等多种形式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评选表彰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企业、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岗、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经理(厂长)、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工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重大成果各10个。市政府主办,市总工会、市委人才办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承办“抚州市2006年首届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由市政府授予“抚州市技术能手”称号,前3名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理论和操作均达60分以上者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前6名由竞赛组委会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并颁发获奖证书。江铃底盘公司等3家企业、12名选手参加第二届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2007年,市总工会安排10万元资金举办全市机械行业职工职业技能操作竞赛、全市纺织行业职工职业技能操作竞赛,机械行业竞赛分数控加工、铣工两个工种。市总工会还首次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通知》。2008年12月份,市劳动竞赛委员会、市总工会举办全市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竞赛工种为数控车工、电焊工、细纱挡车工、织布挡车工、陶瓷成型工等。全市各县(区)和市直16个重点企业、100人参赛,竞赛分别在江铃底盘公司、抚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和黎川县举行。2009年,市总工会在各级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中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竞赛活动,并与“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等为主题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相结合。各县(区)企业开展职工技术比武、技能比赛。9月,市总工会选派职工组和农民工组两个队共21人参加全省数控车工、维修电工、工具钳工、电焊工、钢筋工、砌筑工、缝纫工7个工种技能竞赛,抚州市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优秀组织奖。抚州建筑集团的何建伶获得农民工组砌筑工第六名,抚州建筑集团的熊俊高、熊锦文分别获得农民工组钢筋工第五名和第九名,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的付辉获得职工组数控车工第十名。
   2011年3月,市总工会制定《抚州市总工会2011—2015年劳动竞赛规划》;12月,抚州组队参加“江西省首届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选拔32名选手参加7个工种、11个组别的决赛,获得1个第一名、1个第四名、3个第六名。
   三、技术革新与技能培训 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 1954年,专区工会办事处在抚州工人大礼堂召开千人大会,动员全区职工参加创造新技术、推广新经验活动。至1958年,通过挖潜力,找窍门,创造出一批革新成果。1960年,全区职工掀起提合理化建议高潮。至1961年,全区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7463条,采纳实施10598条。1986年,发动职工以主人翁姿态,每人提1条合理化建议,全区共提出合理化建议9792条,采纳实施7250条,产生经济效益1521万元。1990年,全区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月”活动,共提合理化建议31520条,采纳实施9521条,产生经济效益2100万元。1994年—1996年,地区工会先后推广七二一矿《开展提合理化建议献计献策活动的做法》和江西富奇汽车总厂《合理化建议活动组织及考评办法》两个典型经验。2000年,全区职工共提合理化建议10.8万条,采纳实施4万条。合理化建议的数量增多,质量明显提高,产生经济效益3446万元。20个技术革新项目获省奖励,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1个。2001年,全市职工开展经济技术创新竞赛活动。2003年,市总工会在基层企事业单位和临川区组织职工计算机知识普及应用选拔赛。2004年,全市职工开展“百千万群众性经济技术竞赛”(百家以上不同类型的行业和企业,千个以上的工作岗位,万名以上的职工参加)和“八个一”(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推广一项科技新成果、学习一门新技术、改革一项新工艺、刷新一项新纪录、完成一项技术革新、开发一种新产品、创造一项新操作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全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达382项,提合理化建议4837条,直接经济效益8580余万元。江铃底盘公司的《后桥壳本体冲压工艺优化》、添光化工公司《水解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临川建筑安装公司《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创新应用》获得全省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技能培训 1985年,成立抚州地区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简称地区技协)。随后,各县、市技协相继成立。1986年,地区技协与抚州市技协联合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40期,参训职工2000余人。在抚州市开展技术练兵和技术比赛9次,参加职工共300余人。1989年,地区技协组织全区焊接技术比武,参赛工人41人,评出焊接能手6人。1992年,有条件的工厂先后成立技协156个,全区有技协专业队(组)143个,技协会员5294人。1992年—1993年,采取“班组练、车间选、企业赛、县市比”的办法,连续两年在全区10万名职工中开展练兵活动,获省总工会“百万职工技术练兵组织奖”。同时,开展学习“创造学”活动,为会员购买科技书,举办培训班,组织收看录像,帮助会员解决技术革新中的难题。1995年—1997年,全区技术协作队遵照面向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品,面向亏损企业,面向乡镇企业,面向老、少、边、贫地区的方针,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和协作活动,3个先进县(市)技协,16个先进技协服务实体,33个先进技协队员受到表彰。
   2001年—2003年,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04年—2005年,各级工会积极协助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开展职业技能、新技术新知识培训,提高职工职业技术技能水平。开展“一帮一”传、帮、带活动,传授职业绝招、绝技、绝活;选送技术业务骨干专业对口脱产学习,优化职工知识结构,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市、县(区)总工会共自办和联办下岗失业职工免费技能培训班92期,培训学员5340人(次)。2004年,市总工会帮扶中心举办免费烹饪、电脑、电工、缝纫培训班4期,培训下岗、失业特困职工248人,介绍就业580人。2007年,市总工会投入资金10余万元,聘请高校教授和高级技师,为5家重点企业387名职工进行免费技能培训,281名职工分别获得高、中、初级技工职称,参加培训的职工均获得岗位资格证书。市、县(区)两级工会帮扶中心为下岗、失业、特困职工进行技能培训2632人。2008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创建“蓝领军团”活动。8月6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抚州市工业企业创建“蓝领军团”五年计划实施意见》,成立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协副主席,抚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市财政局局长为副组长的抚州市工业企业创建蓝领军团五年计划领导小组。大规模开展“技术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技能大竞赛”,并把培训与就业对接,有效解决全市企业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培养、创建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的新型蓝领技能人才队伍。2010年,全市共举办技术技能竞赛190次,2.82万名职工参加技能大培训,8.42万名职工参加岗位大练兵,9800名职工参加技能大竞赛,推动企业运用新技术80多项,攻克技术难题130多个,开发新产品和派生产品110多个,创造经济价值3000余万元。2011年,开展技能大培训的企业达96%以上,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企业达80%以上,开展“首席员工”“金牌工人”和“能工巧匠”选拔活动的企业73家,选拔技能带头人85人。通过技能培训、练兵、比赛10983名职工晋升技术等级。
   四、劳模及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与管理 1979年后,工会开始协助政府在工会中进行评模工作。至1997年,地区工会办事处协助行署共评选出全国劳动模范1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2人,全省劳动模范65人,全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4人,全省“有突出贡献”工人68人。地区工会办事处对劳模的先进事迹采取多种形式宣传。1982年和1990年,两次组织抚州地区劳模事迹报告团赴基层作报告32场。1996年11月,举办劳模事迹图片展览进厂区。每年春节对劳模进行慰问。先后4次组织劳模共50人赴京观礼。1993年,对全区省级以上劳模747人全部建立档案。1995年和1999年两次为506名劳模进行免费体检。
   2001年,出台《抚州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1月,市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抚州市劳动模范管理办法》,对劳模资格认定、推荐评选和命名表彰的条件、程序、日常管理机构、职责、劳模奖励及其他待遇作出明确规定。全市各级工会负责劳模的管理工作,市总工会承担市评委会办公室的职责。健全劳模档案管理,2001年起,市总工会每年对省级以上劳模进行社保、医保和失业保险以及全国、省、市困难劳模情况调查,对低于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的省级以上劳模一年一核上报,争取上级帮扶。2005年、2010年,受市政府委托,市总工会两次评选推荐全国、全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2006年、2010年,召开抚州市第二次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市政府委托,市总工会评选全市第一、二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每年春季,市总工会下发《关于推荐评选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的通知》,按照省总工会分配的表彰名额,评选推荐全国、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和工人先锋号。2008年起,每年评选表彰市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和市工人先锋号(劳模评选年份除外)。
   2006年、2010年,市委、市政府先后隆重召开抚州市第一次、第二次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并与劳模合影留念;举办歌颂劳模精神的大型文艺晚会。除劳模评选年份,从2008年始,市总工会在每年“五一”前夕都召开全市“五一”劳动奖状(章)、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激励先进,弘扬正气,积极营造“崇尚劳模、学习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社会氛围。每年春节前夕,市总工会印发《致全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慰问信》。每年元旦、春节或国庆期间,各级政府和工会领导均开展走访慰问劳模活动。2004年,市总工会下发《关于落实办理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补充养老保险的通知》,相关单位分别为全国劳模、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市劳模一次性交纳3000元、2000元、1000元的补充养老保险储金。建立慰问帮扶劳模“三金”机制,为劳模筹集发放慰问金、生活困难补助金和特殊困难帮扶金。2010年向全市各级劳模发放各种慰问、补助和帮扶金共95.042万元。市、县(区)总工会每年都组织安排部分劳模赴外地学习考察、观光旅游和疗养休养。
   五、民主管理与监督 20世纪50年代初,全区职工主要通过职工大会、生产会议、劳模座谈会等形式,讨论生产计划,处理存在问题,对工业企业实行民主管理与监督。同时,结合每次政治运动,向企业领导提批评意见,对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批判。1955年,国营工业企业普遍建立起有工人代表参加的民主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对工厂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管委会有权发动工人讨论制订生产计划,提合理化建议,检查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监督财务,揭发贪污行为,反对官僚主义;有权参与工厂劳保、人事、工资福利等重大事项的讨论。1957年,在国营工业企业开始推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设立民主管理委员会为职代会的常设机构。管委会委员由工厂的党、政、工、团负责人,职工代表和私方代表担任。管委会的职责是讨论生产财务计划,对中层干部任免提出意见,讨论决定厂长基金和职工福利金的使用方法等。至1960年,专区属工业企业和县属部分工业企业逐步建立该制度。
   1962年,发动职工积极参加企业管理整顿工作。同时,贯彻《工业七十条》,继续推行职代会制度,加强职工监督。“文化大革命”中,干部不敢管,工人不敢干,企业管理混乱。1978年,及时组织广大职工学习《工业三十条》,一些工业企业开始恢复职代会制度。1981年,学习贯彻《国营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并在地区磷肥厂进行民主选举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的试点,总结经验,推广全区。1983年,全区建立职代会制度的工业企业826个,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491人。1984年,全区大、中、小学校先后建立起教工代表大会制度。1986年,在底盘厂、开关厂、电机厂、针织厂、磷肥厂、量具厂进行职代会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将职代会与工会组织一体化,以改变职代会与工会内部存在的机构重叠、工作重复的现象。建立起企业、车间、班组三级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职代会的“五权”(对企业生产计划、经营方针等重大问题的审议建议权;对职工收入分配、重要规章制度等重大问题的审议通过权;对职工福利方面重大问题的审议决定权;对领导干部的审议、监督、奖惩及任免建议权;对厂长、经理的推荐选举权)。1988年,全区建立职代会的单位发展到1127个,职工代表共23555人。有178个工业企业实行三级民主管理,有202个工业企业民主评议干部1113人,有258个工业企业召开职代会进行民主咨询、答辩、考评,实行厂长(经理)承包责任制。1990年,职工直接参政议政。职工代表中有省政协委员1人,各县(市)总工会主席均分别担任县(市)人大常委和政协常委,一批职工被选为县(市)人大代表。次年,行署与地区工会,县(市)政府与县(市)总工会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工会组织参与研究管理行政、经济等工作。1991年,地、县(市)人大与工会联合组成14个检查组,对全区150个工业企业实行职代会制度情况进行检查,促进职代会活动经常化。1992年,全区660个工业企业分别召开职代会,对劳动、人事、工资3项制度进行改革。1995年,地区工会办事处在全区推广崇仁县二轻系统企业民主选举厂长的经验。该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发动全区职工参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天绅、长安两个企业召开职代会,进行试点,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1997年,加强民主评议工作,地区工会办事处与地委组织部、地区经贸委联合制发《关于做好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实施意见》,在全区510个工业企业评议领导干部2000人。同年,推广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经验,召开职代会,通过平等协商,全区签订集体合同企业585个,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1999年,在全区推行厂务公开制度,地区工会办事处印发《关于建立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情况报告和通报制度的通知》,地、县(市)两级分别成立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在部分单位开展试点工作。2000年3月,地委下发《关于实行厂务公开的决定》后,正式全面铺开。该年底,全区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国有、集体和控股企业有839个,占应厂务公开的企业98.6%;事业单位有450个,占应厂务公开的单位85%;临川、东乡、南城、资溪、宜黄、南丰、黎川等县(市)公开面达100%,崇仁、乐安、金溪、广昌等县公开面为96%以上。
   2000年—2011年,市总工会与市人大、市政协等部门联合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集体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执法检查、调研;出台维护职工和工会合法权益的文件,最大限度保障改制企业职工和特困职工的利益;开展对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拖欠的执法监督和查处;要求有关部门为解决工会经费拨缴难问题给予进一步支持等;历任市总工会主席、副主席分别担任省政协委员、市人大委员、市政协常委等职务。市总工会组织引导各级工会继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改制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推行和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制度,努力探索和推进在非公有制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共同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全员参与的职工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依法保障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保护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事业以及其他组织健康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2003年,下发《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2011年,全市建立工会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制度建制率均达98%。2000年—2011年,全市工会组织共为省内外2.7万余名抚州职工(农民工)讨薪、维权,涉及金额23300余万元。
   六、关心职工生活 1950年,域内一些资方老板暗地抽走资金,解雇工人。分区工会办事处及时派出工作组赴各地,协助基层工会执行《劳动法》规定,组织工人与资方签订劳资合同、徒弟与师傅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强调不得无故解雇工人。同时对困难工人做好救济工作。至1953年,崇仁、宜黄、乐安、临川、南丰、黎川、金溪等县总工会先后向政府申请发放救济粮35980斤、救济款20564万元(旧人民币)。1951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专区、县工会组织分期分批帮助工人办理劳动保险。1952年,专区、县工会组织协助政府做好工人就业和救济失业工人的工作。至1955年,全区通过各种渠道共安置工人1112人,推荐优秀工人到党政部门和群众团体担任干部1565人。基层工会动员会员之间互助互济,建立互助储金会146个,会员有5900人,储金17.7万元。1953年—1956年,各县工会普遍办起工人消费合作社、工人理发室、工人浴室,有条件的还办起工人诊疗所、工人疗养站等福利机构,工人凭会员证可得到优惠服务。1960年,发动职工响应中共中央“一种三养”(种菜、养猪、养禽、养鱼)号召,力争蔬菜自给,办好职工食堂。次年,布置基层工会对全区243个工人食堂进行整顿,食堂膳食质量和服务态度明显改善。1964年—1965年,对全区职工劳动保险事业进行整顿,重新登记劳保卡片,颁发待遇证书,统一划归行政管理。“文化大革命”中,工会关心职工生活被诬为“物质刺激”“福利工会”而受到批判。1977年,全区各级工会重新端正对职工福利的认识。
   80年代,地区工会办事处组织开展以办好职工食堂为主的后勤工作竞赛活动,先后在星火、永胜机械厂和抚州师范专科学校3个先进职工食堂召开现场会,推广其先进经验,以加速全区职工后勤工作的达标进程。1990年检查验收,全区达标职工食堂129个,职工浴室26个,职工宿舍13栋。整顿和加强劳动保险工作,各级工会举办劳动保险干部培训班,培训干部1376人。在工厂企业建立劳动保险委员会151个,有1639个工厂企业实行劳动保险。1990年,全区享受劳动保险待遇职工有99988人。
   90年代,各基层工会建立和健全互助储金会的管理制度,对职工互助储金会的管理制度进行整顿,要求账目清楚、借款方便、还款及时,互助储金会有新发展。1990年,全区有互助储金会1669个,会员97693人,储金372.77万元,当年互济职工12824人,金额49万元。1991年,全区建立扶贫基金会698个,筹集资金119.7万元,扶助贫困职工6890人。1992年,做好从固定工成为合同工的劳动合同签订工作。至1995年,全区签订合同企业719个,签订合同职工83938人,占应签人数的80%。1993年一1994年,全区推广抚州市、宜黄县、黎川县和抚州棉纺厂做好退休职工管理的工作经验,并开展评比竞赛活动。1995年,全区成立“送温暖”基金会118个。至1997年,筹集资金215万元,建立困难职工档案14579人、特困职工档案5803人,慰问困难企业1143个(次)、困难职工8394人(次),资助特困职工子女上大学55人。1997年,全区建立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527个,配专职干部189人、兼职干部439人。设立退休职工活动室167个。经常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退休职工生活。每年9月9日重阳节,各县(市)退休职工管委会召开联欢会,当地党政领导与退休职工共庆“老年节”。1998年—2000年,地区工会向各企业下达签订合同任务;先后两次进行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职工劳动保险,全区互保会员发展到11977人,保险金额突破100万元。在基层建立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921个,培训上岗调解仲裁员400人。开展“送温暖”活动,慰问困难职工42655户(次),慰问金共500多万元,办实事2596件。各级工会为下岗职工举办烹调、幼教、电器维修等培训班近300期,培训12182人,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6536人。
   2000年后,工会与安监、卫生、城建等部门共同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开展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等行动;每年高温季节为职工发放防暑药品;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介绍就业。2006年,市总工会联合市安监局、市建设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关爱农民工安全与健康特别行动”。2007年,市总工会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2008年,各县(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全部成立。市、县(区)采取将帮扶配套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政府拨一点、向上争一点、工会挤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2011年底,全市建立14574人困难职工档案,其中,市直企业1898人、县(区)12618人。多年开展为职工、农民工送清凉、送健康活动,累计1.3万人次。2003年以后,市总工会持续开展金秋助学活动。2011年,全市共资助贫困学子4000余名,资助金额500多万元。每年元旦、春节,党、政、工会领导都向困难职工开展送温暖活动。
   1997年4月,江西省职工保险互助会抚州办事处成立,2010年更名为江西省职工保障互助会抚州办事处,各县(区)总工会设立代办点,覆盖各县(区)、市直近3000家基层单位。开展职工互助保险(保障)工作,维护职工基本经济利益,提高职工社会保障水平。实行储蓄性险种与保费性险种相结合,既能互助互济,又能享受风险保障。职工互助会不以盈利为目的,是职工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工群众性社会互助互济合作保险组织,是工会组织职工依靠自己和集体的力量,用互助合作的办法解决职工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作为国家基本保险的补充。先后开展职工安康互助保险、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女职工幸福互助保险、在职职工大病住院自负部分医疗互助保险和特种重病团体互相医疗保险等业务。2007年2月,职工储蓄性险种向保障型险种转型,停办安康险等储金保险业务,保留原有的团体意外险、女职工幸福险,着力发展保障型险种,并新开展特种重病险、在职职工大病住院自负部分医疗互助保险。职工互助保障基金由2006年的26.528万元发展到2011年的317.12万元,参保职工由11.33万人发展到34.29万人。
   七、思想政治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工会结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民主改革、“三反”“五反”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对职工开展阶级教育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1953年—1954年,各县工会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宪法和统购统销政策等加强时事政策学习。1958年,各级工会利用黑板报、夜光报、宣传栏、幻灯片等宣传工具和组织文艺宣传队,广泛开展宣传在职工中进行社会主义总路线教育。1959年,进行敢想、敢说、敢干,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教育,推动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运动在全区开展。1960年—1962年,面对国民经济暂时困难的情况,着重对职工进行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教育,部分职工主动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和副业生产。1963年,开展学雷锋活动,并以活动中涌现出来的雷锋式人物的先进事迹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随后,又组织学习先进人物王杰、“南京路上好八连”先进事迹,并总结《南城县农机厂翻砂车间工会小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在全区推广。1964年,职工学习毛主席著作。同时开展以“忆三史”(革命斗争史、老工人家史、企业发展史)为内容的阶级教育。1966年10月,专区工会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迅速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高潮。“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会工作停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断。1978年,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开展以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活动。1980年,开展“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活动,对职工进行主人翁教育。1982年3月,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月活动。同年8月,组织全区财贸系统工会干部观看文明礼貌先进典型赵春娥事迹的录像报告。1983年,组织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着重推荐学习《中国近代史》《中国工人阶级》两本书,全区有自学读书小组1450个,参与职工22000人。1986年,加强职工法制观念教育,在职工中普及“十法一条例”(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合同法、兵役法、食品卫生法、森林法和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制定出3年学习计划。1989年,对职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1990年,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争做‘四有’(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职工”活动,8名先进职工组成学雷锋先进事迹报告团,赴基层作巡回报告17场,听众14000人。1993年,组织职工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习贯彻中国总工会十二大会议精神。1994年,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学习活动。1997年,地区工会办事处结合学习中央十五大文件精神活动,推荐先进集体2个、先进个人9人,号召全区职工弘扬共产主义道德情操和为“四化”献身的精神。1998年10月,中国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结束后,在全区工人中开展学习贯彻活动,12月举行知识竞赛。1999年,在全区工人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评选职业道德“十佳单位”和“十佳标兵”,崇仁县乡邮员方仉生被全国总工会授予职业道德“十佳标兵”称号。2000年,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区工人党员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2001年后,先后组织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全国工会十四大、十五大,市党代会一次、二次、三次会议精神,广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共铸理想信念,共促科学发展”和“赶超发展、建功立业”主题教育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活动。2011年,加强非公企业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在全市非公企业推进以“提炼一种企业精神、打造一批企业典型、设立一处职工文化场所、培养一支职工文艺队伍、创办一份企业刊物”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职工文化工程。
   八、职工文化科技教育 1950年5月,临川县总工会率先办起全区第一所工人夜校,开展职工文化教育。随后,崇仁、乐安、南丰、广昌、金溪等县相继办起工人夜校。1951年,一些基层工会也开始办学,进行识字教育。当时办学条件极差,无教室、无课桌、无教师,但广大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极高,在困难中坚持学习。1952年,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扫盲运动的指示》发出后,在抚州镇举办识字班试点,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扫除文盲60人。随后总结推广办学经验,全区掀起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全区办起工人夜校112所,学员3522人。1956年,贯彻“大量举办正规的业余工农学校”和“大量发展,注重质量”方针,用“两条腿走路”办法,既办好县(市)总工会的职工业余学校,又办好基层工会的职工业余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有固定的教室,有专职教师,以学文化为主,兼学政治、技术。至1958年,抚州、南丰、东乡等县(市)共办校98所,学员11403人。1960年,区内一些较大企业办起职工业余学校,抚州城区就有30所、171个教学班,专职教师62人、兼职教师215人,学员5202人。1963年,职工教育以巩固、提高为主,适当发展。一些学校增设先进生产者、老工人半脱产文化班。1965年,召开全区职工教育工作会,介绍南丰、临川、抚州等县(市)办学经验。“文化大革命”中,职工业余学校停办。
   1979年,恢复职工业余教育,全区办起职工业余学校12所,有专职教师5人,学员813人。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全区职工教育出现新高潮。至1989年,省、地、县共拨(筹)款371.26万元,新建职工业余学校12所,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改善办学条件。1982年,各县职工业余学校普遍开办初中文化补习班,帮助青年职工补习文化。1984年,地区工会办事处与地区教育局对各县(市)职工业余学校进行实地评估,抚州、南丰、崇仁、南城、乐安、资溪、金溪、东乡、临川、黎川10所学校均评估合格。1985年,全区有职工业余学校12所,专职教师27人,办班304个,学员10221人。其中,基层工会办班60个,学员3671人;办科技班107个,学员4556人。1987年,贯彻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全区各级工会组织改革职工教育,走转轨变型的多种形式办学道路,广开学员来源。1989年,地区工会办事处制发《职工业余学校工作竞赛评比细则》,以入学人数、巩固人数、合格人数、合法创收为主要评比内容,开展全区职工教育工作竞赛,推动职工教育巩固和发展。1994年,全区职工业余学校办班176个,学员9414人。1997年,全区县(市)职工学校12所,办班25个,学员1160人,专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60人。
   从1984年起,根据全国总工会颁布的《职工自学成才奖励条例》,地区制定《职工读书自学奖励办法》,鼓励全区职工勤奋读书,自学成才。至1997年,域内获全国自学成才奖励7人,全省自学成才奖励11人,全省读书积极分子10人,先进集体1个。
   2001年,市内举办普及WTO基本知识培训班。2004年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实施意见》。2006年,市总工会转发全国总工会、财政部等11个部委《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级工会督促贯彻执行,维护职工群众文化权益,提高职工群众文化科技素质。2010年,推进“职工书屋”建设,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市总工会购买40余万元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法律等方面书籍,赠送给市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会“职工书屋”。2011年,建设推进职工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全市各级工会共培训职工群众2.42万人次。
   九、业余文体活动 1950年,各县总工会组织工人秧歌队、歌咏队,上街宣传演出。1951年—1953年,各县总工会陆续建起工人俱乐部,开展图书阅览、歌咏、舞蹈、乐器演奏、棋类、球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1954年,抚州镇俱乐部建起全区第一个灯光球场。各县基层工会陆续建立俱乐部13个。1955年,地区工会办事处组织银鹰工会体育代表队参加省首届工人体育运动会,获铅球、标枪比赛第一名。1956年,抚州市举行首届工人体育运动会,参赛职工290人。1957年,举行全区首届职工文艺汇演,各县工会代表队10个共300人参加演出。1959年,各县总工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1960年,专区工会组织文艺队参加省职工文艺会演,《麻姑献寿》获演出奖,并被选送参加全国职工文艺汇演。1963年,印发《关于组织职工俱乐部开展工作竞赛方案》,推动全区俱乐部工作进一步发展。南城县工人俱乐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并出席全国总工会召开的俱乐部工作会议。1965年9月,专区工会办事处与地区文教处等单位联合举办全区工农兵文艺汇演,参演文艺队28个、演员300人。10月,组队参加省第三届职工文艺会演,演出节目18个,获奖3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人俱乐部全部关闭。1976年,职工文体活动逐渐恢复。5月,举行全区职工篮球邀请赛,各县总工会组队13个,参赛职工200人。1977年,东乡铜矿篮球队参加全省职工篮球邀请赛;全区工会举行攀登军峰山比赛,各县总工会组队12个,参赛职工80人。1980年,各县工人俱乐部相继恢复活动。
   1981年,区内工人俱乐部更名工人文化宫。至1989年,全区12个县(市)全部新建工人文化宫,新建厂矿工人文化宫32个,配专职文化干部36人。1982年,抚州市工人文化宫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的学校和乐园”称号。1984年,组织篮球、排球、举重、田径、自行车、武术6个体育代表队参加省第二届工人运动会,3个职工体育先进集体和6个先进个人受到表彰。1985年,举办全区职工文艺调演,参演文艺队13个,参演职工180人,演出节目18个。1986年,为庆祝国际劳动节100周年,组织全区职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并推选部分作品赴省展出。1988年,印发《县、市文化宫管理细则》,实行主任负责制和承包责任制,并开展达标升级活动。1990年—1991年,组织全区职工两次文艺调演,参演文艺队30个,参演职工450人。
   1993年,为庆祝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以“放声歌唱毛主席”为主题,在全区职工中进行歌咏比赛,参赛职工250人,评出优秀歌手54人。1996年,举办迪斯科健身操、交谊舞等大众体育新编项目赛,参赛体育队31个,参赛职工300余人。1997年5月,地区工会举办全区职工文艺会演,参赛文艺队28个,参赛职工420人,演出节目48个。199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澳门回归,举行“临川贡酒杯”文艺汇演,参赛文艺队26个,参赛职工300人,并举办“抚医杯”书法作品展览。2000年,在抚州体育馆举行拔河、保龄球、乒乓球、飞镖、投篮5个项目的体育比赛,参赛代表队35个,参赛职工280人。
   2002年,市总工会举办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联欢活动。2003年,进行工人文化宫、职工学校情况调查,向省总工会提交《适应新形势,加强和改进工人文化宫和职工学校工作》调研报告。2008年5月1日,隆重举办“庆五一、迎奥运”大型文艺晚会,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为抚州市2600名劳模、职工和工会干部代表演出两场。2010年4月,举行抚州市“庆五一颂劳模促发展”职工文艺汇演。2011年,结合建党90周年庆典,举办晚会、演唱、书法、球类比赛、登山、郊游、参观红色革命圣地等职工文体活动2846场次,参加职工14.2万人次。
   十、女工、家属工作 1953年,组织全区女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5年,抚州镇总工会在全区率先建立工人家属委员会。全镇工人家属705户设委员会6个、委员45人。按照自愿结合,成立打石渣小组35个、洗衣小组2个,帮助家属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家庭收入。1958年,发动全区女职工开展“四化”(政治思想先进化、文化学习经常化、友爱风气普遍化、劳动卫生制度化)、“六好”(政治时事宣传好、生产技能革新好、劳动纪律遵守好、社会活动参加好、勤俭节约计划好、尊老爱幼教育子女好)竞赛活动。1960年,各级工会教育女职工勤俭持家,参加副业生产,推动增产节约劳动竞赛。1961年,专区一些直属工业企业办起托幼园、所38个,入园(所)儿童761人。1963年,各县总工会制定《保护女工暂行条例》,对女职工的政治、经济、物质利益进行保护。1980年,地区工会办事处设立女工部,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的女工和家属工作。1983年,地区工会办事处与地区妇联共同组织开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宣传月》活动。1984年,举办“三八”妇女节座谈会,邀请地区直属工业企业的女劳模、女先进生产(工作)者、女能手代表参加,交流工作经验,妇女座谈会活动持续到1989年。1986年,组织全区女职工参加“四有”(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和“四自”(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知识竞赛活动。1990年,地、县两级女职工委员会成立,地区直属企、事业单位相继成立女职工委员会。1993年,全区女职工72866人,女会员68462人,建立女职委会2589个(其中县、市女职委会12个,企、事业单位女职委会2577个),配备女工干部2033人(其中专职女工干部103人),制定《女职工委员会工作规则》,全区女工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1994年—1995年,地区女职委会多次举行基层女职委会主任培训、女工岗位培训、法律知识学习、科技知识培训等活动。组织女工干部赴东北、广州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外地女工工作先进经验。在全区女职工中开展“中国母亲”读书自学活动和“康迪杯迎世妇”(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知识竞赛活动。1996年,地区女职委会发动全区女职工参加“巾帼成才、一专多能”“巾帼爱心,互帮互助”“巾帼文明,立足家庭”“巾帼先锋,无私奉献”4项文明立功竞赛活动,参赛女职工6万余人。该年,评出生产标兵10人、自学成才10人、文明家庭10户、廉政贤内助10人、无私奉献先锋10人。1997年,全区女工政治权益、经济权益、特殊权益进一步落实,每个企业管理委员会都有1名女工代表。职代会的女工代表5405人。建有女工冲洗室76个、孕休室18个、哺乳室58个、女浴室176个。及时治疗患有妇科病的女工3896人,治愈率80%。1998年,全区开展创建女职工“文明标兵岗”活动,表彰女标兵13人。开展评选女职工先进典型活动,表彰再就业女职工先进典型7人。2000年,地区女职工委员会举行座谈会,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工作。2011年底,全市基层女职工组织4816家,女职工18.2万人,女职工组织建制率98%。2011年市女职工委员会组织困难女职工、女农民工健康检查,对困难女职工、女农民工“两癌”(乳腺、宫颈癌)患者进行帮扶救助,一律纳入大病救助范畴,争取到省总工会女职委专项资金9万元。
   十一、工会经费征缴与使用 工会经费来源于会员交纳的会费、企事业单位行政拨交的经费、工会事业部门的收入和地方政府的临时赞助4方面。主要用于职工业余教育、宣传与文体活动、技术协作、干部培训等费用开支。实行地、县(市)、基层工会三级管理体制,建立会计、出纳制度,严格审批手续,节约开支。地区工会办事处对内部机构的经费采取“定额包干,节余留用,超支不补”办法,控制好会议、办公、差旅、招待、电话、车辆等费用开支。县(市)总工会和基层工会须定期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财务收入情况。2002年,财政统发工资单位的工会经费按单位职工工资总额2%的比例列入财政预算、划拨。2004年起,全市财政划拨以外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会经费由地税部门代征,2010年代征工会经费1677.5万元,征收单位1500余家。工会还通过审计,对国税、工商、气象、水文等省管驻抚州单位以及其他单位自主收缴工会经费,2010年全市自主收缴工会经费近百万元。县(区)工会分100万元、150万元和200万元3个征缴任务档次,上解市总工会。
   大部分工会经费上解省总工会,其余部分用于全市工会工作经费。2009年,市总工会安排60万元在全省工会率先开展“三方共同约定”和“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2010年,安排60万元帮助市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职工书屋、60万元帮助基层工会开展“职工之家”建设。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耿道明
相关人物
彭启文
相关人物
李洪志
相关人物
马恒昌
相关人物
王进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南丰县总工会
相关机构
东北第五机器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