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国时期工会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641
颗粒名称: 一、民国时期工会组织
分类号: C912.2
页数: 1
页码: 445
摘要: 民国初期,域内仅有一些小作坊和个体手工业者,从事打铁、做篾、泥木、铸造、修理、缝纫、制笔、酿造等,工人不过万人。这些手工业工人一般都自发建有行会组织,有的还以所敬之神命名,木匠、泥匠敬鲁班先师,称鲁班会;裁缝敬轩辕黄帝,称轩辕会;铁匠敬炉王菩萨,称炉王会,等等。行会立有各自行规,每年“做会”1次,大家聚会,祭神、演戏、喝酒、联欢,商谈业务维护行业利益。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工会组织

内容

民国初期,域内仅有一些小作坊和个体手工业者,从事打铁、做篾、泥木、铸造、修理、缝纫、制笔、酿造等,工人不过万人。这些手工业工人一般都自发建有行会组织,有的还以所敬之神命名,木匠、泥匠敬鲁班先师,称鲁班会;裁缝敬轩辕黄帝,称轩辕会;铁匠敬炉王菩萨,称炉王会,等等。行会立有各自行规,每年“做会”1次,大家聚会,祭神、演戏、喝酒、联欢,商谈业务维护行业利益。
   民国10年(1921)4月,南丰县店员工会成立,这是全区最早自发建起的行业工会组织。15年,国共两党合作,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和北伐军的帮助下,域内各县有组织地建立县总工会,各区、乡(镇)及行会建立基层工会。该年10月下旬,南城县总工会率先成立,选举傅和春为主席,有会员900多人。随后资溪县总工会成立,选举木匠刘水来为主席,有会员600余人。11月—12月,临川、崇仁、宜黄、黎川等县总工会相继成立。临川选举吴从众任委员长,有会员近万人。崇仁选举陈利昌为主席,有会员1620人。黎川选举兰德昌为主席,有会员1000余人。宜黄选举黄启旦为主席,有会员471人。16年初,东乡、南丰、金溪等县先后成立县总工会。东乡选举揭土豪为主席,有会员223人。南丰选举谢友文为主席,有会员918人。金溪选举肖添吉任委员长,有会员1000余人。各县总工会还普遍建立几十至上百人的工人纠察队,配有枪支,以加强自卫能力。“七·一五”宁汉合流后,国民党右派逐渐控制各县党部领导权,禁止工人运动,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工会干部。至8月,各县工会组织先后被迫解散。
   1929年—1934年,域内9个县建立起苏维埃政权,重新成立工会组织。1930年4月,南丰县在白舍苏区成立县总工会,内设青年、妇女、雇农3个工作机构。同11月,乐安县在招携苏区成立县总工会,选举孙信河任委员长,有会员2000多人。1931年2月,广昌县苏区成立县总工会,选举吴冬生任委员长,有会员4300人。11月,宜黄县苏区成立县总工会,选举芦长胜任委员长,有会员961人,其中雇农会员490人。1933年4月,黎川县苏区成立职工联合会,选举涂来孙为主席,有刨烟、糕饼、泥木等14个行业基层工会。5月,崇仁县在谷岗苏区成立县总工会,选举陈文熙为主席,内设组织、宣传、青年、女工等工作机构。此外,金(溪)南(城)特区也成立总工会,选举陈子明为主席。1934年,苏区先后沦陷,各地工会组织被迫解散。
   同期,国民党各县党部也在管辖区内组建总工会。国民党当局采取强迫入会、限制退会、派驻官员、利用行业把头等方法控制工会,领导权都掌握在官方、资方手中,使工会成为他们争名夺利的工具。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各县工会组织号召工人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31年,日军入侵抚州,工会组织停止活动。34年抗战胜利后,各县工会组织陆续恢复。是时,在国民党当局严格控制下,工会不能为工人办实事,会员逐年减少,几乎未开展活动。1949年5月后,各县相继解放,国民党工会组织解散。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傅和春
相关人物
刘水
相关人物
吴从众
相关人物
陈利昌
相关人物
兰德昌
相关人物
黄启旦
相关人物
谢友文
相关人物
肖添吉
相关人物
孙信河
相关人物
吴冬生
相关人物
芦长
相关人物
涂来
相关人物
孙为
相关人物
陈文熙
相关人物
陈子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南城县总工会
相关机构
资溪县总工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丰县
相关地名
乐安县
相关地名
广昌县
相关地名
宜黄县
相关地名
黎川县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