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64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组织机构
分类号: C912.2
页数: 2
页码: 445-446
摘要: 民国初期,域内仅有一些小作坊和个体手工业者,从事打铁、做篾、泥木、铸造、修理、缝纫、制笔、酿造等,工人不过万人。这些手工业工人一般都自发建有行会组织。行会立有各自行规,每年“做会”1次,大家聚会,祭神、演戏、喝酒、联欢,商谈业务维护行业利益。新中国成立后各县总工会还普遍建立几十至上百人的工人纠察队,重新成立工会组织,南丰县在白舍苏区成立县总工会,乐安县在招携苏区成立县总工会,广昌县苏区成立县总工会,宜黄县苏区成立县总工会,黎川县苏区成立职工联合会,崇仁县在谷岗苏区成立县总工会,金(溪)南(城)特区也成立总工会,国民党各县党部也在管辖区内组建总工会。
关键词: 工会组织 地方机构

内容

一、民国时期工会组织 民国初期,域内仅有一些小作坊和个体手工业者,从事打铁、做篾、泥木、铸造、修理、缝纫、制笔、酿造等,工人不过万人。这些手工业工人一般都自发建有行会组织,有的还以所敬之神命名,木匠、泥匠敬鲁班先师,称鲁班会;裁缝敬轩辕黄帝,称轩辕会;铁匠敬炉王菩萨,称炉王会,等等。行会立有各自行规,每年“做会”1次,大家聚会,祭神、演戏、喝酒、联欢,商谈业务维护行业利益。
   民国10年(1921)4月,南丰县店员工会成立,这是全区最早自发建起的行业工会组织。15年,国共两党合作,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和北伐军的帮助下,域内各县有组织地建立县总工会,各区、乡(镇)及行会建立基层工会。该年10月下旬,南城县总工会率先成立,选举傅和春为主席,有会员900多人。随后资溪县总工会成立,选举木匠刘水来为主席,有会员600余人。11月—12月,临川、崇仁、宜黄、黎川等县总工会相继成立。临川选举吴从众任委员长,有会员近万人。崇仁选举陈利昌为主席,有会员1620人。黎川选举兰德昌为主席,有会员1000余人。宜黄选举黄启旦为主席,有会员471人。16年初,东乡、南丰、金溪等县先后成立县总工会。东乡选举揭土豪为主席,有会员223人。南丰选举谢友文为主席,有会员918人。金溪选举肖添吉任委员长,有会员1000余人。各县总工会还普遍建立几十至上百人的工人纠察队,配有枪支,以加强自卫能力。“七·一五”宁汉合流后,国民党右派逐渐控制各县党部领导权,禁止工人运动,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工会干部。至8月,各县工会组织先后被迫解散。
   1929年—1934年,域内9个县建立起苏维埃政权,重新成立工会组织。1930年4月,南丰县在白舍苏区成立县总工会,内设青年、妇女、雇农3个工作机构。同11月,乐安县在招携苏区成立县总工会,选举孙信河任委员长,有会员2000多人。1931年2月,广昌县苏区成立县总工会,选举吴冬生任委员长,有会员4300人。11月,宜黄县苏区成立县总工会,选举芦长胜任委员长,有会员961人,其中雇农会员490人。1933年4月,黎川县苏区成立职工联合会,选举涂来孙为主席,有刨烟、糕饼、泥木等14个行业基层工会。5月,崇仁县在谷岗苏区成立县总工会,选举陈文熙为主席,内设组织、宣传、青年、女工等工作机构。此外,金(溪)南(城)特区也成立总工会,选举陈子明为主席。1934年,苏区先后沦陷,各地工会组织被迫解散。
   同期,国民党各县党部也在管辖区内组建总工会。国民党当局采取强迫入会、限制退会、派驻官员、利用行业把头等方法控制工会,领导权都掌握在官方、资方手中,使工会成为他们争名夺利的工具。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各县工会组织号召工人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31年,日军入侵抚州,工会组织停止活动。34年抗战胜利后,各县工会组织陆续恢复。是时,在国民党当局严格控制下,工会不能为工人办实事,会员逐年减少,几乎未开展活动。1949年5月后,各县相继解放,国民党工会组织解散。
   二、新中国成立后工会组织 地区(分区、专区、市)总工会 1949年9月,成立江西省总工会抚州分区办事处。1953年9月,改称江西省工会联合会抚州专区办事处。1958年10月,又改称江西省总工会抚州专区办事处。1966年10月,受“文化大革命”冲击而停止办公。1968年2月,工会工作由抚州专区革命委员会政治部群运组管理。同年,成立抚州专区工人代表大会,取代抚州专区工会办事处。1973年6月,恢复工会组织,称抚州地区总工会,正处级。1979年4月,改称江西省总工会抚州地区办事处。1996年,内设办公室、组织宣传部、经济工作部、生活女工部和教育工会,定编14个(行政编12个、事业编2个),实际在编13人。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教育工会主席1人(副处级)。2000年11月8日,江西省总工会抚州地区办事处改称抚州市总工会,为正处级群团组织,主任、副主任改称主席、副主席。2002年10月,组织宣传部改称基层工作部,经济工作部改称权益保障部;明确市总工会行政编制10个、事业编制2个。2006年,市总工会被列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2007年12月,市编制委员会批准市总工会增设财务部,增配科级职数1名:增设困难帮扶中心,为市总工会下属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增配事业编制4个。2010年8月,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增加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个。2011年底,市总工会编制18个。历任主席(主任)为寇健、张景云、韩玉书、刘占华、邹广志、邓水文、魏建华、徐三毛、胡新生(兼)。
   县(市、区)总工会 1950年,全区有临川、崇仁、宜黄、乐安、南城、南丰、黎川、金溪等8个县成立总工会。1951年—1953年,各县总工会结合各项政治运动,对174个基层工会进行整顿,清退亦工亦农不宜入会的会员1544人,清退政治不纯分子出会850人。1955年,抚州市、资溪县成立总工会。1968年,东乡、进贤县划归抚州管辖并成立总工会。因区划调整,1983年,广昌县总工会划入抚州地区管辖,进贤县总工会划归南昌市管辖。1995年,抚州市总工会、临川县总工会合并为临川市总工会。2000年撤地设市,临川市总工会更名为临川区总工会。2011年,全市有临川、崇仁、宜黄、乐安、南城、南丰、黎川、广昌、东乡、金溪、资溪等11个县总工会,均为正科级,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县(区)共有工会专职干部196人。
   市总工会直属工会组织 总工会直属工会由市直、县(区)工会,中央、省驻抚州单位工会,国有企业工会,大型非公有制企业工会构成。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90年代末,抚州工会组织涵盖地方总工会及直属国营企业、事业、机关工会,以及中央和省驻抚州单位工会组织。1995年,全区新建工会118个,其中,乡镇企业工会87个、外资企业工会24个、私营企业工会7个。1997年,全区工会增至401个,其中,乡镇企业工会264个、外资企业工会56个、私营企业工会81个。1998年—2000年,加强在新经济组织中组建工会,全区827个工会中,外资企业工会有70个,乡镇企业工会452个、私营企业工会287个。90年代末期开始,大部分国营企业改制、破产,取而代之的是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
   市内市教育工会为较大的直属工会,在市总工会内办公,主席由市总工会副主席兼任。至2011年底,市教育工会下辖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工会、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工会、抚州广播电视大学工会、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工会、抚州一中工会、临川一中工会、临川二中工会、市实验学校工会、市保育院工会等9所直属学校工会,共有会员3500人;并对11个县(区)教育工会进行工作指导。全市教育系统基层工会组织2000多个,会员近4万人。市教育工会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市教育工会年度工作计划并具体实施;参与教育系统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的调查研究,反映教职工的呼声和要求,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总结推广县(区)和基层工会工作经验;完成市总工会和省教育工会布置的工作任务。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傅和春
相关人物
刘水
相关人物
吴从众
相关人物
陈利昌
相关人物
兰德昌
相关人物
黄启旦
相关人物
谢友文
相关人物
肖添吉
相关人物
孙信河
相关人物
吴冬生
相关人物
芦长
相关人物
涂来
相关人物
孙为
相关人物
陈文熙
相关人物
陈子明
相关人物
寇健
相关人物
张景云
相关人物
韩玉书
相关人物
刘占华
相关人物
邹广志
相关人物
邓水文
相关人物
魏建华
相关人物
徐三毛
相关人物
胡新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南城县总工会
相关机构
资溪县总工会
相关机构
江西省总工会
相关机构
抚州专区工会
相关机构
抚州地区总工会
相关机构
广昌县总工会
相关机构
进贤县总工会
相关机构
临川县总工会
相关机构
临川市总工会
相关机构
抚州一中
相关机构
临川一中
相关机构
临川二中
相关机构
保育院工会
相关机构
直属学校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丰县
相关地名
广昌县
相关地名
宜黄县
相关地名
黎川县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抚州市
相关地名
资溪县
相关地名
进贤县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