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
唯一号: | 140220020220000598 |
颗粒名称: |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地方组织 |
分类号: | D665 |
页数: | 3 |
页码: | 433-435 |
摘要: | 一、组织机构 1988年11月,召开民建抚州市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民建抚州市第一届委员会,有委员7人,游文汉为主任委员,刘谷荪、刘南元为副主任委员。1992年1月,召开民建抚州市第二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民建抚州市第二届委员会,有委员8人,余永仲为主任委员,刘谷荪、刘南元为副主任委员。1995年4月,抚州市与临川县合并为临川市。11月,召开民建临川市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民建临川市第一届委员会,有委员13人,杨志诚为主任委员,徐印庚、张铨武、饶建华为副主任委员。2000年10月撤地设市后,民建临川市委员会撤销。是年12月27日,召开民建抚州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民建抚州市第一届委员会,由委员17人组成,胡淑珠为主任委员,徐印庚、黄伟燕、李坚为副主任委员。委员会级格由正科级提升为正县(处)级。2005年12月,民建抚州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民建抚州市第二届委员会,由19名委员组成,段院龙任主任委员。 民建基层组织为支部,以会员所在单位、行业和地区分别设立。会员以从事经济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适当吸收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和其他与工商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入会。1988年11月,民建市委会刚成立,有会员38人。1989年4月,开始组建税务金融和副食品2个支部。1990年,成立税务金融、机关、工业、综合4个支部。1997年,支部有金融、商业、机关、综合、富奇、赣化、电机、华联、工业综合共9个和上顿渡小组1个。1992年1月换届,会员增至55人。1995年11月,会员发展到98人。2000年,会员134人。改上顿渡小组为支部。会员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平均年龄由1990年52.5岁,下降到2000年47.6岁;大专以上文化所占比例由1990年25.5%,上升到2000年47.5%;高、中级职称所占比例由1990年35.2%,上升到2000年45.7%。2011年会员已经增加到230人,有临川总支1个,支部9个。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93人,占会员总数的43%;中高级职称112人,占会员总数的50.6%。会员的知识、专业、年龄结构进一步改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会务活动 思想建设 民建市委会为加强会员思想建设工作,经常组织会员学习中共路线、方针和政策。1988年—1989年,主要围绕中共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等内容进行学习。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在北京的政治风波期间,民建市委会及时召开会议,组织会员学习中共中央《告全体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书》及有关文件,要求全体会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坚决拥护中共中央采取的各项果断措施,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并主动做好子女和海外亲友的宣传释疑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公开发表后,民建市委会利用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组织会员学习,使会员进一步提高认识民建主要职责是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90年代初,民建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民建市委会根据上级部署,开展以提高会员在中共领导多党合作总格局中的政党意识为要求的思想宣传工作,并创办《抚州民建》双月刊,以指导工作,交流学习体会,表彰先进,扩大影响。1992年围绕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组织会员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5年12月,正值中国民建成立50周年之际,民建市委会以此为契机,对会员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民建优良革命传统教育。1997年,中共十五大隆重召开,香港胜利回归,又遇民建全国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等几件大事,民建市委会多次召开大会,对会员传达贯彻并组织学习讨论,并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1999年,民建市委会组织会员开展反对“法轮功”邪教组织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的本质。2000年,组织会员着重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1世纪后,民建市委会结合多党合作史教育,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政协成立60周年、党领导多党合作制度确定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重大庆典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会员参加民建中央举办的“与祖国同呼吸、与民建共奋进”和“弘扬传统,开拓奋进——纪念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五一口号’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撰写文章。文昌支部撰写的《从我国经济实力的变化看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获民建中央征文二等奖,副主委黄伟燕撰写的《感恩民建,牵引我一路前行》《重温“五一口号”的几点启迪》《四个必须彰显思想建设成效》等文章获民建省委会优秀理论成果奖,通过举办纪念会、组织参加征文等活动,激发广大会员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热情,弘扬民建的优良传统,推动广大会员在“四个文明”建设中立足本职工作、建功立业的积极性,涌现一批先进个人和先进基层组织。临川区总支、综合支部荣获省优秀支部称号,董蕾获评全国优秀会员荣誉,彭秋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得到民建中央表彰。主委段院龙被评为全国抗冰救灾先进个人。 参政议政 域内民建成立以后,一直有会员当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987年,会员中有省人大代表2人,省政协委员2人,市人大代表1人,市政协委员5人(含常委3人)。1997年,会员中有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1人,市人大代表3人(含常委2人),市政协委员9人(含常委4人)。在历届市人大、政协会议期间,会员认真履行职责,就全市大政方针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向大会积极提出议案、提案,《关于培植工业“小巨人”的几点思考》《如何发展我市乡镇企业》等提(议)案,得到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和采纳。《对完善增值税征收管理的思考和建议》被省政协七届三次会评为优秀提案。2000年至2011年,会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先后参加人大、政协组织的涉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和宽领域的调研、视察,向各级人大、政协提交建议、提案208件。 调查研究 1985年—1987年,域内民建会员先后3次对抚州市中药的产、供、销、储、管理、体制、饮片加工质量及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专题调查,提出书面调查报告,受到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1991年—1994年,先后就国有企业的改革、非公有经济发展、粮油市场调控和社会“三乱”现象等进行专题调查并写出报告,其中《关于搞活流通,促进销售,缓解市场疲软》《关于个体私营经济情况的调查》等报告,市政府非常重视并作出批示。1995年,就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组织专题调查,由会员余坦宗写成调查报告,在《中国行政管理》月刊全国征文中获三等奖。1999年—2000年,先后围绕社会保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整顿棉花市场、教育法制改革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专题报告,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2000年—2011年,通过人大、政协及其他平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完成多项课题研究工作。申报的课题《制约农村公路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关于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耕地保护重在执行力和决策力》等均被民建省委采纳。 科技服务 域内民建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尽力发挥所长,举办各种专业培训班和送科技、医疗下乡活动。20世纪80年代,先后举办财会人员培训班3期,培训128人;厨师班3期,培训400多人。90年代,民建市委会提出“讲奉献,见行动,求实效”口号,会员积极响应,共提出各类意见、建议99条,其中31条被有关部门采纳实施,实现可评估经济效益100多万元,创外汇13.8万美元。1991年,由于成绩突出,民建工业支部被民建中央评为全国先进集体,会员余坦宗获评全国优秀会员。1992年,会员李二人从事药材栽培,试栽人参、天麻首获成功,天麻鲜重1个达600克,创全省最高纪录,被评为全国医药系统先进个人,出席北京表彰大会。1995年,会员、高级农艺师傅彻祥先后培育出4个花生良种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中赣花2号、4号分获1995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科教首届突出贡献三等奖、省农业技术改进三等奖和抚州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于1996年获地区首届科技人才基金四等奖。会员周九龙根据个人工作实践,撰写论文《怎样做好新会计制度转换工作》,被评为“八五”期间优秀科技成果,入选《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一书。1998年,民建市委会获评“全省民主党派、工商联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先进集体”。2006年—2011年市委会每年都组织医疗、农业科技、法律、金融等4个方面专家,深入到临川区有关乡镇开展“送医送药、送科技、送法律、金融知识”活动。5年中,为近万人义诊服务,免费赠送各种农、畜药实物折款1.35万元,散发柑桔栽培及防冻技术、无籽西瓜高产技术、农药安全使用方法及政府对农业强农惠农政策等各种宣传资料1.2万余份,接受农民咨询近万人次。注重发挥以经济界人士为主的特点和优势,积极鼓励支持、引导民建会员和会员企业参与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活动。5年中,会员企业为政府排忧解难,协助政府安置下岗职工2.5万余人次。 |
关键词: | 民建组织 地方机构 |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