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57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组织机构
分类号: D693
页数: 4
页码: 424-427
摘要: 国民党成立后,省党部特派员刘家瑞(中共党员)到南城县开展工作。分别帮助各县建立、整顿国民党县党部。在广昌设立第六区党政委员分会(辖广昌、石城、宁都、瑞金4个县)“南城设立第七区党政委员分会(辖南城、黎川、南丰、宜黄、乐安5个县)”党政委员分会奉令裁撤,成立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江西省党部,中共党员陈奇涵以北伐军总政治部特派员身份筹建国民党临川县党部。由中共党员、国民党省党部特派员钟赤心接替工作,县党部将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全部排除。
关键词: 地区机构 国民党

内容

一、同盟会临川、宜黄县分会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临川籍黄鸿春、饶宝书、朱益升3人,宜黄籍王镇华、陈宗杰、吴鑫3人,分别在临川、宜黄两地建立同盟会县分会,但不久被官府破坏。
   民国元年(1912)初,宜黄籍同盟会会员符鼎升、欧阳沂、余鹤松等人,留日归国后回江西任职,又在宜黄发展会员数十人,组建同盟会宜黄分会,会址设风岗书院。该年8月,同盟会改组国民党,该会会员转为国民党党员,分会被撤销—。
   二、省党部派驻人员与党政委员分会 国民党成立后,未设地区一级组织,各县党组织直属省党部管理。为加强其领导,省党部向抚州各县派驻人员,进行党务督导。
   民国15年(1926)9月,省党部特派员刘家瑞(中共党员)到南城县开展工作。该年冬至16年初,钟赤心(中共党员)先后到临川、宜黄、东乡、金溪等县,袁振亚(中共党员)到南丰县,邵式平(中共党员)到资溪县,分别帮助各县建立、整顿国民党县党部。其时,各县党部领导权均由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所掌握。“四·一二”政变后,省党部派驻人员被裁撤。
   民国20年(1931)7月,国民党在江西对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因战事需要,中央海陆空军总司令部南昌行营党政委员会,划南城、黎川、南丰、宜黄、乐安、广昌、金溪、资溪等县为“剿匪区”,在广昌设立第六区党政委员分会(辖广昌、石城、宁都、瑞金4个县),南城设立第七区党政委员分会(辖南城、黎川、南丰、宜黄、乐安5个县),金溪设立第八区党政委员分会(辖金溪、资溪、余江、贵溪、光泽5个县)。党政委员分会有权统一指挥所辖各县党政委员会和政府机关。临川、崇仁、东乡等县党部仍直属省。是年12月,“围剿”失败,党政委员分会奉令裁撤。
   21年(1932)8月,抚州被划为第七行政督察专区,至38年全区解放前夕,省党部先后指派过专人为督导员到各县党部轮流视察,指导党务。
   三、县党务组织 临川县党部 民国13年(1924),国民党与共产党实行第一次合作,成立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江西省党部。临川时为北洋军阀统治,县籍国民党员饶宝书、吴普航,陈勋、黄辉等人只能在县内秘密发展党员,酝酿筹建国民党地方组织。15年9月,北伐军攻克临川。10月,中共党员陈奇涵以北伐军总政治部特派员身份筹建国民党临川县党部,有执行委员9人,陈觉民任常务委员,饶宝书任监察委员。11月,陈奇涵离县,由中共党员、国民党省党部特派员钟赤心接替工作,接着于12月对县党部进行调整,执委中中共党员由1人增为6人,常务委员改由中共党员徐定林担任。另设监察委员、秘书各1人。县党部内设组织、宣传、工人、农民、妇女、青年、商民等7个部,部长由委员担任。16年4月,国民党发动政变后,进行“清党”,县党部将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全部排除,领导权落入国民党右派人士手中。18年,县党部改为县党务指导委员会。19年,复称县党部,设执行、监察两委员会。21年春,县党部改执行、监察两委员会为整理委员会。不久,恢复原机构。22年,县党部实行干事制,张寿宗任干事。28年,改干事制为书记长制,杨彩珍任书记长。至35年,更换3任书记长:柯逢春、吴禄春、黄镇东。36年,县党部有执委6人、监委4人,秘书2人,汤旺基任书记长,章文锦任常务监察委员。该年冬,国民党与三青团奉命合并,县党部成立党团统一委员会,负责办理党、团员重新登记手续,登记过的三青团员即为国民党员。合并后,县党部书记长汤旺基仍为原任,三青团分团干事长朱士瑛任副书记长。38年春,县党部有执委16人,监委4人,秘书1人,朱士瑛任书记长,章文锦维持原任。县党部先后召开过4次全县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执委和监委,书记长均为省党部委派。1949年5月,临川县解放,县党部解体。
   崇仁县党部 民国15年(1926)6月,国民党开始在崇仁县秘密进行活动。10月,在北伐军帮助下,国民党崇仁县党部成立,设执行、监察两委员会,在9名执、监委中,中共党员和国民党中间派人士各2名,其余5名为国民党右派分子。该年底,县党部改组,清除右派和动摇分子,成立以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占优势的县党部,选举中共党员周士及任常务委员。县党部内设总务、组织、宣传、工人、农民、妇女、商民各部,周士及任总务部长,负责全面工作。16年“四·一二”政变后,县党部右派成员嚣张起来,在省党部派员协助下,进行“清党”运动,排除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18年,县党部改称县常务指导委员会,对党员重新登记,并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19年,复称县党部。20年,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22年,县党部改干事制,邹怀仁任干事。至28年,帅如陵、徐琳、张寿宗先后任干事。此后,改干事制为书记长制。32年,县党部恢复执行、监察两委员会。4月,召开全县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执委7人、监委4人,书记长由许学经担任。35年,县党部改组,召开全县党员代表大会,重新选举执委10人,监委7人,黄学元任书记长。36年冬,国民党与三青团合并,全县三青团员进行一次甄别后,全部转为国民党员,书记长未变。1949年5月,崇仁县解放,县党部解体。
   宜黄县党部 民国15年(1936)10月,北伐军攻克宜黄县城,派政治干部王又庸组建国民党宜黄县临时党部,因时间仓促,未果。同月,北伐军14军政治部特派员曾燕堂、余瑞瑛(2人均系中共党员)继续进行组建工作,吸收邹渊、邹德溥等6名知识青年加入国民党,成立宜黄县临时党部,邹德溥任常务委员,其他委员分别兼任组织、宣传、农民、工人、妇女、财政等部长。12月上旬,省党部特派员钟赤心(中共党员)到宜黄视察工作,对县临时党部进行改组,正式成立县党部,余瑞瑛任常务委员。不久,余瑞瑛离县,由邹渊代理常务委员。16年春,省党部派AB团分子丁国屏以特别员身份至宜黄改组县党部。5月,县党部领导权完全被国民党右派篡夺。18年,县党部停止活动,改称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办理党员重新登记。19年,恢复县党部。20年7月,县党部与县政府组成县党政委员会,由第七区党政委员分会领导。党政合一后,县长任委员长,统揽党政领导权。该年冬,党政分开,复设县党部。22年,县党部改干事制,缩减编制,合并执、监委会。28年,改干事制为书记长制,恢复执委会、监委会。36年冬,国民党与三青团合并,县党部成立党团统一委员会,负责合并有关事宜。1949年5月,宜黄县解放,县党部解体。
   乐安县党部 民国15年(1926)10月,成立国民党乐安县党部。16年“四·一二”政变后,因“清党”,县党部撤销,只留下一名通讯员,党员由宜黄县党部领导。21年,恢复县党部,设干事、助理干事、录事各1人。23年,成立执行、监察两委员会。29年,改干事制为书记长制,县党部设书记长、组训干事、社会宣传干事、助理干事、录事各1人。37年,党团合并后,增设副书记长1人。1949年9月,乐安县解放,县党部解体。
   南城县党部 民国元年(1912),国民党南城县分部成立。2年6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县分部亦被解散。15年9月,中共党员刘家瑞以省党部特派员身份至南城重建国民党地方组织。10月下旬,县临时党部成立,成员中多数为中共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12月,省党部派AB团子贺杨灵为特派员到县整顿组织。整顿后,程斌为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县临时党部为国民党右派所掌握。16年3月,召开县首次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县党部,选举邓士珍为常务委员。县党部内设组织、宣传、工人、农民、商民、青年、妇女等部和秘书处。县党部领导权回到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手中。“四·一二”政变后,右派势力抬头。6月,实行“清党”,疯狂镇压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18年,县党部奉命停止活动,成立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办理党员重新登记。19年,恢复县党部。20年7月,县党部与县政府合并,成立县党政委员会,由第七区党政委员分会领导。该年冬,党政分开,恢复县党部。22年,县党部实行干事制,廖展任干事,包冬根为秘书。28年后,改干事制为书记长制。至31年,先后由王适、黄征、廖展任书记长。33年,召开县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廖展继任书记长。34年,邓国珩任书记长。35年,召开县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邓国珩继任书记长。1949年5月,南城县解放,县党部解体。
   南丰县党部 民国15年(1926)8月,北伐军进驻南丰县,成立国民党南丰县临时委员会,熊翘北任常务委员。10月,北伐军14军政治部特派员曾燕堂、黄励群(2人均系中共党员)帮助组建县临时党部。年末,省党部派袁振亚(中共党员)到南丰对县临时党部改组,正式成立县党部,选举执行委员11人,熊翘北任常务委员,委员中多数为中共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县党部内设组织、宣传、工人、农民、青年、妇干、商民等部。16年“四·一二”政变后,右派势力抬头,组织“青年会”向左派势力进行反扑,殴打、捕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的县党部被解散,另组织右派势力掌权的县党部。18年,县党部停止活动,成立县党务指导委员会。19年,恢复县党部。20年7月,县党部与县政府合并为县党政委员会,由第七区党政委员分会领导。是年冬,党政分开,又恢复县党部。23年,县党部改干事制,揭振民任干事。29年,改干事制为书记长制。32年—36年,历任书记长有谷为陵、黄良忠、揭振民。36年冬,党团合并,县党部成立党团统一委员会,三青团员经重新登记后转为国民党员,三青团县分团干事长任县党部副书记长。1949年8月,南丰县解放,县党部解体。
   黎川县党部 民国15年(1926)11月,北伐军14军政治部派人到黎川,帮助建立国民党黎川县临时党部。不久,正式建立县党部。16年“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右派夺取县党部领导权,县长纠集右派势力组织拥蒋护党会,排除左派,捕杀共产党人,破坏工农运动。18年,县党部停止活动,成立县党务指导委员会。19年,恢复县党部。20年6月,工农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占领黎川,县党部迁离县城。该年7月,红军撤离黎川,县党部与县政府合并组成县党政委员会,由第七区党政委员分会领导。12月,党政分开,恢复县党部。21年10月,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又占领黎川,在全县开展苏维埃运动,国民党在境内无立足之地,至22年9月,县党部恢复活动。23年,县党部实行干事制。29年,改干事制为书记长制。36年冬,县党部成立党团统一委员会,办理国民党与三青团合并事宜。1949年5月,黎川解放,县党部解体。
   广昌县党部 民国15年(1926)12月,国民党省党部特派员袁振亚(中共党员)到广昌,帮助组建国民党广昌县临时党部,饶国钦任主任委员。16年,县临时党部改为县特别委员会,设常委、委员。17年,县特别委员会改为县党务指导委员会。19年,恢复县党部。20年7月,为配合国民党对红军第三次“围剿”,实行党政合一,成立县党政委员会,由第六区党政委员分会领导。该年底,党政分开,恢复县党部。21年1月,广昌被红军占领,全县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县党部停止活动。23年,县党部恢复活动,实行干事制,曹虚任干事。29年,改干事制为书记长制。31年12月,县党部召开全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成立执行、监察两委员会,黄佩华任书记长。35年11月,召开全县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饶世澄任书记长。县党部设秘书1人,组训、宣传、社运、总务等干事各1人,佐理员2人。36年11月,党团合并后,饶世澄继任书记长,有执委11人,监委5人。1949年9月,广昌县解放,县党部解体。
   东乡县党部 民国15年(1926)10月下旬,国民革命军(北伐军)第二军第四师政治科长李道宗带领县籍青年舒同、乐雪猷等人,组建国民党东乡县党部筹备委员会。不久,省党部特派员钟赤心(中共党员)到东乡,宣布正式成立国民党东乡县党部,由7名执行委员组成,另设监察委员2人。县党部内设组织、宣传、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商民等7个部。16年发生“四·一二”政变。8月,以县长曾永明为首,改组县党部,进行“清党”,排除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之后,改县党部为县特别委员会。18年春,又改为县党务指导委员会。19年,恢复县党部,设执行、监察两委员会。21年1月,执委会、监委会合并为整理委员会,至下半年复设执委会、监委会。22年,县党部实行干事制,徐兼善任干事。29年5月,改干事制为书记长制,刘庭壁任书记长。31年5月,罗会智任书记长。34年5月,李树芳任书记长。36年12月,实行“党团合一”,县党部设党团统一委员会,三青团员经登记后转为国民党员。1949年5月,东乡县解放,县党部解体。
   金溪县党部 民国15年(1926)12月,在北伐军派员帮助下,成立国民党金溪县临时党部,有委员7人,县长何伯嘉任常务委员,县党部领导权被国民党右派把持。16年1月,省党部特派员钟赤心(中共党员)到县视察,改组县临时党部,由江子征任常务委员,委员中增加卢春生、蔡菊圃等中共党员,正式成立县党部。由于“四·一二”政变,革命形势急转,左派势力遭排挤和镇压。10月,县党部改组,领导权完全落入国民党右派手中。18年,县党部停止活动,成立县党务指导委员会。19年,恢复县党部。20年7月,县党部与县政府合并,组成县党政委员会,由第八区党政委员分会领导。该年冬,党政分开,复设县党部,并成立执行、监察两委员会。22年,县党部实行干事制,王新文、陈定华、胡士骏先后任干事。29年,改干事制为书记长制,何允恭任书记长。35年,县党部召开第四次全县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李友桃为书记长,周作恭为党务监察委员。36年11月,党团合一,三青团县分团并入县党部。1949年5月,金溪县解放,县党部解体。
   资溪县党部 民国15年(1926)10月,北伐军占领资溪县城后,帮助筹建起国民党资溪县临时党部。16年春,正式成立县党部。不久,省党部特派员邵式平(中共党员)到县视察,鼓励县党部支持工农运动。4月,发生政变,国共合作破裂。8月,国民党右派势力把持县党部大权,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和工农运动积极分子。18年,县党部停止活动,成立县党务指导委员会。19年,恢复县党部。20年7月,因战事需要,实行党政合一,县党部与县政府合并成立县党政委员会,由第八区党政委员分会领导。是年冬,党政分开,恢复县党部。22年,资溪成为苏区,县党部成员离境逃亡。23年,县党部恢复活动,党员重新登记。此后设干事制,至29年,先后由林启谟、鲁坚、夏乾、章厚德、黄纫劳任干事。29年,改干事制为书记长制,设执行、监察两委员会,有执委5人,监委3人。32年,邱旭升任书记长。37年初,三青团县分团奉命遣散,并入县党部,团员经登记转为国民党员,邱旭升继任书记长。1949年5月,资溪县解放,县党部解体。
   四、区、乡党务组织 国民党县党部设基层组织为区党部,区党部以下设乡镇区分部,另设机关、学校直属区分部。每区分部最多不超过25名党员,超过25名时,原则上划为2个区分部。民国15年(1926)冬至16年春,域内各县发展国民党员多在文化教育界,基层组织开始陆续建立。“四·一二”政变后,国共合作破裂,各县党部改组,进行“清党”“反共”,基层组织或解体,或暂停活动。18年,党员重新登记,基层组织逐渐恢复和建立,抚州区域有党员1874人。21年,黎川、广昌、南丰、宜黄、乐安、资溪等县红军不断扩展范围,受其影响,全区对基层组织再次进行整顿和改组。22年,“南昌行营”训令,集中人力、财力对红军进行“围剿”,域内国民党基层组织基本停止活动。23年,党员减少为1283人。31年后,对基层组织建设逐步重视,大量集体发展党员。临川县党部决议:“一、由县政府通饬县属机关现任公务员及各级小学校长、教师,须一律取得党籍,如未入党者,限本年5月底办理入党手续,逾期即解除公职;二、凡候用之公务员,须先取得党籍,然后任用之。”当年全县党员增至717人,设6个区党部,68个区分部,8个直属区分部。广昌县党部要求简化手续,拉人凑数,在广昌初级中学教师、学生中进行集体发展党员。随后,又转向农村发展党员。该年,全县党员增为631人,设4个区党部,20多个区分部。东乡县党部进行集体征集党员,强令无党籍公职人员一律入党,全县党员增为815人,设4个区党部,36个区分部。南丰县党部于是年大肆扩充势力,党员增为1654人,设3个区党部,7个区分部,10个直属区分部。3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为适应反共需要,再次加快发展党员速度。金溪有党员1803人,设4个区党部,24个区分部,11个直属区分部。临川有党员1367人,设8个区党部,84个区分部,8个直属区分部。崇仁有党员344人,设23个区分部。36年—37年,根据国民党中央《各级党团统一办法》,各县先后进行国民党与三青团合并,三青团员只需重新登记即为国民党员,全区大多数县党员人数剧增。东乡有党员2716人,设10个区党部,80个区分部。宜黄有党员2671人,设7个区党部,56个区分部。广昌有党员1200人,设10个区党部,94个区分部,14个直属区分部。南城有党员1068人,设6个区党部,10个区分部。资溪有党员665人,设7个区分部,9个直属区分部。黎川有党员600人,设14个区分部。乐安有党员1268人,设59个区分部。临川因登记工作延缓至37年春,时国民党军在战场上节节溃退,国民党统治已摇摇欲坠,许多党、团员无意办理登记手续,虽经多方拉拢,亦无效果,党员人数锐减到280人。38年初,省党部仍故作镇静,要求各县党部调整基层组织,动员党员坚守岗位,做好自卫。不久,解放军长驱南下,国民党地方组织土崩瓦解。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黄鸿春
相关人物
饶宝书
相关人物
朱益
相关人物
王镇华
相关人物
陈宗杰
相关人物
吴鑫
相关人物
符鼎升
相关人物
欧阳沂
相关人物
余鹤松
相关人物
刘家瑞
相关人物
钟赤心
相关人物
袁振亚
相关人物
邵式平
相关人物
吴普航
相关人物
陈勋
相关人物
黄辉
相关人物
陈奇涵
相关人物
陈觉民
相关人物
徐定林
相关人物
张寿宗
相关人物
杨彩珍
相关人物
柯逢春
相关人物
吴禄春
相关人物
黄镇东
相关人物
汤旺基
相关人物
章文锦
相关人物
朱士瑛
相关人物
周士及
相关人物
邹怀仁
相关人物
徐琳
相关人物
许学
相关人物
黄学元
相关人物
王又庸
相关人物
曾燕堂
相关人物
余瑞瑛
相关人物
邹渊
相关人物
邹德溥
相关人物
丁国屏
相关人物
袁世凯
相关人物
杨灵
相关人物
程斌
相关人物
邓士珍
相关人物
廖展
相关人物
包冬根
相关人物
王适
相关人物
黄征
相关人物
邓国珩
相关人物
熊翘
相关人物
黄励群
相关人物
揭振民
相关人物
黄良忠
相关人物
饶国钦
相关人物
曹虚
相关人物
黄佩华
相关人物
饶世澄
相关人物
李道宗
相关人物
舒同
相关人物
乐雪猷
相关人物
曾永明
相关人物
徐兼善
相关人物
刘庭壁
相关人物
罗会智
相关人物
李树芳
相关人物
何伯嘉
相关人物
江子征
相关人物
卢春生
相关人物
蔡菊圃
相关人物
王新文
相关人物
陈定华
相关人物
胡士骏
相关人物
何允恭
相关人物
李友桃
相关人物
周作恭
相关人物
林启谟
相关人物
鲁坚
相关人物
夏乾
相关人物
章厚德
相关人物
黄纫劳任
相关人物
邱旭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城县
相关地名
南丰县
相关地名
资溪县
相关地名
临川县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宜黄县
相关地名
乐安县
相关地名
任县
相关地名
黎川县
相关地名
广昌县
相关地名
东乡县
相关地名
金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