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人才)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499
颗粒名称: 知识分子(人才)工作
分类号: D262.2
页数: 3
页码: 381-383
摘要: 全区共组织139个工作组分赴各行各业检查知识分子工作情况,全区发展知识分子党员连年增加,各县(市)也开展拔尖人才选拔工作,完成第三批地管拔尖人才的选拔、评审工作,下发《抚州地区科技人才基金奖励实施细则》,提出全区今后知识分子工作转到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重点抓好地管拔尖人才、农村科技人员和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并举办首届地区中青年专家、拔尖人才理论培训班,重奖19名在全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制定《抚州地区优秀乡土人才选拔管理办法》。
关键词: 知识分子 组织工作

内容

1980年,成立地区科技干部管理局,对全区15145名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帮助76名学非所用的科技干部做到归口使用,解决685名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夫妻分居问题,为129名科技干部评定技术职称,并把一批业务精通、表现较好的科技人员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1982年,全区共组织139个工作组分赴各行各业检查知识分子工作情况,总结全区知识分子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地委作出高级知识分子生病住院可住五号干部病房的决定,并拨款62万元为地区医院添置医疗设备;清理50人档案材料,归还“文化大革命”中没收的一户私房;从高、中级科技人员中发展党员51人,定为建党发展对象150人;提拔科技人员担任县级领导职务13人,区(科)级领导职务55人,进入区(科)级以下领导班子86人;专业归队10人,评定中级职称39人;调整中级以上科技人员住房239户;解决67对科技人员夫妻分居问题;安排科技人员子女就业30人;“农转非”14户。1983年—1985年,全区发展知识分子党员连年增加,由403人增至2289人。1986年,成立地区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知识分子工作逐步转到正常性工作上。1987年,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作基本结束,全区共完成历史遗留任务1541件,其中复查平反冤假错案申诉187件,清退“文化大革命”中被查抄财物713件,补偿款126498.51元,清退“文化大革命”中被挤占私房103户,补发211人“文化大革命”中错停、减发工资143180.28元,解决因冤假错案影响“农转非”136户、300人。该年6月,地委召开全区优秀知识分子表彰大会,表彰优秀知识分子129人,知识分子工作先进个人42人,先进集体40个。1988年—1989年,先后选拔两批地管拔尖人才共20人,各县(市)也开展拔尖人才选拔工作。
   1990年,加强拔尖人才管理,建立有业绩档案、年度考核、例会、走访联系、体检、滚动式目标管理,嘉奖激励等的管理制度。地区筹措资金30万元,设立“科技人才”基金会,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1992年,完成第三批地管拔尖人才的选拔、评审工作,使地管拔尖人才增至30人,县(市)管拔尖人才增至58人,提高拔尖人才技术津贴。1994年,把加强优秀专家队伍建设工作,列入全区组织部门工作考核内容之一。至该年底,全区已有获国务院技术津贴26人,省政府技术津贴11人,地管拔尖人才48人,县(市)拔尖人才84人。1995年,下发《抚州地区科技人才基金奖励实施细则》,进一步健全知识分子管理工作。1996年,提出全区今后知识分子工作转到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重点抓好地管拔尖人才、农村科技人员和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三个轮子一起转”的知识分子工作新格局,并举办首届地区中青年专家、拔尖人才理论培训班。该年底,重奖19名在全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1997年,制定《抚州地区优秀乡土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全区组织部门管理的乡土人才336人,其中地管优秀乡土人才30人,并有5人获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工委、省人事厅命名表彰的首批“江西省优秀种养能手”称号,占表彰总数16人的1/3。是年,反映全区优秀乡土人才业绩的电视专题片在省电视台播放,引起较大反响。1998年,地、县(市)、乡(镇)管理的乡土人才1607人。1999年,举办首期乡土人才培训班,各县(市)也分别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346期,培训乡土人才8000人。为发挥乡土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组织乡土人才广泛开展帮扶活动,全区2853名乡土人才,帮扶9005户贫困户,帮扶资金156.7万元,并按单位和专业组成工业、农业、卫生、教育、文化艺术与理论研究5个科技咨询服务团。2000年,下发《关于开展选拔培养中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工作的通知》,全区首批7人被批准为跨世纪优秀中青年学术、学科带头人。乡土人才管理基本完成地、县、乡三级管理网络建设。该年底,全区205个乡镇中有197个乡镇建立乡土人才队伍,177个乡镇制定乡土人才管理办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加强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和服务各项工作。
   2001年,确定48名市首批拔尖人才,乐安、金溪、黎川、南城、临川等县区对拔尖人才实行任期制管理。2002年,制定下发《抚州市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选拔和管理办法》,建立抚州籍在外人才和市重点管理的优秀专家、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数据库。2003年,建立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例会制度,拟定、修改《抚州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抚州市人才工作目标考核制度》《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等相关制度规定。面向全省公开招录93名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对乡土人才实施动态管理,先后组建46个乡土人才联谊会、乡土人才协会,实现由松散型向相对紧密型转变。2004年,对优秀专家、拔尖人才的管理,改终身制为任期制,规定任期届满后,业绩突出的,可重新申报,当选后继续享受特殊津贴待遇。开展网上登记招聘服务,有60家(次)单位在网上登记招聘;举办人才招聘会6次,参加招聘单位110家,提供就业职位3400多个,实际招聘人员1360人。实行柔性引才,面向国外,共完成4项国外技术和管理人才引进项目,10多名外国专家到抚州解决工业和农业方面的技术难题。2005年,面向国内,柔性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71名,建立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数据库,入库人员共4509人。结合“全民创业、富民兴市”,深入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帮带创业”活动,建立上千个全民创业“孵化”器,140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结对带动5000多户群众共同创业。2006年,改革完善市拔尖人才评选管理办法,在全市开展评选“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市拔尖人才)”,侧重在一线工作,技术水平领先、知名度较高、影响较大的工业、教育、医疗卫生及农村实用人才中的优秀人才,在全省率先将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纳入评选范围。下发《抚州市优秀高技能人才选拔和管理办法》,首次开展“抚州市优秀高技能人才(抚州市技术能手)”的评选工作。继续实施“千名优秀实用人才帮带创业工程”,采取直接入股、资金投入、技术扶持、项目推动、跟班经营、母子孵化等途径,探索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抚州市关于抓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材料,刊发在新华通讯社《国内动态清样》供中央领导参阅。2008年,策应赶超发展需要,大力实施招商引智工程和“候鸟工程”,市县两级工业园区引进各类中高级人才5000多名,柔性引进国内外专家1000多名到抚州讲学或工作,其中两院院士4人。组织实施“金蓝领工程”“阳光工程”等培训计划,为300多名非公企业高技能人员评定职称,为近200名职业指导师、保洁员等开展职业技术鉴定。探索实行党委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建设、统一协调、统一考核和按部门工作职能分头抓好实施、按人才工作职责分头抓好督办的“六统两分”工作模式,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2009年,策应全市“项目建设年”活动,依托驻外办事机构,以同乡会、联谊会等形式,建立5个抚州籍在外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站,修编完成总人数500多人的全市抚州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库,引导在外高层次人才为抚州赶超发展献计出力。2010年,编制完成《抚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此后10年抚州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采取特聘的方式引进2名“两院”院士及40多名各类拔尖专家、博士。2011年,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联姻,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柔性引进1000多名国内外专家到抚州讲学或工作。进一步完善人才发现评价机制,扩大企业认定高技能人才工作试点范围,把大中专毕业生纳入职业技能培养对象,并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为300多名非公企业专技人员和农民技术人员破格评定职称。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通过校企合作,培训技能人才3.49万人次。“全龙面包烘焙技能工作室”成为全省首批5个江西省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徐全龙等9位高技能人才荣获“江西省首席技师”称号。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全龙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新华通讯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抚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