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作部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487
颗粒名称: 三、工作部门
分类号: D035.1
页数: 4
页码: 361-364
摘要: 中共抚州地委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需要,逐步健全各工作部门,也有一些工作部门在完成任务后被撤销。2000年10月,抚州撤地设市,原地委管辖的各工作部门均改为市委管辖的各工作部门。
关键词: 抚州 工作部门

内容

中共抚州地委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需要,逐步健全各工作部门,也有一些工作部门在完成任务后被撤销。2000年10月,抚州撤地设市,原地委管辖的各工作部门均改为市委管辖的各工作部门。
   秘书长 1949年7月1日设立。“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撤销。1977年11月恢复。至2011年底,历任秘书长依次为:王铁、刘铁锐、刘质毅、王泽、张晓文、叶学龄、卢明生、许石金、罗老忠、谢发明、黄文贤、熊云鹏、喻志勇、王仁辉、李建林。
   组织部 1949年7月1日设立。“文化大革命”期间,受造反派冲击而瘫痪。1968年2月,专区革委会成立后,由政治部组织组所取代。1977年11月,恢复组织部。2011年底,内设机构有办公室、信访科(与办公室合署办公)、干部一科、干部二科、干部综合科、干部监督科、干部教育科、公务员管理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才工作科(与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调研科、组织科(挂组织员办公室牌子)、党员电化教育中心(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定行政编34个,工勤编4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编6个,事业编5个,实际在编41人。历任组织部长依次为:杨春会、王寒、李子良、韩增田、张运昌、刘声钲、白纯义、陈元、胡晋亲、吴步高、汲家凤、张德金、鲍小慧、李舰海、魏建锋。
   宣传部 1949年7月1日设立。1957年5月,与文教部合并为宣传教育部。1960年复称宣传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造反派冲击而瘫痪。1968年2月,专区革委会成立后,由政治部宣传组所取代。1977年11月,恢复宣传部。2011年年底,内设机构有秘书科、宣传科、干部科、理论科、新闻科、对外宣传科(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党教科、文教科(与国防教育科合署办公)、文明办、网宣办及一个正科级事业单位:网络信息研究中心。定行政编24个,实有人数21人;网络信息研究中心事业编制4个,实有人数2人;专项事业编制(工勤编)5个,实有人数4人。历任宣传部长依次为:何伟、王华、谷虹、胡献然、万木(副部长,主持工作)、傅柏林、魏小琴、李华青、曾志勇、王晓媛、黄晓波、王仁辉、袁川。
   民运部 1949年7月1日设立,部长王寒。是年12月撤销。
   社会工作部 1949年7月1日设立,部长李如。是年12月撤销。
   党校 1949年7月设立专区干部学校。1956年1月改为地委初级党校。1968年5月改为专区党校。1972年8月称地委党校(1976年1月设立地区“五七”干校,1977年2月改为地委党校二部,1980年9月,党校二部并入地委党校)。1996年5月,成立抚州地区社会主义学院,与地委党校合署办公,第一院长陈其辉,院长张源生(兼)。截至2011年年底,有18个科室,其中,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科室11个,教研科室7个。共有核定编制数74个,实际在职教职工42人,离退休人员45人,空编32个;在职教职工中参照公务员管理的26人,专业技术人员(事业编制)8人,工勤人员8人。历任党校校长依次为:何伟、谭凤歧、靳汾(副校长,主持工作)、杨瑞林(主任委员)、纪世同、胡献然(主任)、楚予民(书记、主任)、傅柏林(副校长,主持工作)、李友山(党校二部)、刘水祥、张源生、吴步高(地委副书记兼)、李品行(市委副书记兼)、甘良淼(市委副书记兼)、李舰海(市委副书记兼)、吴伏生(市委副书记兼)。
   纪律检查委员会 见本章第四节。
   统一战线工作部 1951年6月设立,称地区统一战线工作部。1952年12月,改为地委统一战线工作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造反派冲击而瘫痪。1972年,其工作由专区革委会政治部办事组所取代。1978年10月,恢复地委统一战线工作部。2000年底,内设机构有秘书科、干部科、经济联络科、民族宗教科,定行政编9个,事业编2个,实际在编10人。2000年10月撤地设市,地委统战部改名为市委统战部。2011年底,市委统战部内设机构有秘书科、干部科、工商经济科、民宗台侨科。核定行政编制10个,事业编制5个,实际在编15人。历任统战部长依次为周泰、王泽、贾振、张瑛、杨裕隆、王福生、陈其辉、王晓媛、朱章明。
   办公室 1951年11月设立。“文化大革命”期间,受造反派冲击而瘫痪。1968年2月,专区革委会成立后,由政治部秘书组所取代。1977年12月,恢复办公室。2000年底,内设机构有秘书科、督促检查室、信息科、文书档案科、综合调研科、机要科、台湾工作科、保密局、保卫科、后勤服务中心。定行政编60个,事业编31个,实际在编73人。2003年,市委办公室内设秘书科、秘书二科、督查室、信息科、综合科、综合二科、机要局、保密局、后勤服务中心、市委总值班室。2004年,保密局与机要局合并,成立中共抚州市委保密机要局,归市委办公室管理,2009年增设民声通道科。截至2011年年底,内设科室10个,有行政编制56个,后勤事业编制6个,所属事业单位——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编制20个。历任办公室主任依次为:刘质毅、谭凤歧、兰天(秘书主任)、崔新民(副主任,主持工作)、陈之、李树功(代)、王金明、许石金、曾志勇、吴风雏、黄文贤、彭银贵、祝文渊、吴建发、曾月兴、李建林、赵立。
   政策研究室 1951年设立。1954年5月撤销。1961年4月设立农村政策调查研究室。“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构消失。1983年10月设立农村政策研究室。1984年6月撤销一,其职能由地委农村工作部行使。1988年12月,撤销农工部,成立地委政策研究室,内设秘书科、经济科、综合科。2008年设立《现代抚州》编辑部,为市委政策研究室下属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截至2011年年底,市委政策研究室定编(含《现代抚州》编辑部)14个,其中行政编制8个、事业编制6个,实际在编12人。历任政研室主任依次为:张晓文、许石金(副主任,主持工作)、吴志成(负责人)、曾志勇、吴凤雏、黄晓华、何建辉、黄文贤、李晶、吴建发、李光荣。
   政法委员会 1953年12月设立专区政法委员会,聂显书任主任委员。1954年改为政法办公室,侯明向、路杰、张焕印先后任主任。1958年8月,成立政法领导小组,严东、程广文、周泰先后任组长。“文化大革命”初期,政法领导小组停止工作。1968年2月,专区革委会成立后,其工作由革委会保卫部取代。1973年1月,成立专区革委会政法办公室,严东任主任。1979年4月,政法办公室撤销一,成立地委政法领导小组,严东、胡锡元先后任组长。1981年10月,政法领导小组撤销,成立地委政法委员会(同时成立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1991年改领导小组为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政法委办公室合署办公),左凤岗任主任。该年11月,主任改称书记,左凤岗、高义文、尹晓鹏先后任书记。1988年12月,政法委员会撤销,成立地委政法领导小组,张火春任组长。1990年4月,政法领导小组撤销,恢复政法委员会,张火春、刘定、陈小青、罗老忠、王晓媛、黄牡香先后任书记。2011年底,内设机构有政治部、办公室、执法监督科、综治一科、综治二科、维稳科、综合协调科、督查督办科、宣传调研科、矛盾纠纷调处室。定编27个。其中,行政编24个,事业编3个。
   农村工作部 1954年4月设立。1962年8月撤销。该年12月恢复。李子良、谭凤歧、杨振起先后任部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受造反派冲击而停止活动。1983年10月,成立地委农村政策研究室,许石金任副主任,主持工作。1984年6月,研究室撤销,恢复农工部,王金明任部长。1988年12月,农工部再次被撤销。2002年10月再次恢复。恢复后,市委农工部与市农办合署办公。至2011年底,内设机构有秘书科、综合协调科、农村发展科、信息调研科。共有行政编制13个,后勤事业编制2个。历任部长依次为陈才生、聂仕雄、熊云鹏(兼)。
   财贸政治部 1955年12月设立财政贸易工作部,贾振镛、许国平先后任部长。1962年7月撤销。1964年4月,设立财政贸易政治部,张殿锡任副部长,主持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受造反派冲击而瘫痪,以后再未恢复。
   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1952年10月,成立地(委)专(署)直属机关总支部委员会。1956年1月,改为地专直属机关党委。“文化大革命”期间,受造反派冲击一度停止活动。1969年12月,其职能由专区革命委员会政治部直属政工组代替。1978年8月,重新设立地区直属机关党委。1996年10月,改称地区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2000年底,内设机构有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1956年5月至1984年10月先后召开5次党代会。1956年—2000年,历任书记依次为:聂国民、刘元恒、张竹泉(兼)、尹存石、聂国民(再任)、聂玉珍、许国平、薛斗、胡孝龙、侯达和、刘金石、华兴榉、周信昌。
   文教工作部 1956年设立,靳汾任副部长,主持工作。1957年5月与宣传部合并。
   讲师团 1956年设立。1957年撤销。1964年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受造反派冲击而停止活动。1981年冬,再次恢复。2011年底,内设机构有办公室、教研室、编辑部。定行政编12个,实际在编8人。
   历任讲师团团长依次为:谷虹、张竹泉、刘水祥、张源生、刘洪伟、黎玉昌、李建林、唐智敏。
   工业交通政治部 1957年3月设立交通工作部,王子才、王泽先后任部长。1962年7月撤销。1964年8月,设立工业交通政治部,曲振东任副主任,主持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受造反派冲击而瘫痪。1968年2月,专区革委会成立后,由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取代。1981年11月恢复,许国平任主任。1983年撤销。
   《前进》杂志编辑委员会 1958年7月1日设立,由讲师团主编,未任命负责人。1961年撤销。
   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971年10月设立。1973年1月,改为专区革委会、抚州军分区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978年2月,改为地委对台工作小组办公室。1982年,改为地委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987年,改为地委对台工作办公室,同行署台湾事务办公室合署办公。1995年,并入地委办公室,改为台湾工作科。历任主任依次为:廖礼萍、姚金生、邓全斌、万方明、汪丽萍、廖燕。
   党史工作办公室 1981年12月设立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地区编史修志领导小组办公室。1991年12月,更名为地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地区地方志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2000年底,内设机构有秘书科、党史科、地方志科。定事业编15个,实际在编13人。2011年内设机构、编制不变,在编15人。历任主任依次为:宋友贤、杨佐经(副主任,主持工作)、范茂芝、吴志成、邹德贵、黄文贤、杨忠民(副主任负责)、黄亚玲。
   信访办公室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专署民政处负责信访工作。60年代,由地委办公室、专署秘书室各指定一名干部兼管信访工作。1970年初,地区革委会设立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办公室。1978年,地委办公室设立信访科,与接待室合署办公。1982年7月,设立地委、行署信访办公室,归口地委管理。2002年,更名为市委、市政府信访办公室,是归口市委办公室管理的正处级机构,业务上接受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指导。设3个职能科,即秘书科、接访科(对外挂中共抚州市委抚州市人民政府人民来访接待室牌子)、办信科,2004年增设督查综合科。截至2011年年底,定行政编制17个,后勤事业编制2个。历任主任依次为:万绍先、鲁雪珍、胡香兰、汪华辉。
   市委保密机要局 由地区国家保密局和地委机要局合并成立。地委机要局前身为地委办公室机要科,1992年升格为地委机要局,级格为副县级,归口地委办公室管理,2000年撤地设市改为市委机要局,历任局长依次为:徐国安、汪志强。地区国家保密局于1990年4月成立,级格为副县级,1995年并入地委办公室,改为保密科,对外仍称保密局。2000年底,核定行政编制5个,实际在编4人,历任局长依次为:帅四维、陈九龙、黄奇伟。2004年8月,市国家保密局与市委机要局合并成立市委保密机要局,级格为正县级,归口市委办公室管理,内设综合科、通信报务科、技术管理科3个科室,核定行政编制12名、后勤事业编制2名,合并后历任局长依次为:喻志勇、黄奇伟、赵立。
   老干部局 1979年在地委组织部设立老干部科。1985年2月,设立地区老干局。该年10月,改为地委老干部局。2011年底,内设机构有秘书科、离退休干部科、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挂靠)。2003年5月,调研科撤销。下属单位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抚州老年大学、抚州市老干部休养所。历任老干部局长依次为:罗细通、周天祥、刘灿霞、饶炳炎、周丽秀、黄晓慧。
   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1983年11月,成立地区“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1989年7月,改名为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戈克、王亚芳先后任主任。1995年11月,并入地委宣传部。1997年8月,改名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仍设在宣传部内。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铁
相关人物
刘铁锐
相关人物
刘质毅
相关人物
王泽
相关人物
张晓文
相关人物
叶学龄
相关人物
卢明生
相关人物
许石金
相关人物
罗老忠
相关人物
谢发明
相关人物
黄文贤
相关人物
熊云鹏
相关人物
喻志勇
相关人物
王仁辉
相关人物
李建林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党校
相关机构
老干部局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