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然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42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自然资源
分类号: P96
页数: 18
页码: 234-251
摘要: 市内各种资源丰富,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还有地热资源、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全市土地面积18798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11.3%;水资源总量为181.11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总量为70.25万千瓦,占全省水能蕴藏量10.29%,水能可开发量49.14万千瓦,折合年可开发电量19.66亿千瓦小时;
关键词: 抚州 自然资源

内容

市内各种资源丰富,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还有地热资源、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全市土地面积18798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11.3%;水资源总量为181.11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总量为70.25万千瓦,占全省水能蕴藏量10.29%,水能可开发量49.14万千瓦,折合年可开发电量19.66亿千瓦小时;市内分布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高等动物1180余种;已开发利用矿藏50多种,其中放射性金属铀储量属超大型,瓷土矿、铜、钨等矿藏在省内有一定优势。区域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热量资源丰富,雨量丰沛,土壤类型多,是发展农业生产有利条件,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第一节 土地资源 2011底,全市土地面积18798平方千米,折合2819.76万亩,占全省总面积11.3%。其中:耕地513.12万亩,园地128万亩,林地1805.79万亩,草地57.6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8.39万亩,交通运输用地35.97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37.82万亩,其他土地33.07万亩。
   一、土地利用现状 耕地 2011年底,全市有耕地513.12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18.2%,按照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市常住人口3912312人计算,人均耕地1.31亩。耕地分3个二级类,其中水田464.3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90.5%;水浇地2.0万亩,占0.4%;旱地46.79万亩,占9.1%。
   林地2011年底,全市林地面积1805.79万亩,占全全市土地总面积64%,其中有林地1455.22万亩,占林地总面积80.6%;灌木林地27.3万亩,占1.5%;其他林地323.27万亩,占17.9%。全市林地分布情况为临川124.93万亩、南城168.03万亩、黎川187.28万亩、南丰153.89万亩、崇仁139.04万亩、乐安265.21万亩、宜黄232.04万亩、金溪104.42万亩、资溪165.28万亩、东乡88.12万亩、广昌177.54万亩。
   园地 2011年底,全市园地面积128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4.5%,其中果园116.02万亩,占园地面积90.6%;茶园2.79万亩,占2.2%;其他园地9.19万亩,占7.2%。
   草地 2011年底,全市草地面积57.6万亩,只占全市土地总面积2%,其中天然牧草地0.01万亩,其他草地57.59万亩。
   水域 2011年底,全市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37.82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4.9%,其中:河流水面31.7万亩,水库水面36.5万亩,坑塘水面24.45万亩,沟渠33万亩,内陆滩涂9.2万亩,水工建筑用地2.96万亩。
   二、土壤类型、面积及分布 全市土壤类型分为红壤、黄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红黏土、新积土、粗骨土、潮土和水稻土9个土类、15个亚类、65个土属、200个土种,总面积为2604.78万亩。
   红壤 红壤面积1982.8万亩,占全市土壤类型总面积76.12%,遍及全市各县(区)海拔800米以下山地、丘陵和岗地,是全省红壤分布主要地区之一,也是全市面积最大的一类土壤。主要由酸性结晶岩类(花岗岩、片麻岩等)、中性结晶岩类(凝灰岩等)、石英岩类(石英岩、石英砂岩等)、泥质岩类(千枚岩、页岩等)、红砂岩类(红砂岩、砂砾岩等)和第四纪红色黏土等6类母质发育而成。红壤大多数土层深厚,光热充足,是发展果、茶、桑以及油茶等木本油料最广阔土壤资源。高丘和半山区红壤盛产杉、松、毛竹等,因而又是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主要土壤资源。按红壤发育程度和主要性状差异,又可分为红壤、黄红壤和红壤性土3个亚类。
   红壤为最典型亚类,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是农业利用最有潜力土壤。海拔20米~600米低山、丘陵和岗地都有分布,面积1750.7万亩,占红壤土类面积88.3%。成土母质以酸性结晶岩类面积最大,占47.8%,泥质岩类占17.4%,红砂岩类占12.1%,石英岩类占11.8%,第四纪红色黏土占6.2%o,中性结晶岩类占4.7%。
   黄红壤是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红壤向黄壤发育的过渡性土壤,位于红壤基带土壤之上,分布在海拔600米~800米低、中山地,面积212.2万亩,占红壤土类面积10.7%,除东乡县外,全市其他县区均有分布。成土母质以酸性结晶岩类面积最大,占66.8%,中性结晶岩和石英岩类各占11.9%,泥质岩类占9.4%。
   红壤性土是红壤地区由于地表径流对表土不断冲刷和搬运,而形成表土层薄,淀积层发育不明显的一种幼年土壤,分布在中、低丘陵地区,面积19.9万亩,占红壤土类面积1.0%。成土母质有酸性结晶岩类(占58.5%)、红砂岩类(占25.3‰)和石英岩类(占16.2%)等3种。
   黄壤 主要分布在红壤带之上,海拔800米~1200米山地,是在湿润凉爽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土壤,面积52.6万亩,占全市土壤类型总面积2.0%。除南城、东乡县外,全市其他县区均有分布。成土母质有酸性结晶岩类(占52.3%)、中性结晶岩类(占19.2%)、石英岩类(占18.1%)和泥质岩类(占10.4%)等4种。黄壤一般土层都较深厚,植被覆盖度大,土壤有机质丰富,肥力高,是种植用材林的重要土壤资源。
   山地草甸土 位于山地土壤里直带谱黄壤之上,见于南丰、宜黄县军峰山和崇仁县相山等海拔1200米以上高山平坦缓坡地段,是在山高风大、低温多湿、草本植物生长良好条件下形成的草甸型土壤,面积0.28万亩,占全市土壤类型总面积0.01%,成土母质主要为酸性结晶岩类。
   紫色土 系由紫色岩系风化物发育而成岩性土,成土时间短,土层分化不明显,土体颜色、物理性状与母质相似。形成紫色土主要母质有紫色砂页岩、紫色砂岩、紫色砂砾岩、紫色泥页岩以及紫棕色砂页岩与暗紫色泥页岩等风化物。紫色土酸度小,磷、钾、钙养分含量较高,适应喜钾、钙植物生长。但土壤母岩岩性脆,易风化剥离引起土壤侵蚀。因此,紫色土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紫色土面积74.9万亩,占全市土壤类型总面积2.90%。主要分布于南城、广昌和南丰县海拔150米左右的丘陵地区,南城、广昌两县紫色土面积最大,有67.2万亩,占紫色土面积89.7%。尤以南城县万坊、株良、里塔、新丰乡的低丘,分布集中连片,与周围红壤过渡界线明显,并呈复区交错出现。依据土体中硅铝率、碳酸钙含量和土壤酸碱度,紫色土划分为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3个亚类,其面积分别占紫色土土类面积91.1%、1.6%和7.3%。酸性紫色土分布于南城、广昌、临川、宜黄、崇仁和金溪等县(区)丘陵地带。中性紫色土集中分布于广昌县赤水镇等丘陵区,石灰性紫色土集中分布于广昌县甘竹镇、旰江镇和南丰县琴城镇等丘陵区。
   红黏土 零星分布于市内第四纪红色黏土红壤低丘、岗地中上部,由于植被完全遭受破坏,受地表径流长期冲刷,表土层几乎侵蚀殆尽,为底部网纹土层完全裸露、利用价值较低的一种土壤,面积0.8万亩,占全市土壤类型总面积0.03%。
   新积土 新积土又称沙洲或沙滩,是近代河流冲积物或经风力再搬运堆积而成幼年土壤。零星分布于全市大小河流主航道两侧河漫滩。每年雨季常被洪水淹没,枯水季节出露而成沙砾滩地,现时农业利用难度较大。新积土有0.3万亩,占全市土壤类型总面积0.01%。
   粗骨土 系由炭质页岩风化发育形成的一种初育土,面积53万亩,占全市土壤类型总面积0.20%,分布于崇仁县三山流坊丘陵地区。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较重地段,表土层浅薄,底土层为半风化岩石碎屑物。植被条件较好地段,表土层较厚,土层夹有较多松散岩石的碎屑、碎块。该类土壤具酸性,土壤有机质也较丰富,是发展油茶生产的良好土壤资源。
   潮土 潮土又称潮沙土或冲积土,是近代河流冲积物经人工开垦耕作而成旱作土壤。分布于抚河及其支流沿岸河阶地及冲积平原,面积12.7万亩,占全市土壤类型总面积0.49%。潮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耕性好,适耕期长,养分丰富,肥力水平较高,适种作物广,是各种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尤其是柑桔种植基地。但土壤沙性重,不利于保水保肥。
   水稻土 水稻土是各类自然土壤在水耕植稻情况下,经过氧化还原淋溶淀积等过程而形成一类水田耕作土壤。广泛分布全市各县区,尤以抚河平原和丘陵沟谷分布集中,是市内最主要耕作土壤。面积475万亩(包括田埂、田塍、小路、小沟渠等),占全市土壤类型总面积18.24%。水稻土是所有土壤中复指数最高,生产利用最强一类土壤,除种植水稻外,还被利用种植棉花、红薯、黄麻、西瓜、花生、甘蔗、油菜等多种粮、油、经济作物和绿肥作物。水稻土分为淹育型、潴育型和潜育型3个亚类。
   淹育型水稻土属地表水型水稻土,主要分布于市内东南部黎川、资溪、金溪,西南部乐安、宜黄山区、丘陵的梯田、排田上中部和北部低丘岗地的上坡地带。面积小而零星,全市有19.6万亩,占水稻土面积4.1%。分布地形部位高,水源不足,灌溉条件差,耕种年代短,肥力低,土体发育不明显,仍保留着起源土壤特性,属低产土壤类型。
   潴育型水稻土属良水型水稻土,是受地表水与地下毛管水共同作用形成的土壤类型,广泛分布于抚河干支流两岸平原及山丘沟谷中地形开阔平坦部位的畈田、垅田上,是市内耕作土壤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种植土壤,面积395.8万亩,占水稻土面积83.3%。土壤受水分作用强,土体中氧化还原、淋溶淀积过程强烈,部面发生层次明显,除耕作层和犁底层外,还形成深厚潴育层。该土壤分布位置适中,灌溉条件好,人为生产活动频繁,土壤熟化程度高,土壤肥力较高。
   潜育型水稻土属地下水型水稻土,处于山丘沟谷、平原低洼地段,尤以山垄田、坑田中最常见,呈零星小面积分布,面积59.6万亩,占水稻土面积12.6%。这类水稻土主要受长期渍水(地下水、泉水、上层滞水)影响,水土温度低,土壤嫌气过程强烈,还原过程为主,低价铁锰大量游离,从而出现蓝灰色土层,一般质地粘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但肥效得不到发挥,不利于水稻生长利用,属低产土壤类型。
   第二节 水资源 水力资源 一、水资源 市内水资源丰富,总量为249.23亿立方米,由地表水、地下水组成。
   (一)地表水资源 市内地表水资源213.46亿立方米。地表水来自于降水与径流。
   降水全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322亿立方米,其分布趋势是东、西向偏大,自南向北递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37.7毫米。资溪县平均降水量最大,约为1900毫米;临川区年均降水量最少,约为1600毫米。4月—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7%。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据1959年—2011年气象资料载,最大年降水量2407.0毫米(2010年),最小年降水量1132.0毫米(1963年)。东南部多于西北部,以资溪县多年平均降水量2100.0毫米为最大,以南城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643.0毫米为最小。降水量年变化大,以廖家湾站为例,该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40毫米,1954年最大,年降水量为2480.5毫米,最小是1934年,年降水量为841.7毫米,相差2.95倍。
   径流 全市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94.88亿立方米,4月—6月径流量占全年50.7%,4月—9月径流量占全年72.1%。径流分布趋势与降水趋势基本一致。多年平均径流深在900毫米以上,以黎川站1108毫米为最大,以芜头站845毫米为最小。最大年径流深是桃陂站1850毫米,发生在1970年,最小径流深是乐安县芜头站221毫米,发生在1963年。全市各条河最大月径流量与最大月降水量基本一致,一般都出现在每年5月或6月,最小月径流量一般出现在每年11月或12月,最大洪峰流量与最小洪峰流量比值一般在4.5倍以上,而最大洪峰流量与最小枯水流量比值则达200倍以上。全市人均占有水量为6300立方米左右。
   (二)地下水资源 市内地下水资源35.77亿立方米,地下水(浅层)资源可动量估算为51.86亿立方米,占河川总径流量31.3%。全市平均地下流量模数为22.6万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全市各河流径流深占河川径流深比值(即径流补给系数)为0.14~0.31,其趋势为上游大于下游,山区大于丘陵,以沙子岭、双田、洪门径流系数0.31为最大。全市地下径流深占降水深比值(即降水补给系数)为0.13,其趋势与径流补给趋势一致。地下水类型包括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前二者富水性强,水质污染程度低,是城区生产、生活主要供水源。后者富水性差,分布不均匀,水质不理想,不宜作城市供水源。
   松散岩类孔隙水 广泛分布于抚河流系两岸河漫地及一级阶地冲积平原中,是全市地下水、地下径流主要来源,其下部砾石层内含孔隙水,含水厚度一般在5米~10米左右,埋藏深度在0.5米~5米,易于开采,边缘低后丘径流区较深,平原径流区较浅,地下水除局部地段具微承压外,多属无压浅层地下水。地下水变化为:3月—7月雨季为地下水丰水期;8月至次年2月旱季是地下水贫水期;其变化幅度为1.09米~2.91米。地下水质:局部地段硝酸、亚硝酸、磷酸明显增高,虽受不同程度污染,但一般良好,无色、无味、透明,矿化度为120毫升~205毫克/升(pH5.5~6.8,呈弱酸性),局部地段个别矿物质超标,可作饮用水。
   碎屑岩裂隙孔隙水 在全市均有分布,共分两个等级,水量中等的单井涌水量每日100吨~150吨,水量贫乏的单井涌水量每日100吨以下,以自流水为主,水位埋深小于1.38米,水量中等,具有一定开采价值,水质与前一类相差不大。
   基岩裂隙水 分构造裂隙和风化带网状裂隙水两个亚类,富水性由水量中等到水量贫乏,地下水埋藏深度一般不超过30米,水质良好,无集中供水价值,仅供分散居民点人畜用水。断裂脉状水在地层岩性及地形地貌条件有利情况下,具有一定集中开采价值。地下水质较好,种类不一,主要有重碳酸盐钙钠弱矿化水,硫酸氯化钠钙碱水,矿化度可达4.5毫克/升,与原生盐矿有关。
   二、水力资源 市内抚河、信江、赣江水系水能理论蕴藏总量为70.246万千瓦(其中:抚河57.90万千瓦,信江流域5.496万千瓦,赣江流域6.73万千瓦,润溪河0.12万千瓦),占全省水能蕴藏量10.29%。水能可开发量49.14万千瓦,折合年可开发电量19.66亿千瓦小时。
   第三节 动植物资源 市内三面环山,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条件好,物种繁多,分布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高等动物1180余种。其中有珍贵稀有树种65种,珍贵稀有动物104种。
   一、森林植物资源 抚州市属华中植物区,地带性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次为针阔混交林。市内树木资源丰富,分布的高等植物有30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109科322属1018种(含亚种、变种及少数栽培种),在木本植物中有优良速生树种26科55种。
   (一)树种资源 据明正德《建昌府志·物产考》记载:用材林树种有“松、柏、梓、冬青、杉、樟、枫、桐、槐、檀、槠、黄杨、椿”等。据清康熙《抚州府志·物产考》记载:用材林树种“多松、多枫、有桐、有檀、有槐、有柞、有储、有椿、有标、有榆、有黄杨”。
   民国期间,域内造林树种以油桐、油茶、乌桕、马尾松为主,此外还有杉木、柏树、樟树、洋槐、苦楝、梧桐、香椿、枫杨、栎树、枫树、棕榈、冬青、柳树、赤松、桃树、李树、梨树、板栗等。
   新中国成立后,全市加大对树木资源的开发利用,除常见栽培树种杉木、马尾松、樟树、油茶、油桐、木荷、泡桐、板栗、杜仲、湿地松之外,尚有栽培和利用树种200余种,可分三大类。
   用材树种 常见用材造林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柳杉、池杉、水杉、樟树、橡树、拟赤杨、木荷、苦槠、枫树、杨树、泡桐、火炬松、湿地松。其他野生珍贵用材树种有:台湾松、南酸枣、光皮桦、梓树、伯乐树、肥皂荚、鹅耳枥、交让木、杜英、猴欢喜、重阳木、黄檀、南岭黄檀、花榈木、红豆树、刺槐、水青冈-、亮叶水青冈、甜槠、米槠、罗浮栲、丝栗栲、大叶栲、南岭栲、乌眉拷、钩拷、青冈、大叶青冈、硬斗石栎、东南石栎、多穗石栎、圆锥石栎、麻栎、锥栗、山桐子、蕈树、枫香、青钱柳、枫杨、黄樟、黑壳楠、豹皮樟、薄叶润楠、红楠、刨花楠、闽楠、浙江楠、白楠、紫楠、鹅掌楸、玉兰、木莲、乳源木莲、深山含笑、乐东拟单性木兰、楝树、喜树、紫树、桂樱、椤木石楠、泡花树、栾树、银鹊树、银钟花、湘椴、紫弹树、青檀、榆树、香椿、青榨槭、榧树、南方红豆杉、香槐、朴树、铁冬青、毛红楝等。
   经济树种 根据其用途又可细分为,油料、芳香油料类、淀粉类、纤维类、果树及药物类树种。
   油料树种:油茶、油桐、乌桕、株木、油橄榄。
   芳香油料类树种:樟树、香桂、山苍子、木姜子、吴茱萸、花椒、柏树、桉树、松树。
   淀粉类树种:板栗、槠类、栎类、茅栗、锥栗、香榧、枣、柿类。
   纤维类树种:桑、榆、朴、山油麻、椴树、糙叶树、苎麻、竹类、梧桐、棕榈。
   果树:柑桔、橙、柚、桃、李、柿、板栗、枣、枇杷、梨、杨梅、猕猴桃、山楂、香榧、拐枣、四照花、多花山竹子、无花果、南五味子、乌饭、米饭花、葡萄。
   药用树种:根据抚州中药普查资料,市内有木本药用植物160多种。主要有银杏、三尖杉、毛筠、草珊瑚、柘树、薜荔、桑寄生、桷寄生、木通、十大功劳、南天竹、厚朴、玉兰、辛夷、红茴香、肉桂、阴香、橙木、杜仲、高粱泡、皂荚、香花崖豆藤、黄柏、远志、算盘子、蛇葡萄、木槿、元花、五加、常春藤、山茱萸、朱砂根、百两金、女贞、络石、紫珠、大青、豆腐柴、牡荆、枸枯、白马骨、钩藤、忍冬、羊蹄甲等。
   观赏树种 常见庭院绿化观赏树种有:侧柏、圆柏、日本花柏、苏铁、银杏、雪松、金钱松、罗汉松、槭树类、凌霄花、夹竹桃、黄杨类、湖北羊蹄甲、紫荆、腊梅、杜鹃花类、绣球、金丝桃、玉兰、荷花玉兰、紫玉兰、含笑、金叶含笑、白兰花、合欢、桂花、女贞、海桐、悬铃木、石榴、蔷薇花类、绣线菊、山茶花、梅等。
   (二)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 抚州市国家重点保护类植物,一级保护植物有伯乐树、香果树、水杉、南方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有杜仲、福建柏、银杏、长柄双花木、长叶榧树。三级保护植物有天竺桂、银钟花、野大豆、凹叶厚朴、红豆树、乐东拟单性木兰、闽楠、浙江楠、青檀、银鹊树、蚌网萼。
   (三)省级重点保护植物 抚州市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江南油杉、柳杉、罗汉松、粗檀、三尖杉、香榧、光皮桦、赤皮、赤皮稠、玉兰、木莲、美毛含笑、深山含笑、沉水樟、锈毛含笑、香槐、猴欢喜、密花棱罗树、中华猕猴桃、毛花猕猴桃、红花油茶、小果石笔木、多花山竹子、山拐枣、紫树、岗松、方竹、草珊瑚、山茱萸、云锦杜鹃、长蕊杜鹃、黄檀、花桐木、黑壳楠、豹皮樟、红楠、厚朴、紫玉兰、乳源木莲、紫花含笑、金叶含笑、尖嘴林擒、华中五味子、五味子、实心竹。
   二、动物资源 (一)动物种类 市内生态条件好,食料丰富,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栖息场所。据调查,全市有华南虎、豹、大小灵猫、熊、豺、猴、麂、水獭等兽类和40余种蛇类,有鸟类206种及鱼类1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44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1种,而银环蛇则为《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保护动物。
   两栖类动物有大鲵、蝾螈、崇安髭蟾、中华蟾蜍、中国雨蛙、虎纹蛙、棘胸蛙、日本林蛙、大树蛙、饰纹姬蛙等28种。
   爬行类动物有眼镜蛇、银环蛇、尖吻蝮、黑肩锦蛇、王锦蛇、灰鼠蛇、乌梢蛇、平胸龟、乌龟、中华鳖、壁虎、石龙子、蜥蜴等42种。
   鸟类动物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白鹇、红隼、苍鹰、风头鹃隼、松雀鹰、鹊鹞、火斑鸠、杜鹃、红角号、长耳号、啄木鸟、红嘴喜鹊、大、小嘴乌鸦等206种。
   鱼类 据全市鱼类详查资料,市内鱼类有125种(不包括引进鱼种),分属9目20科。其中以鲤形目占主要地位,共有104种,占总数83.2%。而其他8目类仅占总数16.8%。鲤形目中,鲤科种类最多,计74种,占总数59.2%,其次为鲍科,有15种,占总数12.0%,此外,鳅科有6种,腹吸鳅科2种,敛科3种,鱿科2种,鲶科和胡子鲶科各1种。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鲫、草、青、鲢、鳙、鳊、鱼白、鳜、鲶、鲴、黄颡(又名黄芽头),乌鱼、黄鳝、泥鳅及引进的罗非鱼、河鳗、河蟹等。
   软体及底栖动物 市内有经济价值的软体和底栖动物,主要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椭圆背角无齿蚌、背角无齿蚌、圆田螺、环棱螺等,可用于人工育珠和食用。
   (二)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 抚州市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云豹、豹、华南虎、黑鹿、金雕、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穿山甲、豺、黑熊、黄喉貂、水獭、大小灵猫、水鹿、大鲵、鬣羚、虎纹蛙、鸳鸯、风头鹃、雀鹰、苍鹰、赤腹鹰、松雀鹰、白尾鹞、红隼、燕隼、白鹇、勺鸡、红腹锦鸡、草鹗、斑头鸺鹦、长耳鸺鹞、短耳鸺鹞、红角鸺鹃、领角鸺鹞、雕、鹰、普通夜鹰、蓝翅八色鹈。
   (三)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抚州市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狐、貉、狼、黄鼬、果子狸、食蟹獠、豹猫、小鹿、赤鹿、蝾螈、苍鹭、草鹭、绿鹭、白鹭、池鹭、牛背鹭、绿头鸭、斑嘴鸭、花脸鸭、绿翅鸭、琵嘴鸭、灰胸竹鸡、山斑鸠、珠颈斑鸠、火斑鸠、鸬鹚、小辟鸟、四声杜鹃、大杜鹃、鹰鹃、冠鱼狗、普通翠鸟、蓝翡翠、白胸翡翠、三宝鸟、戴胜、鹧鸪、环颈雉、风头麦鸡、灰头麦鸡、啄木鸟、家燕、金腰燕、棕背伯劳、牛头伯劳、红尾伯劳、黑枕黄鹂、发冠卷尾、灰卷尾、黑卷尾、红嘴蓝雀、灰喜鹊、喜鹊、红嘴相思鸟、大山雀、崇安髭蟾、泽蛙、棘胸蛙、平胸龟、鳖。
   第四节 矿产资源 域内矿产资源有:有色金属(含贵金属)、稀有金属、黑色金属、稀土、瓷土、建筑材料及冶金辅助矿产等,以稀有金属铀、有色金属铜、瓷土矿和建筑材料矿藏为优势。已发现金属矿藏有20多种,非金属矿藏有30多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床265处,内有大型矿床3处,中型9处,小型253处。已开采利用的有铀、铜、瓷土、萤石、金、钨、煤、稀土、建筑材料矿产等。
   从已勘查和开发情况看,市内矿产资源分布特点有:原矿品种多样,金属矿藏、非金属矿藏、能源矿藏和水气矿藏都有发现;金属矿藏以金、铜、钨为主,而非金属矿藏一般品位偏低(如水泥用灰岩、钾长石、硫铁矿等),或选矿工艺较复杂(如石墨矿);赋存形态多样,有单一矿藏,也有共生矿藏、伴生矿藏,如铜矿一般伴生金、银、铅、锌等多种元素,石墨矿伴生五氧化二钒等;沉积类矿藏较少,未发现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油页岩等矿藏,煤炭资源储量不丰富;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分布相对集中,如乐安铀矿、东乡铜矿、临川茅排金矿等,其余矿藏大都呈分散分布,规模以小型为主;陶瓷工业原料矿藏丰富,且相对集中,主要分布于黎川、南丰、临川、东乡等地;饰面用花岗岩分布广泛,具有较好的找矿和石材开发远景。
   一、有色金属矿产 金矿 发现小型金矿点及金矿化点30处,有岩金、砂金、泥金3种类型。主要金矿有:临川茅排金矿、东乡虎圩金矿、东乡银峰尖金矿、临川桐源砂金矿区、东乡枫林铜矿伴生金矿、东乡虎形山金矿区。域内金矿均为小型矿床。至2011年底,查明全市金矿资源储量为15217.1千克。
   铜铅锌矿 域内有热液型、矽卡岩型、斑岩型3种矿床类型。热液型矿床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主要分布于崇仁—东乡、宜黄大王山—金溪东岗山一带和资溪、黎川北武夷山隆起地带;矽卡岩型矿床多产于震旦系片岩中钙质层与燕山期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主要分布于宜黄大王山—金溪东岗山以及资溪一带;斑岩型矿床与燕山早期晚世及燕山晚期的中一酸性次火山岩(或浅成浸入体)有关,主要分布于崇仁—东乡、南丰—资溪一带。至2011年底,查明全市铜金属资源储量为132522吨,铅金属为69471.47吨,锌金属为26041.19吨。
   铜矿 主要有东乡枫林铜矿,矿床类型为花岗斑岩型,矿石矿物为黄铜黄铁矿、辉铜黄铁矿、斑铜黄铁矿、黄铁黄铜矿及胶状黄铁矿,矿石含铜平均品位为1.91%,至2011年底,查明铜资源储量A+B+D级为123114/12702铜吨/矿石千吨,占全市铜资源储量的92.9%o,同时伴生金、银、钨等矿藏,属中型规模富铜矿床。
   铅锌矿 主要有东乡虎圩柴古垅铅锌金矿和临川安山银铅锌矿,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其平均品位为铅锌0.5%~10.3%。矿石矿物主要有:金银矿、辉银矿、方铅矿、闪锌矿;伴生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褐铁矿、赤铁矿、毒砂。至2011年底,查明资源储量分别为铅41264吨,锌3049.1吨,同时伴生有金、银、铜矿藏。
   钨锡钼铋 主要有气成—高温热液石英脉型、脉状(似层状)细脉浸染型和河床冲积砂矿型3种矿床类型。气成—高温热液石英脉型矿床与燕山早期中粒(或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有关,主要分布于域内中部东华山—大王山一带以及资溪三口峰,黎川姜科等地;脉状(似层状)细脉浸染型矿床与震旦系下统石英岩夹大理岩、石岩系锌山组顶部地层关系密切,主要分布于南城上渚—丹下、东乡枫林等地,河床冲积砂矿型主要与现代冲积层有关,主要分布于乐安太平—南城大盆山等地。
   钨矿 主要有宜黄大王钨矿床、广昌金华山钨矿床、乐安钨矿床、崇仁钨矿床,另有东乡枫林铜矿伴生钨矿床,南丰广坊口钨矿床。此外,尚有资溪三口峰、黎川姜科钨矿点。据统计,全市2011年底,钨金属资源储量为35392.5吨。
   铋矿 分布较少,主要在东乡枫林铜矿区和宜黄大王钨矿区。据统计,至2011年底,查明全市铋金属资源储量为358.45吨。
   银、钒、钴及碲、硒矿 银矿分布较广,多为伴生矿藏,主要分布于乐安鹏州银坑矿区、东乡枫林铜矿区、黎川熊村钨矿区、临川安山银铅锌矿区、广昌水南银金矿区、广昌竹坑银铜矿区和宜黄磁坑银矿区。其中宜黄磁坑银矿矿石含银量198克/吨~2230克/吨,银金属储量14吨。至2011年底,银金属保有储量为217.48吨。钒钡矿主要分布于金溪峡山石墨矿区,五氧化二钡含量为0.33%,C级保有储量为151.8万吨,D级保有储量为119万吨,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钴、碲、硒矿在域内伴生于东乡枫林铜矿床中,至2011年底,查明资源储量为:钴313吨、碲183吨、硒50吨。
   二、黑色金属矿产 黑色金属矿有铁、锰矿。铁矿床为热液淋滤和沉积变质两种类型,主要分布于宜黄尚源、南城黄狮渡、金溪东岗山等地;锰矿为风化淋滤型,分布于东乡、金溪、临川、乐安等地。至2011年底,查明全市铁矿石资源储量为747.8万吨,其中宜黄尚源铁矿区矿石品位为30%~45%,属中品位矿,铁矿石资源储量为495.9万吨,占全市铁矿石资源储量的66.31%。
   东乡红星垦殖场内原有一小型锰矿床,储量小但品位高,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采殆尽。
   三、放射性矿产 域内放射性矿产主要有乐安相山火山岩盆中铀矿床。此外,东乡南部火山岩盆、资溪火山岩盆亦属放射性高异常区,均有放射性矿点分布。
   四、稀土矿产 域内有伟晶岩脉型、风化壳型和砂矿型3种稀土矿床类型,主要分布于东部和中南部地区。伟晶岩脉型多分布于资溪、黎川等地;风化壳型分布于资溪、临川、南城、黎川、乐安、南丰、宜黄、东乡、广昌等地;砂矿床主要分布于南丰、宜黄、黎川等地。据统计,至2011年底,全市稀土资源储量为20870.22吨。
   黎川五里亭稀土矿,在花岗岩和伟晶岩全风化壳中,赋存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平均品位在0.064%~0.074%之间,矿体平均厚度2米~3.3米,混合氧化稀土资源储量约60吨。资溪黄策源稀土矿,属强铈族配分型稀土氧化物,矿石可选性好,平均浸取率76.99%,产品纯度可达93.5%,矿石平均品位0.11%,稀土资源储量约519吨,可供地方小型开采。广昌大坑稀土矿,矿石品位0.06%~0.13%,已查明资源储量1223吨。
   五、稀有金属矿产 主要有铌、钽矿,分布在广昌头陂,已探明D级资源储量为:铌103吨、钽47吨。宜黄南沅乡铌钽矿品位接近工业要求,需继续勘查。
   六、燃料矿产 燃料矿产主要有煤矿,分布于崇仁相山—礼陂—谙源、东乡刘家岭—小璜—詹圩、乐安濂坑—仲溪—洞口、临川河埠和莲源、南城鲲塘和上唐—庄上及南丰池渡和沙岗等地,均为小型规模矿床。全市累计探明资源储量827万吨。至2011年底,查明资源储量545.1万吨,其中崇仁礼陂煤矿112.8万吨,东乡刘家岭煤矿155.8万吨,崇仁徐坊煤矿163.9万吨,乐安石塘煤矿95.8万吨,乐安仲溪煤矿9.2万吨。临川大岗株山煤矿7.6万吨,因资源少,20世纪80年代初已停止开采。
   七、非金属矿产 域区内非金属矿产较为丰富,有石墨、饰面用花岗岩、硫铁矿、重晶石、水泥用灰岩、硅藻土、瓷土、石英、萤石、钾长石、珍珠岩等。
   石墨 主要产地为金溪峡山,属沉积变质型矿床,矿石可选性好,五氧化二钒含量高。查明全市石墨矿物资源储量300万吨。
   饰面用花岗岩 主要为块度完整、岩面新鲜的花岗岩、正长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等,分布于资溪、乐安、黎川、崇仁、南城、临川等地。查明全市花岗岩石材资源储量8亿多立方米,其中资溪县5亿立方米,且色泽鲜艳,品种多样。
   硫铁矿 分布于南城丹霞、东乡铜矿。南城丹霞硫铁矿中硫含量达20%,探明资源储量为73.6万吨。至2011年底,探明资源储量为39.1万吨。东乡铜矿在选铜过程中回收硫精矿,含硫19.55%,探明资源储量为503万吨,储量为401万吨。
   重晶石 主要产于金溪黄通乌源岭、临川温泉青莲山和东乡何坊,属沉积变质和低温热液蚀变型矿床。硫酸钡含量在50.51%~60.11%之间。至2011年底,探明资源储量为355.3万吨,其中金溪黄通296.5万吨,临川温泉33.9万吨,东乡何坊22万吨。
   水泥用灰岩 石灰岩矿与域内石炭系中上统地层关系密切,分布于南城汤池、南丰樟坊、宜黄梅花塘、南城上唐、崇仁许坊茅山及乐安、东乡等地。至2011年底,查明全市资源储量为29649.81万吨。
   硅藻土 硅藻土主要产于第三系地层中,属沉积矿产,主要分布于广昌、南丰等地。广昌头陂硅藻土矿,属沉积型矿床,有层状矿体13个,产黏土质硅藻土矿石,中等品级,二氧化硅含量为52.10%,三氧化二铝含量为14.52%,三氧化二铁含量为13.00%。截至2011年底,查明能利用(表内)D级以上资源储量为110.6万吨。
   瓷土 瓷土矿有斑岩、岩脉、火山岩风化型和花岗岩风化壳等类型,已探明矿床4处。临川砂子岭高岭土矿,矿石品位为二氧化硅67.7%,三氧化二铝19.4%,三氧化二铁0.77%,氧化钾4.24%、氧化钠0.43%,灼减量4.60%0,质地松散、制瓷性能良好,累计探明资源储量271万吨,精矿量46.07万吨,为中型规模矿床;东乡佛岭瓷石矿,资源储量334矿石千吨,矿石品位为三氧化二铝15.34%,二氧化硅75.78%,三氧化二铁1.05%,氧化钙0.10%;南丰下西元—汤王排瓷土矿,探明D级资源储量32.23万吨;黎川瓷土矿集中分布于日峰镇、社苹、德胜关,已探明资源储量560万吨,另有高岭土矿资源储量30万吨。
   石英 主要分布于黎川、临川、崇仁、金溪、乐安等地,已探明资源储量1160万吨,截至2011年底,探明资源储量264.3万吨,其中黎川有石英矿40万吨,钾长石英矿18万吨,石英砂矿28万吨,占全市石英资源储量32.54%。
   萤石 主要产于乐安戴坊和金竹、广昌大株、资溪石峡,矿产储量分别为6.25万吨、24.1万吨和20.3万吨。截至2011年底,探明资源储量为77.55万吨。
   其他矿 磷矿主要产于震旦系上统顶部变质岩中,分布于宜黄、资溪、金溪等地,属沉积变质型矿床。钾长石矿有伟晶岩脉型和岩体型两种,主要分布于东乡、金溪等地。大理岩属沉积变质型矿藏,它与震旦系变质岩地层有关,属沉积矿藏,主要分布于广昌、南丰等地。白云母矿主要分布于黎川县境内花岗伟晶岩中。水晶多产于石英脉和花岗伟晶岩中,主要分布于宜黄、南城、乐安等地。红柱石、玛瑙仅在崇仁、金溪见及,属小规模矿点。腐殖酸矿属煤层风化后产物,故其分布与煤系地层分布一致,多分布于东乡、临川、南城、崇仁、乐安等地。黏土矿床主要与石炭系梓山组、白垩系南雄群和第四系更新统地层有关,主要分布于南丰、崇仁、临川、广昌、金溪等地。河砂矿主要沿抚河分布。2011年全市矿产资源储量分布情况表2—4—24 续表2—4—24 续表2—4—24 续表2—4—24 续表2—4—24 续表2—4—24 续表2—4—24 续表2—4—24 续表2—4—24 第五节 地热 太阳能 风能 一、地热 市内地热资源主要沿抚州断陷盆地及其边缘分布,红层断陷盆地边缘北东向大断裂为主要的控热构造。
   出露温泉有临川温泉、南丰汤尾温泉、崇仁汤溪温泉、资溪法水温泉和乐安邹家山温泉。最高水温48℃,平均水温38℃,流量较稳定,热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硫酸钙水为主,矿化度0.6克/升~1.5克/升,pH值6.0~8.8。抚州区域温泉资源情况表2—4—25 二、太阳能 全市各地平均实际日照数在1585.5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5%,太阳辐射总量为102.4千卡/平方厘米~112.2千卡/平方厘米,以南丰县为最大,东乡次之,资溪最小。光资源在年内分布上极不均匀,7月—8月为太阳辐射高值期,月平均辐射总量为13.2千卡/平方厘米~15.3千卡/平方厘米;12月—次年2月为最低值期,月平均辐射总量为5.3千卡/平方厘米~6.1千卡/平方厘米。主要作物生长期4月—10月太阳辐射总量均大于8.0千卡/平方厘米,占太阳辐射总量71%。从上述数值看出,全市属短日照地区,昼夜变化较小,年内太阳辐射总量不低,有利于长短日照作物生长和太阳能开发利用。市内各县区逐月太阳辐射值详见本卷第二章第二节。
   三、风能 市内一年内以静风天数最多,全市年平均风速仅1.1米/秒~3.0米/秒,东乡、金溪偏大,为2.2米/秒。南城年均风速3.2米/秒,为全市最大,有开发价值。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宜黄县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南丰县
相关地名
南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