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金溪浒湾 竹桥 东源曾家 徐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414
颗粒名称: 第八节 金溪浒湾 竹桥 东源曾家 徐坊
分类号: C912.8
页数: 2
页码: 198-199
摘要: 浒湾镇位于金溪县西部,以驻地命名,东枕疏山,西关灵谷,南濒抚河,北临驿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荟萃,旅游资源丰富,素有江南重镇之美称,明清、民国时期,一直是县内最大的商业城镇和商品集散地。
关键词: 浒湾 竹桥 东源曾家 徐坊

内容

一、江南名镇——浒湾镇 浒湾镇位于金溪县西部,以驻地命名,东枕疏山,西关灵谷,南濒抚河,北临驿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荟萃,旅游资源丰富,素有江南重镇之美称,明清、民国时期,一直是县内最大的商业城镇和商品集散地。镇内水陆交通便利,316国道穿境而过,抚河码头长年停靠各类船只,货船可通赣江直达长江,驻地距县城24千米,离抚州市23千米。2002年,该镇被省、市列为小城镇建设重点乡镇之一,有街道6条,主要巷道6条。2011年,全镇总面积70.6平方千米,人口27294人,辖9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
   该镇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柑桔、蔬菜、优质稻、生猪四大产业基地,全国闻名的“冬瓜大王”黄富民就在下陈豆豉湾村。传统特产有龙须贡面、金桔饼等。
   镇东南的疎山古刹,始建于唐中和二年(882年),是佛教曹洞宗传教胜地之一,1984年就被列为省重点开放寺庙;镇西有灵谷峰,得名于南北朝时的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历代一些文化名人如颜真卿、曾巩、王安石、陆游等游览过灵谷峰,并留下不少诗文。镇中的前、后书铺街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籍著中华”“藻丽琅媛”美誉,雕刻印书闻名遐迩,赣东谚语“临川才子金溪书”的“金溪书”即指浒湾书铺街的木刻印书。刻书最盛时,有60余家书店堂号,刻字和印书工匠3000多人,经史子集、戏曲话本、书法碑帖等均有刻版刊行,因此浒湾成为清代全国四大书籍集散地之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观音阁、洛城王家大院、黄坊车大宗祠。1933年1月,该镇是中央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先声战——金溪战役的主要战场,建立在大仙岭上的金溪战役纪念碑,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竹桥村 竹桥村位于金溪县双塘镇南部,距县城10千米。该村建村于元代,余文隆从火源(今陆坊乡上源)迁入定居,以祝贺乔迁而取名祝乔,后演变为竹桥。村中100余栋明清建筑,至今大多有人居住,故保存完好。村民建新居很少拆建老屋而另建于村外,古村环境风貌基本未受破坏。总门楼和上中下3个门楼仍矗立在村中,村内7口水塘有水沟相通。青砖灰瓦的明清民居朴实典雅,厅堂宽敞,门窗雕花,极富江南民居特色。十家弄和八家弄建筑群组,并排建有4栋、3栋式样相同的住宅,都有耳门相通,下雨不受淋。村中间立10余座非住宅建筑,其中,祠堂6座,古井3口以及养正山房、公和堂、怀仁书院、赐福庙等。镇川公祠两边建有裙屋,祠堂对面墙上嵌着一块由清代四库全书副总裁曹秀先题额的“对云”石刻。赐福庙中还立着一块康熙六十年(1721)立的石碑,上面记载有李知县处理该村与邻村争水的判决词。
   该村清代至民国多人享有盛名。清嘉庆年间,余钟祥靠贩卖灯芯草致富后,在浒湾镇后书铺街创办余大文堂印书坊,雕版印刷各种书籍,自办发行,全国销售。清末及民国初年,余地三、余慈舫先后出国求学,学成回国后,前者担任赣军第二旅旅长,参加湖口起义;后者参加湖北振武尊心会,以神州一怪的笔名为革命大造舆论,后被袁世凯爪牙杀害。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央苏区范围。1932年11月,该村成立乡革命委员会。次年1月26日,红11军军长周建屏在该村步云公祠接见乡革委会成员,并将自己老家左源(离竹桥2千米)的房屋土地分给贫苦农民。
   2009年7月6日,该村被评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7月22日,该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三、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东源曾家村 东源曾家村位于金溪县琉璃乡东北部,距县城30千米,为江西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据《东源曾氏宗谱》载,曾子第43世孙曾缝由南丰县迁金溪县中宋(今属琉璃乡),46世孙曾元龙从中宋迁模桥,49世孙曾子宾从模桥迁至东阳书院。为纪念南丰祖曾洪立葬于南丰东源,改东阳为东源。
   该村有700多年建村史,村庄呈城堡状,设东西南北4门,除西门为当代重建外,其余3门均建于清康熙庚辰年(1700)。村内一条东西向大街,宽2米余。街的一侧有一条0.3米宽的排水沟,流水终年不断。南北向巷道有9条,其中主巷道3条,条条巷道与大街相通。街巷均为青石板铺就。整个村庄布局紧凑,房屋排列有序。
   该村明清建筑主要分布在3条主巷道两边。多数建筑的大门上方嵌有石匾,上刻大夫第、奉政世第、秀启南丰、学习南丰、沂水渊源、三省居、清霭轩等;字体有行、楷、隶、草,书法多出于名家之手,或飘逸俊秀,或凝重端庄,或气势雄浑,有较高的欣赏价值。村西一座大祠,为曾氏家族的总祠,是四堂直进的宫殿式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其下堂有两棵相拥生长、枝繁叶茂的桂花树,高出屋脊数米,远远望去,如一把绿色大伞立于祠堂中。村东有仙师殿,于2003年修葺一新。
   该村人士曾仲鲁,民国时期留日归国,先后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应钦中学校长、武汉体育学院教授。其子女多数受到良好教育,一家三代出了20多名高级知识分子,其中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四、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徐坊村 秀谷镇徐坊村坐落于济广高速与金溪大道之间,是金溪县进出高速路口的第一个村落。2011年,该村有268人,耕地362亩,原生态山林300余亩,青山环绕,绿水相伴,民风纯朴,居住环境优美宜人。
   徐坊村原是全县有名的后进村和贫困村。2006年,列为金溪县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至2011年,修建两条环村水泥路和入户路、578米排污水沟、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公共厕所和太阳能浴室;完成电网改造和自来水工程;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网络、防雷设施全部安装到位;修建两个人工湖、1个文化长廊、1个“水上世博”中国馆,1个集晒谷、停车、体育为一体的广场及进村门楼;进行了大面积绿化。
   金溪县徐坊村 该村坚持“高、新、特”(高标准规划、新理念管理、特色产业带动)发展思路,在原有新农村建设基础上,充分挖掘区位资源、绿色资源、人文资源,建设有农业观光区、休闲娱乐区、生态园林区三大主题区块,着力打造金溪县新型生态文明示范社区。创新农村土地集约管理机制,大力度推进拆旧建新和造绿、环境整治工程,致力发展精品特色“农家乐”,实现农村共同富裕。
   该村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兴建多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经常开展“双学双比”“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设立“报效祖国奖”“健康长寿奖”“求学成长奖”和“关心爱护下一代”等多种奖项,激励村民健康向上。“农民书屋”被评为全省先进“农民书屋”。该村先后被评为省、市、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多次接待中央及省、市巡视组领导视察并得到高度评价。2010年顺利通过省“创建生态文明村”验收。2011年10月“江西省百佳优美村庄”评选活动中,徐坊村位居榜首。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富民
相关人物
谢灵运
相关人物
颜真卿
相关人物
曾巩
相关人物
王安石
相关人物
陆游
相关人物
余文隆
相关人物
曹秀先
相关人物
余钟祥
相关人物
余慈舫
相关人物
袁世凯
相关人物
周建屏
相关人物
曾元龙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金溪县
相关地名
抚州市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南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