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379
颗粒名称: 经济建设
分类号: F061.5
页数: 3
页码: 177-179
摘要: 2000年,全县财政收入10555万元。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16174万元,比2001年11732万元增长3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766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66.6%。2010年,财政总收入在全市率先突破10亿元大关,实现10.02亿元,并首次跨入全省20强,比2005年前移33位。
关键词: 东乡 经济建设

内容

2000年,全县财政收入10555万元。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16174万元,比2001年11732万元增长3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766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66.6%。2010年,财政总收入在全市率先突破10亿元大关,实现10.02亿元,并首次跨入全省20强,比2005年前移33位。比2009年6.08亿元增长64.7%,为历年增幅之最。比2005年增长5.2倍。2011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3.51亿元,获省政府“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县”奖励。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8.94亿元,比2001年的19.03亿元增长52%。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31亿元,比2005年增长1.43倍。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22.4:43.2:34.4优化为2010年的17:53:30,二产上升9.8个百分点。201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82.91亿元,比2010年增长17.9%,比2001年增长3.36倍,年均增长30.5%。
   工业。2000年,全县工业产值44230万元(不含中央、省、地属企业),比1949年增长631倍;工业产品产销率达100.15%。以机制糖和酒为主体的食品、药品、水泥、原煤、发电量等,比解放初均有大幅度增长。2001年—2011年,县委、县政府把主攻工业、壮大经济实力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不断探索持续发展工业的新路子,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全力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加速产业集群的发展,努力建好工业园区,初步形成医药、化工、机电、轻纺四大产业板块。2005年,工业增加值实现91002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31.5%。“十一五”规划期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实现100.5亿元,比2005年14.59亿元增长5.89倍,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4.65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22.17亿元,增长3.77倍,年均增长28%,超“十一五”规划目标4.2亿元。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28.45亿元、27.45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48.4%和31.2%。2002年—2011年连续10年获省政府颁发全省十大工业强县、全省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全省工业三年翻番全面进步奖,并获全省非公经济发展先进县。东乡县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的转变。
   农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业产业化得到全面推进。至200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57106万元,占工农业生产总值65.1%;农村经济总收入201159万元。粮食种植面积608410亩,总产量194071吨。进入21世纪后,东乡县以农村税费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全面落实各项涉农、强农、惠农政策,致力于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出以生猪、蚕桑、木薯为主,蔬菜、花卉、油茶等为辅的特色产业。建设1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成功申报雨帆农业木薯标准化国家示范区,发展木薯种植8万亩,从事种植农民每亩山地平均纯收入千余元。以天沁丝绸为龙头,带动新增桑园5000亩、改造老桑园7000亩。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至2011年全县拥有9家省级龙头企业,67家市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84家,其中,辉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天然丝瓜络专业合作社等7家获得“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称号。2011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67535万元,比2000年增长3.69倍。该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70.75万亩,总产量26.89万吨。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步伐加快。东乡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东桑西移”基地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项目县、省蚕桑工程基地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经济协作先进县等多项荣誉。
   林业。1985年,全县森林总面积由1949年的11.98万亩增加到494937亩,森林覆盖率21.55%,活立木蓄积量398416立方米。2002年—2003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项目,两年立项退耕地造林3.50万亩。自2004年开始启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历经3年,全县参与林改总户数41026户,已明晰产权面积91.8万亩,集体林地分山到户率71.16%,分户登记率96.2%。2009年,为实现“建设绿色生态东乡”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完成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任务6.68万亩,栽种各类苗木921.1万株,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被评为全省“一大四小”工作先进县。2010年,县财政投入1600万元,完成造林绿化建设任务4.23万亩,占上级下达计划的113%。到2011年底,全县有林地92.96万亩,其中,公益林18.91万亩,商品林74.0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36.42%,林木绿化率41.9%,活立木蓄积量为119.22万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115.60万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96.9%。
   畜牧业。畜牧业是东乡农业的主导产业,猪和奶牛是东乡畜牧业生产中的两大优势。20世纪80年代末期东乡县成为全国瘦肉型商品猪出口基地县。1985年全县生猪饲养32.8万头,其中出栏14.05万头,出栏率80.87%,全县养猪收入占畜牧业总收入的95.6%。1994年全县开始推广“公司+农户”规模集约化、科学模式化发展养猪业的经营模式,全县生猪生产持续、迅猛发展。至1997年全县生猪饲养101万头,生猪存栏3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3.6万头;出栏肉猪65万头,占全省肉猪出栏数2.6%,并向全国各地提供优良种猪1.2万头。东乡是全省现代化奶牛饲养基地之一。“黑羽绿壳蛋鸡”和“东乡花猪”是重要的品种资源。2005年,“黑羽绿壳蛋鸡”的选育项目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全国重点种质资源保护项目;2006年,“东乡花猪”被省畜牧局列为江西省重点地方保护品种。2000年后,东乡县生猪生产突出抓品种改良和乡村两级扩大繁殖场的建设,至2011年,全县共有标准化生态养猪小区40个,规模养殖户1300多户,全年生猪饲养量、出栏数分别为191万头、121万头。有省一级种猪场9个,二级扩繁场24个,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0家;有年出栏万头以上专业大户24户,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21户,年出栏500头以上的专业户900户,规模养猪户出栏总数占全县总数的85%以上。被评为全国瘦肉型猪出口重点县和江西省生猪重点县,国家生猪调出奖励大县,农业部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县及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县。
   水产业。1986年起,水塘大规模养殖起步。至2006年,养殖面积13095亩,占养殖总面积20.31%;水塘养殖产量5224吨,占总产量的41.87%.全县水产业产值8521万元。随着水面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科学养殖技术的逐步推行,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点,出现了水产专业户、重点户、经济联合体、村民家庭养鱼等多种形式的水产业生产新局面。2011年,东乡县各项渔业生产指标稳步增长,在做好大面积不常规渔业品种养殖的基础上,突出抓彭泽鱼、鲑鱼、黄鳝等名优水产品的推广,全县名特水产养殖面积超过3万亩,名特水产产值占渔业总产值10%以上。全县水产品养殖总面积和总产量从1986年的68287亩和2184吨,变为2011年的66166亩和14330吨,面积减少3.11%,产量却年均增长7.82%,水产业总产值达11120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16%。
   水利。1953年兴建全省第一座小型示范水库——佛岭水库;1957年,兴建全县最大的幸福水库;到2000年底,全县拥有各类水利工程11640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一)、小(二)型水库265座,蓄水1万立方米以上水库642座;各类山塘、陂坝10385座,单独引水工程46座,提水工程298座。总蓄水量2.25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8.31万亩,占耕地面积88%;旱涝保收面积28.9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66.4%。“十一五”规划期间,投入2.6亿元对全县253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新建各类水利工程145座,改建扩建各类水利工程144座,对4条重点圩堤进行除险加固,提高防洪标准。基本完成廖坊灌渠一期建设,启动二期建设;重建马圩渡口桥和瑶圩河渡桥。投入1.26亿元完成基本农田建设,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8.4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0.20万亩。
   特色产业。主要有孝岗镇万亩大棚蔬菜和3万亩优质水稻、黎圩万亩桑园、圩上桥万亩冬瓜和木薯、瑶圩万亩杨梅、板栗、桃、杏、李的果业林、红亮千亩观赏茶花、邓家千亩花卉苗木、王桥千亩花果芋等区域特色产业。“十一五”规划期间,全县致力于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了以生猪、蚕桑、木薯为主,蔬菜、花卉、果业等为辅的特色农业产业。工业已初步形成机电冶金、医药化工、轻工纺织三大主导特色产业。2011年,机电冶金企业上缴税金4091万元;医药工业实现利税1.34亿元,上缴税金3500万元;化工工业上缴税金1624万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东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