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290
颗粒名称: 基础设施
分类号: F294
页数: 1
页码: 162-164
摘要: 1978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县城西扩的思路,并制定县城建设总体规划。此后,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届干给一届看。坚持以县城新区建设为重点,着力实施扩展、美化、形象三大工程,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又确立“东改、西移、南延、北扩”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打造“人文、生态、工业新城”,全省县级一流的文化主题公园——象山公园、全省一流的休闲度假山庄——波尔山庄、江南第一高塔——锦绣塔、全省县级第一家开工建设的污水处理厂等一批精品工程脱颖而出。
关键词: 金溪 基础设施

内容

城乡建设。1978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县城西扩的思路,并制定县城建设总体规划。此后,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届干给一届看。坚持以县城新区建设为重点,着力实施扩展、美化、形象三大工程,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又确立“东改、西移、南延、北扩”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打造“人文、生态、工业新城”,全省县级一流的文化主题公园——象山公园、全省一流的休闲度假山庄——波尔山庄、江南第一高塔——锦绣塔、全省县级第一家开工建设的污水处理厂等一批精品工程脱颖而出。经过30多年努力,至2011年,城区面积由4平方千米扩展到12.75平方千米,城区人口增至11万人。城市化率40.1%,城区绿化率达40.1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46平方米。在连续荣获全省园林城市、全省第二届和第三届文明城市、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基础上又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宜居宜业典范县”等荣誉称号。2006年起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至2011年,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7742.3万元,建设新农村点308个,受益农户11723户、50019人;改水、改厕、改路、改房基本到位,有线电视和电话得以普及,试点村的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交通。全县上下不断加大公路交通建设力度,至2011年,已形成由高速、国道、省道、乡村公路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济广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33.02千米;206和316国道过境,境内长74.84千米,其中,206国道境内长44.34千米,316国道境内长30.5千米。有金东公路省道过境,县内长24千米。县乡(镇)级公路总长227.12千米。金溪客运站日均发送客车105辆,日客运量12877人次。2011年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3838辆,21328吨位;客运汽车175辆、241座位;货运量407万吨,货运周转量128100万吨/千米,客运量47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3500万人/千米。
   供水供电。2011年有城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92千米,日生产能力3万吨,年工业用水89万吨、生活用水220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8%,年人均生活用水37吨。2011年有供电企业1家,高压输电线路36条,总长度1292.399千米,低压输电线路996条,总长度1147千米;有变电站6座,其中,35千伏5座,110千伏1座。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86亿千瓦小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7.65%,供电可靠率99.61%。
   邮政电信。1965年,金溪就成为全省第一个村村通邮路、队队通电话的县。2011年有邮政网点17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43千米,投递点3517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61.24万件,征订报纸261.44万份、杂志30.96万册,业务收入241.95万元。1994年,开通无线集群电话和数字程控电话,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有线通讯体系。1995年开通模拟移动电话,1997年又开通数字移动电话,2003年开通高速宽带网,通讯事业朝着自动化、数字化方向飞速发展。2011年有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59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5900门,固定电话用户15609户;移动电话用户13123户;光缆线路总长1068千米,主干电缆5904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12208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10556个,宽带接入用户10556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013万元。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