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278
颗粒名称: 文化
分类号: G127
页数: 1
页码: 159
摘要: 宜黄素有“戏乡”之称。明、清期间,弋阳腔、青阳腔、海盐腔、昆腔、西秦腔、三角班(采茶戏)、京戏、傀儡戏等先后在县内流行。其中海盐腔与弋阳腔融合而成宜黄(古)腔,得到谭纶、汤显祖等人精心培植,演员一度发展到近千人,并以演《临川四梦》而闻名;
关键词: 宜黄 文化

内容

宜黄素有“戏乡”之称。明、清期间,弋阳腔、青阳腔、海盐腔、昆腔、西秦腔、三角班(采茶戏)、京戏、傀儡戏等先后在县内流行。其中海盐腔与弋阳腔融合而成宜黄(古)腔,得到谭纶、汤显祖等人精心培植,演员一度发展到近千人,并以演《临川四梦》而闻名;西秦腔几经宜黄艺人改革,首创以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的胡秦腔(即宜黄腔),被认为是现今流行于许多剧种中“二黄”腔前身。宜黄腔后来发展成为宜黄戏,流行于赣东、闽西一带,成为江西古老剧种中一朵奇葩。由民间小调、歌舞发展而成的采茶戏,是抚州、吉安采茶戏源头之一。此外,棠阴花灯、蓝水盘灯以及宜黄山歌、禾杠舞、傩舞等民间艺术均有独特地方色彩。2006年宜黄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曹山寺入选“江西百景”。2011年县乡广播电视全面实现联网,基本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全县有线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6%。有7个乡镇建有综合文化站,有农家书屋115家;有业余民间艺术团体11个,锣鼓班子30个,龙灯狮灯队15个,唢呐队21个。是年11月,该县文化馆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二级馆。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谭纶
相关人物
汤显祖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县文化馆
相关机构
国家文化部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