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0211
颗粒名称: 经济建设
分类号: F061.5
页数: 3
页码: 147-149
摘要: 1949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316万元;工农业总产值750.5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1.53万元,农业总产值599万元。崇仁是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开发红壤和全国商品粮基地、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江西省变电设备生产基地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发展迅猛。
关键词: 崇仁 经济建设

内容

1949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316万元;工农业总产值750.5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1.53万元,农业总产值599万元。崇仁是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开发红壤和全国商品粮基地、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江西省变电设备生产基地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发展迅猛。1978年工业总产值2140.72万元,财政收入8034万元。2000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20441万元;工农业总产值26096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80743万元,农业总产值80226万元。2001年以后,实施“主攻工业、主攻园区”战略,崇仁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200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24236万元,人均生产总值6971元;工农业总产值198734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5739万元,农业总产值62995万元;实现财政收入10887万元;三大产业比例为29.4:40.0:30.6。201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538305万元,人均生产总值15052元;工农业总产值1132093万元;实现财政收入50066万元;三大产业调整为27.5:53.1:19.4。2011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653159万元,人均生产总值18021元;工农业总产值137746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9569万元,农业总产值297891万元;实现财政收入70007万元;三大产业比例为29.2:48.1:22.7。11年中,先后荣获“全国‘质量兴县’先进县”“全省工业发展先进县”“全省农业发展先进县”等60余个国家、省级荣誉。
   工业。新中国成立初期,有手工业者2057人,手工业产值79万元。1978年,有全民企业19家,大集体企业12家,乡办企业46家。1980年后,全县以机电行业为龙头,带动化工、轻工、食品、纺织、建材、煤炭、造纸、铸造等行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至2000年,全县拥有乡镇企业4957家,产值达18.94亿元,并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乡镇工业体系。2000年全县工业企业2479家,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占0.9%,集体工业企业占12%,民营工业企业占87.10‰;工业总产值18465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69.2%,成为抚州市重点工业县。涌现一批畅销市场的拳头产品,其中变电设备产品驰名全国;农用减震器的销售量占全国销售量的45%,被誉为“减震器之乡”。2001年以后,全县工业呈现跨越式发展。200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5739万元,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2011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9569万元,是2005年的7.95倍;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家;变电设备产业尤为突出,是江西省变电设备生产基地,为江西第一县、国内20强,成为江西及粤、浙、闽、湘邻赣地区变电设备采购中心。外贸出口11年中一直领跑全市,2011年成为省区域出口基地。县工业园区发展很快,在全市排在前列,2005年全市工业流动现场会、2006年全市工业园区现场会都在崇仁工业园区召开,2007年成为全省工业现场会参观点,2010年被评为省级生态工业园。2001年完成产值14487万元。2011年实现产值1056829万元,首次跨过100亿元大关,是2005年的12.65倍;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家。至2011年,开发使用面积7平方千米。
   农业。20世纪80年代后,崇仁逐步形成“三高”农业新格局。2000年,农业总产值80226万元,是1949年的133.9倍。全县年产果蔗20万吨,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是全省最大的果蔗基地。红壤立体开发模式被世界银行专家誉为“东南亚模式”“是红壤开发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特种养殖也发展很快,重点养殖项目有:生猪、崇仁麻鸡、钳蝎、鸵鸟、甲鱼、鳗鱼等。崇仁麻鸡属全国十大地方名鸡之一,已列入国际160多个国家的信息网络中心,属全省之最。年饲养量2653万羽,产品畅销上海、北京、广州等几十个城市,在香港等市场也受欢迎。1997年,崇仁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麻鸡之乡”。2001年后,实施结构优化、规模化、产业化措施,农业取得新发展,被评为全省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先进县。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62995万元,2011年增至297891万元,是2005年的4.7倍。
   林业。2001年开始营造长江防护林,至2003年全县营造4.47万亩。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至2011年共退耕还林地3.5万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7.85万亩。2005年开展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至2007年9月基本完成,全县林地、林木的所有权及使用权归属清楚。2008年8月启动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至2011年全县共完成造林19.9万亩,占省计划任务150.3%。2009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油茶产业示范项目建设启动,至2011年,全县共完成高产油茶1.6万亩。2004年12月开展全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46.37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12.8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54.9%;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1790083立方米;毛竹林30.25万亩,立竹总株数3601.4万株;全县活立木年总生长量51044.4立方米,综合生长率7.48%。2011年,全县有林面积126.98万亩,比2004年增长13%;森林覆盖率为59.3%;毛竹林32.50万亩,立竹3900万株。
   畜牧业。2001年后,通过开展防疫检疫、改良品种、推广技术,畜牧业生产态势平稳,是全省畜牧业十强县、养殖业发展先进县。2001年畜牧业产值35485万元;2005年增至43615万元,增长23%;2011年产值110893万元,比2005年增长154.3%。畜牧业主要产品有麻鸡、猪等,重点发展麻鸡产业。2001年饲养麻鸡56388百只;2005年饲养麻鸡63892百只;2011年增加到684646百只,是2001年的12倍。至2011年,有麻鸡加工企业10家;麻鸡专业合作社20家,社员1320户。麻鸡品牌享誉全国。2002年崇仁县被核定为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畜禽)饲养基地;2007年崇仁麻鸡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是江西省第一个获此荣誉的畜禽产品;2010年崇仁麻鸡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1年“崇仁麻鸡配套品系繁育体系建设”通过国家验收。生猪,2001年出栏146580头,2011年为169740头。
   水产业。2000年全县水产品产量8000吨,其中鱼7800吨。2005年水产总量10800吨,产值8938万元。2011年水产品总量12600吨,产值14713万元;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1家。
   水利。1953年开始建动力抽水机站,1962年发展电灌站。1984年,全县有水库817座,其中:中型2座,小(一)型22座,小(二)型112座,山塘水库681座;有陂坝181座;有动力抽水机站装机262台,电灌站128座,水轮泵站18座;有圩堤12座。2000年全县有水库1848座,其中:中型3座,小(一)型28座,小(二)型123座,山塘1694座;引水工程352座;电灌站223座,装机228台;有圩堤19座。2001年后,特别是2005年至2011年,争取中央、省市项目资金3.9亿元,对圩堤、水库除险加固,虎毛山水库等经改造后,除灌溉外,兼防洪排涝、水土保持、养殖和生态旅游等功能。2011年全县有各类水利工程2446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27座,小(二)型水库113座,塘坝694处,千亩以上圩堤7座,机电排灌站315处,机电井520口,中小型引水灌区320座。
   特色产业。主要有变电设备产业、麻鸡产业、大棚蔬菜产业和树莓产业。2011年,崇仁变电设备产业已初步形成上下游配套互动产业链,38个系列2000多种规格的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东南亚、中东、非洲、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全县麻鸡饲养量6500多万只,产值7.2亿元;全县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复种面积)3万亩,亩产2.5吨,总产量超7万吨,总产值4.2亿元,约占蔬菜产业总产值的1/3,农民种植大棚蔬菜纯收入2200元,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以上;全县树莓总面积6000余亩,总产量6000吨,总产值2700万元。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抚州市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