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304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分类号:
K820.856.4
页数:
7
摘要:
内容包括近现代人物:易耕梅、易道明、张书锡、谭伦明、曾友颜、张英等。
关键词:
近代人物
现代人物
乐安县
内容
易耕梅易耕梅,号致和,乐安航桥村人。生于1891年,卒于1918年,终年29岁。历任师参谋长、县知事。耕梅自小勤奋好学,13岁时就读私塾,后进城就读,从而得以广览进步书籍,向往戊戌变法革新主张。他在社会交往中与守旧人士争论变法和新学时,能言善辩,学界名士无不称奇。县令汪都良为其文深学富所崇,破格任其为高等小学校长,时仅18岁的易耕梅,自认学疏才浅,难以胜任,遂辞谢不就。继而发奋攻读,后考取抚州师范,临行时,汪都良赠诗一首:“燕雀为伍不予栖,用武非地宜高飞,高翔展羽破险阻,冲破黑暗迎朝晖。” 耕梅在抚州师范学校毕业后,为了寻求革命真理,于1909年夏筹资会同张田民、康作群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在此期间,耳聆面受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10年秋接母亲去世噩耗,请假离校,渡海回国。治丧就绪后,他便加入粤军陈炯明部,未几,任师参谋长。辛亥武昌起义成功,他又奉命活动于九江、南京一带,后又转战于粤闽之间。民国7年(公元1918年)进驻龙岩、漳州及闽西南各地。因在一次战斗中身受重伤,奉命就地养伤。伤稍愈,被任武平县知事。在其任职期间,兴利除弊,颇具政声。由于操劳过度,战伤恶化,吐血不止,曾就医汕头福音医院,历时三月,医治无效而逝世。
易道明易道明,号清修,乐安航桥草坑人,生于1904年,卒于1927年,时年24岁。9岁启蒙读私塾,16岁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19岁考入抚州第三师范讲习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对其影响颇深,自后刻苦研读进步书刊,思想获得解放。1923年毕业后,在家乡草坑自办小学一所,为培养人才作出了贡献。
1926年,道明入武汉农民讲习所学习,在学习期间,认真追求真理,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并被吸收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本县早期中共党员之一。同年8月回县,传播革命真理,宣扬反帝反封思想,9月组成“军事招待所”专事招待过往北阀大军,并组织劳苦工农积极支援北阀战争。11月间他又同张书锡、何德辉等同志,举办“乐安农民讲习所”,发动和领导了乐安民国史上著名的打倒贪官吴定邦,驱逐污吏钟志博的群众斗争。12月奉命改组国民党右派把持的乐安县党部,从而使本县革命形势蓬勃发展。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前夕,他敏感到形势的恶化,即把党内的一切重要文件和书刊全部焚毁,严加保密。同年6月间,国民党右派势力十分嚣张,白色恐怖笼罩县境时,党的活动暂作隐蔽,人员亦同时转移。这时,他临危不惧,坚决要求党组织,让他坚持斗争,就地进行秘密活动。10月,被暗杀于乐安县城内。
张书锡张书锡,乐安南村人,生于1903年,卒于1927年,时年25岁。书锡自幼丧失双亲,靠叔父抚养成人。在县立高等小学就读时,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熏陶,确立了反帝、反封的革命理想,毕业后入广州黄埔军校学习,随军北阀,在军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因在攻克南昌战役中负伤,党组织指派他回县进行革命活动。当时乐安处于豪绅争权、流匪窜扰的混乱状态,书锡目睹此状,甚为气愤,首先在家乡南村,以““保乡抗匪”为宗旨,发动组织群众,把盘踞在南村、前团一带抢劫杀人的股匪击溃。同年11月在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支持下,改组了国民党右派所把持的国共合作后的乐安县党部。书锡在任县党部常务委员时,开办了“乐安农民讲习所”。12月以“农民讲习所”的学员为骨干,发动了反贪污斗争;把为非作歹的知事吴定邦、警佐钟志博驱逐出境,此举大快人心,深受大众拥戴。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6月,本县西北区豪绅黄继安、刘南垣等纠集流氓恶棍数百人,携带鸟枪土炮,进入县城包围国民党县党部,攫取了领导权,解散农民讲习所,实行清党清乡,大肆搜捕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根据党的工作需要,保存实力,书锡转移到南昌、河口一带,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后被敌人侦悉,伪造家信诱骗其回县,刚进家门当即被捕,后解往省监狱,受酷刑后,光荣牺牲。
谭伦明谭伦明,号叙常,本县招携镇谭家村人。生于1903年,病逝于1928年,时年26岁。伦明幼时在村里就读私塾,17岁时就读于县城高等小学,19岁时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攻读。在校学习期间,经常与党地下组织的同志接触,学习革命理论,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被派回乐安搞党务工作。
1926年冬,上级党组织派钟赤心来到乐安指导开展革命群众运动,改组了国民党右派专权的县党部,张书锡(共产党员)被任为常务委员、伦明亦被选为执监委员。这时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在县党部内占有优势。1927年4月下旬,黄继安,康良民、刘南垣等乘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的反共高潮,纠集流氓地痞,进城攻打县党部,致使革命组织遭到破坏,共产党人被迫隐蔽。谭伦明回到招携后,以教学为名,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1928年2月,中共赣西特委派袁振亚(又名佐龙,化名于访文)来招携与谭伦明联系,就开展党务活动问题,作了具体部署。根据部署在学校开设夜校班,吸收穷苦青年农民及手工业者参加夜校学习,通过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学员的思想觉悟有明显提高,要求入党者有20人。当袁振亚第二次来招携时,批准了积极分子雷济民等8人参加中国共产党组织,并成立了第一个党小组,谭伦明任组长。为了开拓苏区,伦明积劳成疾,1928年病逝于招携。
曾友颜曾友颜,号景渊,本县增田带陂村人。生于1908年,16岁时入第三师范就读,与进步同学为友,立志献身革命事业。1926年中共赣东特派员钟赤心来抚州开辟革命工作,在第三师范发展党员时,曾友颜被吸收为中共党员。毕业后,回家进行革命活动,与张书锡、易道明等人创办“乐安农民运动讲习所”;同年12月与国民党左派人士张禅林合作改组了被国民党右派窃据的乐安县党部并被选为常务委员。1929年“乐安县革命委员会”在招携成立时,友颜被选为委员。此后,经常深入到游击区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革命活动,1930年11月在肃反扩大化中被误杀,终年22岁。
张英张英,号伟卿,乐安大金竹人。生于1906年,卒于1931年。
张英曾就读于本县罗宿小学、第三师范讲习所,1925年毕业回家教书。在任教员时与进步人士交往密切。他在当地开办农民夜校班,吸收贫苦农民参加学习,灌输革命道理、1928年3月经共产党员聂克中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他又介绍了张昌苞等入党,成立了党支部,他被选为党支部书记。8月,支部根据上级党委指示,命其着手建立秘密武装,以便于开拓红色革命根据地。张英等人以保卫地方治安为名,筹集经费购枪8支,为进一步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作好了充分准备。为了夺取武装,张英又进入罗宿小学任教员,利用该校校长丁佐才为掩护,经常与共产党员谭伦明、廖丕文等研究行动计划。经过精心筹划,张英打入国民党乐安县靖卫大队任分队长,秘密串连贫苦出身的士兵,处决了大队长李德贵。他又于1927年10月2日率领靖卫大队110多名士兵,携带80多支枪,开赴招携起义,为开创乐安的地方革命武装奠定了基础。
1929年10月中旬,乐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张英任副主席兼土地部长。同年12月成立乐安游击大队,他又任大队长。他率领这支队伍,为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发展,打垮了地方反动武装守望队,有力地打击了县靖卫队的嚣张气焰,使其龟缩县城,不敢侵扰苏区。
1930年1月25日,乐安游击大队在张英的率领下,协助主力红军两度攻克乐安城;同年6月,会合宁都、永丰两县游击队,打垮了进犯苏区的反动地主武装“红枪会”,使这支队伍受到了战火考验,坚强无比。为了充实和增强中央红军实力,乐安游击队与永丰、宁都、南丰的游击队合编为红军新四团(后改为十二军)。此时,张英又奉命回县,再度组建地方武装,7月,他以竹溪区游击队为基础,又抽调了其他各区赤卫队员,组成有160余人的乐安独立营,首战告捷,歼灭了万崇地方武装“红枪会”,击毙首领邱高云。独立营在战斗中不断壮大,许多贫苦工农踊跃参军。8月,独立营士兵发展到400多名,有枪160余支,后扩充为乐安独立团,张英任团长。
正当乐安苏区革命武装得到迅速发展之际,出现了惨痛的“乐安事件”,乐安苏区的许多革命干部、群众,无辜惨遭杀害。张英也被李勇资、金兰英诱捕,监禁在大金竹港背园的祠堂里,监禁期间,遭受严刑拷打,在即将被杀害前夕,幸被廖丕文率部营救出险,但因受严刑后伤势过重,医治无效,吐血身亡。
廖丕文廖丕文,名智宿,乐安大金竹乡小金竹村人。生于1905年,卒于1931年,时年26岁。他从罗宿小学毕业后,在金竹小学任教。1927年,永丰党组织派吴鲁观来金竹开辟工作,廖丕文与张英等人在吴的启发下,思想觉悟有所提高,并接受吴所布置的任务,在大金竹开办农民夜校。1928年3月经聂克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入党的还有张英等四人,成立大金竹党小组时,廖丕文被选为党小组长。同年12月,他和张英去招携与红二团联系,研究如何秘密建立武装,策反“国民党乐安县靖卫大队”计划。经慎密策划后,他和张英筹款买了枪支,成立了“大金竹团练局”。他和张英率领众人打入“靖卫大队”,伺机策反起义。
1929年10月,他见时机成熟,毅然率领“国民党乐安县靖卫大队”的士兵,在南岭马家瑕起义,奔向革命。这支队伍编为乐安游击大队。后奉命编为乐安独立团。他被任团参谋长。1930年8月,选为乐安县苏维埃政府委员兼军事部长。
1930年冬至1931年春,混进红十二军赣东办事处的异已分子李勇资、金兰英等,以肃反为名,大肆捕捉苏区优秀共产党员和苏区干部张英等100余人,关禁在大金竹港背园祠堂里,阴谋杀害,廖丕文闻讯,当夜兼程营救难友出险。后不久,率领队伍开赴宁都时,又遭李、金暗算,被捕入狱、于1931年被杀害在永丰上溪乡草鞋沟。
张方说张方说,本县大金竹雷打石村人。生于1905年,卒于1934年,时年29岁。张方说从小就失去父母,靠帮工放牛糊口。1927年入金竹小学农民夜校学习,对“谁养活谁,穷人为什么穷”的道理有所理解,随着革命思想的影响,追求真理,立志革命的信念日益增强。1928年3月,共产党员聂克中介绍他和张英等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了金竹党小组。不久,张昌苞、张继皮等三人又被吸收入党,此时,党组织决定成立大金竹党支部(乐安县第一个党支部),他在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农民运动,协助张英策反国民党乐安靖卫大队起义,获得成功。1930年1月,毛泽东率领红军向赣南闽西进军路过大金竹时,在上屋村接见了他和张英等人。此后,他和张英积极从事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多次打败了永丰南坑民团的侵扰,保卫了苏区生产和革命斗争的顺利进行。
1930年6月,乐安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招携坪头召开,他被选为乐安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任职期间,他积极领导苏区人民扩军支前,为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作出了贡献。1931年,“乐安事件”后,调任乐安独立团政治委员,时值敌人正在发动第二次“围剿”,4月间,国民党26路军第27师高树勋部进攻苏区,他率领独立团及地方武装部队,在增田、望仙、南岭一带沿途阻击,有力地牵制了敌人的主力,配合红军取得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同年6月,率部200余人攻克乐安城。
1933年1月28日,在乐安县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他又被选为乐安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同年11月28日,被诬以“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执行者”、“江西的罗明路线分子”罪名,受到“批判”,并被撤销县苏维埃主席职务。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北上抗日后,党组织指派他率领留下的部分地方武装部队,坚持敌后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在一次与敌人接火时,被阻截在宁(都)、乐(安)、宜(黄)三县交界处,因粮尽弹绝于梨树岭被捕,解至九江“感化院”监狱,因叛徒告密,被杀害于监狱。
谢唯俊谢唯俊,1908年10月9日出生于湖南未阳河畔肥田乡,卒于1935年,时年27岁。
1926年蒸湘中学毕业后,入湖南政治讲习班学习,参加中国共产党。此后在耒阳一带从事工农运动。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来到湖南。谢唯俊率部参加朱德所领导的部队,开往井冈山与毛泽东所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编为红四军,初,在前敌委员会负责宣传工作。1929年夏,调任红军一纵连及营党代表、政治部主任。1930年夏,调任赣东特委书记,后调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委员和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1931年秋,绕道千里回师赣南,不久又调任永丰中心县委书记,1932年2月,二分区在乐安招携成立,调任分区司令员兼独立第五师师长。1932年12月23日,他率领乐、宜、崇三县独立团和独立第五师2000余人,一举攻占崇仁县城,迫使守城之国民党“保安团”溃逃抚州。1933年1月8日所部再克崇仁县城,致使国民党军第九十师吴奇伟部仓促赴援,打乱了敌方的军事部署,为粉碎国民党军发动的第四次“围剿”奠定了基础。同年2月26日,国民党军第五十二、五十九两师分两路由乐安向宜黄进发,揭开了第四次反“围剿”决战序幕。二分区遵照红军总司令部命令,就地监视并迷惑和牵制敌人,抢占有利地形,待机歼敌,协同红军作战,功勋卓著,受到中央领导周恩来、朱德的表扬;江西军区授予奖旗一面,朱德高度评价:“游击队、独立师、独立团和地方武装配合红军作战有相当成绩。”载于《黄陂、东陂两次战役伟大胜利和经验教训》。
谢唯俊善于和“左”的错误路线作斗争。早在1929年,中央“二月来信”时就抵制过“左”倾路线对毛泽东的错误意见。1933年又坚决抵制过中央在召开江西全省党的三个月工作会议总结时,开展所谓反“江西罗明路线”的斗争。面对“左”倾领导的打击,他毫不屈服,与色泽东一道跟“左”倾路线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决执行毛泽东所制定的正确路线。
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谢唯俊又任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秘书。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年底调任他为三边特委书记,在率部向保安县进军剿匪时,途中与匪遭遇,在与匪激战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张田民张田民,原名天民,号佐周,字炳生,乐安大金竹村人。生于1891年,卒于1937年,终年47岁。
张田民在省立第三师范毕业后,于1909年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攻读社会经济学。在日本期间,受到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熏陶,加入了同盟会。学成回国后,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先后在广东大本营、《中山日报》、粤汉铁路局任职,又曾随军东征福建,先后任蒲田县长、泉州市长。革命受挫后退回广东,任《中山日报》主笔。
1920年回江西,在南昌创办“一平印刷所”,编印《大江报》及《黎明》等报刊,并承印《新江西》等进步书刊。鼓吹新文化和孙中山的革命学说;同时与赵醒农、方志敏、黄道、袁雪冰等共产党人组织的“改造社”来往密切。为了资助革命所需经费,他冒险多印军阀政府发行的金库券,兑出现金。一部分给其弟禅林作赴苏留学川资;一部分资助方志敏等开设的“南昌文化书社”。1922年5月,《大江报》刊登了改造社主编的“五一”劳动节特刊,文内追悼被湖南军阀杀害的劳工领袖,严厉谴责军阀暴行。因而江西军阀政府视《大江报》为洪水猛兽,以“煽动劳工、鼓吹共产主义”的罪名,查封一平印刷所,通缉张田民。他闻风回家,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号召家乡群众禁烟(鸦片烟)、剪发、放脚、废债,带头在港背园祠堂前焚毁债券。随后又赴广东随第三次北伐军进驻南昌,任新建等县军管行政与文化新闻等领导工作及景德镇市、河口市市长。不久将“一平印刷所”迁往南京,更名为“东南印刷厂”,继续出版进步书刊。尔后历任江西建设厅、民政厅、湖北随县专署、湖南新乡专署、湖北宜昌专署及江西宁都专署等处秘书长。1937年任命为宁都县长,因病未及赴任,不久病逝于丰城县。
丁钱辉丁钱辉,乐安县牛田莲河村人,1914年生,卒于1940年,终年26岁。
1930年牛田、流坑等地先后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权,丁钱辉参加了少年先锋队,工作积极,在学习革命理论中提高了政治觉悟,不久,参加了红三军团,当战士时,被吸收为共产党员,因作战勇敢,二年后提升为连级干部。1934年10月随队出发长征,到达延安后,先后任延安边区医院协理员,八路军延安第二兵站医院政委。1940年6月下旬,奉中央军委之命化名郜明徵,率领卫生学校第十三期毕业生6人与爱人曾淑群前往新四军军部工作,7月12日,途经安徽太和县原墙集时被国民党政府拘捕,扣押于县政府拘留所。丁钱辉通过秘密关系三次去信向军部报告被捕情况,军部派员向该县查询交涉,太和县国民党政府矢口否认,怕事情败露,于7月19日晚秘密杀害于通往亳州之公路南端。除二女尸当天掩埋外,其余6男尸暴露道上,制造了震惊全国的“7·19”惨案。当时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曾致电国民党国防部副参谋总长白崇禧,提出强烈抗议,要求严惩肇事祸首,《新中华》报曾披露此案真相。
游家禄游家禄,别名靠师傅,乐安县鳌溪镇人,著名厨师。1886年出生于一个穷苦人家。因家贫无力上学,靠打零工为生。20岁时,从师学做“厨官”(烹调),不久,因勤劳钻研学到师傅一手烹调“诀窍”,烧、烤、煎、蒸、炖及拌氽的技术无不精通,更长于“刀功”和“火候”;切片薄如纸,切丝细如发,清炖鸡鸭、汤面不浮油珠,状似白水,而其味却清香可口。所作菜肴,色、香、味、形俱佳。烹技超群,远近闻名。他一生为人忠直不阿。1941年病逝,时年55岁。
王兆麟王兆麟,号梦徵。本县湖坪东山村人,生于1897年,殁于1949年,终年53岁。
兆麟于1918年毕业于高等小学后,流浪到广东,投入北阀军,先后任班长,排长。进入广西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又被提为炮兵营长。 1929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乐安地方反共武装“靖卫团”被共产党员张英等策反成功后,于1930年派回乐安重组武装,任靖卫大队长。王兆麟就任后,率部骚扰苏区,捕杀苏区干部和群众,一次在牛田乡的谢家、麻坑一带,焚烧民房数十间。抗日战争初期,被调到第九战区任担架团长。在此任期内,临阵逃脱离开队伍。此后又投靠江西军管区副司令李思溯帐下,被任壮训第10团团长;1940年壮训团被撤销后,回到乐安。为了在地方上造就势力,纠集当地流氓,抢劫县自卫队枪支。从此,他不仅操纵了乐安的部分县政权和地方武装,而且还利用其心腹拉帮结派,组成“力行社”,又收容了流氓兵痞,组织“华山会”、“关帝会”和极力发展青帮组织,为其充当打手。
1945年,乐安选举参议长时,王与黄继安互相争夺参议长职位,但惧黄的势力雄厚,恐难当选,便采取以武力对选举人进行威胁、绑架、关押等卑鄙手段,严密监视代表投票,结果王兆麟被当选为乐安“参议长”。
王兆麟当选参议长后,又与县长勾结,鱼肉乡民。1949年9月人民解放军进入县境后,他仍然执迷不悟,指使国民兵团和二个保警中队,撤至招携、湖坪一带与解放军顽抗到底。由于解放军强大攻势所迫,隐蔽到离湖坪五华里的元内村刘福祥家。为苏区老干部刘辉汉所侦悉,至永丰藤田带领解放军剿匪部队前去包围,当其被围困时,仍不缴枪投降,并向解放军剿匪部队开枪,夺门逃窜,在解放军自卫还击下,中弹毙命。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