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第五次反“围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989
颗粒名称: (五)第五次反“围剿”
分类号: E289.546
页数: 1
摘要: 在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扩红运动在全苏区开展,广大群众踊跃报名参军,兵员补充,发展到十万人,各区、乡游击队、赤卫军、模范营等地方武装力量,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关键词: 反“围剿” 中央苏区根据地 乐安县 地方史志

内容

在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扩红运动在全苏区开展,广大群众踊跃报名参军,兵员补充,发展到十万人,各区、乡游击队、赤卫军、模范营等地方武装力量,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但是,由于“左倾”路线占统治地位。在政治上,于1933年9月开展反“罗明路线”斗争时,错误地批判了乐安中心县委书记胡嘉宾是所谓“右倾机会主义”,并撤销其职务。11月2日,在江西二次团代表大会上又撤销了少共乐安中心县委书记李书彬的职务。在军事上,对第五次反“围剿”形势错误估计,采取“不丧失寸土”、“六路分兵”,实行“单纯防御”、“冒险主义”等错误的战略战术,使我军处于被动地位。
  1934年春,善和、招携、增田等苏区先后遭到国民党军多次进攻,各地碉堡均被国民党军占领。4月,二分区独立第五师师长刘加贺在前团碉堡失守时牺牲。国民党军第二十七师侵占望仙,本县苏区范围日益缩小。因而未能配合红军主力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10月,红军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