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906
颗粒名称: 古城堡
分类号: K872.564
页数: 2
摘要: 明正德年间增土筑城,城高1.5丈,宽广3里,纵长4里,周围10里。明嘉庆年间,始垒石成城,城墙延袤10余里,高1.7丈。清康熙十四年,改为1600垛,内垣增高2尺余,有如省府城。民国28年,日本侵略军陷南昌后,为适应战时需要,县政府奉令拆除城墙,以利开展游击战争。现尚残留有城墙遗迹。宋统一全国后,乡民各自回归,寨自废。羊罗寨:在县东离城10里的鳌溪境,山上五峰峨然,其中三峰平坦,有岩洞可居,元仁宗延祐二年,县士民议守此山以避兵乱。
关键词: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 乐安县

内容

公溪古城:古城为梁时城垣旧址,当时为土筑城墙,梁普通三年(522年),巴山郡治设于此,梁敬帝太平二年(557年),置高州,辖临川、安城、豫宁、巴山等郡,郡治设在古城。
  县城墙:创建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县治初设古塘(今北门口),次迁学宫侧(今县委大楼址),再迁詹圩(今实验小学址),初时筑土为垣,建栅为闾。明正德年间增土筑城,城高1.5丈,宽广3里,纵长4里,周围10里。明嘉庆年间,始垒石成城,城墙延袤10余里,高1.7丈。明崇祯年间,挖去旧基墙,扩改建石城,城墙延袤10里多,高出地面2.3丈,有2180垛,立有谯楼5座,分东、南、西、北和小南5门,每门高8.6尺,俱用铁皮包裹,坚固难损。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改为1600垛,内垣增高2尺余,有如省府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再次固修,历时三载而成,规模定型,邑举人邹峄贤记:“大功告成,日夕登陴,百雉与万山相巩,邑之利赖远矣。”民国28年(1939年),日本侵略军陷南昌后,为适应战时需要,县政府奉令拆除城墙,以利开展游击战争。现尚残留有城墙遗迹。
  神运城:在县南湖坪圳上村内,旧名罗城(卢城),因地形似铜壶状,又名铜壶寨,为唐代旧土城址,境内“打铁店”、“卖牛场”等遗址,至今乡民尚能指点辨认。
  严陀寨:在县北湖溪乡境,该山东北壁立,西南稍可攀登,唐元和年间(806—820年),乡境屡遭兵扰,朱伦聚集乡众,筑城堑,立门关以为寨,自保安宁。宋统一全国后,乡民各自回归,寨自废。自山下村盘旋3里始至山巅,有平坦空旷地5亩,寨建于此,峰南平坦地为练兵场,场延伸有宽1丈余、长3里多的环峰跑马道,寨下峰有人工开凿的梯田及占地7亩的水库,平时引水灌田,临战放水御敌,以解山寨之危。
  羊罗寨:在县东离城10里的鳌溪境,山上五峰峨然,其中三峰平坦,有岩洞可居,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县士民议守此山以避兵乱。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