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904
颗粒名称: 古遗址
分类号: K872.564
页数: 2
摘要: 古遗址寨上新石器时代遗址: 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鳌溪镇城北端发现一遗址,长为1300米,宽为320米,总面积约0.396平方公里。从地面上发现有石斧、石镞、石锛、石矛、石刀和陶纺轴等实物。1977年考察现场,采集到砺石、豆脚、羊角器脚和大量的绳纹软陶。1984年发掘1.3米厚度的文化层,考古人员在该地拾回印有方格纹、米字纹等软硬陶片。从遗址采获的石刀、石镞、石斧等石器,均为质细坚硬的岩石磨制而成,在遗址中心千米范围内,发现不少印纹陶片,其中的松软夹沙红陶、灰色硬陶陶片饰有叶脉纹和粗细不等的方格纹。文物普查工作组根据在台地发现的砺石、陶器脚、印纹陶片等考证,断定该地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关键词: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 乐安县

内容

古遗址寨上新石器时代遗址: 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鳌溪镇城北端发现一遗址,长为1300米,宽为320米,总面积约0.396平方公里。从地面上发现有石斧、石镞、石锛、石矛、石刀和陶纺轴等实物。1977年考察现场,采集到砺石、豆脚、羊角器脚和大量的绳纹软陶。1984年发掘1.3米厚度的文化层,考古人员在该地拾回印有方格纹、米字纹等软硬陶片。
  破脑上新石器时代山坡遗址:1983年12月,在南村乡的街圩南700米处,发现这个山坡遗址,长1600米,宽700米,总面积0.56平方公里。从遗址采集到石斧、磨制石锛、石刀、石齿、石镞和印纹陶片不少。
  语塘甲山新石器时代遗址:1985年冬,在龚坊乡语塘北发现的台地遗址,长350米,宽120米,总面积0.42平方公里。从遗址采获的石刀、石镞、石斧等石器,均为质细坚硬的岩石磨制而成,在遗址中心千米范围内,发现不少印纹陶片,其中的松软夹沙红陶、灰色硬陶陶片饰有叶脉纹和粗细不等的方格纹。
  排上村新石器时代台地遗址:位于万崇乡万坊村1.2公里处,台地呈不规则的圆形,东低西高,面积约2000平方米。文物普查工作组根据在台地发现的砺石、陶器脚、印纹陶片等考证,断定该地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营盘边西周遗址:营盘边位于山砀乡的山砀村南端,长260米,宽180米,总面积0.208平方公里。从遗址地面暴露出不少的石刀、石铲、石齿,并有大量印纹陶片,陶片的纹饰有粗绳纹、细绳纹、大方格纹、小方格纹、网结纹、菱形纹、米字纹、交错绳纹和大块变体雷纹等。全部印纹陶片,质细松脆,灰褪色,其质坚硬。
  肖坊坑春秋战国时遗址:位于潭港乡林头湾处,采集出土遗物有卜方格纹,经考证为兴平县遗址。
  天子脑春秋遗址:位于湖坪乡的天子山,采集出土的实物有:泥灰色印陶纹、方格纹硬陶、炭化谷(乌米)等。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