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876
颗粒名称: 二、西医
分类号: R199.2
页数: 2
摘要: 机构设施民国23年设有1所公立西医诊所,配有所长、护士、司药、工友各1人。民国26年扩大为县卫生院,设院长、医师、护士、助产士、司药、事务员各1人。院址设在一所破旧的祠堂里。医疗设备简陋,不仅没有病床,连一般医疗器械也不齐全。兼之当时群众大都不相信西医,因此,西医业务难以开展。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内设有卫生科,1955年改为“乐安县卫生局”,管理全县的医疗卫生事业。县人民医院 1949年10月在接管民国时期的卫生院的基础上建立了“乐安县人民医院”。1966年至1970年初,医护人员已增至100名,病床123张。县属厂、矿、场医务所共有医务人员21人,病床172张。由于治疗成效显著,门诊人次逐年增加。1985年门诊接待患者126426人次,平均每日万余人次。
关键词: 机构设施 县人民医院 乡社医院

内容

机构设施民国23年(1934年)设有1所公立西医诊所,配有所长、护士、司药、工友各1人。民国26年(1937年)扩大为县卫生院,设院长、医师、护士、助产士、司药、事务员各1人。院址设在一所破旧的祠堂里。医疗设备简陋,不仅没有病床,连一般医疗器械也不齐全。兼之当时群众大都不相信西医,因此,西医业务难以开展。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内设有卫生科,1955年改为“乐安县卫生局”,管理全县的医疗卫生事业。
  县人民医院 1949年10月在接管民国时期的卫生院的基础上建立了“乐安县人民医院”。当时只有5名医务人员,1951年扩充至18名,开设了门诊部,1953年医护人员增至33名,增设了住院部,分内、外、妇产、手术、检验等科室,设有病床12张。1954至1965年医护人员相继增加到60名(其中大中专毕业的医务人员28名),病床增至40张。1966年至1970年初,医护人员已增至100名,病床123张。70年代后期,已有行政、护士长、医护人员168人,各科病床210张。各科室都配备了科室主任和主治医师。护理方面设总护士长、护士、护理员。1985年医护人员已增至209人,病床205张。
  乡社医院 1952年,全县建立了8个区卫生所,当时仅有医务人员16名。1959年已建立了招携、湖坪、公溪、龚坊、戴坊、牛田、鳌溪、南村、金竹9个卫生院和石陂、潭港、增田、航桥、湖溪、竹山、山砀、东堆、望仙、太平、谷岗、罗陂、万崇、坪溪、鹏洲等15个卫生所,共有医药人员128人,病床42张。70年代后期,公社卫生院、所有医药、检验、防疫各科专业卫生人员292人,其中有师级以上医师38人,士级医药卫生人员104人,其他卫生人员150人。县属厂、矿、场医务所共有医务人员21人,病床172张。
  合作医疗站 60年代后期,本县192个大队普遍成立了合作医疗站,拥有赤脚医生421名。其中,男337名,女84名,担负着全县各乡(镇)大队的卫生防疫、医疗预防、妇幼保健及计划生育的技术指导等工作。1981年起,农村大队医疗站均改为个体医疗人员承包。
  疾病治疗民国时期,本县的卫生院由于经费缺乏,医疗设备条件极差,兼之医务人员只看钱势而不认真看病,失掉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很少有人前去看病。建国前夕,该院院长乘社会混乱之机,竟将库存药品、器械及省救济分署拨给乐安的一批贵重器材盗走,县医院仅留下旧房1幢和4个医护人员。
  建国后,乐安县人民医院除1950年3月开始门诊外,又于1953年设住院部,接收远道就诊及急重病患者住院治疗。50年代中期,县医院已能进行剖腹产、阑尾切除、胃切除和疝气、肠缝合等多种腹部手术,以及一些疑难病、重病的诊断和抢救处理。自1966—1970年,医药人员增至百名,门诊部分设内、外、妇、儿、五官、中医等科;住院部分设内、外、妇儿、传染、五官、矫外等科。1980年县医院外科首次开颅手术成功。1985年新开展了针灸、胃镜、X断层摄影、B型超声波、免疫检验、酸学反应诊治等。
  县医院为全县医疗技术指导的中心,在医疗技术上,开展了纤维胃镜检查、血流阻抗图、超声波检查、心电图示波监护、骨髓象检查、脑血管造影、小儿肠套叠空气复位、X光断层摄影、肝穿刺和各种生化细菌、血液病理检查、肿瘤病理切片,还开展了理疗、胸外、矫外、肝大叶切除、肾内取石、颅脑手术、血管缝合术、五官科乳突根治术。由于治疗成效显著,门诊人次逐年增加。1985年门诊接待患者126426人次,平均每日万余人次。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