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836
颗粒名称: 舞龙
分类号: J193
页数: 1
摘要: 龙灯是一种规模较大、投资较多的群众提灯娱乐活动,县城和较大的圩市在每年农历元宵节都有举办。有些地方还设有专门主持这种活动的组织叫“龙灯会”。活动的主体是一条用彩纸和彩布扎制的9至11节长龙,配以“12花神”、“精怪”、“罗汉”、“采莲船”、“花篮”、“戏剧故事”等纸扎像,龙体内和各套扎像的四周,均装有燃着的清油灯。每套灯配以丝竹或锣鼓乐队,每年农历元宵节前后,舞龙队伍分别到机关单位和群众家中、商店等进行表演。活动于每年中秋或大早年月。板凳龙是在一条长板凳上以稻草扎成龙形,龙身披以彩布并插满点燃的线香,由一人舞动按锣鼓乐器的节奏作各种姿态的表演。板凳龙多在节日或大早年月出现于较小的村庄。
关键词: 明间艺术 舞龙 乐安县

内容

我县的舞龙活动有龙灯、草龙和板凳龙三种。龙灯是一种规模较大、投资较多的群众提灯娱乐活动,县城和较大的圩市在每年农历元宵节都有举办。有些地方还设有专门主持这种活动的组织叫“龙灯会”。活动的主体是一条用彩纸和彩布扎制的9至11节长龙,配以“12花神”、“精怪”、“罗汉”、“采莲船”、“花篮”、“戏剧故事”等纸扎像,龙体内和各套扎像的四周,均装有燃着的清油灯。每套灯配以丝竹或锣鼓乐队,每年农历元宵节前后,舞龙队伍分别到机关单位和群众家中、商店等进行表演。草龙是以稻草扎成的9节长龙,龙身插满点燃的线香,舞动时活像一条火龙,故又称“火龙”。活动于每年中秋或大早年月。板凳龙是在一条长板凳上以稻草扎成龙形,龙身披以彩布并插满点燃的线香,由一人舞动按锣鼓乐器的节奏作各种姿态的表演。板凳龙多在节日或大早年月出现于较小的村庄。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