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引水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457
颗粒名称: 二、引水工程
分类号: TV632.564
页数: 3
摘要: 建国前,据清同治十年版《乐安县志》载:全县建有小型水陂146座。清咸丰年间龚坊建筑过“黄日池坝”。民国9年,山砀乡的庙前,群众集资垒砌石陂1座,湖坪乡的望坑筑有柴陂1座,各可灌田1000亩。原有小型水陂忠义有40座;乐安乡有19座;添授乡有60座;云盖乡有27座。新修水陂(坝) 建国后,本县先后共修水陂205座,可灌面积5.1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85万亩,其中水陂(坝)8座,约可灌田0.9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0.65万亩。
关键词: 乐安县 地方史志 引水工程

内容

建国前,据清同治十年版《乐安县志》载:全县建有小型水陂146座。清咸丰年间龚坊建筑过“黄日池坝”。民国9年(1920年),山砀乡的庙前,群众集资垒砌石陂1座,湖坪乡的望坑筑有柴陂1座,各可灌田1000亩。
  原有小型水陂忠义(即现在的鳌溪、石陂、罗山、增田、带陂、茅岗等地)有40座;乐安乡(即现在的潭港、鹏州、戴坊、同富、竹山、沙堆等地)有19座;添授乡(即现在的沙港、湖溪、龚坊、公溪、山砀、航桥等地)有60座;云盖乡(即现在的望仙、南村、招携、金竹、牛田、湖坪、万崇、罗陂等地)有27座。共计146座。
  新修水陂(坝) 建国后,本县先后共修水陂205座,可灌面积5.1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85万亩,其中水陂(坝)8座,约可灌田0.9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0.65万亩。
  增田渡槽乐安县水利分区图表2—13 1985年乐安县弓引水工程统计表表2—14 乐安县建国后兴修水陂(坝)情况表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