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442
颗粒名称: 一、采种
分类号: F307.2
页数: 2
摘要: 本县林木种类繁多,种源丰富。建国前,谷岗、招携、坪溪、南村、潭港等地群众,均有采集板栗、油茶、油桐、粽榈等种子的习惯。对杉、松种子只有少量采集。其时营林生产都是个体经营,采种率低,致使丰富种源未能充分利用,年采种数量也无从可考。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林木种子的采集。群众采集范围虽广,但不科学,采取砍枝或伐树采摘。后由于木竹及其制成品提价,农民采种收入低廉,采种积极性逐年下降。为提高林木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以县林科所为基地,建立了杉木嫁接种子园508亩。1984年增加杉树母树林300亩,以增加造林的种源。
关键词: 乐安县 地方史志 采种

内容

本县林木种类繁多,种源丰富。建国前,谷岗、招携、坪溪、南村、潭港等地群众,均有采集板栗、油茶、油桐、粽榈等种子的习惯。对杉、松种子只有少量采集。其时营林生产都是个体经营,采种率低,致使丰富种源未能充分利用,年采种数量也无从可考。
  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林木种子的采集。1955、1956年,全县举办过短期采种培训班,省、地也派采种工作队来县指导,从而推动了采集林种工作。历年来所采种子均为生长量高,经济价值大,抗逆性强,能适应本地生长的杉木、马尾松、檫树、木荷、槠树、油茶、油桐等树种。
  群众采集范围虽广,但不科学,采取砍枝或伐树采摘。对采集的种子,国家都给予补助,其标准随树种而异(甲级杉种每斤2元)。后由于木竹及其制成品提价,农民采种收入低廉,采种积极性逐年下降。
  本县在1956年采种数量最多达26079斤。1965年采种20400斤。1978年采种16896斤。1984年采集种子只有6000斤。1985年采种仅有2500斤,只有1956年的9.6%。
  为提高林木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以县林科所(现改实验林场种子站)为基地,建立了杉木嫁接种子园508亩。1984年增加杉树母树林300亩,以增加造林的种源。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