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八章 气候 物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363
颗粒名称:
第八章 气候 物候
分类号:
P462
页数:
6
摘要:
乐安地处华南气候区华中气候区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象上采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0℃和22.0℃,初、终日期分别作为统计春夏秋冬四季的起止日期的标准。日照时数长和日照强度大与辐射量成正比。谷地气温较高,比同高度的平地、丘陵要高1℃左右。
关键词:
乐安县
地方史志
气候条件
内容
第—节气候乐安地处华南气候区华中气候区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一、季节划分气候上的季节是根据实际的气候变化情况划分的。气象上采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0℃和22.0℃,初、终日期分别作为统计春夏秋冬四季的起止日期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本县四季的划分,详见表1—15。
表1—15 乐安县四季划分情况表乐安县水系图本县各季气候,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四季较为分明。其主要特点是:春季多阴雨,夏季高温多暴雨,秋季燥热少雨,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冰雪和冻雨。
二、日照本县全年日照时数4374小时,实际日照时数平均可达1761.8小时,占可照时数40%。现将其各月日照平均时数和总辐射列于表1—16。
表1—16 乐安县1985年各月日照平均期数和总辐射据表1—16,11—2月份越冬作物生长缓慢时,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少于140小时,7—8月份日照时数平均在240小时以上,平均每天在8小时以上,由于光照条件好,有利于夏收作物成熟和秋收作物高产。日照时数长和日照强度大与辐射量成正比。生理辐射,约为太阳总辐射50%。
三、气温本县年平均气温为17.1℃左右。境内东南与西北气温相差不到1度。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降低0.6℃。谷地气温较高,比同高度的平地、丘陵要高1℃左右。
平均气温的高低与农业生产关系非常密切,通过鉴定可知,冬季作物在日平均气温0℃以上的条件下,即可缓慢生长和安全越冬。本县在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各地一般均在3℃以上。
表1—17 乐安县各代表点、月、旬平均气温单位:度说明:乐安县城资料是1957—1985年。其余的是1957—1980年。
四、霜雪期据乐安县气象站资料记载:本县1957年至1980年出现初霜的平均日期是11月22日,最早出现的是10月29日(1973年、1978年),最晚出现的是12月15日(1968年)。终霜平均日期为3月7日,最早终霜日期是1月24日(1959年),最迟终霜日期是4月3日(1974年)。本县各地的初、终霜日期困地而异,一般东南山地比北部和西南丘陵地区的初霜早15—20天,终霜晚15天左右。无霜期较长,平均达262天,最长的是1960年达306天;无霜期最短的是1963年仅224天。结冰期多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也有偶然出现在11月和次年3月的现象。
本县下雪时间多在当年12月至次年3月,初雪的平均日期是12月22日,最早的是1970年11月15日。终雪的平均日期是2月22日,最晚的是1982年4月4日。每年降雪天数不多,年平均只有7天,最多的是1969年,持续达17天,最高积雪天数是1977年达18天之久。
五、风向、风速本县处于华南与华东地区相邻地带。冬季一般以偏北风为主。春秋两季,风向多变。其各月平均风速,以春夏两季较大,秋冬两季较小。大风多出现在春夏两季,秋冬两季也偶有出现。风力一般在2—3级,因四境环山,外来强风多被高山阻障,使风力减弱。最大风力也出现过6—8级。
六、地温、积温 (一)地温与气温变化规律大体相似,只是量不同而已。本县年平均地温为19.5℃,比气温高2.5℃,最冷月同样在1月,平均地温为6.3℃,比气温高1.5℃,最热月在7月,其平均地温比气温要高4.4℃。本县地温最高值出现在1966年8月29日,高达71.1℃,比极端最高气温(39.5℃)高31.6℃;地温最低值出现在1967年1月16日,低到零下10.0℃,与极端最低温度(-9.3℃)相差不大。本县各深度(5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的平均地温的年平均值在19.1—19.3℃,各层温度差异很少。
(二)积温是重要的农业气候条件,也是重要的农业气候资源。
表1—18 乐安县各月 ≥0积温从表1—18可知,积温的年内分配与气温比较一致。年平均积温是6241.0℃,1年中积温最多是7月,其积温为880.7℃,最少是1月,其积温为148.9℃,不同的地方,因地势和海拔高度不同,积温也各不相同。一般海拔越高,积温越少。山区各海拔高度的积温,按山地小气候观测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平均为每上升100米降低0.55℃来计算。
七、降水本县1957—198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657。1毫米(县城)。年平均径流总量约为24亿立方米,年平均降雨天数为171天,最多为214天(1957年),最少为134天(1971年)。1年中雨量最多是3—6月,最大月雨量达574毫米(1962年6月),7—10月雨量较少,最少只有9.2毫米(1977年7月)。由于台风和地形影响,各地降水不一,大致东南部多于西北部,山区多于丘陵。山区年均降雨量为1700毫米以上。多雨中心在湖坪,年平均降雨量为1804.3毫米,其他地区年降雨量多在1600毫米以下;少雨中心在西北部的戴坊(年平均降雨量为1453.7毫米)和中部的增田(年平均降雨量为1510毫米)。据实测年降水量最大值为2426.7毫米(1970年),最少值为1100毫米(1971年)。
表1—19 1957—1985年乐安县各代表点年降雨量单位:毫米第二节物候根据本县历史长期观察,对植物、动物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和节候的反应,所出现的物候现象,择要列举如下: 一、植物候农作物候懵里懵懂,清明下种;谷雨前,好种棉;小暑小割,大暑大割;处暑在月半前(7月半),切莫荒去田,处暑在月半后,切莫去种豆。
林木候苦莲子落得早,春季回暖早,落得晚,回暖迟有倒春寒;樟树发了芽,以后春寒少。
花草候雨水后,桃、李、梨花放;清明后满山红遍野开;立夏后、油桐、百合花斗妍;盛夏荷花、石榴花盛开;八月桂花香满地;隆冬梅花,茶花斗雪开。
二、动物候燕子来得早,回春早;蜘蛛倒结网,会涨水;猪啣柴,天气将冷;蚂蚁搬家会涨水;蛇出洞,会大雨;蛇过水,会涨水;蚯蚓滚沙,大雨泛沙;蜻蜓低飞,有大雨落;水鸟刮刮叫,大雨必定到;鸦雀成群叫,下雪的征兆;鸡在高处啼,雨止天要晴等等。
三、非生物候正月初一打了霜,一斗谷子一只秧(寒潮多,会烂秧);青石回潮会下雨;盐罐回潮会下雨;厨房不出烟,天气就要变;灶灰湿成块,下雨下得快等等。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