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树岭山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356
颗粒名称: 一、大树岭山系
分类号: P941.76
页数: 3
摘要: 分南北二大支,南支通过小树岭折而西延,经万家斜、淘金石、仰面岭至和尚岭又分二小支:一支经大岭、小岭至永丰边界折向盐丰、池头之间;一支从和尚岭经倒长江、仓脑上、固岭延伸到银口、洞口间。北支伸入宜黄的下堡以北又折向西伸入本县境后再分为二支:—小支经下岭、鹿角峰达南村、太平间的大华山;一小支经茶龙、复船形至招携地带。历来为道教胜地,古迹甚多,风景佳丽。大龙山 位于谷岗乡金竹村之东,与宜黄、宁都毗连,海拔1157米。宋代以来建有“龙泉古寺”等古迹甚多。北岭、西岭位于牛田镇境,海拔581.5米,此山与西岭夹峙如门,鳌水流经其间,山顶有会仙峰,曾建庙于此,形势险要,是古代云盖乡之门户。
关键词: 乐安县 地方史志 大树岭山

内容

分南北二大支,南支通过小树岭折而西延,经万家斜、淘金石、仰面岭至和尚岭又分二小支:一支经大岭、小岭至永丰边界折向盐丰、池头之间;一支从和尚岭经倒长江、仓脑上、固岭延伸到银口、洞口间。北支伸入宜黄的下堡以北又折向西伸入本县境后再分为二支:—小支经下岭、鹿角峰达南村、太平间的大华山;一小支经茶龙、复船形至招携地带。
  其中比较著名的山、岭、峰、洞、石等计有: 大华山(又名华盖山) 位于县城东南40华里的太平圩境内,海拔996米。历来为道教胜地,古迹甚多,风景佳丽。
  大龙山(又名跃龙山) 位于谷岗乡金竹村之东,与宜黄、宁都毗连,海拔1157米。宋代以来建有“龙泉古寺”等古迹甚多。
  北岭、西岭位于牛田镇境,海拔581.5米,此山与西岭夹峙如门,鳌水流经其间,山顶有会仙峰,曾建庙于此,形势险要,是古代云盖乡之门户。
  大树岭位于坪溪乡境,海拔1152米,南与宁都接壤,山麓周回20余华里,上建有石亭。
  小树岭位于金竹乡东南端,与宁都接壤,海拔1290米。
  西山位于牛田镇流坑村板桥,宋代理学家曾丰在山下建西山书院,真德秀曾就学于此,文天祥亦至此游学。
  南曹山位于招携镇青里村,为远溪水发源地,山上建有禅院。
  石莲山位于罗陂乡罗田村,许真君殿宇建于山溪水中,状如莲花。
  鸡笼山位于南村乡前团村。
  宝岭位于城南80华里(坪溪)处,相传当地有杨姓妇女得一怪石于山中,洗后莹澈,中现人像,故名宝岭。
  荷树岭位于牛田镇流坑村附近,为古代云盖乡第一关,上有雪华峰,建有道庵及瞻云亭。
  南岭位于城南45华里的招携古道途中,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张英率国民党靖卫队在此起义投奔红军。
  东岭位于望仙乡南荷村,海拔678米。
  十八排位于坪溪乡,与宜黄县接壤,海拔1370.5米,为本县最高山峰。
  岩骨嵊位于县境最南端与宁都交界处,海拔1290.2米,为本县第三高峰。
  摩罗嶂位于县境东端与宜黄县境接壤,海拔980米,山高林密,形势险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第四次反“围剿”时,工农红军曾战胜国民党军于此。
  鸡岭嶂位于望仙乡龙脑附近,海拔855米。
  鸭公嶂位于招携镇茶园之北,海拔1346米,为本县第二高峰。
  天门嶂位于县境南端与宁都县境交界处,属坪溪乡管辖,海拔1276米。
  仙女峰在南村乡南村,旧传王、郭二仙飞升时有仙女执幡其上,故名仙女峰。
  文笔峰在招携镇坪头村,尖秀如笔,与芙蓉、华盖两山争胜。
  三角峰在坪溪乡严杭村。
  鹿角峰在坪溪乡严杭村,海拔1276米,双峰高峙如鹿角,逶迤达大华山。
  燕子岩在城南47华里流坑水的上游七华里处屋茅峰石下,岩深数丈,燕巢其中为薮。
  云泉岩在牛田村附近,高数十丈,周围十余华里,山腰有石佛,山顶有浮邱坛,传为禅和道士道场,峰名会仙峰。
  龙王岩在城南70华里处,岩广数十丈,相传手按穴中石草蒸润则雨。
  白眉岩在南曹山之侧,相传为白眉禅师修道之地。
  白水洞在城南60华里,下有深潭,中多怪石。
  风洞在罗陂乡棠溪村,洞口向北,盛夏时,洞中有风外流,逐渐增大,乡人称为“洋南风”。
  梅花石在望仙乡银口,石痕斑点如梅花。
  龙石在牛田镇西岭下员陂村,有龙庵,深而黯,内有石床。
  石笋在牛田镇乌江村与寨头之间的溪水中,高约十余丈,周围30米,状如笋。
  石印在流溪水中,一在溪中,一近岸边,如印浮水面,乡人分别称为瑶公石、瑶婆石。
  雷打石在距大金竹村6公里处的小溪中,传说该村开基时有雷击巨石而得名。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