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县城集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31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县城集镇
分类号: K295.64
页数: 12
摘要: 一、位置、沿革县城(鳌溪镇),位于县境中部,地跨鳌河两岸。北离抚州市122公里,距省垣南昌市224公里,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有住户4278户,总人口17539人,其中农业人口4524人。建县前属崇仁县的忠义乡。宋绍兴十九年建县后,迄今已有836年。新造石城,耗资巨万,历时两年竣工。条状街道自东门口蜿蜒曲折而至西门口,全长达3华里。全城下水道已修建一新,自来水管已安装到机关单位、职工宿舍及大部分居民住房。该镇现有土地面积1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约2万亩,山林面积约17万亩。有住户8739户,总人口4.473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786万人。全镇区划为7个街道居委会,11个村委会,121个村民小组。
关键词: 乐安县 地方史志 鳌溪镇

内容

鳌溪镇地名图比例尺1:95000第一节县城一、位置、沿革县城(鳌溪镇),位于县境中部,地跨鳌河两岸。北离抚州市122公里,距省垣南昌市224公里,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有住户4278户,总人口17539人,其中农业人口4524人。建县前属崇仁县的忠义乡。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建县后,迄今(1985年)已有836年。
  二、城垣、街道据《详符图经》载:“城周围八里二十步,当时无石城,仅筑土为垣,建栅为闾,无壕堑,敞四门,东日新兴,南曰望仙,西曰龙岗,北曰迎恩。”同时,造县衙,建学宫。宋咸淳三年(1269年),增建学宫,兴建义仓和鳌溪馆,重建鳌溪桥。元延祐年间扩建县衙,兴造典史衙门和义门。至正十二年(1352年),县衙与学宫毁于战火,元末明初重修。明宣德八年(1433年)新建学宫、立谯楼。正德六年(1511年)又因战乱,房舍俱废。次年县令穆世杰恢复县城,增土筑城,城高一丈五尺。城内宽三里,长四里,周围十里。嘉靖四十年(1561年)改土城为石城,城高一丈七尺,宽一丈五尺。立五门:东名“仁育”,西名“正义”,南名“响治”,北名“迎恩”,小南门名“翔明”。新造石城,耗资巨万,历时两年竣工。万历十年(1582年)建宝塔,历时六年竣工。此后,城墙、公宇、学宫、街坊历年均有增修,县治规模完善,但民国17年(1928年)县衙、考棚、学宫又毁于战火。民国28年(1939年),日寇逼境,拆毁城墙。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所谓破“四旧”,仅存的古代建筑七层玲珑宝塔也被拆毁一空。
  旧时县城的民房、书院、寺观和仓储散建于四隅。条状街道自东门口蜿蜒曲折而至西门口,全长达3华里。街道中心多铺以大块麻石,其两侧镶砌鹅卵石子;水井池塘分布坊里,圳沟纵横交错,汇注鳌河;街道店房多属“前店后屋”结构,民房破旧拥挤。民国时期的机关、学校房舍,多属民房祠堂所改修。水陆交通梗阻,商业很不发达,县城仅有百多家店铺摊贩。日中为市,入夜全城寂静。
  三、县城建设建国以后,经过3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建筑面积不断扩大。现在东向,延伸至3里外的池头、刘家湾一带;南向,从桥背到达前坪、坑口村;西向,西坑村一带,已遍建民舍、厂房;北向,荒凉之地,今已屋宇连绵;南郊的高粱一带,规划辟为新市区,1974年开始基建,现在高楼大厦矗立,公私建房鳞次栉比,基建面积已达10万余平方米。
  据城建局提供资料,1985年县城兴建的公私房屋总面积已达310887平方米,往昔狭小的店房,陈旧的机关单位房舍,已全被新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群所代替。全城下水道已修建一新,自来水管已安装到机关单位、职工宿舍及大部分居民住房。主要街道全部铺设了水泥路面,路面宽广平坦。大街小巷都安装了低压水银路灯,彻夜照明。
  (一)县城主要街道长征路东起县委党校,西至街心花园,再延伸到加油站油库,全长3000余米,宽16米的水泥路面。沿街建有众多的高层房舍,诸如邮电大楼,工商行政大楼,工会大楼,饭店大楼等等。各行各业门市部、经销部也都集中分布于街道两侧,为县城的商业大街。
  广场路南起新华书店,北向转东至广场花园,全长450米,宽16米的水泥路面。县委、县政府、人大常委会、县政协等党政机关多集中在此。街东头广场花园占地6000平方米,园内树群、花丛、草圃相间,花园中心矗立一座女运动员塑像,在喷泉喷雾下,似女神在云雾中翩翩起舞;流线型方砖铺成的甬道,游人漫步其间,顿觉心旷神怡。
  烈士路南起广场花园,北至烈士塔,全长250米,宽6米的水泥路面,北端烈士纪念塔矗立于仕山之巅。
  象山路南起沿河路,北至邮电局职工宿舍,全长约1500米、宽9米的水泥路面。县中医院、博物馆、县第一中学等文化单位的大楼、房舍均集于此街。
  宝塔路南起鳌溪镇人民政府,北至县总工会,全长约260米、宽8米的水泥路面。今县实验小学(原鳌溪一小)设于此。
  站前路南起县第二中学,北至金鳌桥,全长500米、宽16米的水泥路面。县医院、二中、县汽车站、运输公司等单位设于此。往来车辆如织,行人熙熙攘攘,十分繁荣。
  前坪路东北起自食品厂,西南抵化工厂,全长500米,宽7米的沙石路面。沿街建有县粮食车队、食品公司、家具厂、化工厂等企业单位。
  沿河路东起县检察院,西至金鳌桥头,全长1000余米,宽11米,部分铺设水泥路面,为南郊新市区主要街道。
  鳌溪路东起水产场、养猪场,西至卫生局宿舍,全长1000米,宽20米。税务局、农业银行、城建局等设于此,为新市区规划的主要街道。
  (二)工商、交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政策,县城的工商企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大为发展。商品经济活跃,农贸市场繁荣。约有国营商店经销部、门市部80余家;集体经营门市部75家;个体工商户94家。商业经济的繁荣,进一步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如今由县城至各乡镇的公路全部畅通,外线公路北至东乡、丰城和南昌市;南往兴国转瑞金、赣县每天均有直达班车;特别是北向江边村火车站每天除车站对开6班次客运外,还有私营的旅游车、小汽车来往招揽客运,交通便利。现在漫步县城街头,高楼耸立,绿树成荫,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驻城单位民国时期设在县城的机关单位有:县政府、国民党县党部、参议会、国民兵团、裕民银行、邮电局、税捐稽征处、司法处、警察局、田赋粮食管理处、鳌溪镇公所、鳌溪镇征粮办事处、县立初中、简易师范、民教馆、第一区中心小学、卫生院、县训所、保警队、县苗圃等。
  建国以后设于县城的党、政、群团、企事业单位详见表1—7。
  表1—7 驻城机关、单位一览表公溪镇地名图比例1尺1:90000 第二节集镇一、公溪镇公溪镇位于县境北部,滨公溪河畔。东北界崇仁县;西毗山砀乡;西北和航桥乡相邻;南靠湖溪乡。
  公溪建镇年代久远,南北朝梁普通三年(522年)辟为巴山郡治,后扩为高州;隋开皇九年(589年)属崇仁县的天授乡,南宋建县时划入乐安县。清代属天授乡二十九都;民国时期为第五区的公溪乡;建国初期沿旧称。1958年公社化后改称为公溪人民公社;1960年11月划为抚州地区直辖县级镇;1963年划回乐安管辖,恢复公社建制;1966年后又改称为公溪镇;1984年6月建立公溪镇人民政府。
  公溪镇水陆交通便利,历来是我县北部门户,商贾云集,贸易发达,民国时期有商号、店铺、摊贩近百家。其中以“邹四美”、“邹双美”、“叶万和”、“中孚号”几家资金雄厚,经营布匹印染、日杂百货、磨粉压面、制造糕点等业务,这些商号零售批发,货畅其流,经营遍及全县,为本县北部的主要集镇。
  建国以后,勘探发现镇境和毗邻地方蕴藏有丰富的稀有矿藏,已由国家重点投资开采,一时荒凉古城兴起了一座座建筑群。1969年镇政府从公溪老街迁到古城。现在县属、镇属企事业单位以及721矿、261队的建筑群,鳞次栉比分布境内,厂矿车间的烟囱高耸,住宅高楼林立,工商贸易繁荣,公路网纵横交错,至县城的班车每天往来不息,昌乐铁路直达省城,交通极为方便。
  该镇现有土地面积1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约2万亩,山林面积约17万亩。有住户8739户,总人口4.473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786万人。住有满、蒙、回、壮、苗、土家、布依、侗、畲等少数民族41户,128人,其他全为汉族。全镇区划为7个街道居委会,11个村委会,121个村民小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工农业生产均有大的发展。镇办企业有:农机厂、竹木加工厂、五金厂、陶瓷厂、砖瓦厂、基建队、柑桔场、电管所、农机站等单位。1985年镇办企业年总值235.1万元。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先后修造各类水库37座,旱涝保收田达耕地的40%,粮食生产不断上升。1985年粮食总产1751.29万斤,亩产613斤,稻谷总产1630.14万斤,亩产650斤。各类专业农户174户。
  文教卫生方面,1985年计有:矿区完全中学、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医院、电影院、电视差转台等单位。镇办完全中学1所,在校学生450人;小学44所,在校学生共3507人。医院1所,医务人员32人,病床11张;个体医疗站11个。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戴坊镇地名图比例尺 1:110000 二、戴坊镇戴坊镇位于县的西北边陲,距县城30公里,东北邻龚坊乡,南靠鹏州乡,西北与永丰、新干两县接壤。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属丘陵地带。清代时属乐安乡的十九都。民国时期为第四区戴坊乡,并曾一度建为“戴坊实验区”。苏区革命时期,境内曾建立过“苏维埃白石区”。建国初期仍称为第四区戴坊乡。1958年建立戴坊人民公社,辖地包括鹏州、竹山、沙堆等地。1961年缩小公社范围,鹏州、竹山另建公社。1964年调整社队规模,复将竹山、划归戴坊。1984年6月,恢复乡(镇)建制,成立戴坊乡。1985年3月,改建为戴坊镇。
  镇治戴坊街,地处戴坊河畔,扼抚乐公路要冲,是我县西北的重要圩镇。民国时期的第四区区署、戴坊乡公所、中心国民学校、私立群英小学、戴坊仓库等单位集中于此,新、老两街轮流当墟。商业以销售上棉布为主,外销宁都、兴国等县,所产弹花弓弦和酿造的水酒闻名遐迩。建国后工商贸易更为繁荣,改为每逢阴历双日集市,当墟日有四五千人赶集,农贸市场极为活跃。
  戴坊镇现有土地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469万亩,总住户3684户,总人口1.807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25人,全系汉族。行政区划为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1个村民委员会,130个村民小组。
  戴坊镇人民富有进取精神,建国以前往台湾经商、行医者颇多,在台定居者亦不少。近来海峡两岸往来频繁,落叶归根,有的已回家乡定居。
  戴坊镇在建国前以种植水稻为主,早、晚均栽一季,亩产200斤。建国后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生产得以较快的发展。现有农机动力2594马力,农用汽车4辆,柴油机100多部,各类拖拉机43台,基本上实现了运输、粮油加工机械化。共有各类水利工程82座,总容量1049万立方米,旱涝保收田1.5273万亩。稳产高产田8545亩。1985年粮食总产为2832.76万斤,亩产595斤,其中稻谷总产2810.29万斤,亩产603斤,两者均为建国前的3倍。是本县主要产粮区。
  在农业方面,现有各种责任承包专业户312户。镇办企业有油漆厂、锅炉厂、陶瓷厂、水电站、修配厂、大盘山电厂、纺织器材厂、基建队、农机站、手联社等15个单位,年产值95万元。还有镇办林场3个,村办林场12个,柑桔场1个,1985年产柑桔达3.72万斤。由于全镇工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85年人平均收入达358元,居全县之首。
  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到1985年计有:中学1所,小学26所,在校学生3503人,教职员工147人,电影院1座,医院1所,医务人员25人,病床10张,还有个体医疗站12个。
  牛田镇地名图比例列尺1:110000 三、牛田镇牛田镇位于县的西南部,距县城32公里。东邻望仙、增田乡,南接湖坪、万崇乡,西毗永丰县,北靠潭港乡。牛田河蜿蜒境内流入永丰恩江河。镇中心牛田街,原为杂姓聚居,元朝时董姓从流坑迁来定居,因村后有石如牛状,村前有田,故名“牛田”,属云盖乡的三十七都。清朝后期建成牛田街。民国时期以水南、牛田两地合建南田乡。乡公所、学校、仓库均设在水南,牛田则为贸易场所。
  牛田街地处牛田河畔,水运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建国前是我县的毛边纸,竹木、粮食、毛猪等外运的主要河道,仅毛边纸年运量就达4—5万担之多,每逢农历一、三、六、九日集市。商店、摊贩较多,其中“裕昌祥”、“泰利贞”、“立丰协”、“广福兴”等几家资金较雄厚,经营南北杂货、布匹、毛边纸等,销售量可与公溪街媲美。泰利贞号除牛田本店外,并在招携、南昌等地开有分号。
  苏区时期,境内建有水南区苏维埃政府,辖牛田、水南、流坑、莲河、南安、峡圳6个乡。
  1933年9月,国民党军队深夜包围流坑、南安一带,由于该苏区干部麻痹轻敌,招致重大损失,在我县革命史上称为“水南事件”。
  建国初期,属第三区(湖坪)牛田乡,1952年改属第八区。1958年公社化后,合坪背、东炉等地建成牛田人民公社。1972年调整社队规模,又把坪背、东炉分别划归万坊、望仙公社。1984年6月公社改制为乡。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政策后,牛田商业贸易更加繁荣,每逢当街日,约有四五千人赶集。1985年3月,经省批准改为牛田镇。
  全镇现有土地面积1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586万亩,山林18.8704万亩,有住户3456户,总人口1.710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53人。有少数民族壮族8人,其他全属汉族。行政区划为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3个村民委员会,下辖115个村民小组。
  全镇有国营商店、镇办企业的手联社、航运站、水电站、锅炉厂、砖瓦厂、基建队、旅社服务行业等单位,年产值约50万元,从业人员141人。
  农业方面,该镇农田水利机械化程度较高,拥有农用汽车2辆,各类型号拖拉机55台;红卫水库、石笋、龙石水陂等水利工程49处,旱涝保收田6739亩,稳产高产田1916亩。1985年粮食总产达1273.8万斤,亩产505斤,其中稻谷总产1247.82万斤,亩产532斤,两者均为建国前的3倍。经济作物,如花生、油菜籽、芝麻、黄麻、苎麻等亦有发展。牛田河沿岸冲积土壤适宜种植柑桔,近些年来,发展较快,1985年谢家、麻坑、莲河等地柑桔喜获丰收,总产量达14.61万斤。
  文化教育事业,到1985年计有:农业中学1所,学生380人,初中1所,小学32所,在校学生3294人。电影院1座,医院1所,医务人员32人,拥有病床8张,个体医疗站12个。
  建国以前,牛田没有公路,、现在公路北通县城、江边村,南往湖坪、罗陂等地。新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牛田大桥”,长288米,连接牛田、水南两地。1981年又新建混凝土钢筋结构的10孔流坑大桥,全长238米,交通颇称便利。
  号称我县文物之乡的流坑村,古建筑颇多,现尚保存的“状元楼”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山书院”为宋代名臣董敦逸、理学家曾丰、恩科状元董德元读书遗址。
  招携镇地名图比例尺1:120000 四、招携镇招携镇位于县的西南部,距县城37公里,地处招携河畔,公路北通县城,南通坪溪、金竹,水陆交通较为便利,工商农贸繁荣,是县南重要圩镇。
  招携镇,南宋建县后属云盖乡。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设招携巡检司。民国时期属第二区招携乡。苏区革命时期,1930年全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召开。1932年5月建立招携区苏维埃,下辖招携、青里、严杭、湛元、坝上5个乡苏维埃。同年秋,乐宜崇中心县委在此成立,当时为乐安、宜黄、崇仁三县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建国后,仍属第二区招携乡。1958年改制为招携人民公社。1970年因修建洞口水电站,移民迁居撤销公社建制,合并到金竹公社。1973年又改属坪溪公社。1975年移民迂回招携,开建新街,复名招携公社。1984年6月,公社改制为乡。于1985年3月,经省批准改为招携镇。
  招携镇盛产竹木,清代和民国时期,毛边纸手工业发达,所产“招携正印”毛边纸,光滑洁白,远销港澳、南洋各地。
  招携现有土地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1.4156万亩,其余多为山区林地。总户数2117户,总人口1.07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55人,除有少数民族畲族3户共22人外,其余全为汉族,分别居住105个自然村,行政区划设街道居民委员会1个,村民委员会10个,村民小组83个。
  招携镇位于牛田河上游,水运方便,为毛边纸、竹木的主要通道。现建有洞口水电站,年发电170万度,促进了工商贸易的发展。招携新街改为隔日当街,每逢街日摊贩林立,贸易市场土特产品繁多,年销木材约1万立方米,毛竹数万根,笋干近4万斤。镇办企业有:手联社、锅炉厂、造纸厂、香菇厂、林场等单位,年产值达70万元。
  招携镇建国前为缺粮区,建国后农业生产发展较快,1984年稻谷总产量为993.93万斤,亩产531斤,人平935斤;1985年稻谷总产996.89万斤,亩产538斤,人平930斤。全镇拥有农用汽车4辆,各类型号拖拉机68台,蓄水、引水工程7座。
  文教卫生方面,到1985年计有:林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469人;小学33所,在校学生2094人,教职员工130人,文化普及率83%;医院1所,医务人员31人,拥有病床7张,个体承包的医疗站11个,电影院1所。
  招携镇山青水秀,风景宜人,名胜古迹甚多,明代刑部尚书董裕墓现尚完好,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港田村“科甲第”是毛泽东故居,红军北上抗日后,港田村农会主席刘立冬,巧妙地经受了不少风险,埋藏保存了苏维埃政府公章、赤卫军袖章、油印文件等革命珍贵文物。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