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地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309
颗粒名称: 第一编 地理
分类号: K295.64
页数: 52
摘要: 乐安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地处乌江和抚河上游,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地理座标界于北纬26°50′至27°45′,东经115°36′至116°10′之间。东邻崇仁、宜黄;东南连宁都;西南接永丰;北毗丰城;西北靠新干。全境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47.5公里。总面积2412.59平方公里。至此,县境属新建、安浦及兴平三县地。梁普通三年,分安浦县属临川郡;分新建、西宁、兴平三县置巴山郡。旋割庐陵、临川、吉阳边地并入巴山郡,并扩充为高州,县境又为高州地。唐武德七年,将兴平地还吉州;新建、安浦仍属崇仁县。本县建县后属抚州,元代属抚州路,明、清两代属抚州府。
关键词: 乐安县 地方史志 地理位置

内容

第一编地理第一章位置面积乐安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地处乌江和抚河上游,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地理座标界于北纬26°50′至27°45′,东经115°36′至116°10′之间。东邻崇仁、宜黄;东南连宁都;西南接永丰;北毗丰城;西北靠新干。全境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47.5公里。总面积2412.59平方公里。
  第二章建置沿革乐安古时县地,春秋时属吴;战国初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属楚;秦统一后,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属九江郡;西汉初年为豫章的南城县地;东汉和帝八年(公元96年),以南城县境析临汝县,县境为临汝县地(其中云盖乡属庐陵郡的永丰);三国时属吴国地。吴国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县境设置新建、安浦两县,属临川郡;又置兴平县属庐陵郡。至此,县境属新建、安浦及兴平三县地。
  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分安浦县属临川郡;分新建、西宁、兴平三县置巴山郡(郡治设公溪古城)。旋割庐陵、临川、吉阳边地并入巴山郡,并扩充为高州,县境又为高州地。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高州,将巴山、新建、兴平、西宁等地合置崇仁县,县境属崇仁县地。
  唐武德七年(624年),将兴平地还吉州;新建、安浦仍属崇仁县。
  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划崇仁的天授、乐安、忠义三乡和永丰的云盖乡建置乐安县,因境内有一乡名“乐安”,故以此为县名。
  本县建县后属抚州,元代属抚州路,明、清两代属抚州府。
  中华民国成立后,在民国3年(1914年),江西全省划为豫章、浔阳、庐陵、赣南四道时,乐安属豫章道。民国15年(1926年)废道,全省各县市隶属于省。民国21年(1932年),全省改设行政区分统各县后,全省行政区虽有过几次变动,但乐安一直属于第7行政区管辖,直至建国前夕未变(其间民国18年至24年本县曾建立过苏区,在崇仁、宜黄、乐安三县联合县苏建立前直属中央苏区;其后,则隶属江西省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抚州设专员公署(专区),本县属抚州专区管辖;1975年专区改称地区后,本县仍属抚州地区管辖至今。
  第三章行政区划乐安县宋、元时期的行政区划,无资料可考。明代县以下设乡、里、都、图,清沿明制。及至民国,设区、乡(镇)、保、甲,屡经变革;建国后,设区、乡(社)、村(队)等基层行政单位,但区划仍变动频繁。
  第一节乡、里、都、图本县清同治年间行政区划设置4个乡,17个里,54个都,210个图。
  表1—1 清同治年间乐安县行政区划情况表 (续上表) (续上表) 第二节区、乡(镇)、保、甲民国期间本县的行政区划,除苏区时期行政区划详见《苏区编》外,有三次变革。
  一、中华民国成立初期,本县的行政区划仍保留清代的都图制。民国15年(1926年),北伐战争胜利后,才成立了5个区(即城区、西区、北区、南一区和南二区),区以下仍设都图。
  城区辖1—13都,即整溪、增田、罗山、带陂等地。
  西区辖14—23部及35都,即戴坊、潭港、鹏州及竹山等地。
  北区辖24—34部及36都,即公溪、龚坊、山砀及航桥等地。
  南二区辖37—46都,即湖坪、罗陂、万崇及牛田等地。
  南一区辖47—54都,即招携、南村、望仙及大金竹等地。
  二、民国20年(1931年),实行保甲制度,划10户为1甲,10甲为1保,6—12保为1联保(以后改称乡),6个联保为1区。全县共设置5个区,30个联保(乡、镇),194个保,1504甲,具体划分如下: 第一区:鳌溪镇、增田乡、带陂乡、茅岗乡、罗山乡、东川乡(区署先设鳌溪,后迁增田)。
  第二区:招携乡、望仙乡、南村乡、稠溪乡、严杭乡、金水乡(区署设招携)。
  第三区:湖坪乡、南田乡、流坑乡、罗陂乡、万崇乡、善和乡(区署设湖坪)。
  第四区:戴坊乡、同富乡、鹏州乡、竹山乡、沙堆乡、潭港乡(区署设戴坊)。
  第五区:公溪乡、芜头乡、小陂乡、山砀乡、航桥乡、供坊乡(区署设公溪)。
  此外,民国22年(1933年)10月,国民党军“围剿”苏区时,在永丰与乐安边境,成立临时性的“藤田特别区”,将本县原第三区的湖坪、牛田一带和原第二区的招携、金竹等苏区划归该区管辖。民国24年(1935年)该特别区撤销,仍将原划出的地区归还乐安。
  三、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将全县5个区的建制缩为城区、望仙、龚坊三个区;原30个乡缩为15个乡。具体划分为: 望仙区(区署设望仙),下辖六个乡: 招携乡(金水乡并入)、南团乡(望仙乡并入)、湖坪乡(善和乡并入)、南田乡(流坑乡并入)、罗陂乡(万崇乡并入)、稠溪乡(严杭乡并入)。
  龚坊区(区署设龚坊),下辖6个乡: 戴坊乡(鹏州乡并入)、潭港乡(同富乡并入)、竹山乡(沙堆乡并入)、公溪乡(航桥乡并入)、小陂乡(芜头乡并入)、龚坊乡(山砀乡并入)。
  城区(只设区指导员一人),下辖1镇2乡: 鳌溪镇(罗山乡并入)、增田乡(东坑乡并入)、带陂乡(茅岗乡并入)。
  以上缩编后的区、乡建制,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
  弟三节区、乡(社)、村(队) 一、建国初到农业合作化时期本县于1949年9月15日正式成立县人民政府,至同年:0月建立了一区(鳌溪)、二区(招携)、三区(湖坪)、四区(戴坊)、五区(公溪)等5个区人民政府,共191个村人民政府。1950年4月,将崇仁县管辖的太平、汤山、谷岗、欧坊、坪元、咸口、咸溪、车田、王坊等地划归乐安管辖,乃增设第六区(太平),至此,村人民政府增至202个。同年6月,全县建成70个乡人民政府和1个镇人民政府。
  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后,将原有的71个乡镇,扩为110个乡和1个镇,并将原6个区扩为8个区,增设七区(南村)、八区(牛田)2个区人民政府。(见表1—2) 表1—2 1952年乐安县行政区划表以上所划区乡(镇)建置,在1956年、1957年及1958年之间又作了调整。
  1956年6月,将全县110个乡和1个镇,合并为40个乡1个镇。即增田、潭港、石陂、咸口、小池、桥背、招携、坝上、午田、大金竹、坪溪、严杭、引水、湖坪、万坊、罗陂、善和、桐山、牛田、流坑、戴坊、鹏州、沙堆、竹山、同富、公溪、龚坊、濂坑、山砀、桐江、芜头、航桥、小陂、南村、太平、欧坊、谷岗、路南、樟坊、望仙等乡。
  1957年,将原来的8个区并为5个区,即鳌溪、招携、湖坪、龚坊、南村等区。
  1958年,撤区并乡时,把原来的5个区的建制撤销,建置15个乡(镇),乡以下为农业社。
  表1—3 1958年撤区并乡后的行政区划表二、人民公社化时期 1958年11月9日,县委下达138号文件,正式在全县建立15个人民公社,具体划分如下表: 表1—4 1958年乐安县行政区划表人民公社化后,曾多次调整社队规模:1959年3月,由15个公社调整为鳌溪、增田、南村、招携、金竹、湖坪、牛田、戴坊、龚坊、公溪等10个公社。1961年10月,由10个公社再次调整为城关、潭港、石陂、增田、小池、招携、杭村、坪溪、善和、罗陂、湖坪、万崇、牛田、太平、南村、望仙、金竹、谷岗、水口、龚坊、戴坊、山砀、东堆、竹山、鹏州、湖溪、航桥等27个公社,1个国营农场,5个垦殖场。
  1964年再一次调整社队规模,将以上的公社、农场、垦殖场调整为19个公社,两个镇和1个垦殖场,共辖生产大队208个,生产小队2082个(见表1—5)。
  表1—5 1964年乐安县行政区划表 (续上表) 第四节乡(镇)、村委会、村小组本县于1984年6月,进行建乡换届选举,将全县19个公社、2个镇,改建为19个乡、2个镇。选举产生了21个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以下设置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委会下设置村(居)民小组。1985年3月,又将招携、牛田、戴坊3个乡改建为镇,至此全县为16个乡,5个镇,共有村(居)民委员会211个,村(居)民小组共1737个。
  表1—6 乐安县1985年乡(镇)、村(居)委会及村(居)民小组情况表 (续上表) 鳌溪镇地名图比例尺1:95000 第四章县城集镇第一节县城一、位置、沿革县城(鳌溪镇),位于县境中部,地跨鳌河两岸。北离抚州市122公里,距省垣南昌市224公里,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有住户4278户,总人口17539人,其中农业人口4524人。建县前属崇仁县的忠义乡。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建县后,迄今(1985年)已有836年。
  二、城垣、街道据《详符图经》载:“城周围八里二十步,当时无石城,仅筑土为垣,建栅为闾,无壕堑,敞四门,东日新兴,南曰望仙,西曰龙岗,北曰迎恩。”同时,造县衙,建学宫。宋咸淳三年(1269年),增建学宫,兴建义仓和鳌溪馆,重建鳌溪桥。元延祐年间扩建县衙,兴造典史衙门和义门。至正十二年(1352年),县衙与学宫毁于战火,元末明初重修。明宣德八年(1433年)新建学宫、立谯楼。正德六年(1511年)又因战乱,房舍俱废。次年县令穆世杰恢复县城,增土筑城,城高一丈五尺。城内宽三里,长四里,周围十里。嘉靖四十年(1561年)改土城为石城,城高一丈七尺,宽一丈五尺。立五门:东名“仁育”,西名“正义”,南名“响治”,北名“迎恩”,小南门名“翔明”。新造石城,耗资巨万,历时两年竣工。万历十年(1582年)建宝塔,历时六年竣工。此后,城墙、公宇、学宫、街坊历年均有增修,县治规模完善,但民国17年(1928年)县衙、考棚、学宫又毁于战火。民国28年(1939年),日寇逼境,拆毁城墙。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所谓破“四旧”,仅存的古代建筑七层玲珑宝塔也被拆毁一空。
  旧时县城的民房、书院、寺观和仓储散建于四隅。条状街道自东门口蜿蜒曲折而至西门口,全长达3华里。街道中心多铺以大块麻石,其两侧镶砌鹅卵石子;水井池塘分布坊里,圳沟纵横交错,汇注鳌河;街道店房多属“前店后屋”结构,民房破旧拥挤。民国时期的机关、学校房舍,多属民房祠堂所改修。水陆交通梗阻,商业很不发达,县城仅有百多家店铺摊贩。日中为市,入夜全城寂静。
  三、县城建设建国以后,经过3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建筑面积不断扩大。现在东向,延伸至3里外的池头、刘家湾一带;南向,从桥背到达前坪、坑口村;西向,西坑村一带,已遍建民舍、厂房;北向,荒凉之地,今已屋宇连绵;南郊的高粱一带,规划辟为新市区,1974年开始基建,现在高楼大厦矗立,公私建房鳞次栉比,基建面积已达10万余平方米。
  据城建局提供资料,1985年县城兴建的公私房屋总面积已达310887平方米,往昔狭小的店房,陈旧的机关单位房舍,已全被新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群所代替。全城下水道已修建一新,自来水管已安装到机关单位、职工宿舍及大部分居民住房。主要街道全部铺设了水泥路面,路面宽广平坦。大街小巷都安装了低压水银路灯,彻夜照明。
  (一)县城主要街道长征路东起县委党校,西至街心花园,再延伸到加油站油库,全长3000余米,宽16米的水泥路面。沿街建有众多的高层房舍,诸如邮电大楼,工商行政大楼,工会大楼,饭店大楼等等。各行各业门市部、经销部也都集中分布于街道两侧,为县城的商业大街。
  广场路南起新华书店,北向转东至广场花园,全长450米,宽16米的水泥路面。县委、县政府、人大常委会、县政协等党政机关多集中在此。街东头广场花园占地6000平方米,园内树群、花丛、草圃相间,花园中心矗立一座女运动员塑像,在喷泉喷雾下,似女神在云雾中翩翩起舞;流线型方砖铺成的甬道,游人漫步其间,顿觉心旷神怡。
  烈士路南起广场花园,北至烈士塔,全长250米,宽6米的水泥路面,北端烈士纪念塔矗立于仕山之巅。
  象山路南起沿河路,北至邮电局职工宿舍,全长约1500米、宽9米的水泥路面。县中医院、博物馆、县第一中学等文化单位的大楼、房舍均集于此街。
  宝塔路南起鳌溪镇人民政府,北至县总工会,全长约260米、宽8米的水泥路面。今县实验小学(原鳌溪一小)设于此。
  站前路南起县第二中学,北至金鳌桥,全长500米、宽16米的水泥路面。县医院、二中、县汽车站、运输公司等单位设于此。往来车辆如织,行人熙熙攘攘,十分繁荣。
  前坪路东北起自食品厂,西南抵化工厂,全长500米,宽7米的沙石路面。沿街建有县粮食车队、食品公司、家具厂、化工厂等企业单位。
  沿河路东起县检察院,西至金鳌桥头,全长1000余米,宽11米,部分铺设水泥路面,为南郊新市区主要街道。
  鳌溪路东起水产场、养猪场,西至卫生局宿舍,全长1000米,宽20米。税务局、农业银行、城建局等设于此,为新市区规划的主要街道。
  (二)工商、交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政策,县城的工商企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大为发展。商品经济活跃,农贸市场繁荣。约有国营商店经销部、门市部80余家;集体经营门市部75家;个体工商户94家。商业经济的繁荣,进一步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如今由县城至各乡镇的公路全部畅通,外线公路北至东乡、丰城和南昌市;南往兴国转瑞金、赣县每天均有直达班车;特别是北向江边村火车站每天除车站对开6班次客运外,还有私营的旅游车、小汽车来往招揽客运,交通便利。现在漫步县城街头,高楼耸立,绿树成荫,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驻城单位民国时期设在县城的机关单位有:县政府、国民党县党部、参议会、国民兵团、裕民银行、邮电局、税捐稽征处、司法处、警察局、田赋粮食管理处、鳌溪镇公所、鳌溪镇征粮办事处、县立初中、简易师范、民教馆、第一区中心小学、卫生院、县训所、保警队、县苗圃等。
  建国以后设于县城的党、政、群团、企事业单位详见表1—7。
  表1—7 驻城机关、单位一览表公溪镇地名图比例1尺1:90000 第二节集镇一、公溪镇公溪镇位于县境北部,滨公溪河畔。东北界崇仁县;西毗山砀乡;西北和航桥乡相邻;南靠湖溪乡。
  公溪建镇年代久远,南北朝梁普通三年(522年)辟为巴山郡治,后扩为高州;隋开皇九年(589年)属崇仁县的天授乡,南宋建县时划入乐安县。清代属天授乡二十九都;民国时期为第五区的公溪乡;建国初期沿旧称。1958年公社化后改称为公溪人民公社;1960年11月划为抚州地区直辖县级镇;1963年划回乐安管辖,恢复公社建制;1966年后又改称为公溪镇;1984年6月建立公溪镇人民政府。
  公溪镇水陆交通便利,历来是我县北部门户,商贾云集,贸易发达,民国时期有商号、店铺、摊贩近百家。其中以“邹四美”、“邹双美”、“叶万和”、“中孚号”几家资金雄厚,经营布匹印染、日杂百货、磨粉压面、制造糕点等业务,这些商号零售批发,货畅其流,经营遍及全县,为本县北部的主要集镇。
  建国以后,勘探发现镇境和毗邻地方蕴藏有丰富的稀有矿藏,已由国家重点投资开采,一时荒凉古城兴起了一座座建筑群。1969年镇政府从公溪老街迁到古城。现在县属、镇属企事业单位以及721矿、261队的建筑群,鳞次栉比分布境内,厂矿车间的烟囱高耸,住宅高楼林立,工商贸易繁荣,公路网纵横交错,至县城的班车每天往来不息,昌乐铁路直达省城,交通极为方便。
  该镇现有土地面积1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约2万亩,山林面积约17万亩。有住户8739户,总人口4.473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786万人。住有满、蒙、回、壮、苗、土家、布依、侗、畲等少数民族41户,128人,其他全为汉族。全镇区划为7个街道居委会,11个村委会,121个村民小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工农业生产均有大的发展。镇办企业有:农机厂、竹木加工厂、五金厂、陶瓷厂、砖瓦厂、基建队、柑桔场、电管所、农机站等单位。1985年镇办企业年总值235.1万元。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先后修造各类水库37座,旱涝保收田达耕地的40%,粮食生产不断上升。1985年粮食总产1751.29万斤,亩产613斤,稻谷总产1630.14万斤,亩产650斤。各类专业农户174户。
  文教卫生方面,1985年计有:矿区完全中学、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医院、电影院、电视差转台等单位。镇办完全中学1所,在校学生450人;小学44所,在校学生共3507人。医院1所,医务人员32人,病床11张;个体医疗站11个。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戴坊镇地名图比例尺 1:110000 二、戴坊镇戴坊镇位于县的西北边陲,距县城30公里,东北邻龚坊乡,南靠鹏州乡,西北与永丰、新干两县接壤。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属丘陵地带。清代时属乐安乡的十九都。民国时期为第四区戴坊乡,并曾一度建为“戴坊实验区”。苏区革命时期,境内曾建立过“苏维埃白石区”。建国初期仍称为第四区戴坊乡。1958年建立戴坊人民公社,辖地包括鹏州、竹山、沙堆等地。1961年缩小公社范围,鹏州、竹山另建公社。1964年调整社队规模,复将竹山、划归戴坊。1984年6月,恢复乡(镇)建制,成立戴坊乡。1985年3月,改建为戴坊镇。
  镇治戴坊街,地处戴坊河畔,扼抚乐公路要冲,是我县西北的重要圩镇。民国时期的第四区区署、戴坊乡公所、中心国民学校、私立群英小学、戴坊仓库等单位集中于此,新、老两街轮流当墟。商业以销售上棉布为主,外销宁都、兴国等县,所产弹花弓弦和酿造的水酒闻名遐迩。建国后工商贸易更为繁荣,改为每逢阴历双日集市,当墟日有四五千人赶集,农贸市场极为活跃。
  戴坊镇现有土地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469万亩,总住户3684户,总人口1.807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25人,全系汉族。行政区划为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1个村民委员会,130个村民小组。
  戴坊镇人民富有进取精神,建国以前往台湾经商、行医者颇多,在台定居者亦不少。近来海峡两岸往来频繁,落叶归根,有的已回家乡定居。
  戴坊镇在建国前以种植水稻为主,早、晚均栽一季,亩产200斤。建国后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生产得以较快的发展。现有农机动力2594马力,农用汽车4辆,柴油机100多部,各类拖拉机43台,基本上实现了运输、粮油加工机械化。共有各类水利工程82座,总容量1049万立方米,旱涝保收田1.5273万亩。稳产高产田8545亩。1985年粮食总产为2832.76万斤,亩产595斤,其中稻谷总产2810.29万斤,亩产603斤,两者均为建国前的3倍。是本县主要产粮区。
  在农业方面,现有各种责任承包专业户312户。镇办企业有油漆厂、锅炉厂、陶瓷厂、水电站、修配厂、大盘山电厂、纺织器材厂、基建队、农机站、手联社等15个单位,年产值95万元。还有镇办林场3个,村办林场12个,柑桔场1个,1985年产柑桔达3.72万斤。由于全镇工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85年人平均收入达358元,居全县之首。
  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到1985年计有:中学1所,小学26所,在校学生3503人,教职员工147人,电影院1座,医院1所,医务人员25人,病床10张,还有个体医疗站12个。
  牛田镇地名图比例列尺1:110000 三、牛田镇牛田镇位于县的西南部,距县城32公里。东邻望仙、增田乡,南接湖坪、万崇乡,西毗永丰县,北靠潭港乡。牛田河蜿蜒境内流入永丰恩江河。镇中心牛田街,原为杂姓聚居,元朝时董姓从流坑迁来定居,因村后有石如牛状,村前有田,故名“牛田”,属云盖乡的三十七都。清朝后期建成牛田街。民国时期以水南、牛田两地合建南田乡。乡公所、学校、仓库均设在水南,牛田则为贸易场所。
  牛田街地处牛田河畔,水运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建国前是我县的毛边纸,竹木、粮食、毛猪等外运的主要河道,仅毛边纸年运量就达4—5万担之多,每逢农历一、三、六、九日集市。商店、摊贩较多,其中“裕昌祥”、“泰利贞”、“立丰协”、“广福兴”等几家资金较雄厚,经营南北杂货、布匹、毛边纸等,销售量可与公溪街媲美。泰利贞号除牛田本店外,并在招携、南昌等地开有分号。
  苏区时期,境内建有水南区苏维埃政府,辖牛田、水南、流坑、莲河、南安、峡圳6个乡。
  1933年9月,国民党军队深夜包围流坑、南安一带,由于该苏区干部麻痹轻敌,招致重大损失,在我县革命史上称为“水南事件”。
  建国初期,属第三区(湖坪)牛田乡,1952年改属第八区。1958年公社化后,合坪背、东炉等地建成牛田人民公社。1972年调整社队规模,又把坪背、东炉分别划归万坊、望仙公社。1984年6月公社改制为乡。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政策后,牛田商业贸易更加繁荣,每逢当街日,约有四五千人赶集。1985年3月,经省批准改为牛田镇。
  全镇现有土地面积1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586万亩,山林18.8704万亩,有住户3456户,总人口1.710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53人。有少数民族壮族8人,其他全属汉族。行政区划为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3个村民委员会,下辖115个村民小组。
  全镇有国营商店、镇办企业的手联社、航运站、水电站、锅炉厂、砖瓦厂、基建队、旅社服务行业等单位,年产值约50万元,从业人员141人。
  农业方面,该镇农田水利机械化程度较高,拥有农用汽车2辆,各类型号拖拉机55台;红卫水库、石笋、龙石水陂等水利工程49处,旱涝保收田6739亩,稳产高产田1916亩。1985年粮食总产达1273.8万斤,亩产505斤,其中稻谷总产1247.82万斤,亩产532斤,两者均为建国前的3倍。经济作物,如花生、油菜籽、芝麻、黄麻、苎麻等亦有发展。牛田河沿岸冲积土壤适宜种植柑桔,近些年来,发展较快,1985年谢家、麻坑、莲河等地柑桔喜获丰收,总产量达14.61万斤。
  文化教育事业,到1985年计有:农业中学1所,学生380人,初中1所,小学32所,在校学生3294人。电影院1座,医院1所,医务人员32人,拥有病床8张,个体医疗站12个。
  建国以前,牛田没有公路,、现在公路北通县城、江边村,南往湖坪、罗陂等地。新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牛田大桥”,长288米,连接牛田、水南两地。1981年又新建混凝土钢筋结构的10孔流坑大桥,全长238米,交通颇称便利。
  号称我县文物之乡的流坑村,古建筑颇多,现尚保存的“状元楼”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山书院”为宋代名臣董敦逸、理学家曾丰、恩科状元董德元读书遗址。
  招携镇地名图比例尺1:120000 四、招携镇招携镇位于县的西南部,距县城37公里,地处招携河畔,公路北通县城,南通坪溪、金竹,水陆交通较为便利,工商农贸繁荣,是县南重要圩镇。
  招携镇,南宋建县后属云盖乡。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设招携巡检司。民国时期属第二区招携乡。苏区革命时期,1930年全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召开。1932年5月建立招携区苏维埃,下辖招携、青里、严杭、湛元、坝上5个乡苏维埃。同年秋,乐宜崇中心县委在此成立,当时为乐安、宜黄、崇仁三县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建国后,仍属第二区招携乡。1958年改制为招携人民公社。1970年因修建洞口水电站,移民迁居撤销公社建制,合并到金竹公社。1973年又改属坪溪公社。1975年移民迂回招携,开建新街,复名招携公社。1984年6月,公社改制为乡。于1985年3月,经省批准改为招携镇。
  招携镇盛产竹木,清代和民国时期,毛边纸手工业发达,所产“招携正印”毛边纸,光滑洁白,远销港澳、南洋各地。
  招携现有土地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1.4156万亩,其余多为山区林地。总户数2117户,总人口1.07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55人,除有少数民族畲族3户共22人外,其余全为汉族,分别居住105个自然村,行政区划设街道居民委员会1个,村民委员会10个,村民小组83个。
  招携镇位于牛田河上游,水运方便,为毛边纸、竹木的主要通道。现建有洞口水电站,年发电170万度,促进了工商贸易的发展。招携新街改为隔日当街,每逢街日摊贩林立,贸易市场土特产品繁多,年销木材约1万立方米,毛竹数万根,笋干近4万斤。镇办企业有:手联社、锅炉厂、造纸厂、香菇厂、林场等单位,年产值达70万元。
  招携镇建国前为缺粮区,建国后农业生产发展较快,1984年稻谷总产量为993.93万斤,亩产531斤,人平935斤;1985年稻谷总产996.89万斤,亩产538斤,人平930斤。全镇拥有农用汽车4辆,各类型号拖拉机68台,蓄水、引水工程7座。
  文教卫生方面,到1985年计有:林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469人;小学33所,在校学生2094人,教职员工130人,文化普及率83%;医院1所,医务人员31人,拥有病床7张,个体承包的医疗站11个,电影院1所。
  招携镇山青水秀,风景宜人,名胜古迹甚多,明代刑部尚书董裕墓现尚完好,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港田村“科甲第”是毛泽东故居,红军北上抗日后,港田村农会主席刘立冬,巧妙地经受了不少风险,埋藏保存了苏维埃政府公章、赤卫军袖章、油印文件等革命珍贵文物。
  第五章人口据《江西通志》、《江西统计》等资料记载,乐安人口在清代乾隆(1782年)、嘉庆(1812年)年间较为兴旺,总数为22—23万之间。从咸丰六年至同治三年间(1856—1864年)略有减少。民国初期有所回升。至民国35年、36年,乐安县人口锐减至9万左右。
  第一节人口变化一、历代人口据《江西通志》载:乐安县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有55749户,228623丁;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有56287户,233385丁;清道光元年(1821年)有56733户,236044丁;清咸丰元年(1851年)有55648户,227701丁;清同治八年(1869年)有55631户,227670丁。
  另据《江西年鉴》载:民国5年(1916年)本县有48787户,236636人;民国20年(1931年)有185460人;民国24年(1935年)有27630户,116833人;民国30年(1941年)有19239户,98560人,其中男性48311人,女性50249人;民国32年(1943年)有19067户,97000人;民国35年(1946年)有20619户,90308人;民国36年(1947年)有20751户,90046人。
  建国后,社会秩序安定,生产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加之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迅速增加。1949年仅101301人,1969年超过20万人,1975年达25万人以上,1980年已达28万余人,1985年末全县人口已达289576人。
  表1—8 建国后乐安县几个年份人口比较表单位:万二、人口分布 1985年底,本县有57713户,28.9576万人。是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0人,其分布情况见下表。
  表1—9 1985年乐安县人口分布状况表单位:人第二节人口结构一、年龄、性别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本县的人口、性别、年龄状况是:全县4岁以内的幼儿32694人,其中男16759人,女15935人;5—17岁的少儿107473人,其中男55451人,女52022人;18—59岁的青壮年124122人,其中男66262人,女57860人;60岁以上的老人18815人,其中男8511人,女10304人。最高年龄94岁,女2人。
  表1—10 乐安县人口年龄、性别状况表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 二、职业状况本县从事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1985年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4%。
  表1—11 乐安县在业人口的职业状况表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 三、文化程度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除去0—5岁学前儿童41692人外,在241412人中,大学毕业的有805人,大学肄业的58人,高中文化14976人,初中文化32918人,小学文化101398人。
  12岁以上人口有190177人(男99340人,女90837人),文盲半文盲72276人(其中男22756人,女49520人),占12岁以上人口的38%(其中男22.9%,女54.52%)。
  四、民族、姓氏 (一)民族本县历来以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但先后有畲族等少数民族迁入定居。
  据全国第一、第二及第三次人口普查和1985年的补充调查资料,本县共有畲族、回族、壮族、满族,苗族、蒙古族、土家族、布依族、高山族、侗族等10个少数民族,共计212户,1023人(含中央驻县矿厂),占全县人口总数3.7%,分布在县内4个镇和6个乡。
  表1—12 乐安县少数民族分布状况表 (1985年) (二)姓氏据1985年本县各乡(镇)姓氏调查资料,全县共有218种姓氏,以笔画为序,排列如下: 丁、刁、干、万、马、于、习、孔、支、毛、邓、尹、计、韦、王、方、元、戈、古、邝、左、帅、叶、卢、史、田、石、冯、白、艾、龙、付、甘、 乐、平、皮、兰、申、宁、包、尧、仲、许、刘、庄、孙、邢、邬、全、光、伍、江、任、汤、朱、陆、过、华、吕、毕、成、寻、阮、关、纪、邦、危、吉、李、沙、苏、余、肖、杨、闵、邵、辛、汪、杜、宋、何、巫、邹、张、吴、孟、陈、严、应、时、沈、邱、花、季、具、官、庞、易、罗、武、郑、林、屈、范、参、单、周、金、郏、欧阳、饶、侯、项、将、姚、赵、胡、姜、贺、娄、柳、祝、施、部、钟、郝、胥、洪、查、浓、俞、郗、骆、涂、卿、夏、高、唐、凌、敖、郭、袁、席、顾、晏、倪、钱、徐、殷、桂、莫、陶、翁、聂、雪、清、康、崔、梅、符、曹、龚、谌、梁、鹿、盛、常、章、黄、勒、游、揭、蒋、温、韩、童、葛、彭、程、舒、谢、董、嵇、焦、曾、惠、傅、储、湛、褚、源、简、福、楼、阙、勤、腾、鄢、赖、雷、詹、裘、蔡、廖、管、熊、翟、谭、裴、缪、薛、潘、颜、樊、黎、魏、戴、鞠。
  五、婚姻状况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本县20岁以上的人口为129938人,男68425人,女61513人。其中未婚的10191人,男7762人,女2429人。有配偶的106726人,男55735人,女50991人;丧偶的11657人,男3681人,女7976人;离婚独身的1364人,男1247人,女117人。
  第三节计划生育一、机构建国前,本县与各地一样,人们的生育是无计划的。建国后,于1964年成立了县计划生育办公室,附设在县卫生局,只设1人负责日常工作,1965年与县妇幼保健站合并。1968年机构瘫痪,工作停顿。1975年正式建立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仍附设于县卫生局)。1980年机构扩大,始另设办公地点。
  二、晚婚、优生县计划生育办公室成立后,为了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展晚婚优生。一般要求男子25周岁,女子23周岁结婚。1973年贯彻计划生育“晚、稀、少”的原则,1974年进一步号召青年实行晚婚,并规定男女双方实行晚婚者各增加婚假15天;对于晚育者可增加产假34天。并规定男女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间不得结婚,对少数未办手续结婚或同居者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教育措施。在婚前检查时,发现各种原因引起的重度智力低下、精神分裂症或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患者和无法矫正的生殖器官畸形者均不准结婚等办法,以达到优生的目的。
  三、节制生育 1956年国务院下达了要控制人口出生率的指示后,本县积极开展了节制生育的宣传工作。其后因“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节制生育的宣传工作未能得到贯彻。1980年10月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大力提倡奖励终身只生一胎的夫妇的《公开信》和198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了11号文件后,本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参加计划生育的人数逐年增加,由1979年不到10000人增至1985年的69909人之多。
  表1—13 乐安县1972—1985年节制生育情况表第六章地质地貌第一节地质因受多次地壳运动影响,乐安的地层裂隙发育复杂,形成北东、北北东、北西和南北向构造。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白垩系、侏罗系、三迭系、泥盆系、震旦系、石灰系等。岩性分布以花岗岩最广,出露面积达1085平方公里,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45%。分布于北部的芙蓉山、石洞、白云、航桥乡边缘,中部的县城附近及南部的罗陂、招携、坪溪、金竹等地。其次为变质岩(千枚岩、云母片岩、板岩),出露面积588平方公里,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24.4%,分布于鹏州、潭港、增田的寨头、谷岗、万崇边缘。再次为紫红色砂砾岩,出露面积315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3.1%,分布于北部丘陵地区和潭港一带。尚有少量混合岩,出露面积116平方公里,仅占全县土地总面积4.8%,分布于南村、金竹和谷岗等乡边缘。其他岩类分布零散,出露面积也少,具体分布情况见岩性图。
  第二节地貌本县地形呈南北长、东西狭不规则形状。境内群山环抱,丘陵起伏,大小山岭星罗棋布。整个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成坐南朝北斜坡,垂直高差变幅较大。局部地势南北有差异,南部为山区,占全县土地总面积62.6%,地势由东南向西倾斜,山地海拔高度500—1370.5米,相对高度100—500米,坡度约30—70度(个别坡度大于70度)。丘陵海拔高度200—500米,相对高度50—300米,坡度在20—50度之间。北部为丘陵地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47.8%,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山地海拔高度250—800米(主峰芙蓉山1070米),丘陵地区海拔高80—250米,相对高度20—100米,坡度平稳约在15—30米之间。本县地貌根据海拔高度分为中低山区、高中丘陵、中低丘陵和溪谷平原四种类型,具体地貌如后图所示。
  第三节土壤一、土壤类型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鉴定,本县成土母质有花岗岩类、石英岩类、泥质岩类、红砂岩类、河积物和紫色泥页岩等六种岩类风化形成。主要土壤类型有水稻土、潮土、红壤、黄壤、紫色土等五个土类。
  水稻土可分淹育型水稻土(称浅脚田)、潴育型水稻土(称双季稻田)、潜育型水稻土 (称陷田)、侧渗型水稻土(称漏水田)四个亚类,十八个土属,四十五个土种。
  潮土只分一个亚类,二个土属,四个土种。
  红壤分红壤、红壤性土、黄红壤三个亚类,含十个土属,二十九个土种。
  黄壤心土层为黄色,质地为中壤,呈强酸反应。
  紫色土,质地多为中壤或重壤。
  二、土壤分布本县的土壤分类与分布详见表1—14。
  乐安县岩性图乐安县地貌图表1—14 乐安县土壤分类与分布面积表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第七章山脉水系第一节山脉乐安县的山脉属雩山余脉,由宁都的边塘和永丰的沙溪等地的山岭延伸而入。分东西两大支走向,东支沿宁都、宜黄边界北上,其分支绵延于县境东、东南、东北各部;西支沿西部边境北上,其分支向东绵延于县境西、西北、西南各部。主要山岭有下列三条: 一、大树岭山系分南北二大支,南支通过小树岭折而西延,经万家斜、淘金石、仰面岭至和尚岭又分二小支:一支经大岭、小岭至永丰边界折向盐丰、池头之间;一支从和尚岭经倒长江、仓脑上、固岭延伸到银口、洞口间。北支伸入宜黄的下堡以北又折向西伸入本县境后再分为二支:—小支经下岭、鹿角峰达南村、太平间的大华山;一小支经茶龙、复船形至招携地带。
  其中比较著名的山、岭、峰、洞、石等计有: 大华山(又名华盖山) 位于县城东南40华里的太平圩境内,海拔996米。历来为道教胜地,古迹甚多,风景佳丽。
  大龙山(又名跃龙山) 位于谷岗乡金竹村之东,与宜黄、宁都毗连,海拔1157米。宋代以来建有“龙泉古寺”等古迹甚多。
  北岭、西岭位于牛田镇境,海拔581.5米,此山与西岭夹峙如门,鳌水流经其间,山顶有会仙峰,曾建庙于此,形势险要,是古代云盖乡之门户。
  大树岭位于坪溪乡境,海拔1152米,南与宁都接壤,山麓周回20余华里,上建有石亭。
  小树岭位于金竹乡东南端,与宁都接壤,海拔1290米。
  西山位于牛田镇流坑村板桥,宋代理学家曾丰在山下建西山书院,真德秀曾就学于此,文天祥亦至此游学。
  南曹山位于招携镇青里村,为远溪水发源地,山上建有禅院。
  石莲山位于罗陂乡罗田村,许真君殿宇建于山溪水中,状如莲花。
  鸡笼山位于南村乡前团村。
  宝岭位于城南80华里(坪溪)处,相传当地有杨姓妇女得一怪石于山中,洗后莹澈,中现人像,故名宝岭。
  荷树岭位于牛田镇流坑村附近,为古代云盖乡第一关,上有雪华峰,建有道庵及瞻云亭。
  南岭位于城南45华里的招携古道途中,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张英率国民党靖卫队在此起义投奔红军。
  东岭位于望仙乡南荷村,海拔678米。
  十八排位于坪溪乡,与宜黄县接壤,海拔1370.5米,为本县最高山峰。
  岩骨嵊位于县境最南端与宁都交界处,海拔1290.2米,为本县第三高峰。
  摩罗嶂位于县境东端与宜黄县境接壤,海拔980米,山高林密,形势险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第四次反“围剿”时,工农红军曾战胜国民党军于此。
  鸡岭嶂位于望仙乡龙脑附近,海拔855米。
  鸭公嶂位于招携镇茶园之北,海拔1346米,为本县第二高峰。
  天门嶂位于县境南端与宁都县境交界处,属坪溪乡管辖,海拔1276米。
  仙女峰在南村乡南村,旧传王、郭二仙飞升时有仙女执幡其上,故名仙女峰。
  文笔峰在招携镇坪头村,尖秀如笔,与芙蓉、华盖两山争胜。
  三角峰在坪溪乡严杭村。
  鹿角峰在坪溪乡严杭村,海拔1276米,双峰高峙如鹿角,逶迤达大华山。
  燕子岩在城南47华里流坑水的上游七华里处屋茅峰石下,岩深数丈,燕巢其中为薮。
  云泉岩在牛田村附近,高数十丈,周围十余华里,山腰有石佛,山顶有浮邱坛,传为禅和道士道场,峰名会仙峰。
  龙王岩在城南70华里处,岩广数十丈,相传手按穴中石草蒸润则雨。
  白眉岩在南曹山之侧,相传为白眉禅师修道之地。
  白水洞在城南60华里,下有深潭,中多怪石。
  风洞在罗陂乡棠溪村,洞口向北,盛夏时,洞中有风外流,逐渐增大,乡人称为“洋南风”。
  梅花石在望仙乡银口,石痕斑点如梅花。
  龙石在牛田镇西岭下员陂村,有龙庵,深而黯,内有石床。
  石笋在牛田镇乌江村与寨头之间的溪水中,高约十余丈,周围30米,状如笋。
  石印在流溪水中,一在溪中,一近岸边,如印浮水面,乡人分别称为瑶公石、瑶婆石。
  雷打石在距大金竹村6公里处的小溪中,传说该村开基时有雷击巨石而得名。
  二、相山山系是本县分支最多的山系。分布于县中部与东北部广大地区,以芙蓉山为主峰,向南延伸至咸溪、石陂、鳌溪、林头湾而至牛田镇的旁安村,枫元亦为其支系延伸苦竹、鹏州;向北延伸至杏树下、桐山、白竹哨折西而达小陂、甘泉圩一带。其间的山、岭、峰、洞、岩、石等名胜有: 芙蓉山是崇仁县境巴华山的延续,海拔1070米,山中有祠、庵及古迹甚多。
  中华山(现名宝和山) 座落增田乡境,海拔672米,山腰曾建有道庵。
  象眠山在县城东南鳌水畔,民国以前为鳌溪八景之一。山顶建有祠,四周苍松翠竹,风景优美,今已全毁,山麓周围已改建宿舍群。
  仕山位于县城鹤栖坑与寨上之间,清代建有“先得楼”、“一峰亭”、“文昌宫”、“武当殿”等,均先后倒毁。1964年在其第二峰建“革命烈士纪念塔”。有公路直达塔前,山麓广植树竹,风景优美,为县城居民游览憩息之佳地。
  灵应山位县城西北角,昔为坟山,古墓遍布。建国后已辟为林场,杉林苍翠挺拔,蔚为林海。
  鳌头山(又名土家岭) 位于县城正南鳌水南岸,山麓今已建为居民宿舍。
  西华山位于城北10华里,绵延于荷元、龙潭、沙港等自然村。昔时山上有道庵与古墓,今已毁,现辟为高峰林场。
  大岭距县城10华里,山高路陡,形势险峻,昔日为通抚州和省会的要道,今辟为高峰林场基地。
  黄司空岭在潭港乡案山村,南朝名将黄法氍故居与墓地在此。
  石华山在鹏州乡前进村,上有真武祠。
  上砍岭在石陂乡下岭村,山石圆白如玉。
  圣姑岭在增田乡增田村,相传为李仙姑飞升之地,故名圣姑岭,山下建有西山书院。
  鳌溪石在县城南鳌溪水中,状如鳌头,鳌溪之名即得于此。昔为鳌溪八景之一。建国后在此建石桥时,该石被毁。
  石桥在潭港乡白竹村,系天然拱桥,高约20米,长58米,宽14—20米,桥下昔日建有寺,文天祥曾在此读书并捐资修寺。现列为县文物保护地之一。旁有牛鼻岩。
  三、麻岭山系此山系以大盘山为主峰,位于县西北边缘与永丰、新干交界处,分南北两大主支和一小支:南支经江堆山、大口门、水口、茶陂入旁安州至小元;北支经仕元、李山坳、里溪、北元、刈华山而至麻岭接杯山而达山门脑。另一小支经大白垄伸入蔡岭村、任元达鲤鱼排。
  其中较著名的山、岭、洞、岩、石有: 大盘山位于戴坊镇麦坑村,与永丰县、新干县接壤,海拔498米,十二峰排列如盘,是宝塘水发源地。山腰有飞泉直下数十丈,山上昔日建有大盘寺(今废)。明宣德十年(1435年)县人曾子良踞此,聚万余人反抗暴政。今戴坊镇在此建有水库与发电站。
  杯山在龚坊乡殷坊村,海拔949米,跨丰城、新干边境,形如覆杯,故名杯山,上有张柬之祠,旁有金牛塘。
  丰财山在龚坊乡长垅村,原名麻姑山,唐天宝六年(747年)改为今名。
  金华山在龚坊乡浯塘村,形似覆瓢,相传王、郭二仙登此山时吟曰:“此山绝似婺州金华,但无白石与羊耳”,因之名金华山。山下昔有玉仙观、金鸡石,均废。
  桃岭位龚坊乡濂坑村,与新干接壤。
  石屋在三溪桥侧,一峰突起,其中空明,俗传曾有龙蟠其中。
  第二节水系本县地处抚河与乌江流域上游,境内溪流网布。县境东、北各水汇集成宝塘(也称公溪水)、谷岗二水系,分别注入抚河;县南各水汇集成牛田、湖坪二水系,分别注入乌江河(下游即永丰之恩江)。
  一、宝塘水系主流发源于大盘山及其附近的大池、水东一带,经仲溪、鹏州、戴坊、马迹潭、梅溪、芜头、公溪出县境进入抚河。此水有北四、南三七条较大支流网布县西北各地分别汇入主流: 北一支戴坊水发源于沙堆以上鲤鱼排,经沙堆、东坑、村前、戴坊至狮子石汇入主流。
  北二支龚坊水上游分南北二溪,南溪发源于石里元水库,北溪发源于殷坊、濂坑等地,二流向东南汇合于门前园再通过上陂注入主流。
  北三支杏坊水发源于友谊水库附近,南流至杏坊过田下汇入主流。
  北四支公溪水发源于东陂湾水库附近,经桐江、荷陂至渡头汇入主流。
  南一支东堆水发源于康村、大岭北流经下元、东堆、郭家而入主流。
  南二支发源于邹家经莲塘至渡头汇合主流。
  南三支发源于尤家山北流到芜头汇合主流。
  宝塘水(又称公溪河) 是本县北部较大河流,位崇仁水上游,属抚河水系。县境主流河长40公里,流域面积852平方公里,多年来平均径流量近7.2亿立方米,流向由西南向东北,河道弯曲一般。麻田以上河宽15—25.3米,河床系卵石与岩石,稳定性大。麻田以下河宽50—300米,河床多卵石与粗砂,少有冲淤,至马迹潭以下全是细砂,冲淤大,砂洲多,有串沟分流现象。河床纵坡约0.45—1.3‰,枯水期水深0。3米,河谷断石一般为梯形,最大宽度1500米,河岸高1.5—3.0米。各条支流较小,流域面积在100平甲方公里以上的仅龚坊水和杏坊水。
  二、谷岗水系又名西宁水,是本县东部边缘山区由南向北注入崇仁县的相水。主流发源于谷岗乡南端金竹村老虎山,支流分布于谷岗乡全境及鳌溪镇的下罗、店元、咸溪、咸口等村,县内流域面积195.7平方公里,有1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各级支流3条。多年来平均径流近1.9亿立方米。
  三、牛田水系古名西河,有倒流水之称。支流最多,遍布县境中南与东南各地。主流上游称招携水,发源于永丰县的云山,北流至招携汇集发源于金竹乡南端小水的青里水和发源于徐庄的坪溪水北流至银口,汇合发源于南村乡芦桐折西南贯穿望仙乡的望仙水,再偏向西北而至乌江,又汇合发源东源水库、太平、罗山、青山等各条溪流横越增田乡的南村水,经茶园至牛田,继续西流至员陂,复汇合发源于芙蓉山麓经县城越过潭港乡南部的东坑、下陂而来的鳌溪水西流至边境上高坪,最后汇合发源于潭港乡的力元、巴塘、江下等水库三股合流水一同进入永丰县境的恩江经吉水注入赣江。
  此水属赣江流域乌江水系,本县境内河长约50.4公里,流域面积1207平方公里,流向自东南向西北,乌江以上干流又名远溪水,河道受地形影响曲折多弯。流坑以上的河面较窄,一般小于50米,河床多卵石、岩石和细砂,沿河多急滩、浅滩和礁石,坡降大,一般在千分之一以上。流坑以下的河面较宽,约70—150米。牛田以下河面更宽,有150—250米,河床平稳,冲淤大,细砂多。枯水期水深约0.5—0.7米,河底平均坡度约0.68‰,细砂密布,常有串波分流现象,河岸高度3—4米,易塌坡。
  四、湖坪水系这支水系在万坊以上有两大支流:一支由湖坪乡境的溪流组合西流至万崇;另一支是汇合罗陂乡境的溪水北流至万崇。两支汇合后折向西北达边境坪下岭入永丰县境的罗公圩。县境内河长22公里,流域面积266平方公里,流向自东南向西北。沿河地区都是深山峡谷,河道弯曲,河宽一般在15—20米之间,最宽不足30米。河床多细砂,冲淤大,沙滩多,平均坡度约8.67‰。
  第八章气候物候第—节气候乐安地处华南气候区华中气候区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一、季节划分气候上的季节是根据实际的气候变化情况划分的。气象上采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0℃和22.0℃,初、终日期分别作为统计春夏秋冬四季的起止日期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本县四季的划分,详见表1—15。
  表1—15 乐安县四季划分情况表乐安县水系图本县各季气候,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四季较为分明。其主要特点是:春季多阴雨,夏季高温多暴雨,秋季燥热少雨,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冰雪和冻雨。
  二、日照本县全年日照时数4374小时,实际日照时数平均可达1761.8小时,占可照时数40%。现将其各月日照平均时数和总辐射列于表1—16。
  表1—16 乐安县1985年各月日照平均期数和总辐射据表1—16,11—2月份越冬作物生长缓慢时,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少于140小时,7—8月份日照时数平均在240小时以上,平均每天在8小时以上,由于光照条件好,有利于夏收作物成熟和秋收作物高产。日照时数长和日照强度大与辐射量成正比。生理辐射,约为太阳总辐射50%。
  三、气温本县年平均气温为17.1℃左右。境内东南与西北气温相差不到1度。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降低0.6℃。谷地气温较高,比同高度的平地、丘陵要高1℃左右。
  平均气温的高低与农业生产关系非常密切,通过鉴定可知,冬季作物在日平均气温0℃以上的条件下,即可缓慢生长和安全越冬。本县在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各地一般均在3℃以上。
  表1—17 乐安县各代表点、月、旬平均气温单位:度说明:乐安县城资料是1957—1985年。其余的是1957—1980年。
  四、霜雪期据乐安县气象站资料记载:本县1957年至1980年出现初霜的平均日期是11月22日,最早出现的是10月29日(1973年、1978年),最晚出现的是12月15日(1968年)。终霜平均日期为3月7日,最早终霜日期是1月24日(1959年),最迟终霜日期是4月3日(1974年)。本县各地的初、终霜日期困地而异,一般东南山地比北部和西南丘陵地区的初霜早15—20天,终霜晚15天左右。无霜期较长,平均达262天,最长的是1960年达306天;无霜期最短的是1963年仅224天。结冰期多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也有偶然出现在11月和次年3月的现象。
  本县下雪时间多在当年12月至次年3月,初雪的平均日期是12月22日,最早的是1970年11月15日。终雪的平均日期是2月22日,最晚的是1982年4月4日。每年降雪天数不多,年平均只有7天,最多的是1969年,持续达17天,最高积雪天数是1977年达18天之久。
  五、风向、风速本县处于华南与华东地区相邻地带。冬季一般以偏北风为主。春秋两季,风向多变。其各月平均风速,以春夏两季较大,秋冬两季较小。大风多出现在春夏两季,秋冬两季也偶有出现。风力一般在2—3级,因四境环山,外来强风多被高山阻障,使风力减弱。最大风力也出现过6—8级。
  六、地温、积温 (一)地温与气温变化规律大体相似,只是量不同而已。本县年平均地温为19.5℃,比气温高2.5℃,最冷月同样在1月,平均地温为6.3℃,比气温高1.5℃,最热月在7月,其平均地温比气温要高4.4℃。本县地温最高值出现在1966年8月29日,高达71.1℃,比极端最高气温(39.5℃)高31.6℃;地温最低值出现在1967年1月16日,低到零下10.0℃,与极端最低温度(-9.3℃)相差不大。本县各深度(5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的平均地温的年平均值在19.1—19.3℃,各层温度差异很少。
  (二)积温是重要的农业气候条件,也是重要的农业气候资源。
  表1—18 乐安县各月 ≥0积温从表1—18可知,积温的年内分配与气温比较一致。年平均积温是6241.0℃,1年中积温最多是7月,其积温为880.7℃,最少是1月,其积温为148.9℃,不同的地方,因地势和海拔高度不同,积温也各不相同。一般海拔越高,积温越少。山区各海拔高度的积温,按山地小气候观测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平均为每上升100米降低0.55℃来计算。
  七、降水本县1957—198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657。1毫米(县城)。年平均径流总量约为24亿立方米,年平均降雨天数为171天,最多为214天(1957年),最少为134天(1971年)。1年中雨量最多是3—6月,最大月雨量达574毫米(1962年6月),7—10月雨量较少,最少只有9.2毫米(1977年7月)。由于台风和地形影响,各地降水不一,大致东南部多于西北部,山区多于丘陵。山区年均降雨量为1700毫米以上。多雨中心在湖坪,年平均降雨量为1804.3毫米,其他地区年降雨量多在1600毫米以下;少雨中心在西北部的戴坊(年平均降雨量为1453.7毫米)和中部的增田(年平均降雨量为1510毫米)。据实测年降水量最大值为2426.7毫米(1970年),最少值为1100毫米(1971年)。
  表1—19 1957—1985年乐安县各代表点年降雨量单位:毫米第二节物候根据本县历史长期观察,对植物、动物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和节候的反应,所出现的物候现象,择要列举如下: 一、植物候农作物候懵里懵懂,清明下种;谷雨前,好种棉;小暑小割,大暑大割;处暑在月半前(7月半),切莫荒去田,处暑在月半后,切莫去种豆。
  林木候苦莲子落得早,春季回暖早,落得晚,回暖迟有倒春寒;樟树发了芽,以后春寒少。
  花草候雨水后,桃、李、梨花放;清明后满山红遍野开;立夏后、油桐、百合花斗妍;盛夏荷花、石榴花盛开;八月桂花香满地;隆冬梅花,茶花斗雪开。
  二、动物候燕子来得早,回春早;蜘蛛倒结网,会涨水;猪啣柴,天气将冷;蚂蚁搬家会涨水;蛇出洞,会大雨;蛇过水,会涨水;蚯蚓滚沙,大雨泛沙;蜻蜓低飞,有大雨落;水鸟刮刮叫,大雨必定到;鸦雀成群叫,下雪的征兆;鸡在高处啼,雨止天要晴等等。
  三、非生物候正月初一打了霜,一斗谷子一只秧(寒潮多,会烂秧);青石回潮会下雨;盐罐回潮会下雨;厨房不出烟,天气就要变;灶灰湿成块,下雨下得快等等。
  第九章自然资源第一节土地资源一、农业用地乐安土地面积2412.59平方公里,折合为361.8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8.9万亩(水田36.18万亩,旱地2.72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0.7%,农业人口平均占地1.6亩。其产量分为高中低三等。高产田多是乌泥田、乌丁泥、多沙泥、泥田、夹沙田、潮沙田等。其特点是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亩产为500—800斤。中产田有沙泥田、红沙田、白沙田等,其特点是耕性好,亩产200—500斤。低产田有粗沙田、沙脚田、铁子田、黄泥田、冷浆田等,其特点是沙性重,耕作层浅,肥力低,保水保肥力差,过去亩产一般只有100—200斤。
  二、林业用地本县林业用地有278.4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77.1%。现有林地面积138.358万亩,占林业用地50.5%,农业人口平均6.7亩。活立木蓄积量为418.37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8.2%。疏林地39.7万亩,灌丛林3.87万亩,待开发利用。
  三、牧业用地本县有草地30万余亩,其中可利用的宜牧草山草坡25万亩,草场在5千亩以上的有公溪、龚坊、戴坊、牛田、增田、南村、湖坪等地。畜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亟待开发利用。
  第二节水能资源本县有4条水系(宝塘、谷岗、牛田、湖坪),集雨面积为2214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1.9%。水面用地共7.47万亩,约占土地总面积2.07%,其中水库用地1.79万亩,池塘用地0.59万亩,河流用地5.093万亩。水能理论蕴藏量8.4万千瓦,实际可开发量约为3.36万千瓦。目前总装机容量为3352千瓦,有效灌溉面积约为23.7万亩,另外水产养殖业大有发展前景。
  第三节植物资源一、野生中草药川芎、五加皮、黄莲、夏枯草、威灵仙、茵陈、满山香、石老鼠、苏叶梗、金银花、荆芥、勾藤、前胡、骨碎朴、何首乌、栀子、山楂、扁豆、海桐皮、香薷、菊花、土茯苓、干葛、独活、牛膝、木瓜、伸筋藤、大活血、茜草、青木香、紫荆皮、车前子、益母草、苍耳草、谷精草、茱萸、皂刺、青箱子、升麻、木通、石苇、槐角、小蓟、南藤、刘寄奴、贯仲、石葛浦、双寄、香附子、天南星、生地黄、甘遂、牛旁子、瞿麦、扁蓄、牵牛、充蔚子、紫苏、金樱子、木笔等等。
  二、木竹类杉、水杉、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金银松、罗汉松、雪松、油橄榄、茶树、周岁桐、女贞、大叶黄杨、桂花、龙柏、小叶黄杨、广玉兰、紫玉兰、樟、栎、枫、柳、铁树、棕榈、木荷、苦楮、小叶栗、三角枫、泡桐、木槿、杜鹃、枥木、空竹、麻竹、观音竹、四方竹等。
  三、果类杨梅、毛栗、板栗、菱角、猕猴桃等。
  四、草类凤尾草、鸾尾草、龙须草、萱草、虎耳草、菁茆、马鞭草、鸭草、鬼针草、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半边莲、剪刀草、马蹄针、小金钱草、大金钱草等。
  第四节动物资源一、兽类主要有虎、豹、兔、獐、野猪、豪猪、狼、狐狸、土连(穿山甲)、山羊、山鹿、山牛、黄鼠狼、貂鼠等。
  二、禽类莺、鸦、燕、鹊、鹰、夜鹰、鸠、鹞、子规、布谷、鸥、瓦雀、鹭、鹧鸪、翡翠、百舌、画眉、黄鹂、山鸡、啄木鸟、野鸡等。
  三、蛇类金环蛇、银环蛇、〓蛇、五步蛇、青竹蛇、泥蛇、鸡婆蛇、两头蛇、七节蛇、腹蛇、菜花蛇等。
  四、虫类蝴蝶、蟋蟀、螳螂、蜗牛、蚯蚓、蚱蜢、蜘蛛、野蜂、地老鼠等。
  第五节矿藏资源本县已发现的矿藏资源主要有: 钨矿多分布在金竹、坪溪、招携、南村、谷岗等乡(镇)。
  铁矿在牛田、罗陂、油麻田、沙堆、河排等地都有分布,具有开采价值。
  锡矿多分布在南村乡的古司、小都、管坊及戴坊、谷岗等乡(镇)。
  稀有金属矿分布在公溪、湖溪、龚坊、山砀、航桥等乡的边界。储藏丰富,质量较好,属全国重点矿区之一。
  铜矿分布于南村、谷岗、坪溪等地。
  锢矿初勘在南村。
  煤矿产于仲溪、巴塘、罗陂等地,藏量较丰,惟质不佳。
  钴土矿产于湖坪、万崇、同富等地。
  石灰石产于都咀坳、古井、金竹、招携等地。
  水晶矿分布于公溪、白石、招携、引水等地。
  电器石分布于望仙、同富、龚坊等地。
  锰矿分布于龚坊、戴坊等地。
  云母矿分布于东湖、万崇等地。
  锌矿分布于同富。
  瓷土多分布在湖坪、万崇等地。县陶瓷厂所用瓷土,多向该地取用。
  第十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水灾一、宋、元、明、清时期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大水冲坏安浦桥(今鳌溪桥),淹没庄稼。
  宋度宗咸淳四年夏(1268年),大水冲坏鳌溪桥,居民房舍淹没。
  元顺帝至元元年(1355年)及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发大水,庄稼歉收,民大饥。
  明宣德七年(1432年),发大水,大饥荒。
  明景泰元年至七年(1400—1406年),连年发大水,大饥荒。
  明万历十七年(1588年),发大水,大饥荒。
  清康熙八年(1669年),发大水,冲毁金鳌桥,民房淹没。
  二、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年),发大水,前团沿河冲毁民房百余栋,损失严重。
  民国38年(1949年),发大水,龚坊、戴坊、芜头被水淹没,冲倒房屋90余间。
  三、建国后 1961年,暴雨成灾,冲毁银口木桥,影响客车通行。
  1969年6月30日,全县普降大雨,县城日雨量达187.2毫米,沙港日雨量205.5毫米,山洪暴发。龚坊、戴坊、公溪、鳌溪等公社,29个大队,154个生产队遭受严重水灾。全县水稻被淹没10万多亩,无收达2万多亩。冲倒房屋、牛栏、仓库等建筑物3千多间,损失粮食33万多斤,溺死22人,冲掉木材4千多立方米,毛竹2万多根,商店损失资金达15万多元。
  同年8月30日,山洪暴发,公溪、湖溪、戴坊、鳌溪等地,受灾严重,冲毁金鳌桥及公路桥梁37座,冲垮房屋1426栋,溺死17人,淹没农作物90787亩。
  1973年5月,暴雨成涝,淹没禾苗数千亩。
  1980年6月,发大水,流坑发生翻船事故,87人落水,救起60人,溺死27人。
  1982年,暴雨洪涝成灾,损失严重。
  第二节旱灾一、明、清时期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大旱、大饥荒。
  明崇祯七年(1634年)及十五年(1642年),连年大旱,禾苗枯槁,大部无收,民大饥。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至四十三年(1704年)连年大旱。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大旱,民大饥。知县米锦拒开义仓放粮,饥民闹堂。
  二、民国时期民国4年(1915年),大旱,争水灌田发生械斗,死5人,讼达2年。
  民国5年(1916年),5—7月大旱,割禾用手脱粒,大饥荒,次年无谷种。
  民国9年(1920年),大旱60多天,禾苗枯槁,大部分地区早稻无收。
  民国23年(1934年),大旱,早、晚稻受灾严重。 三、建国后 1950年5—7月,大旱,小河断流,井水枯竭,早稻大部无收。
  1978年6月,大旱,水稻受灾面积达15万亩。
  第三节风灾 1957年5月,8级以上大风,牛田镇的周家洲和南安洲,百余棵大树全部刮倒。
  1962年5月,7—8级大风,夹杂冰雹,南村、前团一带,直径4米的樟树连根拔起,吹掉屋瓦,损失巨大。
  1972年,出现6—8级以上大风。戴坊、鹏州、潭港一带,双手合抱的大树,也被刮倒,房屋破坏百余栋。
  1978年4月10日,全县10个公社,39个大队,遭受8级以上大风袭击,损失早稻秧苗种子谷36万斤,油菜受灾面积1870亩,刮倒房屋27栋,600多栋房屋遭到破坏。
  1982年,出现7—8级大风,潭港、鳌溪、增田、南村、谷岗一带损坏房屋百余栋。
  1983年4月28日,遭受大风夹冰雹的袭击,最大风力12级,风速33米/秒,造成全县性灾害。
  第四节雹灾一、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降暴雨、冰雹。招携、湖坪一带,作物损失严重,房屋被破坏数百栋。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雹如鸡蛋,农作物损失严重。
  二、民国时期民国26年(1937年),下雹如鹅蛋,最大达18斤,湛元一带毁民房数十栋,庄稼无收。
  三、建国后 1950年2月10日,戴坊的红光村遭受雹灾,最大的达20余斤,房屋被严重破坏。
  1957年,下冰雹,罗陂、水口一带雹如鸡蛋,最大的达7—8斤,大树连根拔倒,财产损失甚巨。
  1973年,发生激烈雷电,15人被击身亡。
  第五节虫灾一、民国时期民国28年(1939年),虫灾,农作物歉收。
  民国30年(1941年),石陂一带蝗虫伤禾,歉收。
  二、建国后 1960年,本县鹏州、戴坊、龚坊、公溪等公社,发生松毛虫、星天牛等虫害,计有1.29万亩松木林遭虫害。
  第六节其它灾害一、民国时期民国5年(1916年),积雪尺余,越冬作物无收。
  民国19年(1930年),积雪尺许,历40余天,冻折树木,冻死牲畜无数。
  二、建国后 1964年,冰冻积雪14天,80多公里公路中断,57根电杆倒塌,越冬作物损失严重,仅油菜一项,就有3700亩无收。
  1970年,积雪12天。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