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271
颗粒名称: 中华民国大事记
分类号: K206
页数: 7
摘要: 民国元年,撤县署,改置县公署,废知县,改设知事,成立县议会;全县划为五个区,置区长;设立县、区保卫团及高等小学,实行男女同校。5月,遭百年罕见大水灾,冲毁许多房屋,大部分农田被淹没,作物无收。5月,县靖卫队争权内讧,李德贵将队长刘玉林杀害,自己取代为大队长。6月,中共在金竹成立了党支部,选举张英为支部书记。9月,共产党员张书锡被国民党右派逮捕,解送省卫戍司令部,惨遭杀害。至此,县委下辖3个区委,14个乡党支部。12月,县苏区成立了反帝拥苏大同盟。
关键词: 乐安县 中华民国 大事记

内容

民国元年(1912年),撤县署,改置县公署,废知县,改设知事,成立县议会;全县划为五个区,置区长;设立县、区保卫团及高等小学,实行男女同校。
  5月,遭百年罕见大水灾,冲毁许多房屋,大部分农田被淹没,作物无收。三、四、七都农民奋起向地主进行“要减租、反送租”斗争,烧毁何氏大祠及地主何华堂住宅,县城地主被迫让步。
  民国2年(1913年),县知事刘天衢将领导农民斗争的首领唐志梅、姜鳗里、杨砧仔等砍首示众,暴尸河中。
  民国3年(1914年),乐安划属豫章道(道治设南昌)。
  春,设劝学所,清举人邹令修任所长。
  冬,县议会解散。
  民国4年(1915年),县首富游嘉善以银洋4000元贿赂,当选为省参议员。
  民国5年(1916年),下大雪,积雪尺余。
  民国6年至7年(1917至1918年),先后在万崇下枫林、水南茶园、戴坊村前创办步云、罗宿、培基等高等小学校。
  是年,毛边纸生产发展较快,外销至南昌、九江、汉口、上海等地,达15000余担。
  民国8年(1919年)5月,青年学生响应“五四”运动,进行爱国仇日宣传,烧毁“祥庆和”、“怡和福”等商店的日货。
  民国9年(1920年)1月,发生地震;春夏之交,雹下如鹅卵,毁房屋数十栋;夏,遭水灾后,复又大旱60余天,田裂禾枯,颗粒无收。
  县劝学所改为教育局。
  民国10年(1921年),“益丰”钱庄被抢劫停业。
  民国11年(1922年),北洋军阀曾懋派兵4个连,驻扎县城达4年之久。
  民国12年(1923年),由于苛捐杂税剧增以及兵事频繁,夏布生产由萧条而停业。
  民国13年(1924年),车头、坪上等村(均属南村乡管辖)农民自发兴修水利,先后筑柴草坝、黄土坝多座,可灌溉农田2000亩左右。
  民国14年(1925年)6月,县城180多名师生,在“考棚”(今县粮油加工厂址)举行集会,声援“五卅”运动,会后举行示威游行。
  民国15年(1926年)9月,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行军路过乐安,县城各界人士在中共党员易道明主持下,成立了军人招待所,慰劳北伐军将士。该军国民党代表熊式辉在县城主持召开民众大会,宣传打倒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以三民主义救中国的主张,提出组建国民党乐安县党部的建议。
  11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派罗时斋等二人来乐安办理“党务登记”,先后吸收了黄继安等18名地主豪绅为国民党员,并组成国民党乐安县党部。于是,北伐胜利果实被右派势力攫取。
  同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又派张禅林为乐安县政治监察员。张来县后,支持中共党员易道明、张书锡、何德辉等带领县高等小学师生200余人,开展惩治贪官污吏的斗争,将县知事吴定邦、警佐钟志博驱逐出县境。
  12月,张禅林与中共赣东特派员钟赤心一起,联络在临川第三师范学习的寒假回乡学生,改组国民党乐安县党部,撤销黄继安等右派势力在党部的职务。将中共党员张书锡、曾友颜等选入国民党乐安县党部,组成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乐安县党部。
  改县公署为县政府,改科为局,分设公安、财政、教育、建设四局。
  县城开设群益书店。
  民国16年(1927年),国民党乐安县党部执行委员、中共党员易道明前往武昌,参加“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4月,黄继安纠集西北区康良民等数百武装闯入县城,围攻国民党县党部,共产党员张书锡、曾友颜、谭伦民、易道明等被排挤离开国民党县党部,黄继安等右派势力再次篡夺了国民党县党部的领导权。
  10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派罗时斋来乐安搞清党工作,认为乐安党员太少,无条件成立县党部,解散原县党部组织,改设区分部。
  11月,中共赣西特派员袁振亚至招携、大金竹等地,动员谭伦民、张英等在小学创办“夜校班”,秘密宣传共产主义思想。
  中共党员陈兆鲲等人在池头村组织农民协会。
  民国17年(1928年)2月,县政府招收流落在大华山的张发奎部的李德贵等数十人,改编为乐安县靖卫队。
  同月,经中共赣四特委特派员袁振亚批准,成立了乐安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乐安招携汗上小组。
  4月,赣西工农革命军第七纵队队长吴刚,来到本县罗田村,组织了“穷人会”。
  5月,县靖卫队争权内讧,李德贵将队长刘玉林杀害,自己取代为大队长。
  6月,中共在金竹成立了党支部,选举张英为支部书记。
  8月,中共在金竹村成立了“团练局”,发展红色武装力量。
  9月,共产党员张书锡被国民党右派逮捕,解送省卫戍司令部,惨遭杀害。
  12月,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首次攻入乐安县城。
  民国18年(1929年)1月,中共党员张英、廖丕文、廖维城等在解散“团练局”后,打入“县靖卫队”,张英被任分队长。
  2月27日,红四军党代表毛泽东、军长朱德率领红军4000多人,从永丰藤田至招携,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活动。
  7月,中共党员张英在县城大南门将县靖卫队大队长李德贵击毙,接替了靖卫队大队长。
  9月23日,工农红军第二团与南丰县游击队配合,第二次攻克乐安县城。
  是月29日,工农红军第二团在万崇池头、善和等地招收新战士90名。
  10月2日,中共党员张英率领靖卫队100余人,在招携南岭山坳里武装起义成功。
  10月,上级派邱珏、李贻谋来本县指导工作,在小金竹永福庵正式成立“乐安县革命委员会”,主席李贻谋,副主席张英。
  民国19年(1930年)1月26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第二纵队驻扎在大金竹,召见了中共党员张英、张方说等人。
  1月29日,在招携青里召开中共乐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大会代表60余人,正式成立了中共乐安县委员会,县委书记邱珏。
  3月成立了中共南一区委和南二区委;5月又成立了中共东区区委。至此,县委下辖3个区委,14个乡党支部。
  6月,在招携港田召开乐安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
  同时,在招携成立乐安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邱汉飞任筹备委员会主任。
  8月下旬,共产主义青年团乐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招携召开,正式成立了少共乐安县委员会,选举彭延龙为少共乐安县委书记。
  11月初,在招携召开乐安县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成立县总工会。
  苏区开始了分田运动,参加分田的人数12000多人,共分田58000亩。
  12月30日,苏区县独立团在张英的率领下开赴永丰龙岗配合红军主力作战,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被红军活擒。
  民国20年(1931年)1月,混入县苏区革命内部的反革命分子李勇资、金兰英以肃清“AB团”为名,在大金竹港背园祠堂里将苏区的150余名区、乡干部突击监禁,准备处死。幸亏廖丕文率部队赶来营救,县委组织部长邱雄在营救的战斗中牺牲;乐安独立团团长张英虽营救出险,但因受刑过重吐血而死。反革命分子李勇资畏罪潜逃,金兰英被群众当场处死。这次“乐安事件”发生后,苏区革命暂处低潮。
  2月16日,中共乐安独立团对窜扰招携苏区的国民党新编第十三师第五旅展开伏击战,取得了招携除夕保卫战的胜利。
  24日,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进驻招携。
  4月,中共赣西南特区委派陈洪时来乐安恢复党组织,成立中共乐安县临时委员会。由陈洪时代理县委书记,陈调离乐安后,先后由钟礼元、余甲生代理县委书记。
  6月下旬,在招携“承伯谭公祠”召开了中共乐安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00余人,选举余甲生为县委书记。重建中共乐安县委员会。
  8月16日,谭震林率红十二军攻占了乐安县城。
  9月,国民党政府实行保、甲制度。全县设5个区公署,30个保联办公处。
  12月,县苏区成立了反帝拥苏大同盟。
  同月,在流坑召开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了唐友顺、黄其祥、陈德民为出席中央苏区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代表。
  民国21年(1932年)1月,县苏区取消肃反委员会,设立政治保卫局。下设保卫部,又增设裁判部。
  2月,县苏区重建独立团,邱觉生任团长,张方说任政治委员。
  6月24日,县苏区派刘春洪赴瑞金参加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召开的司法裁判部长会议。
  7月下旬,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内务部发布命令,决定从8月1日起,把从兴国县经永丰县至乐安的邮路,改为每距60—80华里,设一邮政分局。
  8月17日,红一军团及县苏区武装部队,攻克乐安县城,国民党军二十七师高树勋的一个旅全部缴械。在战斗中击落国民党军飞机一架。
  下旬,中共乐安中心县委在招携成立,陈洪时任中心县委书记,下辖乐安、宜黄、崇仁三县的苏区和南城、临川、丰城、新干等四县的游击区。
  同时,成立了少共乐安中心县委,邓湘君任少共乐安中心县委书记。
  同月,江西省军区第二军分区在招携成立,陈洪时任政委,谢唯俊任司令员兼独立五师师长。
  9月7日,乐安县城被国民党军九十师占领。
  同月,国民党政府设立“食盐公卖处”,封锁食盐进入苏区。
  10月底,陈洪时、邓湘君先后调离乐安,上级派胡嘉宾任中共乐安中心县委书记,李书彬任少共中心县委书记。
  11月,国民党县政府的教育局改为教育科。
  12月,国民党县政府成立财务委员会。
  民国22年(1933年)2月27日、28日,县苏区独立团配合周恩来、朱德指挥下的红军主力,在谷岗登仙桥等地与国民党军,激战一天半,全歼国民党军五十二和五十九两个师。五十二师师长李明负伤被俘,旋因伤重死亡。
  同时,五十九师师长陈时骥化妆朝乐安县城方向逃跑,至登仙桥附近的小龙坪被俘获。
  3月,中共江西省军区授予县苏区“支前有功”的锦旗一面。
  4月上旬,国民党军江西“剿共”总司令部从南昌派出大批飞机轰炸谷岗、南村等地。
  同时,中共乐安中心县委召开各区委组织部长联席会议,研究改进党的支部工作。
  5月5日,中共江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受左倾路线的迫害,下放到乐安南村区任巡视员。
  7月20日,乐安中心县委在望仙召开了乐(安)、宜(黄)、崇(仁)三县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有正式代表50余人,候补代表20余人,代表着约5000名党员,省委指派李福槐为中心县委书记。
  7月,县苏区欢送五百名青年加入少共国际师。
  8月14日,叛徒邱汉七率领“勇敢队”残余分子,夜袭万崇的中共党政机关,制造了“万崇事件”。
  10月,红三军团在大湖坪整编,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滕代远等参加此次整编。
  10月中旬,临川至乐安县城的公路通车。国民党政府为了所谓“剿共”的方便,又修通了县城至望仙的临时公路。
  11月19日,国民党军深夜从牛田出兵袭击中共水南区委会,制造了“水南事件”。
  11月28日,在招携坪头召开乐安县第四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20余人,选举了刘辉汉等九人为代表,出席中央苏区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
  民国23年(1934年)从6月起,因工农红军长征北上,县苏区根据地日趋缩小,中共乐安中心县委会迁移到火嵊、金竹。成立乐(安)、宜(黄)、崇(仁)联合苏维埃政府。
  12月,中共乐安中心县委书记兼二分区政委李福槐率领县苏区大部分机关干部及县独立团2000余人开始进行突围,参加工农红军北上长征,乐安苏区全部失陷。
  民国24年(1935年)3月,中共党员李福槐率领的突围部队被国民党冲散,至此,中共乐安的党组织转入地下活动。
  10月,国民党县政府成立“新生活运动促进委员会”,推行所谓“新生活运动”。
  同年,全县私立小学改为公立小学。
  设立电报局。
  “库粮房”改为“经征处”。
  “都书制”改为“义图制”。
  民国25年(1936年)1月,成立县禁烟(鸦片烟)分会,设戒烟所。严禁种植罂粟,违者就地处决。
  4月,举办民众干部特别训练班。
  同月底,全县共植树1.26万多株。是年冬,国民党第八军在大金竹屠杀无辜群众,其中一次用机枪集体屠杀9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本县苏区的群众被杀害者达1700余人;烧房5000余间;抢走猪牛10000多头;银洋50000余元。
  民国26年(1937年)7 月,抗日战争爆发,实行征兵制,县政府增设军事科。
  同月下旬,本县大雹成灾,重者达18斤,湛元一带被重雹击塌房屋10余栋,农作物受害更大。
  10月,为了抗日,全县人民踊跃购买“救国公债”。
  11月,成立“乐安民众抗敌后援会”。并由国民党县党部何占魁任总干事,出版《抗敌周报》。后改为《抗敌三日刊》。
  同年,设立图书馆。
  成立邮电局,开办通往抚州、南城、吉安、南昌、长沙等地的长途电话。
  民国27年(1938年)8月,“抗敌后援会”组织宣传队、劝捐队、慰劳队,大力开展“抗日救亡,支援前线”工作。
  同年,县“靖卫团”改为“民众自卫大队”。
  省派来合作指导员,筹建兼营合作社2个,预备社46个,拥有社员4849人,股金10.1万元(法币)。
  民国28年(1939年)3月,奉令将临八公路(临川一吉水八都)破毁,以阻止日军入侵。
  8月,成立乐安县立初级中学,校址设于水南茶园村。
  同年,鳌溪镇的苎麻遭受严重虫害。
  民国29年(1940年)4月,设立难民收容所,收容南昌等九县沦陷区的难民860多名。
  冬,国民党政府将古城墙全部拆毁,以利对日开展游击战争。
  同年,成立乐安田赋管理处。
  民国30年(1941年)1月,县“抗敌后援会”改名为“抗敌动员委员会”。《抗敌三日刊》改名为《动员三日刊》。
  2月,县立初级中学由水南茶园村迁县城元氏宗祠。
  同年,成立行政委员会,王民磐任主任委员。
  实行新县制,县政府由原设四科一室扩大为七科五室。
  县城附近的石陂一带蝗虫为害甚重。
  成立县救济院。
  同年,7至8月间,南村、谷岗等地疟疾大流行,患者占居民60%,致使成熟稻谷无人收割,群众生活频于绝境。
  民国31年(1942年)3月,全县设立乡中心小学20所,保国民学校32所,并实行督学制。
  4月,架设乐安至宜黄的军用电话线,年底竣工通话。
  5月,国民党乐安县党部召开会议,选举出席国民党江西省代表会议的代表。
  6月,国民党乐安县党部召开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执行和监察委员,成立执行和监察两个委员会。
  民国32年(1943年),县金库向全县发放合作贷款4.46万元。
  民国33年(1944年),县行政委员会裁撤,改设县临时参议会。
  冬,一架盟(美)国作战飞机因战斗负伤,在马迹潭降落。
  成立“中央宣传部江西乐安县实验简报社”,出版《乐安实验简报》,为三日刊(石印),至1949年秋季停刊。
  省救济委员会,在流坑成立儿童教养所。
  民国34年(1945年)春,创建乐安简易师范,开设一个班级。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全县人民集会,热烈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秋,县政府奉命宣布豁免田赋一年和停征历年田赋旧欠。
  同时,宣布停止征兵一年以示抗战胜利结束。
  同年,县临时参议会裁撤,选举产生了县参议会。
  民国35年(1946年)10月,县参议会召开会议,选举省参议员和候补省参议员各一人。
  同年,国民党乐安县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分别召开选举会,进行改选。詹世清当选为县党部书记长。
  三民主义青年团乐安筹备处,升格为乐安团支部。设正副干事长,由邱勋、徐正元担任。
  民国36年(1947年)夏,全县举行乡镇长选举,地方各派系的候选人,相互争夺选票。鳌溪、小陂等乡因发生扰乱,停止选举。
  10月,全县进行普选,选举詹絜悟为全国国民代表大会代表,杨溯溥为候补代表。
  同年,全县进行人口普查,据统计:全县共有15278户,89919人,其中男44302人,女45617人。
  民国37年(1948年)3月,国民党县党部与县三青团支部,奉命进行“党团合并”。
  同月,成立“乐安县戡乱建国委员会”,下设“政工队”进行反共活动。
  4月,成立县总工会。
  9月,县政府颁发国民身份证。
  民国38年(1949年)2月,先后成立“崇仁、乐安反共联防办事处”、“豫章山区游击队第十三纵队”、“情报站”等反共组织。
  3月,国民党乐安县的党政机关联合组织“乐安县应变委员会”,企图与即将入境的人民解放军对抗。
  5月,国民党军“雄狮”部队,溃退过境,骚扰不堪。
  6月中旬,东北南下工作团第一大队第三中队在抚州筹建了中国共产党乐安县委员会,宣布了县委组成人员名单,隶属抚州地委。
  7月,陈庚率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路过乐安,向西南挺进。国民党县政府逃迁招携,在解放军过境后,复迁回县城。
  8月,遭水灾,浯塘村冲毁房屋数十栋。
  9月2日,县参议长王兆麟逃到参陂的元里,因持枪顽抗,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毙。
  13日,中共乐安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由临川进入县境,驻南村。15日宣布乐安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