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编 教育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102
颗粒名称: 第十九编 教育志
分类号: G4
页数: 28
页码: 393
摘要: 清末废科举以前,一为初级教育,为社会培养部分人的读写能力;一为适应科举而设的较高级教育,为仕途培养人才。第一节私塾私塾是明、清时代办学的主要形式。初级的称为“蒙馆”,又名“蒙学”;高级的称为“经馆”。“经馆”学生在未考入县学前,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经馆”先生多为社会名儒,学生没有固定修业期限。私塾延续时间较长,不仅盛行于明、清时代,民国时期依然存在。据民国34年5月登记,全县有“一师一校”的私塾69所,大多袭用“蒙馆”与“经馆”的传统教材。建国初,偏僻山村还有少量“蒙馆”,除个别袭用旧教材外,大多采用当时的小学课本。总计公立小学217所,262个班,学生15838人。
关键词: 教育 东乡县

内容

第一章私塾县学书院清末废科举以前,一为初级教育(包括启蒙教育),为社会培养部分人的读写能力;一为适应科举而设的较高级教育,为仕途培养人才。
  第一节私塾私塾是明、清时代办学的主要形式。初级的称为“蒙馆”,又名“蒙学”;高级的称为“经馆”。“蒙馆”学生多为农家子弟,就读1~3年休业;教材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七言杂字》、《增广贤文》为主,《幼字琼林》、《四书》为辅。“经馆”学生都是已经读过几年书的富家子弟,以习制艺为目的;教材以《四书》、《五经》为主,兼习古文、诗、词、歌、赋。“经馆”学生在未考入县学前,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经馆”先生多为社会名儒,学生没有固定修业期限。
  私塾延续时间较长,不仅盛行于明、清时代,民国时期依然存在。据民国34年(1945年)5月登记,全县有“一师一校”的私塾69所,大多袭用“蒙馆”与“经馆”的传统教材。建国初,偏僻山村还有少量“蒙馆”,除个别袭用旧教材外,大多采用当时的小学课本。
  第二节县学县学(儒学)与孔庙同设于萃秀门内,始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历经修葺,明末毁于兵。清康熙元年(1662年)知县李丹重建;咸丰六年(1856年)和同治三年(1864年)两次遭兵燹同治五年(1866年)又重建(旧址今已改建为孝岗一小)。县学属官办,为县内唯一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掌管教诲所属生员(秀才)。童生经过考试,取入县学后,获得县学生员的资格(简称县学生);县学生不分年龄,没有固定的结业时间;县学生考取府学后成为府学生,改归府学掌管,这时才算县学休业。
  第三节书院书院略同于经学,但它有固定的院址,有官办和私办两种。据旧志记载: 汝东书院(后称义学) 清道光三年(1823年)知县吴名凤,根据举人吴士杭的建议,请各绅耆富户捐助,建于阜城门外的会龙岗,六年(1826年)落成,尔后几经盛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奉命将书院改为学堂,遂于次年在原址改为高等小学堂(即今东乡一中校址)。
  桂山书院设长林桂山(即庵山)下,北距长林二里许,今废。
  黄山谷书院设延寿乡十九都乾元寺,今废。遗址为今岗上积乡辖地。
  下关书院设今岗上积乡水南村,今废。
  半山书院设黎墟上池源里村的明珠峰,今属虎形山乡。原名云峰书院,后人为纪念王安石而改名,今废。
  书院本为名儒讲学之所,但东乡方言泛称固定的村塾校舍为“书院”。至今,农村中仍称村小教室所在地为“书院”。据考,县境书院较多,除旧志已录者外,余均未载。
  第二章幼儿教育第一节公办幼儿园(班) 幼儿教育,作为一项社会事业,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民国36年(1947年)春,孝岗镇中心国民学校,附设幼稚班,有幼儿40名,教师2名。
  1952年秋,县城生产小学附设幼儿班,招收干部职工子女30名,组成大、中、小混合班,设有音乐、体育、美工等课程;1954年迁入县解放街小学,招收城镇幼儿80人,分大、中两个班,增设语言、计算、认识环境等课程。
  1960年,成立孝岗镇幼儿园,招收幼儿170名,分大、中、小共5个班;1962年调整为3个班。“文化大革命”开始,教学秩序全部被打乱,要求幼儿读《毛主席语录》、搞“革命大批判”,使幼儿教育“成人化”,入园幼儿逐渐减少,不久停办。1973年恢复,将孝岗幼儿园改为县幼儿园,园址设孝岗第一小学院内,招收幼儿120名,分大、中、小3个班;1976年增至6个班,在园幼儿250名;1984年,县幼儿园迁至县人民法院南面的新建三层楼园舍,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教学设备较齐全。1985年在园幼儿370名,有3个大班,3个中班,4个小班。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根据党的幼儿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设语言、体育、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分为思想品德、卫生习惯、语言培养、知识了解、技能与技巧训练等方面。由于教学目的明确,内容不断丰富,质量逐步提高,县幼儿园历届出园幼儿3700余人,进入小学后,文体活动、语言表达和计算能力等方面,绝大部分超过未入园儿童的水平;80年代,出园幼儿90%以上选入了小学的重点班和试点班。
  第二节民办幼儿园(所) 1958年,全县掀起大办幼儿教育的热潮,一年内,全县城乡办起季节性临时幼儿园(所)400多个,入园幼儿9938名。在1960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幼儿园大都停办。1973年始,各工厂、街道逐步兴办集体性质的幼儿园。1976年后,王桥、小璜、虎墟等公社又相继办起民办幼儿园。从此,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得到稳步发展。迄至1985年底,全县共有民办幼儿园51所,入园幼儿4411名,课程设置与县幼儿园基本相同。因为民办师资及设备条件较差,与公办幼儿园比较,教学质量略逊一筹。
  几个年度全县幼儿教育情况统计表表19-1 第三章初等教育第一节公办与民办小学据明嘉靖《东乡县志》载:洪武八年(1375年),各乡村建立社学,教诲军民之家子弟。其时东乡境属临川县,长林、黎墟各设社学1所,嘉靖年间仅存长林1所,初为每年农历十月开学,腊月(农历十二月)休学,略同于近代的冬学;后来转为常年办学。
  万历年间,知县诸大伦申请在原医学校址改办义学,设在府馆之西,置学田21亩,佃收其租,以充办学费用。这是县境兴办义学之始。社学和义学都属民办初级学校性质。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县境有官立小学堂2所,高等小学堂设龙山原汝东书院,学生30人;初等小学堂设城内文昌宫,学童20余人。农村设两等小学堂3所:瑶墟及岗上积的溪南村(水南村)各设高等小学堂1所,每所学生40余人;长寿乡庆寿寺(今属长林乡境)设初等小学堂1所,学童20余人。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知县何养平先后在13个集市(詹墟、马墟、岗上积、虎墟、黎墟、瑶墟、王桥、珀玕、小璜、愉怡、杨桥、南辽、东岗积)开办区学(小学)。区学分高等与初等两级,高等小学学制4年,初等小学学制5年,均设国文、算术课程。宣统二年(1910年)初,高等小学堂修业期限一律改为4年,并增设体操课。
  民国元年(1912年),国民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学堂改称学校。官办小学堂改为义务小学,仍分高、初级两等,学制为高小3年,初小4年,准许男女同校;其时,义务小学在乡村普遍推行。民国11年(1922年)重新颁行学制,规定高小2年,初小4年。民国16年(1927年)全县有义务小学60所,仅小璜乡就有6所。民国17年(1928年),小学课程设置为国文、算术、体育。
  民国24年(1935年),县内开始筹办保国民学校(简称保学)。次年,保学基本普及;同时设立区中心小学(高小)4所:县城的汝东小学改为一区中心小学;二区中心小学设岗上积;三区中心小学设杨桥殿;四区中心小学设瑶墟积。乡中心国民小学(初小)9所,设各乡公所所在地。保学240所,设各保中心地点。初小设国文、算术、音乐、体育等课程;高小增设公民、历史、地理、自然课。
  民国35年(1946年),全县有中心国民学校19所,64个班,学生4583人;保学198所,198个班,学生11255人。总计公立小学217所,262个班,学生15838人。课程设置:初小设国语、算术、常识、音乐、体育、图画、劳作、社会等8门;高小减去劳作、常识、社会课,另加公民、历史、地理、自然、童子军训练等共10门课程。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旧制小学105所。1950年新办完全小学(即初小、高小齐备)和乡初级小学9所;原34所保学改名村学;私塾改为民办小学。课程设置除袭用原文化知识课程外,取消公民、童训课,改国语为语文课。同时,废除有害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使用新编教材,逐步改进教学方法。
  1952年,学校向工农开门,县城小学办超龄班,婚否不限,是年全县学生数达13162人。1953年,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对全县小学进行整顿,合并学生名额不足的班、校,建立新的规章制度,使小学教育开始稳步发展。是年,在加强政治思想与劳动教育的同时,动员了大批年龄较大的应届高小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劳动。县解放街小学毕业生张求良、乐年旺在生产中成绩显著,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初级农业合作社社长,1954年出席了全省中、小学生回乡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
  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的群众办学方针,民办小学有所增加。1962年,对公办小学进行调整,将59所公办村小转为民办,使民办小学的比例提高到50%,减轻了国家经济负担。
  1964年,省、地教育部门派工作组在东乡搞试点,调整了小学网点布局,在县城增设第二小学。压缩了农村公社完全小学规模,腾出教师,下伸到大队办高小点,初小基本上是一村一校;并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开办半日制、二部制、早晚班、牧童班,以及巡回教学和随到随读等简易小学。据1965年统计,全县有小学661所,比调整前增加170所,学生2103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3%。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基本停课。1967年下半年,各小学先后“复课闹革命”。1968年,大部分文化课被取消,教师大部分下放农村劳动,民办教师激增,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以《毛主席语录》为主要教材,小学生也参加笨重的农业劳动。教学秩序遭受严重破坏,学生知识质量明显下降。
  1981年起,“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撤、挤的完全小学全部恢复。每乡设中心完全小学;同时恢复小学教育辅导站,完小校长兼任辅导站站长,以加强乡、镇小学的行政管理和业务辅导;在有条件的大队高小点扩办大队完全小学143所;将队办小学改为村办或联村办学,扩大规模,缩小校数,减少复式教学班级。是年,全县小学有1515所;到1984年调整为897所。1985年复式教学班级比1984年减少16%。
  1984年经抚州地区行署“普及小学教育验收工作队”验收,全县适龄儿童总数46538人,入学人数为45370人,入学率97.5%,被行署批准为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县。
  1985年,全县有小学731所,比1949年增长6倍;学生53584人,为1949年的11.6倍。是年,小学初年级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等6门课程;高年级加设地理(四年级)、历史(五年级)、自然、劳动等课程, 附:孝岗镇第一小学概况汝东小学创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分为两所:一为高等小学堂,设龙山原汝东书院,光绪三十年(1904年)有学生50人,至宣统年间,学生仅30人。一为初等小学堂,设城内文昌宫,学童20余人。民国25年(1936年),改名县第一区中心小学,民国28年(1939年)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县城,学校高小部一度迁往黎圩浯溪村办学。民国37年(1948年)改名县立示范小学。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县立示范小学,有六个班,学生约200人。1950年更名县孝岗小学。1951年分出六个班,在市场街开办县生产小学,1954年迁圣殿。1956年县生产小学更名县解放街小学;孝岗小学更名县胜利街小学。1957年两校合并为孝岗镇完全小学。校址设圣殿内。1964年开办孝岗镇第二小学,原孝岗完小易名孝岗镇第一小学。1967年改名为“红卫镇一小”,1968年又改名红卫镇街道小学,1970年再更名为东乡镇第一小学,1980年,复名“孝岗镇第一小学”。到1985年,全校有32个班,学生2000余人,比解放前增加10倍,历届毕业学生3700多人。
  从1980年起,孝岗一小开设了集中识字试点班,1982年验收时,平均总分87分,超过同年级普通班水平;二年级试点班学生能认1500个生字,会写日记。在1978、1979、1981年小学升初中考试中,考牛的语文成绩名列前茅,1981年考牛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获城镇考区第一名。
  建国后至1985年,孝岗一小扩、改、新建教学大楼、教工宿舍,建筑总面积达4790平方米。教学仪器、电教器材、图书资料较齐全,是全县规模最大、历史悠久、条件较好的一所完全小学。
  第二节私立小学民国时期,私人办学盛行。县城办有尚志小学;农村办有向寅、育才、立新、明善、文富、养平、开智等小学。据民国34年(1945年)5月登记资料,全县有高级小学8所,共25个班,学生1403人,教职工40人。这些私立小学的学制、课程、教材基本与中心小学相同。民国初期,以尚志小学教学质量最高,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有用人材,舒同、乐典等就是学生中杰出的代表。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私立学校情况表表19-2 建国后几个年度小学教育情况表表19-3 第四章中等教育第一节普通中学一、学校与学生东乡县立初级中学,始建于民国29年(1940年)春。是今东乡县第一中学(简称“一中”)的前身。
  抗日战争期间,南昌沦陷,南昌九县联立洪都中学(初中)本部,于民国28年(1939年)春,由南城县迁来县境黎墟积,春秋两季招生共8个班,学生约400人;至民国31年(1942年),日本侵略军入侵县境时,乃迁往余干县润溪街。民国28年(1939年)秋,上海江西中学迁来县境上池里阳、源里等村复课,曾招收秋季班新生若干,历时一学期又迁往上饶,后改名祝同中学。
  解放初,县人民政府接管县立初级中学;到1957年,此校仍为县内唯一的普通中学,但班级、学生人数大有发展,教学质量也逐步提高。
  1958年9月在小璜公社创办第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当年招生40人。1959年,南辽、詹墟、东源、杨桥等4个公社开办初级中学;1960年又开办王桥初级中学。是年,全县共有全日制中学7所,学生1255人。尔后,省属驻县企业东乡磷肥厂、红星垦殖场、东乡铜矿各自办中学一所。到1965年,全县共有中学10所,学生1938人(初中1668人,高中270人);毕业生432人,其中初中320人,高中112人。
  1969年,各公社(场)普遍兴办“五七”中学。1974年各级中学由“文化大革命”前10所猛增到107所。当时全县20个公社(场、镇),社社有中学,其中17个公社办了高中,较大的大队设高小“戴帽”初中班,有的办了各种专业班。全县中学生共10108人(高中2426人,初中7682人);是年毕业生共4330人,其中初中3521人,高中809人。
  1976年在原孝岗镇第三小学校址创办“东乡县第二中学”(简称“二中”)。是年3月,二中招收4个初中班,学生200人;1977年秋,招收4个高中班,学生200余人;1978年,高中班并入一中。1979年秋,全县开始调整中学网点,实行划片办高中,公社办初中。调整后,全县有中学45所(完全中学11所,初中34所),并将县一中列为重点学校。1981年创办县第三中学(简称“三中”),校址设红星共大内。1982年,全县中学设置进行第二次调整,完全中学仍为11所,初级中学由原34所,调整为15所。1984年对中学结构又作了必要的调整,将原县三中(共大)改为县职业技术学校,小璜中学高中部改办农村职业高中,并在9所农村初中开办了39个农业初中班。
  1985年底,全县有普通中学27所(完全中学7所,初中20所),比1949年增加26倍;在校学生13936人(高中2113人,初中11823人),比1949年增长110倍;初、高中毕业生共4269人(高中804人,初中3465人),比1949年增长170倍。
  据统计:“文化大革命”前,全县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统考被录取大专院校的77人;“文化大革命”期间,选拔和推荐工农兵上大专院校的101人;上中专的234人。1977年恢复高考,到1985年,全县经过统考被录取大专院校的904人;录取中专与技校的1608人。
  几个年度输送上大专和中专学生人数表表19-4 二、课程与学制解放初,废除了旧制学校的公民、童训(初中)、军训(高中)等课程;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图画11门课程,1951年增设俄语课。其间,全日制中学仍袭用“三、三制”(即初、高中各三年)。1958年起,每周安排半天劳动。“文化大革命”中,将政治、语文合并为政文课;化学、生物合并为农业知识课;物理改为工业知识课;音乐、美术合并为革命文艺课;体育改为军愀停开历史、地理和俄语课。1971年始,有条件的中学设英语课。1966年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发表后,“学工、学农、学军、批判资产阶级”均列入课程表;并开设财会、农机、人医、兽医、文艺等专业班,实行“开门办学”,下乡、下厂学习专业知识。其间,全县中学一律改为“二、二制”,即初、高中各二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高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生物、历史、地理、体育、劳动等11门课程;初中增设音乐、图画课。1979年,初中恢复三年制,高中仍为二年制。1982年东乡一中高中恢复三年制,农村中学学制不变。1985年城乡中学全部恢复“三三制”。
  附:东乡县第一中学概况民国28年(1939年)秋,开始筹办东乡县立初级中学(简称“县中”),校址设西门外龙山原汝东书院。次年,春秋两季招生各一班,学制三年。民国33年(1944年)秋,增设高中一个班,招生30名;次年春季再增高中一个班,学生40名;民国35年(1946年)春,停办高中。民国36年(1947年)为办学最盛时期,全校有初中19个班,学生451人,教职员工36人。县中自创办至1949年5月,共有12届初中毕业生约400人。
  1949年,县中只有6个班,学生124人,1951年,增设高中班,春秋两季各招生30人。1952年,上饶地区对高中布点进行调整,高中停办,春季班并入上饶师范学校;秋季班并入上饶中学。1952年,学校向工农开门,始设人民助学金,对生活困难的工农子女,每月评发助学金6~9元,学生人数大增。1953年在校学生由上年的264人,发展到426人,增加61%。
  1958年秋,县中恢复高中部,招收高中1个班49人;初中一年级4个班,共200人、为了加快人才培养,从初一挑选100人开办两个“跃进班”,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这些初中生于1961年毕业后,大多数被送进上清师范学校,少数参加工农业生产建设。
  1964年秋,为了缩短学制(将初中改为二年制),省教育厅派工作组到县中搞试点,组织语文、数学、理化教师10余名,编写二年制初中教材和教学大纲。1965年,选择初中一年级两个班,进行教学试点,经过一年实践,取得一定效果;“文化大革命”开始,试点工作中断。
  1976年,在县城创办县第二中学。东乡中学改名县第一中学(简称“一中”)。其时,有初、高中各10个班,学生1236人,教职员工65人。至1985年,全校共有36个班(高中22个班,初中14个班),学生2167人;校内设附属小学1所,5个班,学生135人,教师8人;全校共有教职员工156人,为全省重点完全中学之一。
  建国后,一中历届高中毕业生5000余人,20%被大专院校录取;初中毕业生7000余人,60%升人中专、技校与高中。1979年,一中参加全国统考时被大专院校录取82名,其中1人考入清华大学。
  学校原有校舍全部改建,还新建了办公大楼、教学实验大楼、图书室和一批教室、寝室。到1985年,全校建筑总面积1.2万平方米。著名书法家舒同为一中题写了校牌。
  建国后几个年度中学教育情况表19-5 东乡县一九八五年中学简况一览表表19-6 第二节专业学校一、师范学校师范传习所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知县何养平组织教育会、研究所,开办师范传习所,设在王、艾二公祠内,负责培训教员。
  简师科民国32年(1943年)冬,东乡县立初级中学附设三年制简师科1个班,当年招生40人,共办两届。
  师训班 1951年,东乡中学代办两届师训班,每届培训一年,共培养小学教师200名。1972年3月,借县中宿舍开办“五七”教育学校,招收民办教师50名,学习一年,分派为代课教师,1973年3月停办。1976年秋,抚州师范学校在王桥中学设东乡文科班,招收学员50名,学制二年,1978年停办。
  东乡师范 1976年,筹建东乡师范学校,校址设邓家乡大富岗,始名江西省抚州师范东乡分校,隶属抚州地区行署文教局,县代管。1982年,改名江西省东乡师范学校,由抚州地区直接管理。1977年秋,招收高中毕业生204人,分设数理、政史、音乐三个专业,四个班级,学制二年, 主要培养初中教师。1979年以培养小学教师为目标,设普通班、幼师班、民师班,学制均为二年。普通班及幼师班招收高中毕业生;民师班招收教龄满5年以上的民办和代课教师。1982年起,普通班和幼师班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改为三年。民师班体制不变。1985年底,东乡师范学校发展到18个班(其中幼儿师范3个班),学生975人;陆续建起了教室、宿舍、大礼堂和三层理化楼、办公大楼,建筑总面积8860平方米。建校以来至1985年,共有六届毕业生,计1714名,由抚州地区统一分配工作。从1979年起至1982年,培训在职小学教师与幼儿教师4期,每期40名,共160名。
  教育学校其前身为县教师进修学校,先后附设在红星共大、东乡师范、长林中学三处,共开办教师进修班10期,每期3~5个月,学员共500余人。1983年筹建东乡县教育学校,校址设东乡一中西侧。1984年下半年招收1个班,45人;1985年下半年招收学员45人。招收对象为不及中级师范水平的正式教师,学制二年。
  教育学校附设教师函授站、电大教学管理站,管理全县中小学教师进修、函授短期训练的业务工作,成为全县在职教师培训中心。
  二、职业技校蚕桑学校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知县何敬钊于县城王、艾二公祠侧,创办蚕桑学社,教民饲蚕缫茧。
  女子职业学校民国 29年(1940年)4月13日,创办东乡县立女子职业学校。招收女工,既学文化,又学打袜子、织毛巾等技能。校址设城西王、艾二公祠。
  开智农科职业学校民国20年(1931年)8月,南辽竹木商陈祥开创办私立开智初级农科职业学校。始设1个班,后发展到6个班。民国29年(1940年),在校学生130人,最高年有300余人。民国38年(1949年)停办。
  卫生学校 1961年,创办半工半读的县卫生学校,隶属县卫生局;招收学员41人,学制三年。主要为农村培养初级卫生人员。1963年停办。
  1965年,创办县医护班,附设于孝岗农业中学,实行半耕半读,隶属县卫生局;招生49名,学制三年。1968年停办。
  职业技术学校 1984年12月,在东乡共大、东乡县第三中学的基础上开办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为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1985年上半年,开设园艺、畜牧兽医两个专业班,学生82人。同年5月,创办东乡县食品技工学校,与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并存,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学校管理和业务指导隶属于县教育局;招生和分配由县劳动人事局掌管。1985年下半年,招收学生220名,在校学生共400余人;分设食品、缝纫、家用电器、园艺、畜牧兽医等专业班,学制三年。
  三、农业中学 1958年,全县各公社创办农业中学,并附设有农场,共有耕地529亩,实行半耕半读,勤工俭学,学制两年。根据社来社去的原则,学生毕业后回原地参加生产劳动,或安排工作。
  1965年,全县有农业中学21所,1966年增到25所,在校学生1293人,教职员工49人。1960~1966年,共有毕业生638人。1961年,东源农业中学被评为先进单位,校长饶春祺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1965年小璜农业中学成为全省半工半读学校一面红旗,校长汤日新曾出席全国半工半读教育先进代表大会。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学生多外出串联,农副业收入减少,开支困难,学校难以维持。1969年农业中学多数改办“五七”中学,实行全日制,或与全日制中学合并。1980年,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店前公社重新开办农业中学1所。1984年,詹墟、小璜中学的高中班改办农业职业班。到1985年,全县有农业职业中学11所(班),学生600余人(包括9所初中附设农业初中班)。农业职业中学高中招生占全县高中招生总数的33%。
  四、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1958年始,县内先后在红星、虎形山、红光垦殖场及孝岗镇鸽子山等地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
  共大红星分校创办于1958年,校址设红星垦殖场场部东侧,是省属分校之一,业务上归总校管理,行政上受红星垦殖场领导。1979年3月,共大红星分校与东乡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合并,统称东乡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校部设红星分校原址。1981年由于招生困难,9月改办全日制高中,改名东乡县第三中学,原共大东乡分校名称保留。1984年冬,东乡县第三中学停办,改为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
  共大红星分校创办以来,先后设农业、畜牧兽医、工业、林业、社会科学、人医、水电、财会等专业班,实行半耕半读。学习年限,财会班三年,其余均为四年,1969年普遍缩短一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开办大队和生产队干部、赤脚医生和英语教师短训班各一期,每期40~50人。到1985年止,全校共招生19届,输送毕业生3453人,其中6届878人由政府分配工作,其余均回社队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
  共大虎形山分校 1958年,红光垦殖场、虎形山垦殖场各办劳动技术学校一所。红光劳动技校设新田,招生100名,分农业、园艺两个班,主要学习农业耕作技术和园艺知识。虎形山劳动技术学校设在铁石墩,招生100名,分农业、林业两个班,主要学习农、林技术知识。1959年秋,红光劳动技校并入虎形山劳动技校,改名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虎形山分校,业务上受省共大总校管理,行政上归属县农垦局领导。初设农业、林业各两个班,学生200人,教职工15人。1960年增设财会班。1961年从上海招收新生一个班。是时,全校共有六个班,学生306人,教职工24人,分设农业、林业、财会三个专业,实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学制四年。1963年10月5日,上海学生全部并入红星分校,本地学生一律结业,学校停办。
  共大东乡县分校建于1965年8月,校址设红光垦殖场花园洲。业务上受共大总校管理,行政上受县农垦局领导。当年招生200人,其中中专:林业班40人,财会班30人;初等技术:农业班50人,林业班40人,财会班40人。教职员工15人,学制2~3年。各班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并分专业加设农、林、园艺和财会等专业课。实行半工半读,生产自给。1966年初,学生发展到300人,教职工增到20人。“文化大革命”中的1970年停办。
  东乡县工业共大 1970年创办于孝岗镇鸽子山,招生400人。为适应县办工业需要,设金工、铸工、电工、钳工等4个专业,实行半工半读。1972年第一届毕业生300人,全部分配到县办工厂当工人。尔后,实行社来社去,不予分配。1974年,学校由学工改为学农,开设农业、农机两个专业,每年招生两个班,每班40~50人。1979年春,并入共大红星分校。
  县农业技术学校开办于1965年9月,校址设虎形山莲花墩,隶属县文教局。当年招生45人,配教职工5人,为全日制中专,学制二年。1966年再招生45人,增加教职工2人。1969年改为虎形山“五七”中学。
  “七·三0”农民大学开办于1977年秋,附设于王桥中学,属社办大学,共办两届,每届招收青年农民20名,半耕半读,学习期一年。毕业后,回原队负责农业技术工作。1979年停办。
  东源农民大学开办于1974年秋,校址设东源公社林场,属社办大学。当年招生60名,学制二年。主要学习林业技术知识,为发展林业培养技术骨干。1976年停办。
  第五章成人教育第一节农民业余教育民国20年(1931年)开办农民夜校,名曰“民众学校”,附设在保学和私立小学内。民国24年(1935年),全县民众学校有46所,46个班,学员1555名,其中女性198名。
  1950年始,农村开办冬学。1952年成立县扫盲协会,配专职干部12人,分派到各区专管扫盲工作,并聘请教师30人担负重点班的教学工作。1953年精简扫盲协会。1956年,成立县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配干部8人;1961年又精简。1979年恢复东乡县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配专职副主任和干部共3人,管理全县工农业余教育工作。各公社(场、镇)相应成立工农教育委员会,大队设领导小组。
  1952年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教读注音符号,突击识生字。是年冬,共集训义务教师670人,参加识字班学员6368人。翌年春,脱盲学员有1430人。
  1956年,全县办农民业余夜校856所,学员31078人,义务教师905人。通过一个冬春的学习,有2100人能识字1500个以上,达到扫盲标准。
  1958年,全县出现“千人教、万人学”的突击识字运动高潮,参加学习者7万多人,由于片面追求“高速度”,效果甚微。
  1979年,全县农民夜校,学员10288人,其中扫盲班560个,学员8961人;高小班99个,学员1977人;农技班17个,学员344人。1982年全县无盲率达82.8%。
  1983年,全县青壮年人数为115342人,其中非文盲98031人,无盲率84%。在青年57256人中,非文盲51963人,无盲率90%;在壮年58086人中,非文盲46068人,无盲率79%。是年12月,经抚州地区行署批文,东乡县为基本无盲县、荣获奖旗第二节职工业余教育工人业余学校 1951年秋,县文化馆举办职工夜校,有学员45人;1952年发展到4个班,学员177人,配专职教师1人,兼职教师5人,义务教师2人。1956年,成立县工农教育委员会。是年工人业余学校改由县总工会主办;1960年分散由各厂矿企业自办。1963年职工业余学校由原1所增到15所,参加学习的职工373人,为1952年的2倍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办;1973年恢复。1974年参加学习的职工430人。1981~1982年举行两次职工文化统一考试,第一次考试,取得初中文化合格证的职工240人。第二次考试取得初中文化合格证的职工210人。
  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创办于1952年11月,当年有学员21人,专职教师1人。1954年开办东乡县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到1956年,共有8个班,其中小学2个班,初中4个班,高中2个班。县长兼校长,设专职教导主任1人,专职教师4人,兼职教师10人,学员303人;早晚各上课两节,学制为初小一年,高小二年,初中、高中各三年。县城80%以上干部参加了学习。1958年以后,减为2个班,1965年停办。在办学过程中,1955年曾开办干部脱产学习班,分期分批集中区、乡工农干部离职补习文化,每期6个月;共办4期,计6个班,培训学员200余人。1956年并入县职工业余学校。1958年又并入县委党校。
  第三节广播电视教育 1979年初,江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在县内干部、职工中招收学员66人,其中全科30人,单科36人;配兼职辅导教师4人。1982年增至3个班(全科2班、单科1班),有学员194人,专、兼职辅导教师17人(其中兼职11人)。1985年文科班毕业学员28人;同年招收“汉语言文学”1个班,学员32人,由教育局主办。电大学制为:理科、文科三年;师范专科二年;单科一~二年。主要是利用广播、电视与函授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远距离教学。学习形式分为离职、在职两种。
  第六章师资第一节队伍民国35年(1946年),全县有教员295名,其中初中及简师教员25名,余为小学教员。民国36年(1947年),全县有小学教员380人(其中私立小学40人),中学教员36人;附设幼稚班教员2人,共计418人。这一年是解放前全县教职员工人数最多的一年。1949年春,全县教工总数189人,其中小学180人,中学9人。建国后,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师队伍随之壮大。
  东乡县几个年度各类学校教职员工人数表表19-7 单位:人第二节选用与管理明、清时期,选用教师大体有任命、聘请、自任三种形式:蒙馆先生,由学生家长聘请;经馆先生,多为名士自行设馆聚徒讲学;县学则由教谕、训导任教。
  民国时期的师资:中学校长由县报省批准任命;中学教员由校长聘请报县批准任用;小学、保学校长由县遴选委任;小学教员由校长聘请报县批准任用。中师、简师、师训班毕业生任教员无试用期。高、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经试用合格始可任用;中小学教师由县教育科统一管理和调配。据《东乡统计》载:民国35年(1946年)进行小学教员检定,结果是:全县在职小学教员270人,其中各种师范毕业及无试验检定合格者183人,不合格者87人。另有非现任教员290人,其中合格者124人,不合格者166人。
  建国初,中学校长由专署任命,中学教师由专署文教科分派,小学教师由县文教科调派。1956年后,中小学校长均由县任命,中、小学教员由县文教科调派,民办教师由社队自行选用,报县文教科备案。
  1976年始,县文教局对全县民办教师进行过四次文化和工作考核。到1982年止,全县参加考核的民办教师1335人,获任用证书的807人,获试用证书的405人。对实在不能胜任教学的民办、代课教师进行了调整,从1982年起先后辞退民办教师150名,解除临时代课教师合同300余人。1984年,从民办教师中择优转为公办教师的26人。从此,民办教师的工资报酬由工分制改为工资制。
  1984年7月始,学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领导班子由校长组建;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均由校长提名,报县教育局任命。改革前,全县中学23名正副校长中,具有大专水平者仅4人;改革后,中学校长(含副职)全部是大专毕业生,平均年龄比原来降低10岁;小学校长均达中师水平,平均年龄降到38.7岁。
  第三节培训民国时期,采取暑期办讲习班的形式培训师资。以非师范毕业生为对象;三民主义、总理遗教以及教育原理、教材教法为主要学习内容。
  建国始至70年代初,每年利用寒暑假部分时间,集中教师到县城或公社学习时事政策及教学业务。平时各校普遍建立了经常性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每周不少于4~6小时。
  文化学习主要有函授、轮训、离职进修和电视学习等形式: 函授 1955年10月始,江西师范学院函授部在东乡建立函授站,设兼职正副主任各1人,兼职辅导员4名(中文、数学各2名);在中、小学教师中招收大专函授生50名。1961年招收第二批函授生50名。每批分中文与数学两个班,学习期满,各科成绩及格者,发给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同年,开办中师函授,学制二年,招收学员450名,设专职教师两名;县以下设函授辅导站21个,配兼职教师21人,利用星期日进行面授讲课。到1965年,中师函授学员达780人,兼职教师42人。1966年函授停办;1973年恢复,大专函授招生150人,中师函授招生3100人。由于教学内容偏重谈论政治,轻视文化知识,学习逐步流于形式以致中断。
  短期轮训 1952年以来,先后在东乡县中(一中)、三中、东乡师范、长林中学举办在职小学教师轮训班10期,共轮训教师550名,每期学习半年(前两期为一年)。1959年,抽调小学教师20名在县中听课半年,结束后,分派到新发展的农村中学任教。1977~1978年,在一中和共大分别举办英语教师培训班各1期,学员共100名。
  电视学习 1979~1985年,全县有86名教师参加省广播电视大学学习,其中12名离职到抚州师专电大班学习两年,其余均在职学习。
  建国以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多种途径培训师资,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但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思潮的干扰,中学规模发展太快,造成师资不足,产生“挤小学、压小学”的现象,使中、小学教育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1979年为例,全县中学教师492名,大学水平的仅占22%;小学教师2326名(含职工),中专以上水平的仅占40%。在中、小学教师中,还有相当部分不合格。要改变这种现象,除继续调整学校网点布局外,还必须加紧师资培训,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几个年度各类教师文化程度及教龄统计表表19-8 单位:人第四节待遇解放前,流传着“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的民谣,足以说明教师的政治、物质生活的低劣和厌教情绪。建国后,人民教师视成人类灵魂工程师,逐步受到社会的尊重,物质生活得到不断提高。
  一、政治待遇 1950年,学校开始建立党、团组织;1951年建立工会组织。到1984年,全县各级学校共建党支部28个,党员137名;团支部41个,团员545名;基层工会44个,会员1542名。
  1952年,教师列入国家干部编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58名;平反冤、假、错案201人起。1984~1985年,按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标准,提拔44名教师为中、小学校长、完全中学教导主任和团委书记等职。
  1980年9月10日,召开全县第一次“庆教龄”大会,39名具有3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代表出席了会议。
  1985年2月4日,召开全县第二次“庆教龄”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114人;被授予省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和纪念品。
  建国以来,县、乡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及县政协,均有适量的教师代表和委员:1981年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有教师代表18人;1984年县第九届人大有教师代表6名,第二届县政协有23名教师为委员。
  二、工资待遇 40年代初、中期,法币贬值,教员工薪以粮食折算。私塾先生工薪报酬,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面议每年稻谷20~30石(每石108斤);一种是学生轮流供膳,并适当缴交学费,作为先生的薪金。公办教师的工薪报酬,乡中心国民学校教员,每人每月领取稻谷4担8斗9升6合;保学教员平均每月2担;中学教员平均每月6担。最苦的是保学教员,大多受保长、劣绅的克扣和敲诈,连微薄的工薪也不能如期按数领取。
  解放初,教师工资仍以大米计算:小学教工,每月90~150斤;中学教工每月150~300斤。1953年改为货币工资: 小学教师每月20~40万元;中学教师每月40~50万元(以上均为旧人民币)。以后,经过多次调整和改革。1958年教师工资按学历、教龄、工作质量评定级别,教师工资普通有所增加: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34.25元,中学教师月平均工资46.75元。1963年30%的教工增加工资,部分教师增加两级。1973年,对1960年以前参加工作、其工资不及3级工的教师,普遍增加1~2级工资。1977~1979年,三年中连续三次对教工调擎工资,调整面分别为40%、2%、40%。1981年,除对教师先行普遍加一级工资外,还有456名骨干教师加两级工资。至此,全县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47.32元,与1958年比,增加13.07元;中学教师月平均工资53元,与1958年比,增加6元。1985年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72.71元,中学教师月平均工资81.44元(包括津贴)。
  第七章教学研究与勤工俭学第一节教学研究 1952年,全县中、小学成立教学研究组,组织教师学习苏联教学经验,开开始推广个人、集体“两结合”备课,普遍推行五分记分法。
  1955年,县文教科下设教学研究组,掌握全县中、小学的教学研究动态,并适当加以业务辅导。1960年改为县教学研究室。
  1961年秋,以孝岗小学为重点,试行五年一贯制,推广黑山县北关小学“知识归类,减少循环,揭露规律”的教学经验,注意重点抓好中、下等成绩学生的转化工作。试验结果,留级生有所减少,学生知识质量明显提高。
  1962年,组织教师学习毛泽东的《十大教授法》,克服教学中“满堂灌”、“注入式”,提倡“少而精”、“启发式”的科学教学方法,从而掀起了教学改革的热潮。
  1975年,在孝岗小学召开“三算结合”(珠算、口算、笔算)、“基本式教学”(即汉语拼音教学)和普通话教学现场会,收到了预期效果。会后,普通话教学在全县得到推广。
  1980~1985年,县教研室为了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在孝岗镇第一、二小学分别开设实验班,总结了“集中识字、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三年级加强语、词教学的做法”等专题经验,并向全县推广。在1984年全区小学语文教学评比中,孝岗镇第一小学实验班教师毛振芬获一等奖,杜荣仙、童菊花、吴美珍分别获三等奖。1985年,孝岗镇一小实验班第一届毕业生,验收时,“听、说、读、写、书”等项总平均分数达85.7分,受到上级表彰。
  80年代始,全县开展了“以小学教学研究为重点,小学复式班教学为研究中心”的教研活动。县教研室在东源公社选择下吴村民办小学为试点,经过重点培养与提高,使之成为小学复式班教学的典型。教师黎有水任教的一、二、三年级复式班,在县、社多次举行的语文、数学比赛、统考抽测中,学生成绩均名列前茅。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均达全优。县、社曾在此校召开了十多次现场会,推广复式班教学经验。学校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黎有水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受到省、地、县的表彰和奖励。
  县教学研究室成立以来,先后印发了不定期内部刊物《教学改革》21期,《教育通讯》38期,《教研参考》11期;编印了《中学语文学习资料》、《小学教学资料》、《农民识字课本》、《写字教学》、《儿童古诗选读》、《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过关考试参考资料》、《教育信息》等。
  在开展正常教研活动的同时,围绕教学开展了学术研究。1979年始,县教育学会、数理化学会的会员撰写了不少教育学术论文。据统计,在1981、1982年两届年会上有获奖学术论文45篇;1982~1984年,县教育科普协会、少年科普辅导员协会和复式教学研究会的会员共撰写论文500余篇,其中,被地区以上刊物发表的有27篇。
  第二节勤工俭学解放初,由于受旧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小学曾一度忽视劳动教育。195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后,引起了学校和社会重视,除广泛开展宣传外,还组织师生参加建校劳动。对每年高小、初中应届毕业生中的不能升学者,支持、鼓励他们愉快地回乡参加生产劳动。
  1958年,为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广大师生走出校门,参加“全民大炼钢铁”、种试验田;学校办工厂、建农场,普遍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并将生产劳动列入教育计划,作为正式课程(每周中学4节、小学2节);要求师生参加劳动锻炼,学习生产技能。据统计:1959年,全县全日制中、小学有校办工厂203个,农场216个,耕地532亩,勤工俭学总收入11.51万元。1981年全县有校办工厂(车间)、农场42个,耕地1737亩,总收入98761元。其中王桥中学从1960年以来,一直坚持校办农场、工厂,被誉为地、县勤工俭学的典型。全县的共大、农业中学利用校办农场、工厂,实行自供自给,解决了办学经费及学生生活费用,为国家和家长减轻了经济负担。
  80年代起,全县普通中学与小学校办农场、工厂规模逐渐缩小,勤工俭学收入相对减少。只有各种职业学校保留适量的实验基地,如1984年创办的县职业技术学校,仍有水田320亩,旱地79亩,机米、木工车间各1个,还有兽药厂、砖瓦厂,1985年又增加蚯蚓场、苗圃、养鸡场等,为技术专业实验和勤工俭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八章经费与设施第一节经费明、清时期,县学经费由地方财政开支;义学经费由义学田租供给;私塾经费统由学生家长负担。少数村庄备有学田,将其收入资助办学。
  民国时期,私立学校经费由办学人筹集,公立学校经费由地方财政开支。据《江西年鉴》载:民国23年(1934年),县教育经费预算数为13530元(实际支出数不详),当时公立学校学生共4000余名,县财政年支出学生经费平均每人3元。
  建国后,县办学校经费由地方财政支出;中央、省、地属驻县场、厂、矿办的学校经费由各单位自筹;民办学校经费以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1971年始,民办学校经费每校每年由县财政定额补助200元,1981年增到250元。1984年起,公办学校实行财政包干制,定额基数节约归校。1985年全县教育经费396.6万元,为1952年3.68万元的107倍。是年还从各个方面集资20.33万元,以添置学校设备。
  第二节设施解放前,全县各级学校校舍破旧,尤其是农村小学多是借用祠堂、庙宇和矮小民房。建国后,经过不断改、扩、新建,校舍条件有所改善。县城中、小学都建有教学大楼;县一中还建有大礼堂、仪器室、图书室、办公大楼、理化楼、教工宿舍和学生宿舍等。据1985年统计,全县公办中、小学新建校舍总面积50072平方米,其中教室31446平方米,教师宿舍13159平方米,学生宿舍3993平方米,图书室223平方米,其他建筑5161平方米。
  解放初,全县各级学校教学设备简陋。随着财政经济状况的逐步好转,政府年年拔款添置,1985年全县添置课桌(木凳)1605套,新建校舍3992平方米。重点中、小学还有适量的教学仪器和图书。东乡一中、孝岗镇一小的理化楼备有电影放映机、收录机、电视机、微型计算机等现代教学设备,供电化教学之用。据1985年统计,全县各中、小学共有各种教学仪器1.5万件,教具2.1万件,图书5万册。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东乡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东乡是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交通较发达的县份之一,历史悠久,素有编纂地方志的优良传统。从建县至今,曾多次修志,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已经失传,有的已残缺不全,只留下明嘉靖、清康熙、同治等4部《东乡县志》。然而,新中国成立38年了,还没有一部反映东乡面貌的新志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