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国营农林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166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国营农林场
分类号: F306.1
页数: 5
页码: 121
摘要: 民国时期及以前,无官办农场。民国25年,江西省农业院倡导乡镇造产,民国30~34年,全县共建27个公营乡镇农场及公营苗圃、畜牧场和鱼场,5年累计完成产值179万元,获纯利20万元。建国后,1951年2月,私营康乐农场改建为国营示范繁殖场。1952年,县公安局在南辽马房山组建改造罪犯的更新农场,经营耕地981亩。1956年下半年更新农场的固定资产由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接管,创办省属国营红星农场。辖14个农业队,1个林业队,602户,2436人,其中职工1288人。粮食总产量最高年65.5万斤,每亩平均1266斤。垦殖场经济以农牧业和为农牧业服务的食品工业为主,建立了以农养牧、以牧促农、以工补农的优化产业结构。
关键词: 国营农场 东乡县

内容

民国时期及以前,无官办农场。民国25年(1936年),江西省农业院倡导乡镇造产,民国30~34年(1941~1945年),全县共建27个公营乡镇农场及公营苗圃、畜牧场和鱼场,5年累计完成产值179万元(法币、下同),获纯利20万元。
  建国后,1951年2月,私营康乐农场改建为国营示范繁殖场(简称县农场)。1952年,县公安局在南辽马房山组建改造罪犯的更新农场,经营耕地981亩。1956年下半年更新农场的固定资产由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接管,创办省属国营红星农场。
  1957年冬,为开发山区、建设山区,以县直属机关134名下放干部为骨干,在县境东南创办红光、虎形山两个国营综合垦殖场;同时,以省直属机关585名下放干部为主体,在红星农场的基础上,建立省属国营红星综合垦殖场。1958年冬,在人民公社化高潮中,一批高级农业合作社并入国营垦殖场,成为挂钩集体单位,有的转为全民所有制。1959~1973年,又先后建立了县属红旗、红亮、东丰、金盆山4个垦殖场及甘蔗原种场、耕牛繁殖场、畜牧繁殖场。经过10多年来分、合、改的变迁,到1985年底,全县有13个国营农林鱼牧场(含省属红星垦殖场),辖7289户,占全县总农户的14.12%;28319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9.47%;经营耕地面积48272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1%。
  东乡县民国时期私营农场简况表表4-9 红光综合垦殖场红光垦殖场是县办农垦企业,建于1957年冬,在县境东南隅,介于东乡县瑶墟、余江县马荃、金溪县陆坊三乡之间,场部驻地新田林家村,距县城40公里。1958年冬,将瑶墟、河渡乡的高级农业社并入垦殖场,建立瑶墟、河渡分场。1969年析出以上两个分场建立瑶墟人民公社。
  场区地处红壤低丘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总面积1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173亩,岗地13010亩,水域约1700亩。辖14个农业队,1个林业队,602户,2436人,其中职工1288人。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副、渔、工业。水稻、棉花(1980年停种)、油菜是主要作物;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奶牛为主;为农业服务的加工业有炼奶厂、粮食加工厂、农机修配厂。红光垦殖场是全县粮食、生猪重要产地。粮食总产量最高年65.5万斤,每亩平均1266斤。
  虎形山综合垦殖场虎形山垦殖场是县办农垦企业,建于1957年冬,场部驻地坑西村,在县城东南24公里的山谷中。1958年将潭江、王桥、河渡三个乡所属的六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合并建成虎形山人民公社,实行场、社合一体制。1970年冬,撤销垦殖场的名称,改为单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全民部分划归红星垦殖场统一管理,经济上仍单独核算。1973年3月,全民部分复归县管,是年底恢复场社合一体制。1984年上半年改为乡场合一体制。1985年析出甘坑林场为独立核算的国营林场,同时撤销垦殖场分场建置。总场成立农业服务、工业、房产三个公司。
  场区地处高、中、低丘复合地带,东北部山峦重迭,峡谷纵横;西南低丘、平岗相连,垄畈错落其间。境内有全民所有制15个农业队及大山林场、岭美岗柑桔场,辖494户,2270人,其中职工967人,耕地面积3632亩,山林5418亩;挂钩集体所有制3个村民委员会,1764户,9055人,耕地面积16485亩,山地3588亩。生产经营方针,以农业为基础,实行农、林、牧、工、副综合经营。农业种植水稻、油菜、甘蔗等作物,1985年,全场粮食总产量(含挂钩集体)328.7万斤,平均亩产1230斤;牧业以饲养猪、牛、鸡、鸭为主,1985年全场出栏肉猪3391头,年末存栏猪3614头;场办工业有副食品厂、砂轮厂、砖瓦厂,主要产品有酱菜、酱油、甜啤酒、青砖、砂轮、灰瓦等,其中酱菜。荣获抚州地区1984年优质产品证书,1985年全场工业总产值51.4万元(不含砖瓦)。是全县林业生产基地之一,林产品有猕猴桃、板栗、甜茶、栓皮栎和少量的杉木、茅竹。
  红亮综合垦殖场红亮垦殖场是县办农垦企业,建于1959年冬,场部驻地在县城西南15公里的蛟溪村。场区地处岗上积乡红壤平岗地带,南高北低,总面积16245亩,辖全民所有制八个生产队,130户,495人,耕地636亩;挂钩集体所有制两个村民委员会,七个村民水组,336户,1647人,耕地2226亩。1984年,在管理体制改革中,总场成立农工商综合服务公司,下设五个分场,建立了家庭农场93个。产业结构,全民所有制单位侧重油茶、柑桔生产,实行农林牧工副多种经营,拥有人工油茶林4000余亩,黄岩蜜桔200亩,均进入盛产期,是全县木本油料和柑桔产地之一;工业以翻砂业务为主;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花生等。挂钩集体单位以种植水稻、甘蔗和饲养生猪为主。1984年,全场各业总产值34.7万元,粮食总产量292万斤,油茶籽产量420担。
  红旗综合垦殖场红旗垦殖场是县办农垦企业,1959年秋,以红星垦殖场蚕桑分场为基础改建而成,场部驻地在县城以西33公里的高坊村。场区地处詹墟乡红壤平岗地带,地势北高南低,总面积12675亩,其中岗地8000亩。辖全民所有制生产队13个,137户,718人,耕地1306亩;挂钩集体所有制村民小组10个,348户,1924人,耕地2176亩。经济结构实行农林牧副工综合经营,侧重木本油料生产。1985年全场油茶籽产量4万余斤,粮食总产量51.6万斤。
  红星综合量殖场红星垦殖场是省办农垦企业,1957年冬在原红星农场的基础上创建。1958年场部由南辽马房山迁驻墟上桥,其时,南辽、邓家、岭下三个乡的高级农业社并入垦殖场为挂钩集体单位。1960年将邓家、岭下划出建立人民公社。1962年,地处县境北隅的东丰垦殖场拨归红星管辖。场区地处北港北岸岗地、平畈交接地带,总面积47.9平方公里,合71850亩,其中耕地28287亩,岗地41183亩,水域4500亩。全民所有制下设9个分场,3784户,11716人,耕地19091亩;挂钩集体6个村民委员会,1409户,6946人,耕地9196亩。
  建场初,隶属江西省农林垦殖厅,1969年下放县管;1970年3月,县属红光、红亮、红旗垦殖场、水稻良种场、甘蔗原种场和耕牛繁殖场归并到红星统一领导;1973年红星垦殖场收回省管,原并入的县属农业企业同时划回县管。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国营红星农工商联合公司”,撤销分场建置,在农工商联合公司领导下,设农牧、建筑建材、水电服务、商业服务四大公司,场办工业及南山奶牛场为联合公司直属企业,“国营红星综合垦殖场”的名称仍继续使用。1985年3月成立墟上桥镇,红星垦殖场成为单一的国营经济实体,行政事务和挂钩集体单位归镇人民政府管理。
  垦殖场经济以农牧业和为农牧业服务的食品工业为主,建立了以农养牧、以牧促农、以工补农的优化产业结构。27年来,尤其在1969~1971年,王震同志来红星垦殖场蹲点劳动及其回京后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加快了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1985年,全民所有制粮食总产量达1240万斤,生猪年饲养量2万余头,本场培育的杂交猪体型好、瘦肉多、生长快、抗病力强,荣获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良种猪》证书。1979年,开辟了奶牛饲养业,南山奶牛场已建设成为农工商联合的综合性企业,是全省奶制品工业基地之一;1985年奶牛存栏1075头,投产奶牛500多头,日产鲜奶2.5万多斤。场办工业有食品厂、机械厂、纸箱厂、淀粉厂、乳品厂、巧克力食品厂、饲料加工厂、塑料彩印厂、制罐厂、饮料厂、茶厂、砖瓦厂等,主要工业产品有腐竹、多维葡萄糖、丁维葡萄糖、酵母片剂、玉米淀粉、全脂奶粉、婴儿奶粉、麦乳精j巧克力糖(粉)、GFQ-50型饲料粉碎机、GSJ 300型配合饲料粉碎机、节能腐竹锅、绿茶、食品袋、纸箱、铁制罐、砖瓦等。有9种工业产品分别获得农牧渔业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优质产品证书。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3000万元,比1980年增长1.5倍;上交国家税金114万元,比1980年增长2倍;实现利润180万元,比1980年增长1.95倍;职工每人年平均纯收入704元。
  水稻良种场水稻良种场是县办农业科研单位。1951年2月县人民政府接管原徐兼善经营的康乐农场全部资产创办示范繁殖场。1976年改名水稻良种场,驻地在城南1.5公里的徐家塘村。地处平畈,耕地215亩,辖6个生产队,72户,198人。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设于场内,实行场所合一体制。生产经营以选育水稻良种和农业科学研究为重点,兼营农、工、副业。1981年建立了瘦肉型猪繁育基地。1985年,全场粮食总产量27万斤,年末存栏生猪640头。近五年来,年平均提供水稻良种15万斤左右。
  甘蔗原种场甘蔗原种场是县属甘蔗科研单位,建于1959年,驻地在县城东北3公里的李家墩,东为红壤低岗,西为平畈,总面积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7亩,山岗110余亩,辖6个生产队,110户,480人。
  建场初,隶属江西省农业厅。1971年下放县管,归属东乡糖厂。1973年由县农业局接管,县糖料科学研究所和水产科学研究所设于场内,实行场所合一体制。生产以选育甘蔗良种为重点,兼营农、牧、水产及工副业生产。1978年以前,年平均提供甘蔗良种150万斤;农村普及家庭承包制后,甘蔗良种滞销,植蔗面积逐年下降,改以生产粮食为主。
  园艺场园艺场是县农业局下设示范场,1963年创建,名为耕牛繁殖场,1969~1973年停办。1973年,县农业局在原址重建东乡园艺场,场部驻地在县城以北16公里的路西村。场区地处杨桥乡低丘平岗地带,总面积4平方公里,辖全民所有制3个生产队,22户,62人,经营耕地330亩;挂钩集体单位路西村民委员会,110户,519人,经营耕地1215亩。经济结构,全民所有制单位以农为主,侧重茶叶、柑桔生产;集体所有制单位以种植水稻为主。1985年全场粮食总产量104.78万斤。
  畜牧繁殖场畜牧繁殖场系县红壤开发局所属猪牛繁殖场,建于1973年,驻地花园洲,是原戴森荣经营的槐村农场旧址,位于县城东南40公里,境东为瑶墟乡属红壤低丘,西滨瑶河。场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640亩,山丘930亩,水域80亩,为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辖5个生产队,97户,385人,其中职工120人。生产以繁殖良种猪和饲养肥猪为重点,兼营农、工、副业,是本县外贸出口生猪主要生产基地之一。1977年以来,经济收益连年盈利,年平均推广良种猪100余头,外贸出口生猪1000余头,1985年粮食总产量60.8万斤。
  甘坑林场甘坑林场是县办罔营林场,原为虎形山垦殖场甘坑林业分场。1962年扩大经营权限,改名甘坑林场,场部在邓畲村,位于县城东南26公里。1970年,甘坑林场从垦殖场分出,隶属县林业局,下设甘坑、松林、慈眉三个林业分场,一个农业分场。辖313户,1365人,其中林业工人412人,农业工人179人,经营耕地1277亩,山地102802亩。1984年5月,在农村体制改革中,将虎形山乡、虎形山垦殖场、虎形山经济联合社和甘坑林场组成四合一体制。1985年6月,析出甘坑林场为县属国营独立核算单位,并将上坊、松林、慈眉3个行政村的999户、5131人、7909亩耕地划为甘坑林场挂钩集体单位。
  甘坑林场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县杉木重点生产基地,森林面积7万多亩,占山地总面积的69%,活立木蓄积量76040立方米。原有珍贵栓皮栎林500亩,70年代已砍伐殆尽;里甘坑、大畈、金峰、双坑生长着成片茅竹林;慈眉、松林、双坑、邓畲盛产板栗、杨梅;场区的木荷、苦槠、马尾松木积量居全县首位。建场23年来,造林面积4.8万亩,其中幼龄和中龄杉木抚育间伐面积2.6万亩,次生林改造面积3000亩,以松杂木为主的成熟林采伐量5000立方米(含规格材350立方米),竹材6万根。1982~1984年,平均每年工农业总产值32.2万元,其中林业产值占60.2%,农业产值占32.4%,林业工人平均每年每人纯收入522元。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东乡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东乡是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交通较发达的县份之一,历史悠久,素有编纂地方志的优良传统。从建县至今,曾多次修志,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已经失传,有的已残缺不全,只留下明嘉靖、清康熙、同治等4部《东乡县志》。然而,新中国成立38年了,还没有一部反映东乡面貌的新志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