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县的历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1395
颗粒名称: 东乡县的历史
分类号: K29
页数: 1
页码: 1
摘要: 东乡县位于赣东,行政隶属于抚州地区,辖4镇13乡。县境东临余江,西界进贤、临川,北连余干,南与金溪、临川接壤。总面积1270平方公里,人口334317人。明王朝调集重兵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使起义失败。又因东乡地处偏僻,距临川县治较远,鞭长莫及,为防止义军重起,决定析出临川东部之地,并从金溪、余江、余干、进贤4县割出少量土地合而置县。因原为临川之东乡,故县名称东乡。通观县史,东乡之所以设治,纯为镇压农民起义的政治需要。以县城孝岗而言,原是进贤樊氏的坟山,在建县的次年,才勘定为建立县城的新址。解放后,经过30余年的努力,不断改变了生产条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才逐步改变东乡“一穷二白”的历史面貌。
关键词: 东乡县 历史

内容

东乡县位于赣东,行政隶属于抚州地区,辖4镇13乡。县境东临余江,西界进贤、临川,北连余干,南与金溪、临川接壤。总面积1270平方公里,人口334317人。
   明代中叶,阶级矛盾愈趋尖锐,全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正德初,大规模的义军,江西就有几股,东乡军是为其一,拥有l万余人之众。明王朝调集重兵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使起义失败。又因东乡地处偏僻,距临川县治较远,鞭长莫及,为防止义军重起,决定析出临川东部之地,并从金溪、余江、余干、进贤4县割出少量土地合而置县。因原为临川之东乡,故县名称东乡。时在正德七年(1512年)八月。
   远自建县前的明宣德和弘治年间,东乡就先后有农民抗税暴动的历史记载。建县后,仍时有义军的抗官活动;到清顺治初年,暴动曾发展到占四境,焚县署;咸丰年间,太平军四入东乡,农民随之而去者达l万多人;光绪时,北路的愉怡、文七位、东村等7村48族1000余人攻入县城,捣毁户粮房,成为流传后世的“四十八族闹漕”历史事件;民国26年(1937年),小璜、珀玕农民又爆发捣毁区土地登记局的“打丈田费”事件,
   马列主义传人中国后,在东乡,舒同于1926年第一个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成立中共东乡支部,1928年成立中共东乡县委员会。从此,东乡的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31年掀起土地革命高潮,继而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新的革命浪潮,如火如荼。这些历史表明,东乡县曾长期处于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之中,东乡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通观县史,东乡之所以设治,纯为镇压农民起义的政治需要。当时,境内既无发达的水陆交通,又无商贾云集的闹市,土地贫瘠,水旱频仍,经济很不发达。以县城孝岗而言,原是进贤樊氏的坟山,在建县的次年,才勘定为建立县城的新址。虽历400余年的经营,但到解放初期还是人仅4000,地仅0.6平方公里的小镇。县城尚且如此,乡镇更不待言。旧的生产关系,落后的生产力,穷山恶水,加上屡遭兵燹,尤其是抗日战争中遭受日本侵略军的蹂躏,农村濒临破产,城镇经济萧条,文化教育落后,人民生活处于极度贫困之中。解放后,经过30余年的努力,不断改变了生产条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才逐步改变东乡“一穷二白”的历史面貌。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东乡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东乡是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交通较发达的县份之一,历史悠久,素有编纂地方志的优良传统。从建县至今,曾多次修志,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已经失传,有的已残缺不全,只留下明嘉靖、清康熙、同治等4部《东乡县志》。然而,新中国成立38年了,还没有一部反映东乡面貌的新志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