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演出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1089
颗粒名称: 二、演出活动
分类号: J812.2
页数: 2
页码: 573
摘要: 抚州市采茶剧团 1988年分为2个队:歌舞队和戏剧队。歌舞队共20多人,进入江苏、福建、海南、广东、浙江一带开展营业性演出,每场收入2000元左右。戏剧队则深入本地及周边县(市)农村,送戏下乡。该队含临时聘请的部分有特长的老演员共26人,每场收入400~500元不等,大都为乡间修族谱、传统庙会助兴演出。演出内容主要为古装戏,如《罗帕宝》、《二嫂逼姑》等。应农村青年观众要求,主戏开演之前,演些歌舞作……
关键词: 演出活动 抚州市

内容

抚州市采茶剧团 1988年分为2个队:歌舞队和戏剧队。歌舞队共20多人,进入江苏、福建、海南、广东、浙江一带开展营业性演出,每场收入2000元左右。戏剧队则深入本地及周边县(市)农村,送戏下乡。该队含临时聘请的部分有特长的老演员共26人,每场收入400~500元不等,大都为乡间修族谱、传统庙会助兴演出。演出内容主要为古装戏,如《罗帕宝》、《二嫂逼姑》等。应农村青年观众要求,主戏开演之前,演些歌舞作为点歌。有时点歌收入超过主戏演出收入。而后,排演《搜摊》、《花妹》参加江西省第二届玉茗花戏剧节。1990年,为配合人口普查等中心工作,创排了现代小戏《此户编号999》、《汪老师吃派饭》、《家庭奖金》及歌曲表演唱《大妈心里乐开了花》、《黄皮肤的人群中有个我》等专题节目。
  1991年,在城镇乡村演出共200余场。小品《将军住店》参加江西省“桑海杯”调演。4月,排演大型古装采茶戏《南瓜记》。
  1993年2月,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排练演出采茶戏联唱《情系采茶》、《看春歌》等多个获奖节目。全年演出180场。
  1994年,实施兴团“五个一”规划,即: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一台创作精品、一栋好房子、一部用于演出的车子。当年购置一辆演出大篷车。次年,创作排练《星星梦》,先后从天津、江苏请导演指导,耗资近10万元。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剧本》主编、一级编剧齐老翔专程来抚州观看,该剧获多项奖励。
  1996年,纪念江泽民为环卫工作题词一周年,与市环卫所联办一台文艺宣传节目。次年1月,协办“迎新春,庆回归”大型文艺晚会。6月底,与市自来水公司联办“庆五一,迎回归”专场,并为江西省第二次农村广播电视会议演出专场。组排节目参加抚州地区第二届临川文化艺术节,多个节目获多项奖。
  1994~1997年,每年演出文艺节目均在130场。
  临川县采茶剧团 1988年,借鉴兄弟剧团的经验,赶排适应市场需求的歌舞类节目,从乐安经吉水、赣州等地开展营业性演出,每场收入2000元,历时两月余。回临川后,排练一出现代戏《现代公案》和古装戏《杨驼子抬亲》在本县巡回演出近30场。
  1990~1993年,配合县里的中心工作相继创排了《一加一》、《局长摆摊》、《拍卖风波》、《童心》、《银锁怨》、《白玉兰》等戏剧、小品、歌舞节目,前往各乡镇演出。这几年每年演出均在180场左右。1993年后,本地演出团体基本无演出市场,剧团为新兴的歌舞厅提供乐手、歌手,也有演职员经剧团同意,停薪留职“下海”,自谋生存,剧团已名存实亡。偶有民间剧团(三角班)借用剧团服装、道具相对齐全的优势,相邀剧团演职员下乡为民间修谱、传统庙会助兴。
  临川抚州采茶戏剧团 1998年整理排练出《追鱼》、《狸猫换太子》等10台古装戏剧目下乡演出。每场演出收入为1500~2000元不等。随着农村经济状况的改善,促进了农村戏剧市场的逐渐扩大。4月18日,在唱凯镇东湖村委会为农民演出。中央电视台《九州戏苑》栏目现场拍摄该团演出的抚州采茶戏,并在5月26日晚《九州戏苑》栏目播出。9月,为全市乡镇中小学生演出自创剧目《托起明天的太阳》。12月28~30日,在玉茗堂影剧院协办全市“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暨首届“金穗杯”文艺汇演。
  1999年,采茶腔表演唱《大地喜洋洋》参加江西99春节电视文艺晚会,首开了抚州地区的文艺节目参加省级春节晚会的先例。排演龙雪翔创作的大型采茶戏《残霞》,参加省第五届“玉茗花”戏剧节,获作曲、导演、舞美、表演等9个单项奖。
  2000年,重排大型采茶戏《牡丹亭》,10月20日晚,在艺术剧院参加纪念汤显祖诞辰450周年活动演出。省、市、区有关领导和中央、省文化部门专家观看演出。中央电视台《九州戏苑》栏目介绍“临川抚州采茶戏剧团”在汤显祖故乡活动实况。
  2001年2月,采茶小戏《县官下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12月获全国十一届“群星奖”。 2002~2003年,江西南昌音像出版公司一次性向该团买断《补背塔》、《双劝夫》、《追鱼》等12台节目版权,录制音像产品,投放市场。
  1998~2005年,该团每年都参加了本区域举行的元旦和春节大型晚会演出,参与并指导了区(市)直单位、社区、人民团体开展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的文艺演出。应周边县市和本区乡镇的邀请,每年下乡演出大型采茶戏100场左右。
  民间剧团本区民间业余剧团以“三角班”形式演出为主,活动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农闲季节,即秋收以后至次年春播前。也为传统庙会、修谱、婚丧嫁娶演出。1995年以后,这些剧团都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加盟或指导,使演出规模和质量逐渐提高。民间专业演出团体大都以演出采茶戏为主,配以歌舞、小品、杂技等节目。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