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军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0890
颗粒名称: 第二十八章 军事
分类号: E26
页数: 8
页码: 452
摘要: 1987年至2005年,临川区域人民武装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征集兵员,训练民兵,完善预备役建设;同时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驻军、武警应对突发事件,协助地方抗灾救灾,从而保障区境的安全稳定。
关键词: 军事 临川区

内容

1987年至2005年,临川区域人民武装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征集兵员,训练民兵,完善预备役建设;同时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驻军、武警应对突发事件,协助地方抗灾救灾,从而保障区境的安全稳定。
  第一节武装机构临川区人民武装部及各基层人民武装部均为区内的武装机构,同时兼作兵役机关,受上级军事机关及区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各级人民武装部主要负责本辖区的人民武装工作和兵役工作。
  一、组织沿革抚州市临川区人民武装部的名称随行政区划及隶属关系的改变而数次变更。1987~1995年5月,分设有临川县人民武装部和抚州市人民武装部。1995年5月,抚州市与临川县合并,成立了临川市人民武装部。为了便于工作,临川市人民武装部下设上顿渡工作部和文昌桥工作部,分别负责原临川县和抚州市的人民武装工作。1996年4月,临川市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临川市人民武装部。2000年10月,临川撤市设区,人武部随之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抚州市临川区人民武装部。
  县、市、区人民武装部领导任职情况临川县人民武装部部长:易义龙(江西临川)(1987.11~1992.10) 洪年祥(浙江淳安)(1992.10~1995.5) 政委:徐仁生(江西临川)(1987.11~1993.10) 王仁华(江西临川)(1993.10~1995.5) 抚州市人民武装部部长:琚忠仕(江西九江)(1987.11~1989.3) 任茂秋(湖南岳阳)(1989.9~1991.4) 李军(河北)(1991.12~1995.5) 政委:任茂秋(湖南岳阳)(1987.11~1989.9) 何泉根(江西临川)(1989.12~1995.5) 副政委:何泉根(江西临川)(1989.9~1989.12) 副部长:李军(河北)(1991.6~1991.12) 临川市人民武装部部长:李军(河北)(1995.5~1996.3) 洪年祥(浙江淳安)(1995.5~1996.3) 丁鹤年(江西黎川)(1995.5~1996.3) 政委:何泉根(江西临川)(1995.5~1996.3) 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临川市人民武装部部长:洪年祥(浙江淳安)(1996.4~2000.3) 王爱民(江西定南)(2000.3~2000.10) 政委:李军(河北)(1996.4~1998.3) 曾远舟(江西遂川)(1998.3~2000.3) 周复成(江西乐安)(2000.3~2000.10) 副部长:虞志达(浙江兴安)(1996.9~2000.8) 史来先(江西鄱阳)2000.7~2001.3) 中国人民解放军抚州市临川区人民武装部部长:王爱民(江西定南)(2000.10~2004.4) 江新华(江西金溪)(2004.4~2005.1) 邹华(江西临川)(2005.1~ ) 政委:周复成(江西乐安)(2000.10~2004.4) 危转安(江西南城)(2004.4~ ) 副部长:朱长高(江西临川)(2001.3~2002.4) 邹华(江西临川)(2002.4~2005.1) 邵华龙(江西鄱阳)(2002.4~2003.12) 黄炳辉(江西东乡)(2005.3~ ) 二、内设机构 1995年5月县市合并前,临川县人民武装部和抚州市人民武装部内设机构相同,下设军事科、政工科、办公室,但人员数量不尽相同。临川县人武部军事科长1人,副科长2人,参谋3人;抚州市人武部军事科设科长、副科长各1人,参谋3人;其它科室人员设置相同。两部均另有职工12人,分别从事武器保管、基地教员、出纳、驾驶员等工作。1996年4月,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下设军事科、政工科、后勤科。
  2000年底,人武部共有在职人员25人。其中干部13人(均为现役军人),职工12人。
  2004年9月,区人武部执行新编制,仍为正团级单位,下设军事科、政工科、后勤科;恢复副部长职务,由副部长兼任军事科长;编制为部长1人、政委1人、副部长1人、参谋2人、政工科长1人、干事1人、后勤科长1人、助理员1人。
  三、军事设施抚州市临川区人武部坐落在临川大道东中段钟岭街道办事处小圩村。区人武部武器弹药仓库有库房1栋,坐落在人武部院内。
  临川区人武部训练基地有两处,一处坐落在钟岭乡汤家村、占地约6亩。另一处坐落在河东乡火焰山,占地约270亩。另有两处靶场,均位于训练基地旁不远处,钟岭靶场占地约45亩,火焰山靶场占地约10亩。
  第二节兵役一、兵役登记兵役登记是对适龄青年所进行的专门登记。登记对象为年龄在18~22岁的适龄青年。经兵役登记和初步审查合格的,称应征公民,经过兵役登记的公民,除被征集服现役者外,其余根据需要编人民兵组织或服预备役。在兵员征集期间,应征公民要按照兵役机关的通知,按时到指定的体格检查站进行体格检查。符合服现役条件,并经市兵役机关批准的,被征集服现役。
  1987~2005年,每年县、市、区人武部都在9月30日前结合民兵整组进行兵役登记。兵役登记工作主要由各基层人武部具体实施。各村(居)委会设立兵役登记站,依法确定应服兵役、免服兵役和不得服兵役人员。在居住地的公民自行到站登记,外出务工、经商的公民由家人代为登记。公民登记时携带“一簿两证”(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毕业证),接受体格检测,填写《兵役登记表》。登记完毕之后,各单位向应征公民发放兵役证,同时按上年兵员征集数的4~5倍确定预征对象。经过上级兵役机关批准后,给预征对象发放《预征对象通知书》。
  1997年,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实际问题,各单位采取固定登记与流动登记,上门登记与代替登记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登记。从当年起,各单位向预征对象下发《预征对象推荐表》。征兵时,应征青年凭此表上体检站体检。
  2000年10月,全市有适龄公民30904人,应征24455人,确定预征对象1999人。
  二、兵员征集每年征兵工作开始前,均成立县(市)征兵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征兵办公室、体检组、政审组、后勤保障组、秘书组。自2000年起,征兵办又增设了宣传组及法制组。
  兵员征集通常在每年的冬季进行,少数年份例外。1989年在春季征兵,1990年在春、冬两季各征兵一次。征集对象为当年12月31日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当年未被征集的,在22岁以前,仍可被征集服现役。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原则,可以征集当年12月31日未满18周岁的男女公民服现役。兵员征集任务由上级下达,县(市、区)再根据各乡(镇、街道、场)人口情况把兵员征集任务分解到各单位,非农兵员征集任务主要下达到城区街道办事处及上顿渡镇。征兵开始前,各单位组织预征对象进行身体初检,并向市征兵办上报预征对象名单。征兵开始后,各单位根据各自任务数,组织预征对象到体检站参加体检,基层人武部及派出所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政审,政审材料由征兵办政审组审核。政审结束后,接兵部队对体检,政审双合格人员进行走访。最后,由县(市、区)征兵领导小组及接兵部队共同定兵。定兵时还充分听取体检组负责人、主检医生及基层武装部长的意见。被确定入伍者,发给《入伍通知书》及服装,再由所在单位组织欢送至指定地点集中,由县(市、区)征兵办与接兵部队干部办理交接手续,再由接兵部队接往部队。
  1988~2005年临川区域兵员征集情况单位:人三、兵役制度现役军人分义务兵役制士兵和志愿兵役制士兵。1999年6月,重新修订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义务兵军衔分为列兵和上等兵两级,不论军、兵种服役年限均为2年。义务兵服现役期间,其家属由人民政府给予优待,优待标准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
  1999年6月,重新修订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志愿兵役制士兵的士官从服现役期满的义务兵中选取,也可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实行分期服现役制度。高级士官的家属可以随军。
  2001年1月,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规定了部队各级干部的最低服役年限及最高任职年龄。军官因级别不同,最低服役年限及最高任职年龄亦有所不同。军官服役未满最低服役年限不得退出现役,达到最高任职年龄均要退出现役。
  第三节民兵民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在军事机关的指挥下,担负战备勤务、防卫作战、协助维护社会秩序等任务。
  一、民兵组建民兵组织在临川的组建比较完备,各乡、镇、垦殖场均设立民兵组织,在具备条件的商业、财贸、交通、卫生、粮食、邮政、电信、供电、建筑、金融、工业等系统或单位也设立民兵组织。设立民兵组织的条件是:企事业单位有15名以上符合民兵条件的人员;村民小组有4名以上符合民兵条件的人员。基干民兵的条件是:年龄为18岁至28岁的退伍军人,经过训练合格和当年的参训对象。普通民兵的条件是:年龄为18-35岁,未编入基干民兵、未选为参训对象的人员,从基干民兵转队的人员,兵役登记合格的应征公民,以及符合服二类预备役条件的退伍军人。
  1998年前,城区一般以系统或单位编民兵连或营,农村一般以村委会为单位编民兵连或营,普通民兵和基干民兵分别编组。基干民兵不超过人口总数的10%,普通民兵不受人数比例限制。从1998年起,农村以乡、镇为单位编基干民兵连,数量在200人以上或编有两个兵种,人数分别在60人以上的编基干民兵营。民兵营、连长按一正两副进行配备,民兵班、排只配一名正职,民兵应急分队由现役军人任连长、指导员。
  1992年,为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原临川县与原抚州市场对县、市民兵组织进行了调整。调整原则为:一是确保行政村有一个基干民兵班以上建制(4人以上),对一些确有困难的行政村,基干民兵年龄放宽1-2岁,杜绝了“空白村”。二是将符合条件的与军事专业对口的地方技术人员,按5%左右的比例对口编入基干民兵组织。三是在一些经济效益好的乡镇企业(含乡镇直属单位)建立民兵组织。四是对长期在外打工的民兵干部进行调整。
  1994年,原临川县和原抚州市均按照“控制数量,合理布局,年龄形成梯次结构,逐年平衡发展”的原则,对民兵组织进行了调整。同时,针对打工人员增多的实际,加强了民兵动态管理,建立了外出民兵档案资料。
  1995年9月合并后的临川市共有民兵营连493个,基干民兵12119人。
  1998年,根据上级“九五”期间基干民兵组织任务数,按照“平战组合,突出重点,质量强兵,依法治兵,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全市基干民兵的布局重新进行了调整,打破了均衡分摊的布局模式。按照突出“重点地区、重点方向、重点目标和沿国道、沿铁道,沿入闽通道”的工作思想,调整和优化了民兵组织布局。当年,在部分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边远乡镇,以乡镇为单位集中编组基干民兵。在少数人口稀少、地处偏僻的行政村少编或不编基干民兵,只编普通民兵。把对口专业分队中高、中级技术人员基干民兵的年龄放宽了5岁。调整后,有基干民兵7647人,其中专业技术兵3645人。
  2000年7月,江西省军区参谋长朱光泉少将到临川检查城市民兵工作调整改革情况,视察了民兵道路桥梁抢修分队及民兵舟艇分队,对两支分队的建设予以高度评价。
  经过民兵工作调整改革,临川民兵组织布局与未来可能担负的任务更加贴切,结构日趋合理,专业技术兵的比例不断提高。至2005年底,临川共有民兵84982人,其中基干民兵7178人,普通民兵77804人。专业技术兵4171人,专业技术兵占基干民兵总数的54.5%。
  二、民兵分队民兵应急分队。为应付突发事件,各乡镇均编有30人左右的民兵应急分队。市民兵应急分队由城区部分企事业单位及周边乡、镇的基干民兵组成,每单位10人左右。2000年底,全区编有民兵应急分队2个连,共有民兵228人,民兵应急分队配有长江牌三轮摩托车16辆,钢盔、警棍若干。
  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民兵对口专业分队为基干民兵的一部分,主要在城区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事业单位组建。从1998年起,为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逐年拓展民兵对口专业分队的组建范围,至2000年10月,在城建、卫生、电信、供电、林业、交通等企事业单位组建了15支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共有民兵793人。
  民兵专业技术分队。民兵专业技术分队为基干民兵的一部分,主要在农村乡、镇组建。城区只在部分企业单位组建了高炮专业技术分队。从1998年起,对民兵专业技术分队的布局进行了调整,重点在国道、铁道、人闽通道沿线组建工兵、地炮、防化等专业技术分队。至2000年10月,共有专业技术分队5支,民兵2651人。
  女民兵。自1987年起,按照“不发展、不取消”的原则,女民兵的编组范围逐步向城市集中,女民兵人数逐年减少。至1997年7月,全市有女民兵169人,全部分布在城区企事业单位。
  三、民兵整组临川每年均在7月初至9月初进行民兵组织整顿,简称“整组”。整组主要是按照与生产、行政组织相适应,便于领导,便于活动,便于执行任务的原则对民兵组织的布局、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安排人员出(转)队。基干民兵年龄超过28周岁,普通民兵超过35周岁者,已应征入伍者,政治或身体发生变化而不符合民兵条件者安排出、转队。基干民兵中个别专业技术兵年龄放宽5岁。因超龄从基干民兵中出队者均按规定编入普通民兵。
  每次整组时,各单位均组织力量对民兵干部、基千民兵和准备吸收入队的人员逐个进行政治审查。自1998年起,加强了对是否参与“法轮功”邪教组织情况的审查,防止了“法轮功”分子混入民兵组织。
  在整组结束前,各单位均组织民兵进行一次集结点验。基干民兵集结点验由基层人武部组织实施,市人武部派人参加,要求到点率在90%以上。普通民兵点验由民兵营(连)组织实施,基层人武部派人参加,到点率85%以上。点验时进行宣布建制、任命干部、表彰先进、部署工作任务等活动。有条件的单位还因地制宜地开展军事、体育、文艺、社会公益等项活动。军分区领导每年都参加1-2个基层单位的基干民兵点验大会。
  四、基层建设民兵基层建设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软件”是指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执行任务以及参加三个文明建设等方面,“硬件”是指资料室、办公室、会议室和青年民兵之家的设施建设。2000年,临川区人武部党委确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谋发展,三年创省先”的工作思路,在钟岭、城西、上顿渡、洋洲和湖南五个乡镇进行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区民兵基层建设有了较大起色。同年,为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开始了“万里国防教育宣传长廊”建设。至当年10月,从云山镇至腾桥镇公路沿线的大部分乡镇建起了国防教育宣传牌、宣传栏、宣传灯箱等,“长廊”建设初具规模。
  2005年,临川区人武部通过开展教育、科技、助学、文化卫生等“三进村”活动,在民兵中营造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至年底,已建立民兵参建示范点32个,创办经济实体80多个,资助失学儿童60多名,参与重点工程建设30多项,5万多民兵成为全区科技兴农的带头人。2005年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和讲座43期(场),编写《民兵科技简报》6800份,提供各类致富信息1000多条,培训各类农村人员4200人,使一大批民兵、预备役人员“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同时开展“大户+民兵”结对传帮活动,共结帮扶对子2108对,使8000多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当地群众掌握了1至2门致富技术。
  为拓宽广大民兵参与农村小康建设的渠道,针对临川区自然资源丰富等特点,协调科技部门开展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工程,使民兵成为“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的主力军。全区共建成种植、养殖、生态农业深加工等民兵科技示范基地29个,各类科技示范点437个,带动了20多个农产品的规范化生产,有效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2005年全区民兵示范点创直接经济效益800多万元。
  五、民兵训练主要训练基干民兵和民兵干部,普通民兵只进行一般的军事基本知识教育。开训前,各单位将参训人员带到训练基地集中。由县(市、区)人武部组织施训,训练结束时要进行考核,成绩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四等,每年还要评选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对口专业分队主要以在职训练为主,补差训练为辅。根据上级下达的训练任务,每年训练的专业不尽相同。1988~2000年,先后组织过步兵、工兵、通信、防化、高射机枪、高射炮、八二迫击炮、八二无后坐力炮、六0炮等的训练。1996年以后,临川市人武部每年还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训练,主要进行盾牌操、军体拳训练,还安排防汛抢险、扑救森林火灾等知识的学习。每年训练通常安排在3~6月间进行,每期训练时间视参训对象,所训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专业技术兵训练时间为30天,普通兵训练时间为15天。
  每年3月5日,各地基层人武部都要组织民兵进行“学雷锋”活动,义务为群众进行修理、理发、看病、政策法规咨询等活动。
  1992年6月,临川县人武部组织千余民兵赴太阳、罗湖、唱凯、云山、罗针等乡镇参加抗洪抢险。1998年6月至7月间,临川市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市人武部按照上级指示,组织全市民兵投入抗洪抢险第一线,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00年11月,区人武部组织唱凯等13个基层武装部的民兵共235人参加整治、美化汤显祖纪念馆的活动,受到地方和军分区领导的好评。
  临川地处丘陵地带,大部分乡镇都有一定面积的山林,常发生山林火灾,秋冬两季尤其严重。每次发生较大山林火灾时,区人武部都组织民兵50至200人参加扑救。
  2002年6月3日,区人武部组织上顿渡、桐源、钟岭等乡镇的200多名民兵应急分队成员,参加了围捕公安部督办的特大杀人犯曾国平的行动,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下旬,抚州市遭受了特大暴雨袭击,河塘水库水位猛涨。区内青泥、嵩湖等地出现洪峰漫堤泡泉挫坡等重大险情,青泥镇部分群众被洪水围困。区人武部迅速调集民兵应急分队组织抗洪抢险突击队,连续8批次出动民兵900多人次,深入受灾乡镇抢险救灾。随后,又出动冲锋舟、橡皮艇100多台次,紧急支援南城、广昌等县,帮助运送救灾物资60多吨,营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460多人。
  2003年3月5日,区人武部组织368名民兵和预备役人员,在赣东大道开展了各种小修理、政策法规咨询和义诊等20多个为民服务项目,义务为群众修理自行车89辆,修理家用电器69台,修补家用器具586件,为群众诊治120人次,接待群众咨询670人次,散发“国防法规知识问答”670份。
  第四节预备役实行预备役制度是为了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保证战时军队的迅速动员扩编。预备役分为士兵预备役和军官预备役两种。
  一、士兵预备役士兵预备役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
  第一类士兵预备役包括下列人员:经过登记服士兵预备役的35岁以下的退出现役的士兵;经过登记服士兵预备役的35岁以下的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其他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队的28岁以下的预备役士兵。
  第二类士兵预备役包括下列人员:除服第一类士兵预备役的人员外,编人民兵组织的人员;其它经过登记服士兵预备役的35岁以下的男性公民。
  预备役士兵年满35岁,退出预备役。
  除了将在册民兵纳入预备役外,人武部每年均结合民兵整组,进行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工作。登记时,根据有关规定,对服预备役的人员进行调整,或注销、或转类。至2000年10月,全市已登记编入预备役的退伍军人为4401人,其中28岁以下2011人,29~35岁2390人,技术兵2406人。
  二、军官预备役 1995年5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规定预备役军官从下列人员中选拔:退出现役的军官和文职干部,退出现役的士兵,人民武装干部和民兵干部,非军事的高等学校毕业学生。预备役军官平时服预备役的最高年龄从排职至师职分别为40~55岁不等,达到此年龄的安排退出预备役。
  预备役军官平时要按规定参加军事训练及军事勤务活动。未服过现役或未接受过军事专业培训的人员,被选为预备役军官的,在确定预备役军官职务之前,要接受军事专业培训。在预备役部队或者预编到现役部队任职的预备役军官培训,由其所在部队组织实施,其他预备役军官的培训,由兵役机关组织实施。
  从1996年开始进行了军官预备役登记,登记对象为1988年以后从部队转业的军官和文职干部。1996年底,给预备役军官授予预备役军衔。首次授衔时临川、抚州两地只有157人被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至2000年底,全区共有预备役军官257人。
  三、临川预备役汽车营临川预备役汽车营是预备役部队的组成部分。它成立于1996年6月,隶属于江西省陆军预备役步兵师,下辖两个连。退伍军人比例达到了70%,党团员比例达到了82%,专业对口率90%。预备役汽车营坚持把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作为营连中心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紧紧围绕提高预备役部队“随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参与本单位全面建设的能力”,并以这两个“能力”为目标,强化官兵的使命意识和打仗意识。认真筹划各项军事准备工作。一是加强战备建设,严格落实值班制度。营与市(区)人武部建立了联合战备值班制度,及时掌握、处理值班有关情况,确保战备制度的落实。与此同时,还加强战备设施的建设,汽车营制定了战备设施建设规划,加大了战备设施的投入。组建以来,共投入20多万元用于设施建设。2004年汽车营完成了对全营个人战备物资的配发。根据师战备方案和保障计划,汽车营制订了抗洪抢险预案、火灾扑救方案、紧急行动预案等,并成立了50人的抢险应急分队。二是认真搞好兵员调整。本着编组出战斗力的指导思想,根据师兵员调整精神,每年对全营官员进行认真调查摸底,确定出入队人员。逐步解决了兵员素质弱,人员在位率低,编组重叠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三是精心组织军事训练。汽车营组建以来,树立以练为战的思想,确保训练时间、科目、人员、效果的落实。在训练中,坚持按纲施训,重点进行全营快速动员集结、车队行车组织指挥、野战车场开设、综合演练等。汽车营一边抓军事训练,一边积极承担地方急难险重任务,先后出动官兵600余人次,扑灭森林大火10次,抗洪抢险3次;先后组织官兵420人次,为群众修理电器、自行车,处理拉圾、清理路面。汽车营每年都要组织帮困、献爱心活动,积极帮助辍学儿童。汽车一连连续三年被师评为“先进连队”,2003年被省军区表彰为“先进连队”。
  第五节驻军与武警一、驻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抚州军分区机关驻市区赣东大道。2004年9月,根据南京军区司南字第78号命令,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各部取消科编制。司令部设参谋长1人、参谋5人、机要参谋1人;所属教导队为正营级单位,队长由1名参谋兼任;所属仓库为正连级单位,主任由1名参谋兼任。政治部设主任1人、干事2人。后勤部设部长1人、战勤参谋1人、助理员1人,所属卫生所为正连级单位,所长由助理员兼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73683部队563分队驻临川区展坪乡。197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32168电缆部队第70和71分队驻扎本区展坪公社前坊杨家村,担负国防通信维护任务。1986年1月第70分队撤离,第71分队仍驻原地,对外称展坪通信连。原隶属福州军区第通信总站,2005年底隶属南京军区第三通信总站。
  1999年6月,江西省陆军预备役步兵师汽车营成立。汽车营下辖两个连,编制165人,其中现役军官2人,预任军官19人,士兵144人,退伍军人135人,专业对口率100%。营部及一连连部设在区人武部院内,二连连部设在区粮食局,营长及一连连长为现役军人,其余均为预备役军官及预备役士兵。当年9月,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汽车营办公大楼竣工,汽车营逐步规范了“三室二库”建设,并建立各种管理制度,拟定各种战斗预案。2003年,营部及一连连部随区人武部一道迁入位于临川大道中段的新营院。
  二、武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抚州市支队和消防支队,其司、政、后机关等一直驻市区临川大道和赣东大道。
  1988~1995年4月,临川县与抚州市各驻有1个武警中队。主要负责公安局看守所的警卫工作,有时也执行抓捕案犯、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1995年4月县市合并以后,武警抚州市中队改称武警临川市一中队,武警临川县中队改称武警临川市二中队,仍隶属武警抚州地区支队,同时受临川市公安局领导,工作任务不变。2000年后改称临川区一、二中队。
  1988~2005年,武警一中队及武警二中队在执勤、配合公安机关抓捕案犯、抢险救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1988年9月22日,武警临川县中队仅用10分钟便将越狱逃跑的9名犯人全部捕回,其快速反应能力赢得了上级的赞扬。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