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抚州市临川区总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078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抚州市临川区总支
分类号: D035.5
页数: 2
页码: 423
摘要: 一、组织机构 1988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抚州市小组有党员4人,组长郑植德。1991年成立民革抚州市支部,选举郑植德为主任委员,党员增至8人。
关键词: 抚州市 组织机构

内容

一、组织机构 1988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抚州市小组有党员4人,组长郑植德。1991年成立民革抚州市支部,选举郑植德为主任委员,党员增至8人。
  1995年4月,临川县与抚州市合并为临川市。11月,民革抚州市支部更名民革临川市支部,选举周琪为主任委员,委员增至11人。1997年11月11日,召开民革临川市第一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民革临川市第一届委员会,周琪为主任委员,杨露露、刘忠华、徐秀琴为副主任委员。下设3个支部,党员发展到25人。
  2000年,民革临川市委会下辖总支1个,支部4个,有党员65人。党员中有地级干部2人,县级干部3人,科级干部9人;有全国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4人(含副主任1人,常委1人);有省政协委员2人,市政协委员9人(含常委2人)。是年10月,抚州撤地设市,临川撤市设区,民革临川市委会升格为民革抚州市委会。
  2001年12月28日,民革抚州市临川区总支委员会成立,王平当选为主任委员。下辖1个支部(区医院支部),在册党员共17名。至2005年底,下辖2个支部(区直支部和区医院支部),在册党员28名。党员中正县级待遇1名,副县级1名,副科级4名;高、中级职称19名;市人大代表2名,区人大常委1名;市政协委员1名,区政协委员10名(其中常委2名)。
  二、思想教育 1991~1995年,民革抚州市支部采取过组织生活的形式,做好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求他们在为两个文明建设的事业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做好本职工作,树立民革党员的良好形象。1996年,民革临川市支部制定学习制度,每月集中学习一次,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中共中央、民革中央有关文件,以座谈会、出简报等方式畅谈学习体会,提高思想觉悟。1997年,民革临川市委会成立后,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除每月一次组织生活会外,还增加一次理论学习会,为每个党员赠阅《团结》、《江西民革》等刊物,让党员多了解国内外大事和改革开放大好形势,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对新党员举办学习班3期,学习党的章程,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帮助新党员正确认识中共与民革的关系,加强接受在中共领导下的参政党的意识。还选拔优秀党员到地区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共培训20人次。香港回归前夕,组织党员参加地委统战部举办的“迎回归,雪国耻,兴抚州”演讲比赛活动,对党员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三、参政议政民革组织建立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均有民革党员担任,部分优秀党员还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他们经常参加中共党委和政府的民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等,将在社会调查和视察活动中得来的社情民意及热点问题,在会上充分反映出来,供有关部门参考。有的则通过人大、政协等渠道,提出议案和提案,其内容涉及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环境保护、用工制度、农民负担、交通建设等各个方面。
  1996年,提案《关于加快昌抚公路建设的建议》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批转有关部门加强督促,加快了工程进度。1997年,就《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等议题,在全国人大及省政协作了大会发言,提案《国有企业用工和分配制度急待改革》被省政协评为优秀提案。一些民革党员还通过撰写文章向政府建言献策。周琪、黄日强二人合撰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构想》一文,获1997年省委统战部和省科协合办的兴赣杯双百竞赛良策类二等奖。2003年非典期间《关于迅速建立非典型肺炎隔离治疗病区的建议》,被区委、区政府及市卫生行政部门采纳得以迅速实施,为防非典工作作出积极贡献。2004年《关于整顿我市医疗市场秩序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提案被民革抚州市委会采纳并提交到抚州市政协立案,当年被列为主席督办提案得到落实,并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2004年《加快疾控中心建设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提案引起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被列为重点提案得到全面的落实,该提案被评为区政协2005年优秀提案。
  四、科技服务民革党员中多为中、高级知识分子,学有专长。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服务。1991~1995年,民革党员中承担省、地及本单位有关科研课程50多项,在国家、省、地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并获多项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优秀论文30余篇。1996~1997年,与民革省委、抚州经贸学校联合引进种植和综合开发高效经济树种“元宝枫”,被地区科委列入重点扶助项目。与抚州文艺学校联合办学,协同解决招生、师资和毕业生分配中的困难。组织党员参加“三下乡”活动,深入贫困山区进行卫生咨询,到福利院为老人义诊数十次,赠送药物千余元。1998年,民革市委会动员力量,积极投入抗洪救灾,还为灾区捐款13万多元,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2000年,引进北京科瑞集团技术和资金4430万元,成功组建了江西博雅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落户抚州。2001至2005年,民革党员共赞助社会公益事业6.4万余元,与市委会联合进行免费义诊12次,接诊人数约1600余人,免费赠送药品价值约3万余元。
  五、海外联谊民革党员中半数以上的人都有海外关系。1995年以来,不少党员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为争取和平统一祖国贡献力量。有的与在港、澳、台及海外的亲友,加强书信往来。有的每逢春节、中秋、清明等传统节目,邀请回大陆的亲友及其亲属参加市民革举行的茶话会、座谈会。通过这些形式,扩大联谊,从而加深感情,增进共识。许多乡籍港、澳、台同胞进一步认清了祖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及家乡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前景,增强了爱国爱乡的观念,纷纷回乡探亲、观光旅游,有的还投资办企业或捐资办学。1998年6月,主委周琪率领地区教育代表团赴台交流,会见旅台乡亲300余人,宣传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和家乡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收到良好效果。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