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川县政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0779
颗粒名称: 二、临川县政协
分类号: D62
页数: 2
页码: 418
摘要: 1987年下半年,县政协获悉七里岗垦殖场酒厂,开办不到一年亏损3万余元,便利用政协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为该厂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同时帮助改造内部管理机制,让能人承包,当年就扭亏为盈,上交利税15000余元。1987年,县政协派出干部在高坪乡程家陂挂点,为解决他们的生产资金紧缺问题,一方面设法向信用社贷款及时购进生产资料,另一方面发动政协机关干部捐款给农民发展家庭副业,经过一年的努力,使该村生产大为……
关键词: 政协 临川县

内容

1987年下半年,县政协获悉七里岗垦殖场酒厂,开办不到一年亏损3万余元,便利用政协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为该厂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同时帮助改造内部管理机制,让能人承包,当年就扭亏为盈,上交利税15000余元。1987年,县政协派出干部在高坪乡程家陂挂点,为解决他们的生产资金紧缺问题,一方面设法向信用社贷款及时购进生产资料,另一方面发动政协机关干部捐款给农民发展家庭副业,经过一年的努力,使该村生产大为改观,粮食总产比1986年增长57.9%,人均收入将近翻一番。1988年县政协又派出干部驻大岗乡英头村支农,不仅带领村民战胜了自然灾害,夺取了农业丰收,而且联系有关部门,帮助他们架起了高压电线和人行水泥桥,解决了他们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1989年,县政协在上顿渡镇杨林村支农期间,邀请农业局的技术员为该村办了20余次技术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250份。通过上述服务,有力地促进了该村生产的发展,柑桔总产达到17万公斤,比1988年度增长5.7倍,粮食总产、村办企业产值和村民人均收入,都有大幅增长,初步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1990年,农村经济工作委员会为推广丁一西灭草净除草剂,在红桥镇办了一次技术讲座,参加听课的农民达30多人。通过听课和看示范,他们掌握了丁一西灭草净的性能和安全使用方法。1991年,县政协及各乡(镇)政协工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举办“杂交水稻制种”、“蘑菇栽培管理”、“棉花、油菜种植技术”、“快速养猪法”等农技讲座38次,参加听课的农民群众4750多人。并协助鹏田乡的村委会建立西瓜协会,组织了近140人的推销队伍,赴省内外推销西瓜,占领了县外市场。1992年,组织政协委员中的高、中级畜牧科技人员,先后深入龙溪、高坪、荣山等乡村开展科技服务,向广大农民传授“家畜家禽的饲养及防病治病”知识,听课农民达1500多人。同时,法制社团工作委员会还组织法律咨询,先后9次深入到七里岗、太阳、罗湖、腾桥等乡镇,向广大群众开展经济法律咨询和社会治安管理条例的宣传教育,共接待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达1700多人,并协助当地政府调解了6起经济纠纷。1993年初,县政协副主席邓玉堂毛遂自荐兼任县罐头食品厂厂长,上任后采取新举措,建立原料基地开发产品,组织40多人的购销队伍,强化内部管理,一举改变了该厂的亏损面貌,产值、利税、工人年平均工资,分别比1992年增长1.2倍、5倍和1.8倍。1993年秋,针对商业、供销部门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为了帮助他们搞活企业,县政协牵头组织了两个部门的委员和企业领导人,由一名副主席带队赴江苏武进、无锡、昆山等地学习考察,借鉴外地经验,开拓搞活临川商业、供销企业经营的新路子。回来后,县供销社根据外地经验,重新调整企业领导人的利益分配,拉开了分配距离,实行奖罚激励机制,调动了企业领导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县商业局还和外地开展联营业务,引进乔家栅食品的生产技术,投产后,产品销路看好。
  1987~1994年,县政协每年都组织20余名医药卫生界的政协委员赴地处偏僻的邓坊、鹏田、茅排、莲源、荣山、桐源、大岗等乡镇,走村串户,共计为群众治病4360人次。同时,还组织医疗队伍到梦港河水利建设工地、上顿渡敬老院,为民工义诊和为孤寡老人检查身体,建立健康卡,深受群众好评。1988年7月,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素质,县政协文化教育卫生委员会联合县教育学会,邀请了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两名同志前来临川作学术报告,听课的小学教师200多人,对临川的小学基础教育和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989年4月,又联合县教育局举办了一期小学语文教师讲习班,有260多名小学教师参加听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帮助高考落榜青年搞好补习,1986年秋,县政协创办了“振兴业余学校”,聘请教育界的政协委员任教。办学3年,共招收高考落榜青年573人,经过复习,有260余人录取省内外的大专院校深造,受到社会瞩目与赞扬。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