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推进和深化各项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0739
颗粒名称: 一、全面推进和深化各项改革
分类号: D035
页数: 4
页码: 376
摘要: 临川县从1987年开始,就在工业企业中推行厂长负责制,实行两权分离,开始企业经营承包。次年又进一步开展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进行优化劳动组合和满负荷工作法的试点,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改革。1989年,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得到健全和完善,使多数企业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向深层次发展。二轻系统在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中,最早引入风险机制,在整个系统全面推行全员风险抵押承包,使企业面貌大变。是年,在国家实行……
关键词: 改革 临川县

内容

临川县从1987年开始,就在工业企业中推行厂长负责制,实行两权分离,开始企业经营承包。次年又进一步开展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进行优化劳动组合和满负荷工作法的试点,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改革。1989年,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得到健全和完善,使多数企业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向深层次发展。二轻系统在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中,最早引入风险机制,在整个系统全面推行全员风险抵押承包,使企业面貌大变。是年,在国家实行治理整顿的严重困难面前,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润、上交税金、出口创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6个方面均创造历史最好水平。1991年,全县104家企业全部转入第二轮承包,签订3至5年的承包合同。1992年,全县已有多种形式的股份制企业60多家。从1991年开始,在县百货公司、五交化公司、茶叶果品公司等8家企业试点,进行国合商业企业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改革,打破旧的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的竞争意识,搞活市场流通。在农村改革方面,1991年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以稳定和发展,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32个乡镇全部建立经济联合社,400个村委会全部建立村级经济合作社,多种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协会相继建立,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1994年,继续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本着群众自愿的原则,进行以对承包地使用权依法采取有偿转让、转包、租赁、入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主的改革,大力发展种养大户。同时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这年新办乡镇企业都实行股份合作制,全县股份合作制企业已发展到1029家,入股金额达6800多万元。
  1988~1990年,抚州市政府结合实际,继续深化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市工商企业中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从企业内部领导体制、分配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管理方式、经济核算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在部分企业推行工效挂钩制度、优化劳动组合和厂内银行。推进企业联合,对兼并、股份制进行试点。制定《抚州市城市综合改革方案》,建立目标考核制度,进行退休工人社会统筹改革试点工作。1991年,市政府按照省、地统一部署,结合实际,抓住供需矛盾缓和,供给相对宽裕的有利时机,适时地推出调减城镇居民粮食定量,提高定量粮油价格,住房制度改革和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等重大措施。与此同时,狠抓企业内部改革,制定颁发搞活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实施条例和加快城镇集体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完善企业第二轮承包。加速企业联合、兼并,汽车底盘厂加入江铃汽车集团,与江西汽车厂合股经营;第二丝绸总厂有偿兼并市预制件厂;市食品厂与南昌上海乔家珊联营。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上,着力抓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强化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制定颁发关于进一步搞好企业分配结构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合商业经营、价格、用工、分配“四放开”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1993年全市围绕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在贯彻《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工作中,政府做到7个坚决不干预,不折不扣地落实《条例》规定的企业十四项经营自主权。积极地推行企业股份制试点,先后在江西汽车底盘厂和江西博雅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推行股份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二轻集体企业提出租赁、拍卖、兼并、破产等整体改组改造方案;国合商业、粮食企业在继续完善“四放开”改革的同时,积极地推行“国有民营”、“公有私营”,推开面达40%以上。与此同时,继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基金管理,加快危房解困的步伐,住房制度改革被评为抚州地区优胜单位。1994年,市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开展财税体制改革,实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深化流通领域改革,广泛推行新的工资制度改革,以及建立健全土地使用管理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等。重点抓了工业企业的“一试点两推开”工作,到年底,全市已运行的股份有限公司企业2户,有限责任公司2户,实行“国有民营”和租赁经营企业12户,城镇集体股份合作制企业127户,同时全市90%以上的国有企业内部实行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与此同时,郊区农村的改革也不断深入,家庭联产承包、双层经营责任制进一步完善。
  1995年,合并后的临川市政府积极探索改革新路子,以改革促发展。农村改革,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涌现一批“公司+农户”、“工厂+农户”等经营组织。企业改革,以明晰产权界限、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全市有78家企业进行转制,经地区验收合格的有75家,其中股份合作制企业31家,拍卖13家,私营挂靠31家。华溪电杆厂实行拍卖,共获拍卖资金120万元,洋洲蓄电池厂实行股份合作制,新增股金120万元,不仅盘活了资金,清理了债务,而且落实企业自主权,增强职工自负盈亏风险意识,企业生产经营再上新台阶。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以《转机条例》和《监管条例》为指针,积极进行股份制、高风险抵押租赁制、国有民营、公有私营等多种形式的探索。抚州减震器厂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开始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赣东化工厂、临川磷肥厂、临川水泥厂等企业实行内部分厂制、模拟二级法人的管理方法;昌富、弹簧、通用等企业以及二轻集体企业实行国有民营、公有私营改革,企业生产经营发生明显的变化。商业、供销企业在巩固“四放开”、国有民营改革成果基础上,积极探索。市商业局组建一百集团公司,以第一百货商场为龙头,下属4个子公司,自4月1日挂牌以来,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为零售企业的改革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供销社大力发展“公司+农户”经营组织,既为农民提供服务,又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粮食系统全面推行“双线运行”机制改革,成效明显。与此同时,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保障体制改革。1996年,在抓好企业转机建制的同时,进行政府机构改革。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简机构的原则,重新划分各级机构的职责权限,撤销职能交叉重叠的部门,合并职能相近的部门,重点加强社会管理服务部门、监督部门和农业服务部门及社会发展中重要问题的综合协调部门的职能,调整后的市政府只设置30个工作部门。1997年,市政府对工业企业改革坚持抓大放小,通过股份制、兼并、拍卖、破产、租赁等方式,扎实推进转机建制;在商业企业大力推行批零一体化经营时,狠抓大公司和骨干商场的规模集约经营、批发企业承包制经营,实行“宜包则包”、“宜租则租”、“国有民营”等多种改革措施;在粮食企业重点抓了粮办工业的多种经营;在物资企业大力推行连锁经营;在供销企业建立多种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在农村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多种股份合作经济。1998年,市政府进一步推进各项改革。企业改革方面,把着力点放在放开搞活、盘活企业资产存量的基础上,通过租赁、分块经营、引资嫁接等各种形式,加大了国企改革力度。临川水泥厂、临川陶瓷厂等困难企业均全面启动了生产,临川染织厂在与上海民光集团和美国ABA国际联营集团经济技术合作后重现生机。粮食改革在国务院有关文件下发后,加强对粮食市场的领导和协调,关闭不合格粮食经销点204家,批准粮食经营户19户,查处非法经营粮食案件95起,进一步规范粮食市场秩序,保证粮食改革的顺利进行。此外,商业企业通过发挥大集团、大公司的优势,供销企业通过大力推进连锁经营也取得积极成效。1999年,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企业资产重组、兼并、破产,股份合作制改造,公司制规范运作等方面取得突破。着手进行减震器公司的公司制规范运行及产权改革,组建“临川贡酒”集团,对量具公司、轴承公司、农药公司、兽药厂、磷肥厂、食品总厂等中小企业进行放开搞活。对少数停产、半停产、扭亏无望的企业,实行破产拍卖或让优强企业重组兼并。通过加大企业改革力度,使全区实现工业经济速度和效益同步快速增长,在全省工业“八强”县市中继续位于前列。同时积极做好各项配套改革,搞好下岗职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完成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0年,临川市(区)政府把推进“产权制度转换、职工身份置换、经营机制创新”作为深化工业企业的改革主攻方向,按照一厂一策,分层次推进企业改革,着重抓了以优强企业为重点的改革转制工作。博雅公司股权转让顺利完成,组建了股份公司,国有股权全部转让,职工身份买断,成为全市(区)第一家民营控股公司。临川酒厂实施产权分离改革,通过调查摸底,清产核资,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减震器公司、江铃底盘公司、永惠公司实行公司规范化运作,轴承、农药、量具、临穗等企业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造。2001年和2002年,全区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创新投资融资体制,组建成立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开发、教育开发、旅游开发、资产投资经营等六大投资公司,通过划拨资金、资产和给政策等方式注入资本金,按照“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滚动发展”的原则,解决投融资问题。通过市场建设投资公司的运作,启动上顿渡农贸市场的建设;通过投资融资中心进行几宗国有资产的公司拍卖,实现部分国有资产的增值;通过城镇建设开发公司的运作,拉开上顿渡旧城改造工程的建设序幕。以产权出让、股份制改造、外资嫁接、依法破产等为主要形式,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区有38家国有工业企业进行了改革,改革面达71.7%,临川酒业公司、临川农药公司、临穗复合肥公司等3家企业进行产权整体出让;煤气公司的依法破产被批准,外商托盘接管;罐头食品厂、兽药厂、水泥厂、地毯厂、染织厂、汽修厂等企业被整体租赁;针织厂、二丝总厂、农机厂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别进行分块租赁。狠抓粮食、商业、供销、物资、外贸企业体制改革和扭亏增盈工作。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重点抓了粮办工业的机制改革,提高粮办企业的经营效益;向经营能力倾斜,整体托管一商场、半山商场、金苑超市和玉茗大酒店等6家骨干商业网点,有效提高商场品味和经济效益;推进供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临川一中、临川二中实行办学、用人、收费、经费筹措、分配“五个自主”的办学改革,临川十小进行“公办民助”改革试点。理顺教育人事管理体制,实行教办与中心小学合并,撤并中小学18所,教学点12个。加大教师聘任制改革,全区共聘任上岗教职工8569人,分流1069人。认真实行财务制度改革,建立区、乡两项会计核算中心。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做好机构人事改革工作,全区撤并10个乡镇,实现撤乡并镇工作的平稳过渡。
  2003年和2004年,区政府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出台一整套政策、措施,为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活力。全力打造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开发、教育开发、资产投资经营等五大强势市场经营品牌,运用市场手段整合资源,开拓新路。通过工业开发投资公司的成功运作开发建设抚北工业园区;经过教育开发公司的具体实施,使临川三中校区面积进一步扩大,“临川教育”品牌优势更趋明显。全面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全区有7家工业企业完成整体出让改革,21家企业成功引进外资。狠抓粮食、商业、供销、物资、外贸企业体制改革和扭亏增盈工作。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重点抓了粮办工业的机制转换,提高粮办企业的经营效益;商业网点进一步健全,商业品味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供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经营机制有效转变。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新一轮教职工聘任全面展开,共分流教职工673人;组织开展农村中学校长公开招聘,2名优秀教师走上农村中学领导岗位。通过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继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建立“一事一议”和“劳动积累工”制度,实行村帐乡管和村级“零”招待费制度,从源头上堵塞增加农民负担的渠道。积极做好机构人事改革。区直党政工作部门由原来的45个减为31个,精简率为32%;内设机构由243个减至212个,精简率为12%;乡镇机关精简内设机构,精简率为61.5%。同时,积极稳妥地做好人员分流,共分流和轮岗3315人。
  2005年,农村改革主要是抓惠农政策的落实。及时按要求发放17.7万多户农民粮食直补和粮食补贴2529万元,全面落实免征农业税政策,将农业税及附加3042万元全面免除到户。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转移支付继续向乡镇倾斜,盘活乡镇财政,缓解乡镇资金统筹矛盾,全年共对乡镇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和补助900万元。着力抓好粮食企业改制、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乡镇机构改革等各项工作。全区粮食系统企业改制面达88%,3023名职工与企业签订了解除劳动关系合同,置换了身份;林业产权体制改革已完成外业勾图面积128万亩,占全区林地面积的88%;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人员分流工作,竞聘上岗工作紧张进行。同时,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完成城镇新增从业人员7020人,国有企业下岗再就业2208人,困难群体再就业367人,免费职业介绍4544人,免费再就业培训1842人,免费创业培训266人,省外劳务输出18万人。累计设立担保基金18万元,小额贷款发放完成291万元,小额贷款还贷率9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险实际缴费23634人。其中新增个体缴费1127人,新增私企缴费669人;养老保险当期基金征缴3557万元,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率100%;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均有成绩,促进城市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