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作部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073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工作部门
分类号: C931.4
页数: 8
页码: 368
摘要: 1995年4月前,抚州市有政府工作部门48个,临川县有政府工作部门55个。2000年10月前,临川市有政府工作部门63个。2005年12月,临川区有政府工作部门39个。
关键词: 工作部门 抚州市

内容

1995年4月前,抚州市有政府工作部门48个,临川县有政府工作部门55个。2000年10月前,临川市有政府工作部门63个。2005年12月,临川区有政府工作部门39个。
  一、办公室 1995年4月县、市合并后,两县、市政府办公室合并成立临川市政府办公室,2000年10月改称抚州市临川区政府办公室。内设机构有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外事办公室、人民防空办公室、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并负责管理区政府后勤服务中心。办公室的职能有:负责上级部门文电的收发、传阅、承办、归档工作。负责区政府各类文电的草拟、审核和制发工作。负责各单位报送区政府文电的处理工作。督促、检查各单位对上级文件、区政府文件及上级领导重要指示的执行情况。负责全区政府信息工作,协助和参与领导决策。负责区政府各类会议的会务工作,协助区政府领导组织实施会议的决定、检查执行情况。
  2005年,办公室主任李光荣,另设副主任3名。
  二、法制办公室 1990年6月,临川县政府设立法制办公室,级格为副科级,挂靠县政府办公室。1995年4月县、市合并,改称临川市政府法制办公室。2000年10月称区政府法制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区法制建设及区政府出台文件的法律规范工作,以及涉及区政府名义的各类法律问题的处理工作。
  三、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1995年6月,两县、市劳动人事局合并为临川市劳动人事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劳动人事局。2003年9月改称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5年底其下属有劳动就业局、社会保障事业管理局、公费医疗保险办公室。其主要职能为:负责全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宏观规划、结构调整和综合管理。管理全区专业技术人员并组织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拟定全区人才流动管理规定,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负责区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有关人员的调配。组织实施上级部门拟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政策制度和标准。统筹管理全区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劳动就业工作。负责管理全区职工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工作。
  2005年,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黄其发,另设副局长2名。
  四、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1995年6月,两县、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合并为临川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并升格为正科级机构。2000年10月称临川区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区机构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和机构级格等管理工作。
  2005年,编办主任江美琴,另设副主任1名。
  五、民政局 1995年12月,两县、市民政局合并为临川市民政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民政局。是区政府主管社会行政事务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救灾工作,发放救灾款物,指导生产自救。管理城乡社会救济。主管拥军优属、优待抚恤和烈士褒扬工作。负责退转军人的接收安置工作。组织实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负责残疾人的权益保障工作。负责全区性社团组织的审批、登记、管理工作。主管婚姻登记和儿童收养工作。负责全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实施。主管老龄委工作。
  2005年,民政局局长余新华,另设副局长5名。
  六、司法局 1995年11月,两县、市司法局合并为临川市司法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司法局。是区政府主管全区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制订全区司法行政工作的政策和规定,编制司法行政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制定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识规划,指导各单位法制宣传。监督和指导全区律师工作和法律服务、公证业务工作,综合管理社会法律服务及公证机构,指导全区人民调解和司法助理员工作。
  2005年,司法局局长黄金海,另设副局长4名。
  七、发展计划委员会 19菇年4月,两县、市计划委员会合并为临川市计划委员会,2000年10月称临川区计划委员会,2003年9月,改称发展计划委员会。内设机构有物价局。其职责是:研究提出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组织编制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负责检查监督计划的执行。合理确定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正确引导资金投向。按权限审批全区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审核和上报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重大项目。制定全区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并协调好与经济的发展关系。履行物价管理的职能。
  2005年,发计委主任颜淑兰,另设副主任3名。
  八、统计局 1995年4月,两县、市统计局合并为临川市统计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统计局。是区政府主管全区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全区的国情国力普查和专项调查,管理全区的统计报表工作。搜集、整理、提供全区性的基本统计资料,并对全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和监督。统计核定、管理、发布、出版全区性的基本统计资料,管理农村社会经济和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工作。
  2005年,统计局局长周灿华,另设副局长2名。
  九、经济贸易委员会 1995年5月,两县、市经济委员会合并为临川市经贸委,2000年10月称临川区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对全区宏观经济进行分析、监督、预测、协调,并负责协调企业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参与拟定和实施全区产业政策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会同区财政、金融等有关部门协调企业所需生产和技改资金。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拟订和实施企业改革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和企业组织实施技术改造投资、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工作。并履行二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行政管理职能。
  2005年,经贸委主任江瑞庆,另设副主任5名。
  十、交通管理局 1995年11月,两县、市交通局合并为临川市交通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交通管理局。其主要职责是:根据本区生产力布局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制定全区交通行业发展规划,负责全区公路和水路交通的行业管理和运输组织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培育和管理交通运输市场、引导交通运输业协调发展。负责全区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负责全区乡公路的养护和管理,负责公路规费稽征、运政监督,负责公路客货运输市场、水上运输市场等行业管理。
  2005年,交通局局长邱亮华,另设副局长3名。
  十一、民营经济管理局 1995年11月,两县、市乡企局合并为临川市乡企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乡镇企业管理局,2003年9月改称民营经济管理局。主要职责是:制定全区民营经济发展规划,编报年度发展目标和生产计划。协同有关部门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规划,指导民营经济加强各项管理工作,组织和指导民营经济的技术进步工作。向民营经济提供经济、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总结推广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协调民营经济与有关方面的关系,帮助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
  2005年,民营局局长王小华,另设副局长2名。
  十二、物资局 1995年11月,两县、市物资局合并为临川市物资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物资局。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对区直物资企业的国有资产实施经营管理,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上缴国有资产经营利益,扩大国有积累。负责全区物资流通的行业管理,监督物资企业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负责储备救灾和临时急需物质的组织的调度、供应工作,负责特种物资(包括民爆器材、废旧金属回收等)的经营管理工作。
  2005年,物资局局长熊文发。
  十三、建设局 1995年5月,两县、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合并为临川市城乡建设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建设局。是区政府综合管理全区工程建设、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建筑业、市政公用事业的职能部门。担负着对全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具体任务。负责综合管理工程建设招标和建设监理工作,管理全区城市规划、城市勘察和市政工程测量工作。管理全区城市供水、燃气热力、公共客运、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等工作。主管全区集镇和村庄的规划、建设工作及室内装饰行业。
  2005年,建设局局长黄能兴,另设副局长4名。
  十四、房产管理局 1991年9月,临川县房管局设立。1995年12月,临川县房管局和抚州市房管局分别更名为临川市上顿渡房管局和临川市文昌桥房管局,1997年4月合并为临川市房地产管理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房产管理局。为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城镇房地产管理办法和行业发展规划。负责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制定房地产开发规划和计划。组织开发项目和土地转让的招标、投标。负责房地产行业管理和资质管理。负责管理房地产交易市场。负责城镇住宅建设,制定住房解困解危和安居工程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旧城区改造和新区开发。参与住房制度改革方案的拟定和实施工作。
  2005年,房管局局长黄清标,另设副局长1名。
  十五、环境保护局 1989年5月,抚州市环境保护办公室更名为市环境保护局,为正科级机构。1995年11月,抚州市环保局更名为临川市环保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环保局。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编制本区环境保护规划,负责环境保护责任制的组织实施。审批有关环境影响报告书,负责本区污染源调查工作,提出本地污染源限期治理的建议。负责本区环境监理工作,调查并处理本区环境污染事故。组织本区的环境监测工作,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出有关改善的对策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2005年,环保局局长刘细权,另设副局长1名。
  十六、农业局 1995年11月,两县、市农业局合并为临川市农业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农业局。下辖农技推广中心、蔬菜办公室、红壤开发局和农村能源办公室等机构。是区政府主管农村经济和综合管理种植业、畜牧业及渔业的职能部门。负责贯彻落实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工作政策,研究制定农民奔小康规划、措施并组织实施。编制主管产业的发展规划,指导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负责减轻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研究农村市场的发展,协调农、牧、渔业产品加工与流通,做好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工作。负责饲料管理职能。
  2005年,农业局局长黄呈祥,另设副局长5名。
  十七、林业局 1995年11月,两县、市林业局合并为临川市林业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林业局。主要负责全区林业生产、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管理和林业产业行政管理。负责制订全区林业发展规划和计划,对全区林业生产进行指导。组织全区森林资源的调查,编制审核森林采伐限额,并监督执行。负责林地林权管理和征用,协助做好山林权属争议的调处工作。组织指导全区植树造林、国土绿化等,负责管理全区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
  2005年,林业局局长周党发,另设副局长3名。
  十八、水利局 1995年11月,两县、市水电局合并为临川市水电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水利电力局,2003年9月改称水利局。主要负责组织制定全区水利发展规划、中长期和年度计划。统一管理全区水资源,制定全区长期供水计划和水量分配方案,并负责监督管理,主管全区河道、水库、湖河等水域及其岸线。主管全区防洪抗旱工作,负责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工作。负责管理全区农村水利和乡镇供水、人畜饮水工作。组织建设和管理水利系统的水电站及水电网。
  2005年,水利局局长黄孙庆,另设副局长3名。
  十九、农业机械管理局 1989年10月,临川县农机服务站更名为农业机械管理局。1990年7月,抚州市农机服务站更名为农业机械管理局。1995年12月,临川县农机局和抚州市农机局分别更名为临川市上顿渡农机局和临川市文昌桥农机局,1998年3月合并为临川市农机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农业机械管理局。主要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管好用好农业机械,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协调农机作业和农机经营活动,负责农机化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负责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和安全宣传教育。负责农机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的示范推广工作。负责农业机械作业质量和农机作业收费的监督管理。
  2005年,农机局局长汪焱福,另设副局长2名。
  二十、财政局 1995年4月,两县、市财政局合并为临川市财政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财政局。是区政府综合管理全区财政收支、贯彻执行国家财税政策,实行财政监督,参与对全区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拟订全区财政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财政收支预决算。参与全区宏观经济的决策和管理,管理由财政部门负责的各种拨款、贷款、支出、债务、专项资金等。管理和指导全区会计及社会审计工作。
  2005年,财政局局长李利报,另设副局长4名。
  二十一、审计局 1995年4月,两县、市审计局合并为临川市审计局,2000年10月改称临川区审计局。负责对区政府各部门及接受财政拨款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资金使用效益、预算外资金进行直接审计。对国有金融机构财务收支和信贷计划的执行及结果进行审计。对区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乡镇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对区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使用情况和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指导监督注册审计师和审计事务所的工作。
  2005年,审计局局长邓秋文,另设副局长4名。
  二十二、科学技术局 1995年11月,两县、市科委合并为临川市科委,2000年10月称临川区科学技术委员会,2003年9月改称科学技术局。主要是负责编制本区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拟定并组织实施重点科技攻关、重点科技成果推广和科技扶贫计划。协调有关部门组织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创新工作,合理分配使用和调节各类科技经费。指导、协调全区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乡镇的科技工作。负责全区主要科技成果的登记、鉴定、奖励和推广工作。负责区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2005年,科技局局长刘书荣,另设副局长2名。
  二十三、商业企业转制管理办公室 1995年12月,两县、市商业局合并为临川市商业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商业局,2003年9月改称商业企业转制管理办公室,随后又成立商业行业管理办公室,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主要是负责拟定全区商品流通的有关规定及国有商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统筹规划商业市场体系的建设。重点搞好系统内重要商品市场和商业网点的规划及建设,编制重要商品的流转计划。负责商品流通、饮食服务和商业系统工业企业的行业管理,参与流通环节中商品质量与标准的管理和监督。负责商业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
  2005年,商业转制办主任陈际兴,另设副主任2名。
  二十四、粮食局 1995年11月,两县、市粮食局合并为临川市粮食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粮食局。主要是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粮油购销政策,并据此制定全区粮食流通的政策、制度,且组织实施;负责编制全区粮油产需和收支平衡,及粮油储备计划;负责全区粮食系统仓政管理,执行省、地粮油调拨运输计划,负责全区粮办工业的发展规划、生产经营和管理;负责粮油商品的生产加工、储运购销等各个环节的质量计量监督检查;组织实施对社会粮油流通的宏观调控,保障粮油市场稳定。
  2005年,粮食局局长邹发国,另设副局长2名。
  二十五、供销合作联社 1995年12月,临川县、抚州市供销社分别更名为临川市供销社和临川市第一供销社,1997年4月合并,名称仍为临川市供销社,2000年10月称临川区供销合作联社。负责对重点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经营进行组织、协调、管理。组织实施有关主要救灾物资的调拨供应。维护供销合作社合法权益。指导基层供销社开展农业化、社会化服务和各项业务活动,促进城乡物资交流。
  2005年,供销社主任江瑞贞。
  二十六、教育局 1995年11月,两县、市教育局合并为临川市教委,2000年10月称临川区教育委员会,2003年9月改称临川区教育局。负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和实施全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划、战略和措施。负责管理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学、科研。负责管理全区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主管和指导全区教育评估检测、学校招生考试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分配。
  2005年,教育局局长胡雨龙,另设副局长4名。
  二十七、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 1996年1月,两县、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合并为临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2000年10月改称临川区文化广播电视局。2003年9月,临川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和临川区体育运动委员会合并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其主要职责是:把握好舆论导向和文艺方针,指导全区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工作。制定、实施全区文化艺术事业和体育事业发展规划。指导、协调全区艺术创作、艺术生产和重大文艺活动及全区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综合管理全区群众文化事业,归口管理对外文化交流联络工作。负责全区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负责文物保护、宣传工作;协调、指导全区广播电视的宣传报道、网络建设、技术提高、人员培训工作。组织选拔队伍参加全市、全省的体育赛事。
  2005年,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局长聂江波,另设副局长4名。
  二十八、卫生局 1995年11月,两县、市卫生局合并为临川市卫生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卫生局。主要负责编制全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制定疾病防治规划,提出防治方案。负责环境、食品等卫生的监督管理。制定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区域性规划及业务管理办法,实施行业管理,协同有关部门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质量监督和业务指导。对全区药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实行执法和质量管理。负责对医疗卫生标准的实施、监督、检查。
  2005年,卫生局局长王长华,另设副局长4名。
  二十九、计划生育委员会 1995年11月,两县、市计生委合并为临川市计生委,2000年10月称临川区计划生育委员会。主要根据上级有关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制定全区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管理办法,并协调、指导、监督其实施。编制全区人口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搜集、统计全区计划生育的有关资料。组织实施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对全区人口计划生育情况进行综合性、前瞻性研究。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综合管理。指导监督计划生育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
  2005年,计生委主任饶萍香,另设副主任3名。
  三十、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 1996年7月成立临川市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1997年6月与临川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合署办公。2004年4月单列,为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全区城市管理工作。
  2005年,城管办主任罗强。
  三十一、民族宗教事务局 1991年10月,临川县设立民族宗教事务局,为副科级机构。1992年4月,抚州市撤销市政府民族宗教事务科,成立民族宗教事务局,为副科级机构。1995年12月,县、市两宗教局分别更名为临川市上顿渡宗教局和临川市文昌桥宗教局。1997年4月,又合并为临川市宗教局,1999年11月升格为正科级机构,2000年10月称临川区民族宗教事务局。是区政府主管民族宗教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掌握民族宗教的动态、研究民族宗教活动的发展趋势,指导宗教团体开展工作,维护其合法权益。
  2005年,宗教事务局局长邹志平,另设副局长1名。
  三十二、合作办(招商局) 1995年12月,两县、市合作办合并为临川市合作办,2000年10月称临川区对外经济合作办公室,2003年9月增挂临川区招商局的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其主要负责全区对外商投资独资企业的管理服务工作。负责国际间横向经济联合协作,指导和协调跨地区、跨县市、跨行业的联合协作,搞好资金、物资、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协作,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参与区域组织合作,开展内联外引的对口支援。指导区政府驻外办事机构的经济协作业务,负责全区招商引资项目的洽谈、审查工作。负责“三资”企业的统计报表工作。
  2005年,合作办主任周润贵,另设副主任3名。
  三十三、监察局 1988年,临川县、抚州市分别设立监察局,为正科级机构。1995年5月,合并为临川市监察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监察局。其主要职责是监察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决定的情况,并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处。
  2005年,监察局局长朱伯崇,另设副局长2名。
  三十四、国土资源管理局 1987年9月成立抚州市土地利用管理局,为副科级机构,1989年7月升格为正科级。1988年6月成立临川县土地管理局,为副科级机构,1990年8月升格为正科级。1995年11月,县、市土管局合并为临川市土管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土地管理局。2003年9月将地质矿产局并入,建立国土资源管理局。主要负责拟定有关全区土地的规范性文件,负责土地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预测全区中、长期用地需求,做到土地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依法统一管理全区土地和城乡地改、地籍工作,查处土地权属纠纷。组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和后备资源开发规划、计划。主管全区土地的征用、划拨、出让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土地市场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土地市场。并负责地质矿产资源的管理。
  2005年,国土资源局局长黄国敏,另设副局长4名。
  三十五、档案局 1995年11月,县、市档案局合并为临川市档案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档案局。主要负责起草和制定全区档案工作规章制度以及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指导、检查、监督区直各单位档案业务工作。制定档案人员队伍建设计划,组织实施档案专业教育和档案专业干部队伍培训,负责档案专业技术初级职务评聘工作。做好档案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指导档案学会工作。
  2005年,档案局局长吴国高,另设副局长2名。
  三十六、对外经济贸易局 1990年12月,临川县设立外贸局。1995年11月,县外贸局更名为临川市外贸局,2000年10月称临川区对外经济贸易局。是区政府管理企业对外经济贸易的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全区进出口贸易和出口商品商标。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口商品基地的建设规划。发展贸工、贸农、合营、联营业务,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扩大商品出口。组织协商利用外资和技术进出口,成套设备进口的对外谈判、签约。制定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计划,配合有关公司做好劳务输出工作。
  2005年,外贸局局长艾小飞。
  三十七、旅游局 1999年8月,临川市政府成立旅游局,为副科级机构。2001年8月升格为正科级,为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区旅游业促进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以及旅游经营与服务活动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2005年,旅游局设副局长1名。
  三十八、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002年9月设立临川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为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全区农业综合开发中长期规划、项目实施计划,负责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安排、计划审批及对项目的组织、审查、论证、统一部署、综合协调、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和验收,并负责项目的科技推广和人员培训。
  2005年,开发办主任吴四生。
  三十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03年10月成立,隶属区经贸委。2003年12月升格为正科级,2004年12月单独设置,并增挂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主要职责是综合监督管理全区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和预测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拟定全区安全生产工作规划,依法行使国家安全生产监察职能,指导、协调和监督有关行业、部门承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各级安全生产监督机构贯彻落实区政府和区安委会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决议和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情况。
  2005年,安监局局长王乾龙,另设副局长2名。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