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组织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064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组织建设
分类号: D035
页数: 9
页码: 326
摘要: 一、发展党员 1987~1990年,临川县和抚州市发展党员注意对入党对象的考察,建立积极分子入党前短期培训制度,加强宏观控制。1990年,临川县发展党员404人,抚州市发展党员117人。
关键词: 党员 抚州市

内容

一、发展党员 1987~1990年,临川县和抚州市发展党员注意对入党对象的考察,建立积极分子入党前短期培训制度,加强宏观控制。1990年,临川县发展党员404人,抚州市发展党员117人。
  1991年,贯彻《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加强发展工作中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严格把好政审、材料、手续关,确保党员质量。临川县发展党员635人,抚州市发展党员157人。
  1993~1994年,坚持三个优先发展,即优秀的生产一线工人、农民优先发展;年纪轻、文化程度高的优先发展;党的力量薄弱的地方优先发展。同时注重在优秀团员中发展党员。两年中,临川县在发展党员1364人,其中生产一线骨干968人,占发展总数的71%;专业技术人员198人,占发展总数的14.6%;妇女170人,占发展总数的12.3%。抚州市共发展党员425人,其中生产一线骨干311人,占发展总数的73.1%;专业技术人员68人,占发展总数的16%。
  1995年,临川县与抚州市合并成立临川市后,发展党员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重点发展35岁以下各行各业文化程度较高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多年未发展党员的和无党员的车间班组和村民小组,至1998年,全市共发展党员3656人。
  1999~2000年,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确保新党员质量,两年共发展党员1730人。2000年底,全区党员总数为32869人,其中女党员4848人。党员队伍向年轻化、知识化要求发展,结构明显改善。其中35岁以下党员5586人,占党员总数1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2522人,占党员总数38%。
  2001~2005年,临川区注重发展优秀妇女入党、注重在生产一线和新经济组织中发展优秀分子入党、注重培养农村致富能手入党,新党员的素质明显提高。至2005年底全区党员总数达34395人(不含划入金巢经开发区的钟岭、城西、崇岗三乡镇),其中,35岁以下党员5496人,占党员总数15.9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4279人,占党员总数41.5%。与2000年相比,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年轻化、知识化。
  二、党员教育 1988~1989年,抚州市委组织部对党员教育,坚持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强化党员理论学习。全市5个乡镇、5个街办、8个县级企业的党员分散分批进行集中轮训,重点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在北京“6·4”风波平息后,组织党员举办专题学习班,学习了邓小平、江泽民的重要讲话及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公报。为了抓好经常性的学习,各基层党组织分别制订了党员活动日制度。进一步健全乡镇党校,建立企业业余党校和村级支部的党员活动室,形成了市、乡、村三级党员教育培训网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1989年“七·一”期间,市委对30个先进党支部、79名优秀党员和2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1990年,利用党校和业余党校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临川县培训党员22319人,占党员总数的99%。抚州市培训党员4359人,占党员总数的71%。另外,县、市分别还对1985年以来入党的党员进行了集中轮训,以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
  1991年,在开展建党70周年纪念活动中,强化党员“公仆”意识的教育。临川县培训党员12733人,占党员总数的56%。抚州市培训党员2919人,占党员总数的43%。
  1992~1993年,对党员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市场经济观念的教育。在农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县、市农民党员培训面均达50%。党员教育工作也逐步向现代化迈进,投入资金建立党员电教室,配备彩电、VCD、卡拉OK等先进电教设备,组织党员收看电教片。临川县以县二中校长李盛光的先进事迹为题材,拍摄了党员电教片《追梦人》。抚州市以市自来水公司的先进事迹为题材,拍摄了党员电教片《红花四季艳》。《追梦人》在全省党员电教片观摩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并入选中组部参展。
  1995~1996年,临川市委组织部加强党员教育,在提高党员整体素质上下功夫。会同市委党校举办党员村委会主任培训班4期,培训人数420人,会同市委党校、市科委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党员村组干部、专业户300人次。还举办了“双学”培训班200余期,培训党员3万人次,参训率达95%。
  1998年,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员教育的根本性任务来抓。安排市委党校举办中层党员干部培训班16期,培训人数732人;各基层业余党校举办培训班260期,培训党员27635人次。还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了“六个一”(对每个党员培训一次,组织党员形象大讨论一次,开展知识竞赛一次,举办演讲比赛一次,对读书笔记检查一次,开展讲学习、比贡献一次)活动。
  1999年,贯彻中央《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的通知》,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党员中广泛深入地开展针对“法轮功”问题的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抽调2000名党员干部组成562个工作组,下基层组织党员学习、座谈,并指派了3至5名党员干部对修炼“法轮功”的党员进行帮教,使20多名参与“法轮功”的党员幡然悔悟,纷纷揭露李洪志的歪理邪说,写出悔过书,决心脱离“法轮功”组织。
  2000年,根据中央部署,在市级四套班子(市委、政府、人大、政协)和“两部”(组织部、宣传部)领导成员及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中进行“三讲”教育,教育活动分思想发动,学习提高;自我剖析,听取意见;交流思想,开展批评;认真整改,巩固成果四个阶段,历时6个月,这次教育活动使党员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一步坚定了理论信念。找出了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群众路线、群众观念再教育,促进了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
  2004~2005年,在全区党员中广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了切实有序地开展这项活动,全区建立“先进性教育”区级领导班子联系点37个,科级干部联系点586个。先后分别组织了党委主要负责人和基层党委组织委员进行集中学习,印发了新《党章》、《党费证》和先进性教育学习资料共3万余份,为1400多名流动党员建立了党员教育管理台帐,进行微机管理,举办了新党员培训班6期,培训755人。通过边学边改,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为下岗失业人员培训26场(次),举办大型现场招聘会5次,解决困难党员实际难题400多个,动员在职党员与困难党员结成“1+1”帮扶对子2216对,提供致富信息2687余,送技术379项,使1248名党员摆脱贫困。
  三、民主评议党员 1988年开始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员政治素质,纯洁党员队伍,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的一种好形式。是从严治党,不搞政治运动,加强党的建设一条新路子。是年,党员评议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基本不合格、不合格5种格次进行。抚州市先在粮食局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铺开。全市党员5714人,参评人数5693名,占党员总数99.6%,评出优秀党员450人,合格党员4807人,基本合格党员416人,基本不合格党员33人,不合格党员8人。
  1989年,民主评议党员改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种格次。是年,评议党员工作是在北京“6·4”风波平息后进行的,在评议工作中,坚决清除党内的敌对分子、反党分子和腐败分子,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对全体党员进行当好合格党员的教育。抚州市参评党员5898人中,评出合格党员5397人,基本合格党员281人,不合格党员31人。
  1991年,以在党内筑起反“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重点,严格把好思想关、评议关和格次关。抚州市有党员6108人参评,评出合格党员5841人,基本合格党员67人,不合格党员14人,缓评格次党员22人。临川县所有党员都参加了评议,全部评为合格党员,其中135名党员被授予优秀党员称号。
  1992年后,成立各基层党委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指导小组,加强领导,突出重点,把评议工作与开展反腐败斗争相结合,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党员、干部岗位目标考评相结合。1993年,临川县评出合格党员22929人,占参评党员的97%;基本合格党员702人,占参评党员的2.9%;不合格党员9人,占参评党员0.3%。1994年,在开展民评议党员中,抚州加大对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开除党籍3人,除名1人,受其他党纪处分9人,对其他不合格党员加强思想教育,指定专人帮教。临川县加强外出党员的评议工作,建立了《外出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和《外出党员汇报联系制度》。
  1995年成立临川市后,民主评议党员的工作方法、步骤未变。1996年,全市评出合格和基本合格党员31914人,占参评党员的99.6%。
  1998~1999年,民主评议党员结合“三讲”教育进行,广大党员认为这次评议收获最大,每个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都得到很大提高。1998年,全市评出合格和基本合格党员32189人,占参评党员的99.7%。
  2000年,推广地委组织部在广昌县开展的“切实加强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建设,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党员队伍出口”试点工作经验,市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00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通知》,要求解决在评议中存在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和党员队伍“出口”不畅的问题。此项工作先在连城乡和桥东街道办事处进行试点,随后全面铺开。是年,在参评党员31985人中,评出不合格党员186人,处置不合格党员63人,其中开除党籍14人,除名19人,受其他处分30人。
  2002年,继续严格坚持民主评议党员,疏通党员出口渠道,纯洁党员队伍。在全区32788名党员中,评出合格党员32262人,占党员总数97.7%;基本合格党员340人,不合格党员186人,其中除名和劝退52人,限时整改134人。
  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990年,抚州市委、市政府成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全市成立32个村公所,每个村公所都建立了党支部。
  1991年,抚州市委组织部抓村党支部的达标工作,有10个获地委颁发的“达标村党支部”称号。协同乡镇党委做好后进党支部的整顿工作及中间状态党支部转化升级工作。确定22个市直单位与村公所挂点支农,对挂点单位明确职责,制定了目标考核和奖惩措施。
  1993年,贯彻《全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规划》。临川县委组织部确定20个小康示范村和32个经济薄弱村,抽调100名党员干部到村挂点任职,帮助工作。是年各挂点单位共为挂点村扶助资金15.6万元,贷款84万元,兴办企业68个,52个村集体经济增收40.4万元。抚州市委组织部强化村级组织力量,对在工作中不力、不和、不廉的村级党政班子进行整顿,全市共调整村级党政班子成员46人,占班子成员总数的38.8%。同时选派了20名市直单位干部驻村任职,确定22个村为市直单位挂点村,进行重点帮扶。
  1994年,临川县建立和完善了村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重点抓了后进党支部的整顿,抽调60名干部组成工作组驻村具体指导,调整村党支部书记6人,村委会主任6人,村党支部委员23人,村干部21人。开展创“十佳村”和“临川第一村”活动。抚州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全市农村党支部建设三年规划》,同时印发了《抓好今冬明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意见》,在全市农村开展一次“六项整顿”和“三项评议”活动。
  1995年成立临川市后,进一步加强村建工作,健全和完善了市直单位“四定包干创五好”抓后进村责任制,市委与各包村单位“一把手”签到责任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村级建设的资金投入,为42个后进村筹资110多万元。继续做好村级党政班子调整选拔工作,共调整村党支部43人,村主任42人,其他村干部142人。妥善解决农村“三老”(老干部、老党员、老劳模)的生活困难问题,市委印发《关于解决农村离任老干部、老党员、老劳模生活困难问题的通知》,对农村“三老”人员实行生活困难补助,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1998年,临川市乡、村并举,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制定了《临川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998~2000年三年规划》和《包乡扶村工作挂点领导、包扶单位、驻点干部责任制》。因地制宜,积极创办示范服务基地。是年,全市创办示范服务基地81个,基地平均创利税5万元。开展新一轮“创五好”活动,着力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场所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开展村级财务清理整顿工作,清理出有问题资金7.5万元,挪用公款12.8万元。建立和健全村级财务收支、现金、财产管理等制度,使村级财务工作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
  2000年,制订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争先创优促后进转化工作实施意见》,并采取百分制考核办法进行量化,有力推动了该项工作的开展。全面推行乡镇政务公开,制作政务公开栏74块,对乡镇班子自身建设、经济发展目标及规划、重大问题决策、财务及所属单位收费标准等5个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部实行公开,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2003~2005年,在基础党组织中开展“三项创建”活动,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积极实施“三培两带”致富工程,全区涌现出3944个“三培两带”示范户,共带动21263户农民致富。对金巢等13个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先后投入150多万元,帮助社区购置党建电教设备。各社区普遍设立卫生、民政、咨询等工作服务台,开展家政、婚姻、就业、助残等多项服务。全区街道共办起社区服务网点254个,安置下岗职工1200余人,为360名困难党员解决了生活困难;先后免费为社区育龄妇女孕检2600多人次,咨询9400多人次,解决困难居民生产、生活难题1420多个。
  五、干部管理 1988~1989年,抚州市委组织部会同宣传部、党校等单位,共举办文化补习、普法知识学习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学习等培训班16期,培训人员400多人。对242名中层干部进行了考察了解,66名中层干部进行了民主考评。调整中层干部51人,39名中层干部改任调研员,117名优秀中青年干部被选拔到科级领导岗位。
  1990~1992年,临川县和抚州市分期分批对中层干部进行集中轮训,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对1957年以后出生的青年干部举办学习班2期,重点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临川县委组织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同副科级以上干部谈话340多人次,及时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而对稳定干部思想情绪,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起了较好的作用。抚州市委组织部重点对街道办事处党政班子进行调整,由原来书记兼主任改为书记、主任分设,同时增设纪委书记和组织、宣传委员,党委委员配齐7人。提拔13名妇女干部和16名党外干部分别走上了乡镇、街道办事处领导岗位。
  1993~1994年,在干部中组织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临川县举办中层干部读书班8期,培训干部800多人次,还选派县级干部25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62人到地委党校学习。抚州市举办副科级以上干部读书班13期,培训干部600多人次。还成立了辽宁刊授党校抚州分校,举办刊校第七届经济理论班,参加学习在职干部412人。为了建立,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后备干部队伍,临川县和抚州市委组织部均采取主管部门与群众推荐相结合,民主评议与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推荐科级后备干部103人和130人。临川县还对公、检、法、司机关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一次考察和调整,提升副科级以上干部19人。
  1996年,临川市把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临川市1996~2000年科级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市委党校举办科级干部培训班7期,培训人数601人。坚持抓好乡镇场(街办)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和在岗自学读书活动,规定中心组全年学习时间不少于12天。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要求,严格把好干部选拔任用关,向市委推荐提拔正科级干部32人,副科级干部23人,其中35岁以下的38人,占提拔干部人数的69.1%。调整充实正科级后备干部102人,副科级后备干部270人,大部分人也都在35岁以下。
  1999~2000年,市委组织部会同宣传部、党校分期分批举办各类培训班22期,其中科级干部计算机知识培训班13期,培训干部941人;企业厂长(经理)学习班1期,参加人数130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学习班8期,参加人数613人。学习班主要学习内容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五大文件、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等。制定了《临川市科级干部诫勉制度》、《临川市党政领导干部辞职、降职暂行规定》,用纪律和制度约束干部的行为。1999年,全市共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8人,受党纪处分22人,行政处分20人,诫勉5人。2000年,结合“三讲”教育,共调整乡镇正职17人,副职重用进位8人,提升乡镇长助理3人。
  2001~2005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公开选拔科级干部力度,金临渠管理局局长、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等3个单位的正职面向全区公开选拔。推行了乡镇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全面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对170名拟提拔干部在《临川晚报》和临川电视台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实行了后进干部淘汰制,乡镇场、街道科级干部中,先后两批次共50名副科级干部因工作不力等原因被后进淘汰,其中48名被改任为非领导职务,2名被降职为一般干部。为进一步调动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订了《临川区目标管理末位淘汰暂行规定》,目标管理分干部工作业绩和思想作风纪律表现两大项,采取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为先进的正职和副职,优先推荐为副县、正科级后备干部,评为末位的正职降职使用,副职就地免职。
  六、知识分子工作 1989年后,重点加强对知识分子的管理和使用。抚州市委组织部制定了《抚州市优秀知识分子拔尖人才管理暂行办法》,选拔推荐了具有专长的拔尖人才12人,其中地委组织部直接管理拔尖人才1人。
  1991~1992年,临川县和抚州市都在基层单位聘任了知识分子工作联络员,使知识分子工作有了落脚点,密切了党与知识分子的联系。建立了拔尖人才年度考评制度和期满“全出竞选”制度(拔尖人才在三年任期届满后,全部汇入普通知识分子行列,重新参加公平竞选拔尖人才),为拔尖人才颁发“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证书”,发放每人每月技术津贴30元,为拔尖人才进行健康体检。
  1994年,抚州市共有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6人,初步形成了一支有各类层次、各具特色的专家队伍。临川县加强知识分子工作宣传力度,拍摄了拔尖人才业绩系列电视片《汝水风采》,制作了“拔尖人才风采录”大型流动图片宣传板,展示全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年,新增地管拔尖人才3人,有2名地管拔尖人才提任副县级职务,1名县管拔尖人才由副科级提升到正科级职务。
  1996年,加紧跨世纪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制定培养规划,抓好乡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求各乡镇建立乡士人才队伍,收集整理农村一线科技人才、种养殖大王和有特殊技艺的民间奇特人才的有关资料,建立乡土人才业绩档案。
  1998~2000年,临川市以扩充优秀拔尖人才为基础,大力加强科技干部队伍建设,对基层党委推荐的42名拔尖人才候选对象进行考察,建立了一支市管拔尖人才后备队伍。制定印发了《临川市乡土人才管理试行规定》,把全市乡土人才管理工作纳入经常性、规范化轨道。2000年底,临川区有35个乡镇建立起乡土人才队伍,94名乡土人才建立了个人档案,确定鹏田、腾桥2个镇为乡土人才管理示范点。还举办乡土人才培训班48期,培训人数569人。
  2001~2005年,临川区建立了临川人才资源信息库,着重加强乡土人才的培训工作。采取举办科技培训班、组织观看科教电视片、赴发达地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学者讲课、引导参加函授大学学习和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扩大乡土人才培训涵盖面。建立起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设立“临川区杰出人才奖”和“临川区突出贡献奖”,每两年各评出4名获奖人员,由区委、区政府给予重奖。至2005年底,全区先后共选拔市管拔尖人才11人,区管拔尖人才54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0人,省政府津贴3人。
  2005年全区拔尖人才情况七、基层党委(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党委 1988年,中共抚州市委辖乡党委4个,镇党委1个,街道办事处党委5个。
  1990年,中共临川县委辖乡党委26个,镇党委6个,垦殖场党委2个。1994年,临川县有5个乡改为镇,乡党委减为21个,镇党委增为11个。
  1995年,中共临川市委辖乡党委24个,镇党委12个,街道办事处党委5个,垦殖场党委2个。1997年,有2个乡改为镇,乡党委减为23个,镇党委增为14个。1999年,有5个乡改为镇,乡党委减为18个,镇党委增为19个。
  2000年,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辖乡党委18个,镇党委19个,垦殖场党委2个,街道办事处党委5个。
  2005年,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辖乡党委9个,镇党委18个,垦殖场党委2个,街道办事处党委7个。
  机关党委(组) 1988年,中共抚州市委辖机关党委1个,党组20个。
  1990年,中共临川县委辖机关党委3个,党组27个。
  1994年,抚州市机关党委增为8个,党组减为13个;临川县机关党委增为14个,党组减为16个。
  1995年,中共临川市委辖机关党委17个,党组21个。
  2000年,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辖机关党委16个,党组22个。
  2005年,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辖机关党委14个,党组21个。
  企事业单位党委(组) 1988年,中共抚州市委辖企事业单位党委2个,党组1个。
  1990年,中共临川县委辖企事业单位党委2个,党组2个。
  1995年,中共临川市委辖企事业单位党委5个,党组2个;1997年,党委增为6个,党组增为4个。
  2000年,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辖企事业单位党委6个,党组4个。
  2005年,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辖企事业单位党委6个,党组4个。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